港媒:中国自立自强抵御外部冲击

2025-03-12 14:19:41
参考消息网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3月10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两会确定的经济政策回应了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内容编译如下:

中国最重要的两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召开为期约一周的会议后,将分别于3月10日和11日闭幕。

两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定未来一年的主要经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与去年的目标持平。

中国官员强调,中国经济将抵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保持增长活力。特朗普1月20日上台后对中国商品加征了20%的全面关税。

今年中国有多项政策变化值得注意,其中包括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承诺保持低物价以及提高制造业产能等。

第一个变化体现在财政政策上,将财政赤字从GDP的3%提高到4%——这是近年来最大的赤字率——同时通过择机降息来放松货币政策。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政策转向,政策基调的改变始于去年9月。

不过,也不应期待任何超常规的刺激措施,因为任何大规模的财政扩张都会增加公共债务。

第二个变化是将官方通胀目标从3%下调至2%。此举似乎表明,中国已经准备好面对较低的通胀,因为较低的价格,尤其是装运货物的价格,可以帮助中国通过出口实现5%的GDP增长。

第三个重要政策信息实际上确认了中国将继续提高制造业产能,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面对美元走弱和美国上调关税的逆风,中国将需要比2024年更多地支持出口。

中国反击特朗普关税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技术领域的自力更生。

特朗普宣布了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科技投资项目,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和软银公司参与其中。北京对此密切关注,到目前为止,北京对这个项目的反应似乎很明显。

首先,中国人工智能平台DeepSeek在1月底发布,刺激了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科技股和其他股票回升。中国一些最知名的科技公司股价强劲反弹。

鉴于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重视,两会就如何为关键的本土技术,尤其是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提供不同类型的支持进行了多场讨论。

两会期间宣布了两项新政策。一项是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旨在加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领域。第二项措施涉及放宽对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亏损企业首次公开募股的现有限制。未来,这类企业将更容易进入公共资本市场。

总而言之,中国利用两会回应了特朗普的威胁和行动,缓解了美国新关税的冲击。中国还通过更多的国内措施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减少对美国的技术依赖。(编译/卿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