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

  • 清代诗学的历史演进与诗社活动的实践价值
    在雅集活动与清代诗学演进的流程同节拍、同向度。正是各地、各类型的诗社活动直接或间接表达的诗学主张(或诉求)共同促成了主流诗学的形成,也可以说,诗社诗学是主流诗学的构成因子和力量来源;而主流诗学也是各类诗社诗学主张的集中显现与完型表达:诗社诗学与主流间有交流会通,也有相互切劘。总体上看,清代诗社与清代诗学是依照同一演进逻辑,按照同样的节奏递嬗发展。(1)一、清初诗学的演进脉络与诗社活动背景在钱谦益、王士祯诗学力图整饬明代后期延续下来的诗学纷争的发展阶段,诗社

    晋中学院学报 2023年5期2024-01-01

  • 比较诗学视域下《狼图腾》翻译中的诗学转换
    710054)诗学(poetics)古老而常新,闪耀着千年光辉,被称为“世界上不多的几座理论金山之一”[1]32。诗学的范畴广泛,狭义上可指诗歌研究,广义上可指一切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2]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基于诗学发展而成,和诗学一脉相承。比较诗学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进行的比较研究”[3],旨在通过对比的研究方法,以平行互释的研究手段,建立中西文学与文化的“共同诗学”[4],形成通古达今、融通中西的思维框架,因而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7期2023-09-21

  • 元代题名“诗学”相关著作及其诗学史意义 *
    君中国古代以“诗学”题名的著作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诗经》学研究著作,如宋代蔡卞撰《毛诗名物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的题名作《诗学名物解》,为《诗经》名物的训诂著作。《宋史·艺文志》著录宋范处义《诗学》一卷,今佚,但其著录的位置在“经部”,应是解释《诗经》的作品。清代陆奎勋《陆堂诗学》、钱澄之《田间诗学》、汪梧凤《诗学女为》等也均是阐释《诗经》的专门著作。另一类是始于元代,题名为“诗学”的诗法作品和诗歌类书,如《诗学禁脔》《联新事备诗学大成》《诗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2-08

  • 诗学写话
    苏文成课kè前qián文wén文wen和hé周zhōu周zhou正zhènɡ在zài背bèi唐tánɡ诗shī:“两liǎnɡ个ɡè黄huánɡ鹂lí鸣mínɡ翠cuì柳liǔ,一yì行hánɡ白bái鹭lù上shànɡ青qīnɡ天tiān……”文wén文wen突tū然rán停tínɡ住zhù,感ɡǎn叹tàn道dào:“这zhè两liǎnɡ句jù诗shī写xiě得de太tài美měi了le。周zhōu周zhou,你nǐ闭bì上shànɡ眼yǎn睛jinɡ

    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 2022年12期2022-03-19

  • “中国文化诗学”:为何“中国”,如何“诗学
    □肖明华文化诗学,无论是作为语词的存在、批评的方法,还是作为理论的形态,恐怕都不是由我国学人所最早创构的。就文献看,在汉语学界,它的出现应该与格林布拉特《通向一种文化诗学》一文的译介有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诗学就专属于格林布拉特等人,以至于提及文化诗学就一定只与格林布拉特等人发生“条件反射”,而基本上不会关联起我国学界中人。事实上,一说到文化诗学,我们可能就会想到童庆炳、蒋述卓、李春青、顾祖钊、刘庆璋、林继中等学者,其中道理何在?原因之一恐怕是因为,我

    中国图书评论 2021年12期2022-01-14

  •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观人学与中国传统诗学批评体系的构建》,万伟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文学即人學,是发展并完善人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人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等均是其最高指向。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将个体与群体的生命情怀、形上追求作为超越的旨趣,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己的关系性要素纳入文学的审美考察中,而以人喻文就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是一个诗词大国,人喻诗学是传统诗词美学的核心范式。中国传统诗学批评中存在着大量的以人观诗、以诗观人现象

    中国图书评论 2020年11期2020-11-28

  • 清代诗学史(第一卷)
    清代诗学依托于学术色彩浓厚的思想史背景,对整个古典诗学作了历史性的总结和梳理,是古典诗学的集大成和总结时期。本书作为《清代诗学史》的第一卷,内容包括鸟瞰整个清代诗学文化性格和历史特征的导言以及论述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诗学的六章正文,既有历史进程的整体观照,也有具体诗论家的细致评析。全书展现的丰富的诗学现象和理论内容,有助于反思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问题,为建设本土化的文学理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作者:蒋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书摘 2020年3期2020-05-08

  • 近现代时期传统“诗学”观念及其演变述略
    0006)当前“诗学”的基本观念和语词所指,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存在密切关联。《辞海·文学分册》对“诗学”的解释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后来欧洲历史上相沿成习,将一切阐述文艺理论的著作统称诗学。现在有些国家有时专称研究诗歌原理的著作为诗学,以区别于一般阐述文艺理论的著作。”[1]6-7这显然是从亚氏《诗学》和欧洲的理论传统来释读。这样的释义颇为符合当前主流关于“诗学”的基本理解。我国学界对“诗学”的观念解读和实际语

    晋中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2-28

  • 《比较诗学:理论与实践》
    2 月出版《比较诗学:理论与实践》是复旦大学周荣胜教授多年潜心研读比较诗学的成果。全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将比较诗学拓展为三大领域:对有事实联系的异域诗学的国际诗学关系研究;对没有事实联系的异域诗学的跨文化诗学研究;纯理论层面的一般诗学研究。这种研究思路摆脱了二元对立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对比较研究的束缚,从而在中西文论相互比较的模式以及中国文论现代转换的路径之外,开辟出一种更为开放的比较诗学场景。实践部分比较厚重、扎实,作者在世界视域的统摄下围绕

    文艺研究 2019年11期2019-12-22

  • “中西比较诗学”之我见
    王 欢“中西比较诗学”之我见王 欢本文以史忠义《中西比较诗学》为研究对象,对本书做出了个人见解分析,同时对中国的中西诗学比较、诗学做了一定的研究和论述。中西比较诗学 诗学史忠义先生在《中西比较诗学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的前言里写道:1996年准备到中科院外文所工作、向所里报告自己将以中西比较诗学为研究方向……然而十年间先生翻译了包括《20世纪的文学批评》、《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述》、《诗学史》等书目。同时提到《新探》的许多观点和见解起源于

    长江丛刊 2016年21期2016-11-26

  • 印度诗学的概念演变、发展历程及世界地位
    (四川大学)印度诗学的概念演变、发展历程及世界地位尹锡南(四川大学)作为三大公认的世界文学理论源头,印度诗学具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演化史,其发展历程也具有某些独特的规律。它先后经历了梵语诗学为核心的古典诗学萌芽、成熟、总结、衰落等几个阶段,然后进入各个方言文论萌芽、发展与吸收梵语诗学同步进行的印度中世纪阶段。现代时期的印度文论转型以梵语诗学、印度方言文论和西方文论等三者相结合为特征,但西方文论的全面渗透是这一时段日益明显的趋势。当代印度文论发展更是体现出西方文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15年2期2015-11-14

  • 第二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会讯
    1世纪以来,认知诗学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深入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将于2015年10月22日-10月24日(10月22日报到)在广州召开第二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Peter Stockwell,Mark Turner,Joanna Gavins,Gerard Steen,Elena Semino,Catherine Emmott等国外知名学者将应邀与会。主题:多维视野

    外国语文 2015年3期2015-03-20

  • 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
    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自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重庆)成功举办以来,认知诗学在国内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研究深入发展,认知诗学研究会将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第三届中国认知诗学高层论坛。论坛由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国内外知名学者Gerard Steen和Geoff Hall等将应邀与会,同时将举行“认知诗学译丛”的启动和《认知诗学与界面研究》(季刊)的首发仪式。主题:实践中的认

    外语学刊 2014年4期2014-12-04

  • 诗学学史:中国古代诗学之新学科创建:评周兴陆著《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诗学卷》
    221116)诗学作为支撑三千年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主流理论在近百年来的古代各体文学理论研究中最受重视,研究成果也最为显赫。陈伯海主编的七册本诗论史、陆耀东主编的七册本历代诗论、袁行霈等著《中国诗学通论》及李壮鹰、刘伟林等人的各种古代诗学原理类著作纷纷出版,使古代诗学研究在“史”和“论”两个层面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这些出色的成果也使学界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如何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和深化古代诗学理论研究?如何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文学研究 2014年3期2014-11-14

  • 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会 讯
    自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重庆)成功举办以来,认知诗学在国内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研究深入发展,认知诗学研究会将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论坛由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国内外知名学者如Gerard Steen、Geoff Hall等将应邀与会,同时将举行“认知诗学译丛”的启动和《认知诗学与界面研究》刊物的首发仪式。主题:实践中的认知诗学议题:1.认知诗学的研

    英语研究 2014年1期2014-08-15

  • 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会讯
    自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重庆)成功举办以来,认知诗学在国内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研究深入发展,认知诗学研究会将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第三届中国认知诗学高层论坛。论坛由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国内外知名学者如Gerard Steen、Geoff Hall等将应邀与会,同时将举行“认知诗学译丛”的启动和《认知诗学与界面研究》(季刊)的首发仪式。会议主题:实践中的认知诗学会议议题: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6期2014-03-29

  • 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会讯
    自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重庆)成功举办以来,认知诗学在国内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研究深入发展,认知诗学研究会将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论坛由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国内外知名学者如Gerard Steen、Geoff Hall等将应邀与会,同时将举行“认知诗学译丛”的启动和《认知诗学与界面研究》刊物的首发仪式。主题:实践中的认知诗学议题:1.认知诗学的研

    外国语文 2014年4期2014-03-20

  • 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会讯
    自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重庆)成功举办以来,认知诗学在国内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研究深入发展,认知诗学研究会将于2014年11月13日—11月1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第三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论坛由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国内外知名学者如Gerard Steen、Geoff Hall等将应邀与会,同时将举行“认知诗学译丛”的启动和《认知诗学与界面研究》刊物的首发仪式。主题:实践中的认知诗学议题:1.认知诗学的研

    外国语文 2014年3期2014-03-20

  • 他者观照下的自我 ——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中的跨文化研究视野
    著作甚丰,《比较诗学》是他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本书于1990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在比较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比较诗学》为诗学比较提供了一种姿态和原则,同时也提供了具体的比较方法。在当今旨在探索和谐、和平等主题的跨文化研究阶段,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中西诗学的比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他者观照下的比较原点在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的研究中,由于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学科的差异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可比性问题一直是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4-09

  • 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会讯
    本世纪以来,认知诗学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深入发展,四川外国语大学和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筹)将于2013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重庆召开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Peter Stockwel、Mark Turner、Joanna Gavins、Gerard Steen、Elena Semino、Catherine Emmott等国外知名学者将应邀与会。主题:认知诗学:理论·方法·应用议题

    外国语文 2013年3期2013-03-19

  • 两大诗学场域的开拓与话语建构 ——尹锡南 《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之解读
    0)□品书录两大诗学场域的开拓与话语建构 ——尹锡南 《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之解读张羽华1,2(1.南京大学 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3;2.长江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8100)目前,中国的比较诗学研究仍然止步在中西两点一线的平衡线上进行学术探索,从文学文化的各个领域内建构 “中西中心主义”学术研究范式的成规式论述,虽然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这种执著于跨越性的 “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凝固了我们的思维。从长远来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8-15

  • “一大关捩”:晚清诗学的生存态势及其诗学观念转变的多重面向
    一大关捩”:晚清诗学的生存态势及其诗学观念转变的多重面向王 成(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道光年间,诗学观念出现了严重分裂;诗学观念的盛世镜像在诸多方面仍然得以延续,但已明显受到“性灵”说等诗学观念的讥弹。面对晚清诗学观念的重建议题,“弥宋”诗学试图在传统诗学范围内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但在本质上并没有越出传统诗学的藩篱;而龚自珍、魏源以他们所保有的“今文学”价值体系生发出一种批判诗学,形成了批判与干预社会现实的诗学价值立场,确为晚清诗学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4-12

  • 两大诗学场域的开拓与话语建构 ——尹锡南《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①之解读
    华随笔与书评两大诗学场域的开拓与话语建构 ——尹锡南《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①之解读张羽华目前,中国的比较诗学研究仍然止步在中西两点一线的平衡线上进行学术探索,还在从文学文化的各个领域内建构“中西中心主义”学术研究范式的成规式论述,虽然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这种执著于跨越性的“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凝固了我们的思维。从长远来看,这难以在比较诗学领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无形中规约了我们跨文化跨文明对话的比较诗学研究视域。尽管当前偶有中印、中

    东吴学术 2012年6期2012-04-01

  • 认知诗学的全面拓展与渐次突破
    荩霍洪涛认知诗学的全面拓展与渐次突破荩霍洪涛认知诗学滥觞至今,虽然其发展在各国各地并不平衡,几经波折,有时甚至相互冲突,抵触,但也曾数次拓展疆域,兼容并包多个学科的范畴。演变到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渐成体系。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提出,“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两千多年来,诗学一直在不断发展、丰富自己的内容。而认知诗学的发源其实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概念并无直接联系。1975年,美国研究人员整合六大学科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新兴学科——认知科学。自此,认知科

    飞天 2011年18期2011-08-15

  • “今文学”视阈下王闿运复古诗学的历史建构
    王 成王闿运诗学的复古与其“今文学”的复古立场是一脉相承的;复古不仅是其诗学观念生发的关键环节,而且是其诗学地位与诗歌成就得以认同的最大保证,“今所传《湘绮楼诗》,刻意之作,辞采巨丽,用意精严,真足上掩鲍谢,下揖阴何,宜其独步一时,尚友千古矣。”[1]21王闿运诗学选择独尊汉魏六朝诗歌及其主张,力主通经、治情、主文的诗学本体,诗法上尽法古人,在近乎服膺于古人诗学的立场下建构起了复古的诗学体系。虽然后人认为其诗学往往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极端的模仿古人,几乎

    城市学刊 2011年5期2011-04-01

  • 在“过渡”中“想象”:当前晚清诗学研究透视与反思
    014)一、晚清诗学地位刍议晚清诗学作为清代诗学的尾声,再加上其处于两大强势话语的张力影响下,在学术研究传统上往往受到忽视与轻视。当下的学者对晚清诗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已经成为了一种学术惯性,在研究视角上也缺乏一种整体视野与宏观认识。高旭在《答胡寄尘书》中这样总结清代文坛:“盖满清一代,所谓学士文人,大半依附末光。贼性灵,拜扬虏廷,恬不知羞,虽有雄文,已无当于大雅。”①晚清诗人文廷式在其《闻尘偶记》中做出过如是评价:“国朝诗学凡数变,然发声清越,寄兴深微

    名作欣赏 2010年29期2010-08-15

  • 反思中西比较诗学之名与实
    00067)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中国有着同比较文学一样悠久的历史,而“中西比较诗学”则是其研究热点之一;可是在繁荣的学术争鸣背后,却隐藏着学界对中西比较诗学之名称与实质的深深焦虑。对中国而言,“诗学”之名古已有之吗?与西方的交流之实地位平等吗?在后现代语境中,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只有以理清该学科发展历程为基础,通过对中西比较诗学其名其实的深刻反思,才有可能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诗学话语体

    名作欣赏 2010年12期2010-08-15

  • 闻一多诗学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从罗先友《从文学到文化的跋涉——论闻一多诗学的现代性》谈起
    0083)闻一多诗学在中国现代诗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当下诗学的建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闻一多以“五四”精神为依托,结合自己独有的诗学实践和体悟,形成了极具批判性与创造性的诗学思想。罗先友先生的《从文学到文化的跋涉——论闻一多诗学的现代性》[1]一书,以其丰赡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将闻一多诗学置于现代性的宏阔视野中,对其进行了独具一格的理论观照,从多侧面凸显了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意义。一 现代性视野与闻一多诗学“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历来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5期2010-04-07

  • 应当曰展目汉比较诗字研究
    0年来,少数民族诗学的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喜人的成就。现在,从比较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诗学与汉族诗学,进而探讨中国诗学的整体的内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具有其重要性与可能性。本文对此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关键词:少数民族诗学汉族诗学比较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民族文学研究 2001年2期200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