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

  • 试分析北京人艺小剧场戏剧表演风格 ——以话剧《长椅》为例
    形式。(二)北京人艺小剧场戏剧活动简述1982 年11 月5 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的一楼排练厅内上演了全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这部由高行健编剧、林兆华导演、林连昆主演的“新剧目”走下了大舞台,走进了小空间,从此拉开了北京人艺小剧场运动的序幕,也带领中国戏剧向前迈进了一小步,更标志着我国小剧场话剧艺术开始萌芽生根,为今后我国小剧场话剧事业的茁壮成长指明了方向。话剧《绝对信号》的上演表明北京人艺有业务能力、有舞台技术、有艺术追求,所以,

    戏剧之家 2023年26期2023-10-24

  • 我和我的父亲
    都剧场去观摩北京人艺刚刚复排的《茶馆》,那是我们这一生永远不会忘记的最震撼的一次观剧体验。大幕一拉开,全场的观众都被舞台上的气氛镇住了。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学生,何等的踌躇满志,何等的目空一切!此刻一个个屏息凝神,目瞪口呆。这时我才隐约感到,原来我的父亲并非如我所看到的那个普通平常之人。他一如既往地忙于排戏,大概是想把失去的10年补回来;他忙于被伤了元气的北京人艺的劫后重建;他带领《茶馆》成功地走出国门,历史性地第一次把中国话剧推向世界;他忙于扶持新晋的剧作者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3年6期2023-06-19

  • 我和我的父亲
    2022年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近来关于北京人艺的话题也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为纪念人艺诞辰,我儿时的小伙伴们相继写了一些小时候的记忆和见闻。毕竟我们都是和剧院一起长大的,我们的成长,多少也被北京人艺滋养着。这些伙伴当中,有一直在人艺工作的,比如濮存昕,也有早早离开的,比如焦世宁。虽然大家早已各奔东西,但人艺依旧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去年我们聚会,闲聊之间大家也都希望我能为人艺写点什么。我从小喜欢幻想,常常沉迷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对身边的生活反而比较懵

    世界博览 2023年6期2023-03-30

  • 于戏剧中永生 ——谭宗尧表演历程及艺术初探
    在了购买包括北京人艺在内的北京各大剧院的戏票上,并时常流连于剧场之中。从那时起,想要为戏剧奉献一生的想法在年幼的谭宗尧心中稳稳地扎下了根,这也成为日后谭宗尧为戏剧工作呕心沥血的动力来源。1962 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戏剧舞台梦,即将高中毕业的谭宗尧报考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并最终被录取。“军艺”的学习生活如白驹过隙,很快过去。作为“军艺”毕业的高材生,谭宗尧在毕业后本应该顺理成章地进入剧团,去舞台上实现自幼便植根于内心的戏剧梦想,然而天不遂人愿,因为各种原因,谭宗

    戏剧之家 2022年11期2022-11-12

  • 冯远征:戏剧人生四十载
    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新任院长和话剧《杜甫》导演及主演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他已被正式任命为北京人艺70年建院历史上的第五任院长,也是北京人艺有史以来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这些年里,他的不少影视剧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天下无贼》里与范伟搭档的劫匪,《非诚勿扰》里的艾茉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家暴男安嘉和……而他梦开始的地方是北京人艺。“我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扮演了很多角色,对我艺术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和事也都在人艺。可以说,这里改变了我的命

    时代邮刊 2022年20期2022-10-17

  • 话剧《茶馆》的幕后“声咖”
    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迎来建院70周年。6月14日,第二版话剧《茶馆》在北京人艺结束了第361场的演出。郑晨既是北京人艺剧场的效果师,又是观众看不见的《茶馆》演员。因为《茶馆》的音效,绝大部分是人声,是“肉嗓子”一句一句喊出来的,马蹄声的轻重缓急,吆喝的由远及近,炒勺声、菜板声、鼓声、锣声、磨刀号的声音,都是每场演出时现场演绎。最繁忙的第一幕,到后面二幕、三幕的吆喝声,越来越少。相对增加的是炮声、吉普车的声音和算命鼓的声音,昭示着时代的变迁和时局的变化。“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7期2022-07-22

  • 北京人艺:“富二代”的财富和压力
    6月12日是北京人艺成立70周年的大日子,虽然受疫情影响,许多演出取消了,一系列的经典直播成为国内重要的文化事件,虽然略有遗憾但整个庆祝活动依然热热闹闹。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疫情渐渐平息,剧场恢复演出,6月12日当天在线下演出和直播的依然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茶馆》,当天的直播更有5000万人次进入直播间。北京人艺诞生70年来,排演了300多部作品,《茶馆》则是其中最具特色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记录着北京人艺艺术创作的高度,记录着中国戏剧的创作高度,也记录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向蓝天野先生致歉
    蓝先生,是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的舞台上。1992年,我有幸看了那场空前绝后、告别版的《茶馆》,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走进剧场看话剧,也正是由于这一场演出,引我走进了戏剧艺术的殿堂,指引我从事戏剧表导演专业,也让我爱上了北京人艺,那一年我10岁。当时的我不知道什么叫表演,哪个叫艺术,只觉得故事好看,演得跟真事儿似的。大幕拉开,就像看电影的感觉,一切都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幻,仿佛在梦里一般。那时候对蓝先生的印象就是高大帅气,一上场仿佛有一道光出现,瞬间照亮舞台。这好像也

    世界博览 2022年13期2022-07-06

  • 北京人艺,我心中的艺术殿堂
    来我才知道,北京人艺不仅有《雷雨》《茶馆》《龙须沟》《日出》《北京人》,还有《天下第一楼》《全家福》《哗变》《坏话一条街》《阮玲玉》《咸亨酒店》,更有《贵妇还乡》《洋麻将》《推销员》《海鸥》等世界经典话剧。学习了戏剧才知道,看话剧必须要到剧院,电视直播的话剧不是真话剧,话剧必须看现场,身临其境看台上一举一动。20多年前,我终于在北京人艺第一次看到话剧《茶馆》。北京人艺的人与作品很早之前,我看过电视剧《末代皇帝》里朱琳老师的精彩演绎,也被朱旭老师的电影《洗澡

    北京纪事 2022年8期2022-05-30

  • 一段北京人艺“缘”
    感受与传承与北京人艺结缘,还要从我和几位老北京叫卖授业恩师张桂兰及张振元、臧鸿和人艺李滨老师说起。2005年我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机缘巧合与“京城女叫卖大王”张桂兰结识,那时正巧老人家在北京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对记者说出了找一位弟子,把自己的老北京叫卖技艺传承下去的愿望。因为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正是戏曲与曲艺,而我们曲艺的很多作品都与老北京叫卖有关联,如《八大改行》《卖布头》《买卖论》《卖估衣》等。当时我在节目中的表演,关于老北京叫卖的部分掌握并不是很到位,甚

    北京纪事 2022年9期2022-05-30

  • 演员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民艺术剧院(北京人艺)成立70周年,北京人艺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两年,北京人艺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大胆起用年轻创作班子。2021年,北京人艺用全新班底、全新理念排演了《日出》《雷雨》《原野》三部经典剧,向老院长曹禺致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原创话剧《香山之夜》,这部戲至今已经演出了53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冯远征表示,实现文化强国需要人才,需要给年轻一代更多成长空间、机会,让他们多创新、出精品。相信有老一辈艺术家作为榜样,

    综艺报 2022年6期2022-03-30

  • 演员的诞生
    □王天孜《北京人艺演员谈表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编,中国文联出版社, 2022年6月2022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 周年。作为一个艺术表演单位,北京人艺在70年的岁月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也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其中,表演水平是一个剧院艺术水平最重要的表征,演员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体现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考。一个剧院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佳作不断,主要在于一批优秀的赋予角色以灵魂的演员。本书围绕着“演员谈表演”这一关

    中国图书评论 2022年11期2022-01-01

  • 舞台魅力不负韶华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
    《茶馆》剧照北京人艺正门。怀念看戏的日子。《茶馆》《雷雨》《蔡文姬》,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于是之……这些耳熟能详的话剧和人们熟知的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人。多年前在人艺剧院看过濮存昕主演的《李白》,这次变身文艺青年,来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看看这台前幕后的故事。序章1950年元旦,北平刚刚解放不久,进城的部队文工团面临从战时体制向非战时体制的转型。此种情况下,华北人民文艺工作团的建制被取消,改

    旅游 2021年5期2021-07-21

  • 戏剧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开发策略 北京人艺戏剧档案是戏剧艺术的载体,它不仅真实记录了戏剧行业的历史进程,也是构成戏剧文化的重要因素。经过30余年发展,戏剧档案现已涵盖戏剧创制、演出、研究、交流和教育等多元内容,蕴藏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政府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的大趋势下,剧院团也应审时度势地拓展文创开发职能,创制出具有戏剧文化价值的特色档案文创产品,从而为中国档案文创产業的壮大贡献力量。一、戏剧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意义戏剧档案文创产品是剧院团以档案文化资源及其相关元素

    北京档案 2021年5期2021-07-01

  • 首都剧场:戏剧迷的圣地
    1952年,北京人艺正式成立,尽管人艺人才济济,大腕汇集,剧院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剧场。他们还属于一个“流动剧团”。1953年1月13日,北京人艺的奠基人曹禺、焦菊隐和欧阳山尊联合写信给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希望能把大华电影院划拨给北京人艺作为演出的剧场。后经协调,北京市政府决定,将位于王府井大街甲73号的生产教养院拆除,为人艺兴建剧场。该剧场当时耗资旧人民币80亿到90亿元,即相当于今天人民币80万到90万元。不过,这个剧场当时的“权属”不属于北京人艺。1

    北京纪事 2021年4期2021-05-24

  • 英达:我是北京人艺的孩子
    本刊记者来到北京人艺探班,采访了正在排练新戏《阳光下的葡萄干》的导演英达。走进排练厅,导演英达正坐在桌子后面一边吃着芹菜蘸酱,一边看演员们排练,时不时还在旁边的纸上写写画画。排练完一场戏,导演英达会具体到每一位演员,把刚刚发现的问题逐一理顺。这部百老汇经典剧目其实对英达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上世纪60年代,英达的母亲吴世良,曾将作品翻译成中文。英达坦言:“这是我母亲生前翻译的一部作品,她是北京人艺的演员,我相信她最大的愿望,一定是把这部戏推上人艺舞台,我

    北广人物 2020年37期2020-09-30

  • 北京人艺:话剧的中国学派
    四位被称为“北京人艺四巨头”,他们为北京人艺描绘了这样一张蓝图—把北京人艺建成一座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高水准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形成独特风格和理论体系且享誉世界的文化剧院。殿堂级剧院北京有条史家胡同,这条“北京城中既富又贵的胡同”,住过大学者章士钊等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便成立于史家胡同56号(今史家胡同20号)。从1952年起,这座四合院因为生活着一群活跃的话剧人,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生活便也多了一丝韵味:黄宗洛(1926—2012)一边炒菜一边喊“修理

    人民画报 2020年8期2020-09-06

  • 学术论文的研究思想和写作方法 ——以《北京人艺历史话剧的研究》一文为例
    的题目。在《北京人艺历史话剧的研究》一文中,笔者的论文题目涉及到北京人艺的历史话剧研究,源于笔者对历史话剧的兴趣。北京人艺的人文气息很深厚,又由于之前笔者曾做过有关北京人艺的发展史研究,所以论文选题的初衷就是北京人艺的历史话剧。有了对论文题目的浓厚兴趣,开始分析题目的现实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围的大小可行性。北京人艺的历史话剧有着深远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蔡文姬》到现在的新编历史剧《李白》,北京人艺的导演和编剧们都经历了创新思维的大洗礼,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又到

    流行色 2019年1期2019-12-08

  • 我留存着朱旭的签名
    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朱旭老爷子走了,给人们留下了好人品、好艺品,功德圆满,万世流芳。今驾鹤西去,人们不会忘记。上世纪80 年代初,北京人艺不仅陆续上演久负盛名的看家戏,也创作演出新剧目。其中一部反映当代农村现实生活的四幕风俗喜剧《红白喜事》在剧院上演时,颇受观众好评。过了一段时间,该剧在于是之副院长率领下来到海淀剧院公演三天。我因工作关系去后台与剧院演职员打招呼见面,并在贵宾室与于是之和朱旭两位艺术家愉快交谈,并达成北京人艺将“定期、定点、定剧目”来海淀剧院

    北广人物 2019年31期2019-08-26

  • 蓝天野:演员要有深厚的生活积累
    开的土壤作为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蓝天野20世纪40年代就投身话剧事业,几十年来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如话剧《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茶馆》中的秦二爷等。同时,他还是导演,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贵妇还乡》都是他的作品。回溯蓝天野话剧生涯的起点,那要从74年前说起,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几乎也是中国话剧史的缩影。1944年,17岁的蓝天野刚考进北平艺专油画系学习油画,彼时的他还一门心思要做个画家。历史改变了蓝天野的决定。由于三姐是地下党员,他家成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

    人民周刊 2019年14期2019-08-20

  • 怀念朱旭“老爷子”
    梁秉堃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不少,然而像朱旭这样宝刀不老、依旧活跃在舞台上、银幕上和屏幕上的高龄表演艺术家却是绝无仅有的。仅就最近一些年来看——2003年,他已经阔别舞台10年,依然参加了北京人艺以抗击非典为题材的话剧《北街南院》的演出;2005年,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他毅然参加了北京人艺《屠夫》的复排演出;2008年,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再次参加了北京人艺《生·活》的演出;2012年,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的时候,他又参加了《甲子园》的演出……有意思

    老年世界 2019年1期2019-06-03

  • 北京人艺公布2019演出剧目 《茶馆》《哗变》等看家大戏齐上阵
    年,这将作为北京人艺这一年演出安排的核心主线,立足经典,着眼原创,为祖国70华诞献礼。看家大戏齐上阵2月23日,《茶馆》归来,这部北京人艺的传家宝,一年又一年,历经一代又一代观众和演员,实践了传承经典的意义。4月25日起,《洋麻将》继续上演,虽是外国经典,但现实性直指人心,两位老人、十四把牌局,呈现人生体验。5月7日,去年的新排大戏《玩偶之家》迎来第二轮演出。8月30日,京味儿大戏《玩家》进行新一轮打磨。这部诞生时间不长的新作,因其诙谐幽默的语言,明辨真假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9期2019-04-24

  • 回归文本 探索人性 启发社会
    】玩偶之家;北京人艺;回归文本;探索人性;启发社会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10-032018年是著名戏剧家易卜生诞辰190周年,他的戏剧《玩偶之家》引进中国100周年。作为世界现代戏剧的发轫者,易卜生不仅对世界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推動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1918年,《新青年》出版了“易卜生专号”,并把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搬上中国舞

    戏剧之家 2019年5期2019-03-28

  • 任鸣与北京人艺共同成长
    刊记者 白鸽北京人艺在40年间的发展,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和提升,但始终不变的是我们的名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我们始终是北京的剧院,人民的剧院,艺术的剧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北京人艺在继承前辈传统的同时,也同样进行着“改革”与“开放”的探索实践。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北京人艺,可以说是与改革中的剧院共同成长。他坦言:“北京人艺在40年间的发展,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和提升,但始终不变的是我们的名字——北京人民艺术剧

    北广人物 2018年45期2018-12-24

  • 蓝天野我感觉戏剧就是我的一生
    1979年,北京人艺由焦菊隐和夏淳导演,复排了《茶馆》,最受关注……“一事能狂便少年”。对于老艺术家蓝天野来说,91岁高龄仍能够宝刀不老亲自执导演出,身体力行地将北京人艺优秀的艺术传统传递到新一代青年演员中,堪称“奇迹”。从他17岁投身艺术表演算起,已从事话剧事业70多年,获得过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从话剧舞台上的业界翘楚,到电视荧屏里的大众明星,再到书画界里炙手可热的佼佼者,无论扮演哪一个角色,蓝天野都始终如一地专情而投入;因为他相

    北广人物 2018年45期2018-12-24

  • 《徐徐道来话北京》带听众感受人艺魅力
    动由节目组和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联手策划主办,为使听众获得超值体验,活动共分三个环节.历时三个半小时。活动第一个环节,由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所有参与家庭参观博物馆。专业的讲解,珍贵的展品,藏品背后的故事,让家长和孩子惊叹不绝,掌声、笑声不断,大家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别有一番天地的人艺戏剧博物馆以丰富的图片、文稿以及舞台美术模型、服装、道具等藏品,让听众真切感受到北京人艺六十多年的剧院历史,以及曹禺、焦菊隐等剧院奠基人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当大家从艺术家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28期2018-11-07

  • 北京人艺是“一棵菜”
    可能更是冲着北京人艺来的。我这人有一个毛病,我喜欢书,还喜欢买书,今天下午就有专门卖书的人到我家里送书。但是我还有一个毛病,买书总比看书多,经常买完搁那,看得很少。《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这本书我早就知道,子春给了我之后,我没有连夜读,虽然没读完,但是大部分我都读了。”蓝老的诙谐幽默,让大家感到分外轻松。“我真是看着子春长大的,包括宋苗,她原来住在我们北京人艺宿舍的大院,而且我跟她的公公是莫逆之交,我跟她的爸爸是非常好的朋友。”蓝老感慨地说,这本书是“

    北广人物 2018年19期2018-07-30

  • 60年后,我们为什么仍然爱《茶馆》
    出60年。据北京人艺院长任鸣介绍,开票当日,不到16点即售罄。吕霄蕾排队6个小时,终于买到3张票。“我准备带父母去看——因为每人限购3张,要是不带爸妈,我就买3张不同时间的,自己看个够。”时代造就了《茶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之后.老舍萌生写一部剧本歌颂社会主义民主的想法,1956年8月完成了初稿《一家代表》,其中第一幕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该剧联合导演夏淳回忆,老舍写完就来到北京人艺朗读,大家都觉得第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23期2018-06-20

  • 蓝天野:演员要多读书多培养爱好才能演好戏
    开的土壤作为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蓝天野40年代就投身话剧事业,几十年来塑造不少经典角色,如话剧《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茶馆》中的秦二爷等。同时,他还是导演,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贵妇还乡》都是他的作品。回溯蓝天野话剧生涯的起点,那要从74年前说起,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几乎也是中国话剧史的缩影。1944年, 17岁的蓝天野刚考进北平艺专油画系学习油画,彼时的他还一门心思要做个画家。历史改变了他的决定。由于三姐是地下党员,他家成为了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他也加入到

    世纪人物 2018年6期2018-06-10

  • 让精品永流传
    有民族特色的北京人艺风格,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话剧院。其推出的《茶馆》《雷雨》《日出》等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剧院舞臺上,人艺演员队的舒绣文、于是之、英若诚、蓝天野等艺术家和在表演上显示才华的濮存昕、梁冠华、杨立新、冯远征等一批演员,为剧院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7月20日,是京城入伏的第4天,暑热难耐,却挡不住人们对北京人艺话剧作品的喜爱。下午2点,记者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采访时,看到一拨拨的人在剧院大门北侧橱窗前观看演出海报。“今天晚上7∶30分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8期2018-05-30

  • 蓝天野:演员要有深厚的生活积累
    开的土壤作为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蓝天野40年代就投身话剧事业,几十年来塑造不少经典角色,如话剧《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茶馆》中的秦二爷等。同时,他还是导演,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贵妇还乡》都是他的作品。回溯蓝天野话剧生涯的起点,那要从74年前说起,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几乎也是中国话剧史的缩影。1944年, 17岁的蓝天野刚考进北平艺专油画系学习油画,彼时的他还一门心思要做个画家。历史改变了他的决定。由于三姐是地下党员,他家成为了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他也加入到

    世纪人物 2018年5期2018-05-08

  • 北京人艺唯一一位女性导演重排《关汉卿》献礼中国话剧110周年唐烨跟着老艺术家成长
    访□记者白鸽北京人艺唯一一位女性导演重排《关汉卿》献礼中国话剧110周年唐烨跟着老艺术家成长独家专访□记者白鸽作为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的献礼之作,《关汉卿》将于9月22日登陆首都剧场的舞台。这部田汉的名作曾于1958年、1963年两度登上人艺的舞台,导演唐烨称,“虽然北京人艺素来以郭老曹剧院著称,但对于其他优秀的经典剧目,我们也特别希望搬上舞台。在中国话剧史上,田汉先生的《关汉卿》的地位仅次于《茶馆》,而且明年也是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所以我们正好用这

    北广人物 2017年35期2017-09-11

  • 冯远征再演北京“玩家”
    8月10日,北京人艺京味儿大戏《玩家》再登首都剧场的舞台,本刊记者受邀观看演出。《玩家》通过古玩讲述时代的变迁,台词一水儿的地道老北京话,剧中人物个性十足,玄妙的收藏故事更是耐人寻味。此轮首演当天,院长任鸣、主演冯远征、编剧刘一达提前亮相首都剧场,进行新书《玩家》签书首发,并与读者交流互动。冯远征表示,“北京人艺也是头一次这样演出配合图书发售,让观众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这部作品。《玩家》可以说是现代京味儿题材的代表,老百姓喜欢地道京味儿,这也是北京人艺坚持的。

    北广人物 2017年32期2017-09-03

  • 赵玉昌:北京人艺场记第一人
    赵玉昌:北京人艺场记第一人新北京人为纪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5周年,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以“口述历史”的方法,邀约了15位人艺人,以各自的视角,回顾他们在北京人艺工作的历历时光。口述小组兵分四路,带齐摄影、摄像、录音装备,在人艺戏剧博物馆、被访者的家、养老院、医院之间往复穿行,累计进行了30次口述实录。15位口述者中的13位前辈平均年龄达84岁,谈起在人艺的岁月,他们无一不意兴盎然、滔滔不绝,且都充满着对自己职业的自豪、对剧院的一往情深。这种感情也牵引着年

    北广人物 2017年26期2017-07-07

  • 人艺演员队新队长冯远征把规矩变规定
    把规矩变规定北京人艺,三楼排练厅,“戏比天大”四个大字高高挂在南面的墙上,在“戏”字的底下,新添了一个不大的相框,里面压着一张赭红色的纸,纸上印着100多个白字,内容是“演员队后台管理制度”,一共五条。如果不是特意寻找,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对北京人艺而言,这个小相框不容忽视——这是北京人艺建院60多年来,演员队制定的第一套管理制度。同样的相框,在首都剧场的后台也有一个。“现在必须先把规矩变成规定,然后才能把规矩建立在每个人的心里。”北京人艺

    北广人物 2017年20期2017-06-01

  • 《她弥留之际》:一部让人笑着哭、哭着笑的喜剧
    作为今年北京人艺小剧场领域的收官原创作品,《她弥留之际》于11月13日至12月11日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上演。这部作品不仅是北京人艺演员王斑第一次当导演,更是汇集了夏立言、龚丽君、白荟三位北京人艺的实力派演员。《她弥留之际》出自俄罗斯女作家普图什金娜之手,细腻而温暖地描绘了一个关于“爱”的谎言。看似忧伤的剧名下实则是一出诙谐幽默的喜剧,温暖绵长的情感贯穿始终。风烛残年的母亲希望终身未嫁的女儿有所归宿,女儿看到老妈妈在生命的尽头仍然抱有遗憾而心情复杂,

    艺术交流 2017年4期2017-04-13

  • 苏民的两次不在场
    念清凉唐烨是北京人艺著名的导演。2007年,北京人艺准备重排话剧《蔡文姬》,导演由苏民担任,一直尊称苏民为老师的唐烨担任副导演。谁知重排的前期工作做得都差不多的时候,苏民突然生病住进了医院,身为副导演的唐烨只得仓促上阵,继续带领着团队完成重排工作。这部戏在公开演出之前,院领导找到了唐烨,告诉她说,按照苏民老师的提议,这次重排的导演将会注明他们联合导演。原来,病情稳定下来后,苏民得知这次重排在唐烨的带领下,演出反响很大,被不少观众所认可称赞,他就给院里写来了

    做人与处世 2016年22期2016-12-03

  • 濮存昕在人艺排练厅聊父亲:让我重新产生原动力
    同山阿”,在北京人艺原副院长、著名表演、导演艺术家和戏剧教育家苏民的追思会上,苏民之子濮存昕用父亲生前喜欢的陶渊明诗句向到场的人表达了父亲生前对于生死的超然态度,并向在场的人承诺:“在北京人艺的排练厅,我父亲生前最熟悉的地方,我与在场的人一起聊聊我父亲,也重新产生了原动力,今天下午我就会回到工作中,开始排练话剧《洋麻将》”。当天,苏民的爱人贾铨以及子女,生前同事蓝天野、徐晓钟、朱旭以及他一手培养起来的85班人艺“五虎将”吴刚、冯远征、高冬平、王刚、丁志诚以

    世纪人物 2016年11期2016-12-02

  • 浅谈“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中国话剧团体、国家级话剧院。北京人艺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开始讨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话题。1992年8月,为纪念建院40周年,北京人艺在京举办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国际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艺术基础,开辟了话剧民族化的道路,并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北京人艺从1952年走到今天的成就,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文笔者将从编剧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2016-07-07

  • 浅谈“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0)浅谈“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汪梦原(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中国话剧团体、国家级话剧院。北京人艺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开始讨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话题。1992年8月,为纪念建院40周年,北京人艺在京举办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国际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艺术基础,开辟了话剧民族化的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2016-07-07

  • 周恩来与北京人艺的点滴往事
    剧院(简称“北京人艺”)多年的友好交往中,周恩来的平易近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7年,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北京人艺演出了苏联名剧《带枪的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走上舞台同主创人员握手,以示祝贺。按惯例,他会同大家合影留念。这时候,在剧中扮演列宁的刁光覃站在了周恩来的身边,周恩来则总是想方设法地避免与他并列而站。刁光覃急忙把头套摘了下来,并一再说:“我是刁光覃。”周恩来仍然坚持,说:“你是‘导师,我是列宁的学生,我得听‘导师讲话。”刁光覃拗不

    党史博览 2016年6期2016-06-21

  • 在百年话剧长廊中看北京人艺
    —2012的北京人艺演剧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是徐健在其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了4年多的精心修改、悉心打磨而成的。攻博期间,徐健有过在北京人艺创作室挂职的经历,这使他对北京人艺的发展历史和创作现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当他提出要将北京人艺作为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作为他的老师,我是非常支持的;但同时也提出,一定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要带着问题意识进入自己的研究对象,要避免简单的史实梳理和剧目分析。为此,我们曾经有过两

    博览群书 2016年4期2016-05-18

  • 小火慢炖,小步快走
    木叶北京人艺2014上海展演落下帷幕,这是继1961年、1988年、2012年之后人艺第四次大规模来沪演出。除了《雷雨》和《晚餐》,此次演出的其他5个戏都是人艺实行小剧场制作人制的成果。北京人艺向来给人以固守经典之感,但悄然间它也正在发生着改变,从推行小剧场制作人制便可以看到人艺创新的步伐。于是,本刊采访到了制作人刘洋,聊一聊制作人的那些事。作为《明枪暗箭》的制作人,刘洋表示这个戏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作品中实属异类,北京人艺的主流是京味话剧,而小剧场则偏家庭情

    上海戏剧 2014年9期2015-04-20

  • 重提建立“学者型剧院”的意义
    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如今,随着国家对文化的大力扶持,各地话剧院团每年都有大量剧目上演,而剧目(包括剧院)“同质化”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全国,仅冠以“某某人民艺术剧院”名称的话剧院就有“天津人艺”、“辽宁人艺”、“武汉人艺”、“福建人艺”等多家,那么,在众生喧哗各领风骚的当下,北京人艺的优势在哪里?是否有必要重提当年焦菊隐先生倡导的“创建学者型剧院”这一话题?走近北京灯市口附近的首都剧场,映入眼帘的景象是质朴、平和的,它既没有国家大剧院在地理位置上的

    艺术评论 2014年10期2014-11-03

  • 曹禺删改《雷雨》
    54年春天,北京人艺排演《雷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作为剧作者和院长的曹禺,竟对台词做了比较大的删改。第二幕,蘩漪原来有这样一大段独白——“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冒一次,什么我都烧得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着你们。”这段独白一共有15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1年5期2011-07-29

  • 人艺的“裂缝”
    院出钱做戏的北京人艺,目前首次尝试以“独立制片人”的方式制作小剧场话剧,大家更期待的是,具有戏剧样本地位的北京人艺,如何在混乱的市场化戏剧中寻找出更高品质的新的戏剧样式?周韵和祖峰两个演员在话剧《爱情的印象》中一共饰演了八个角色。全剧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在简单的舞台灯光下,他们用喃喃独白和大段对话来呈现记忆与爱情,从开始一直延续到戏尾。对大部分观众来说,这出5月27日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首演的小剧场话剧可能会有一些沉闷。它改编自作家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20期2011-06-02

  • 影集中积攒的父爱
    从小随父亲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浸染,我笃信适合我走的道路就是从艺。1977年,凭借在农场时不间断的曲艺排演功底,我考入了空政话剧团。在我和父亲的合影中,颇有纪念意义的一张是1986年我从空政话剧团借调到父亲所在的北京人艺排演话剧《秦皇父子》时的合影。当时,在那个年代,北京人艺人才济济,居然要从外团借调我这个年轻演员出演人艺大戏的主角,确实很难想象。很多人在背后议论我们父子俩,但父亲很自信地向同事介绍:“小濮是个优秀演员!”1989年北京人艺排演第二版《雷雨》

    幸福·悦读 2009年7期2009-09-21

  • 影集中积攒的父爱
    (以下简称“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和导演,1952年北京人艺一成立,他便成为第一代演员。他有过无数闪光的舞台形象,也培养出梁冠华、王姬、宋丹丹、徐帆等许多优秀的演员,然而影集里却没有这些夺目的光影画面。影集里,插满了我们姐弟仨从小到大的成长片段,每个人的照片都单独成页,旁边还贴有父亲工整的隶书钢笔字备忘注解。这些陌生的老照片,仿佛让我坐上当年从北京上山下乡奔赴东北的列车,记忆如轮般跟着飞驰起来……我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经治疗留下了脚后跟不能着地的后遗症,

    意林 2009年5期2009-05-14

  • 影集中积攒的父爱
    (以下简称“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和导演,1952年北京人艺一成立,他便成为第一代演员。他有过无数闪光的舞台形象,也培养出梁冠华、王姬、宋丹丹、徐帆等许多优秀的演员,然而影集里却没有这些夺目的光影画面。影集里,插满了我们姐弟仨从小到大的成长片段,每个人的照片都单独成页,旁边还贴有父亲工整的隶书钢笔字备忘注解。这些陌生的老照片,仿佛让我坐上当年从北京上山下乡奔赴东北的列车,记忆如轮般跟着飞驰起来……我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经治疗留下了脚后跟不能着地的后遗症,

    北方人 2009年4期2009-05-07

  • “人艺”:从“茶馆”到“古玩”?
    礼物”。但愿北京人艺如我所想,是一位宽厚的长者,不至于把这礼物生气地摔出门外!按照惯例,作为赫赫有名的国家级剧院,北京人艺每逢建院大庆都要选择一台有代表性的话剧上演。5年前,于是之、郑榕等一批老一代知名表演艺术家。联手进行了他们对《茶馆》的最后一场演出。现在想起来,那台带有老一代演员谢幕性质的“告别演出”,给北京人艺建院40周年大庆平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眼下,北京人艺为这个院庆贡献出的是一部名叫《古玩》的话剧,而“古玩”二字恰好又是北京人艺今天现状的一种写

    中国青年 1997年6期199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