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

  • 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异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象的“自我意识”异化为起点,阐发了异化史观、宗教异化及“批判家”扬弃异化思想,是典型的思辨异化观,没有超出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的唯心主义范式。对此,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异化异化史观、宗教异化理论以及“批判家”扬弃异化理论进行批判与超越,克服了后者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片面性,立足社会现实与经济规律揭示人的异化根源并非“自我意识”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异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有助

    浙江社会科学 2023年11期2023-12-27

  • 马克思异化劳动四重规定的论述逻辑
    07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长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大多研究专注于分析异化劳动四重规定的具体内容,针对马克思的论述逻辑的考察则相对薄弱。通常认为,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不同方面。因此,关于异化的解释可以从任何一个关系出发并且自然地进入到其他关系”[1]168。该论断容易使人忽略一点:固然可以从异化劳动的任意规定推出其他规定,但是并非任意规定都适合作为论述的开端或结论,也并非任何论述顺序都符合科学的方法论。正如黑格尔的辩证法与其哲学的关系那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8-08

  • 浅论马克思异化理论
    02)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动态形成过程异化一词,在柏拉图《理想国》中被视为一宗教性概念。在拉丁语中写作Alienation,在德语中为Entfremdung。在卢梭那里,异化是现代性的哲学概念,反映的是人的灵魂在社会影响下所产生的扭曲、变形的现象。在马克思看来,异化一词即意为“主体在生产发展活动中逐渐产生出背离主体的客体,该客体与主体自身相反,并逐渐奴役、支配主体自身”。以上关于异化概念的讨论深深影响了异化理论的形成。(一)马克思时期之前的异化理论在文艺复

    今古文创 2022年35期2022-09-21

  • 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理论渊源、 特质及其内涵
    250100)异化是马克思理论研究中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在黑格尔、 费尔巴哈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对社会现实问题剖析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的。因此,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既包含前人异化概念中的一般特征,又有与其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相一致的思想特质。所以,从历时态的角度纵向梳理不同时期思想家们对异化概念的界定,是考察与研判马克思异化概念生成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深刻理解马克思异化概念定义与内涵的根本。当然,鉴于理论流派的复杂性,不同流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1-29

  •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论析
    276826)异化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分析了劳动异化的问题。何谓异化,以及关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适用范围、异化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议,对异化概念的使用甚至出现滥用现象。本文通过考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考马克思对异化的解读,由此明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从而正确使用异化概念,而不是随意将其滥用。一、问题的提出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媒体报道

    现代交际 2021年14期2021-11-25

  • 马克思交往异化理论探析
    》中首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论述了关于劳动异化的四重规定性: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和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人相异化是前三个规定性的直接结果,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因为人同人相异化同前三个规定性属于不同的领域,前三重属于生产过程的领域,而最后一重规定属于交往实践活动领域。马克思解释说人同人相异化其实就是交往的异化。一、马克思异化理论产生的背景马克思异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2020-12-08

  • 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中的异化思想探讨
    的本质概念,把“异化”理论在自己的逻辑框架内展开。要了解弗洛姆言说的“异化”思想,必须先了解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历史逻辑演进,进而探讨弗洛姆如何重新解释了“异化”概念,最后怎样消除异化和实现人的复归。一、青年马克思“异化”的思想的发展“异化”一词来源自拉丁文,包含着转让、脱离等基本含义。在近代西方“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异化”获得了社会历史领域的规定性,通常指人处于与生存现实相背离的状态。(一)青年马克思“异化”思想来源关于“异化”思想的演进的有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2020-11-19

  • 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变革
    ,学术界掀起了“异化”热。几乎每个学科、每个研究者都接触过异化理论,于是出现了现代研究者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解读,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解读影响最大。其承袭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立场,致力于揭示、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的统治。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继承1.承认异化的不可避免无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承认“异化”在当今社会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工商业从协作到工

    文学教育 2019年19期2019-11-26

  •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要理论意义。它以异化劳动来表征人类的生存状况,同时以异化劳动范畴为纽带,批判性地分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社会主义思潮,初步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视阈。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异化劳动的诸多规定与人类自由的丧失,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的本质在于“自由的有意识地活动”。最后,通过分析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来论述人实现自我解放,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自由;私有财产引言《1844

    理论与创新 2019年3期2019-09-10

  • 异化的批判和批判的异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变化
    赣南师范大学一、异化的概念“异化”一词来源于法语“alienation”,其本意是“转让”或者“出卖”。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独立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状态,即人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总是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在近代西方,异化是作为“转让”来解读的。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就使用了“转让”意义,这种转让是政治权力的转让,异化概念在政治领域探讨。继卢梭之后,爱尔维修、傅立叶等从经济、伦理等层面进行了探讨。异化概念最初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

    长江丛刊 2018年7期2018-11-15

  • 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之人同人相异化
    文本下的人同人相异化的自我理解解读“人同人相异化”之“人”的涵义。在《手稿》中,马克思说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①仅从字面,不难看出人同人相异化与其他三方面内容的不同之处,前三者考察的角度是人与物的关系,即主客二分;而人同人相异化考察的角度则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人同人相异化中两个“人”的涵义作进一步的理解分析。(1)不同的涵义。两个“人”作为同一种族,他们都有人的类本质,所谓人的类

    长江丛刊 2018年18期2018-11-14

  •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间的循环论证说重析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的文本研究
    问题的回放及疑惑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问题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核心问题。鉴于马克思对二者的高度重视,学界对二者的关注度普遍提高。马克思有关二者关系的基本论述引发了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循环论证说”。在《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板块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57,即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后果。但是其后,马克思又明确指出,“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3-28

  • 总体的异化及其消解 ——评亚当·沙夫的《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
    理论体系中,对于异化问题的关注尤为突出,体现了一位具有深厚学术涵养和革命激情的思想家的现实关怀。他在《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中形成了系统的异化理论,对我们认识异化的产生及其消解、社会主义的建设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沙夫在《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中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客体的异化、主体的异化、社会主义的异化、革命的异化等问题。他强调了马克思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总体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发展的始终。这个理论揭示了

    学术交流 2018年3期2018-02-20

  • 异化与劳动异化再探
    州510610)异化与劳动异化再探李永明(广东省社科院国际经济所,广州510610)异化,是指人的行为违背其目的的状态。人类目的是个人性的,个人性的人生目的应当合乎自然法则。异化起因于人的有限性,异化形式可分为:自异化(个人自己的有限性导致的异化)和他异化(由于外界的原因、他人的有限性导致的异化)。前者需靠个人修为克服,后者需要公共治理机制去防止。公共治理机制本身,也是他异化的主要来源。劳动,是人生命活动基本形式,也是异化表现的主要领域。异化劳动,也分为劳

    北方经贸 2016年10期2016-12-28

  • 直面异化本身:从“异化劳动”到“异化历史” ——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超越本性
    30012)直面异化本身:从“异化劳动”到“异化历史” ——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超越本性王振东(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学界中曾有人质疑:马克思哲学后期的异化理论“衰退了”,但是,经过研究以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异化劳动”到“异化历史”的转变彰显了其超越本性:其一,马克思将异化置于历史中考查并将其视为人类社会实践中特定的历史阶段,超越了先前只将异化置于与人类劳动本性的对立地位,进而实践性地超越了带有某种解释性理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4-04

  • 走向具体的异化理论 ——评《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
    走向具体的异化理论 ——评《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宋铁毅当对异化理论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学界对这一理论的关注成为一种时尚,当异化现象成为一种深入社会肌理并在社会各个层面呈现出来的普遍问题时,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异化现象在他之后的现代社会中的扩大?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沙夫在《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首先,沙夫认为异化理论非但不是青年马克思不成熟的思想的结

    学术交流 2016年4期2016-02-26

  • 论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异化
    发展史。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是理念发展的机制,其异化观的逻辑起点是精神世界,他认为异化是理念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进而产生了精神化的自然、社会以及从精神中独立出来的人,在这其中包含了异化和扬弃异化阶段,最终达到和谐统一、无抵抗的绝对精神。马克思认为异化不是什么理念、精神而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实实在在社会人的异化。马克思通过在社会历史领域研究异化的诸多表现形式,进而揭示了私有制社会异化的根源,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被异化的实质。相对于黑格尔而言,马克思的异化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04-14

  • 试论异化劳动二重性与美的关系
    【摘 要】异化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与私有制相生相伴的异化劳动作为对劳动的否定,抽象了人的本质,压抑着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故而异化劳动因其异化性对人的审美的阻碍与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异化劳动作为对象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旧能够反映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异化劳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的自由束缚的不一致性反而促进着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缓慢发展,因此异化劳动的异化性与对象化性这二重性与人的审美存在着阻碍与推进的关系。【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4期2015-02-12

  • 解读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来源与形成
    241000)“异化”一词早在欧洲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和启蒙学者中被用来表示商品或权利的转让、过渡,但是到了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中,已超出了它的原意,被上升为一个哲学概念,用来说明主体和客体的一种特殊关系。首先是费希特用“异化”来表示“自我”创造“非我”,客体是由主体“异化”而产生的。不过,真正使“异化”高度哲学化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却是黑格尔。一、黑格尔系统阐述异化的思想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的概念,并赋予它以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正如卢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1期2010-08-15

  • 几个异化难题之我见
    00872)几个异化难题之我见王海明(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2)异化是在不自由、受奴役、被强制的情况下,自己做出而又异于自己的行为,是自己做出的异己的、非己的行为,是自己做出的不是自己的行为。因此,异化是自我实现的根本障碍,二者成负相关变化:一个人越是异化,他受他人意志支配的异己的、非己的行为便越多,那么,他便越缺乏个性,他的独创潜能便越得不到发挥,他的自我实现程度便越低。异化是自我实现的根本障碍,使异化具有最高和最大负价值。因此,消除异化便是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5期2010-04-11

  •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是精神污染在理论战线的重要表现。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来,见诸报刊的有关“社会主义异化”的文章,多达六百余篇。“社会主义异化”论突出的观点有三:(一)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思想上的异化,而且有政治上的异化,经济上的异化;(二)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劳动异化,而且,这种劳动异化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什么区别;(三)在谈到“社会主义异化”的原因时,有的文章说是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中还存在着封建关系的形式;有的文章甚至认为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社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期1984-11-01

  •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
    年代以来,国外对异化理论的研究出现了各学科结合起来综合研究的倾向。在历史上异化理论的批判性研究,异化现象的实质、形式、产生原因和发展条件,未来异化的发展以及异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等各个方面,各国学者都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本书作者依纳斯·费尔列希特是美国纽约斯坦特大学新波尔兹学院外语系教授。他在一九七八年出版的本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搜集了各国学者数十年来异化理论的研究成果。作为一本资料性的书,我们从中不难窥见国外学者异化理论的新的研究动向。全书共分七章。第一

    读书 1982年5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