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

  • 生长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费[2]。其中椎间盘退变被认为是造成腰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3]。椎间盘退变是由于椎间盘中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过程的不平衡,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组成改变、髓核细胞丢失、过度氧化压力和炎症[4]。有研究表明,椎间盘的最初退变可能早在青春期就出现,此时20%的年轻人有轻微的疾病症状[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椎间盘退变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这增加了医疗保险的支出成本,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西医对椎间盘退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3年23期2024-01-02

  •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200040)椎间盘是脊柱中重要的联合组织,由上下软骨终板、胶状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NP)与同心圆片状纤维环组成[1]。纤维环是一种复杂的、非均匀、各向异性的层状结构,主要由纤维软骨组成。后纤维环是椎间盘突出症(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DH)发展的关键结构。MRI能够评估椎间盘的组织结构,并且对椎间盘的一些成分进行测量[2-4]。T2 mapping对椎间盘中胶原蛋白和水含量的变化敏感[5]。有研

    颈腰痛杂志 2023年2期2023-05-05

  • 椎间盘突出自发性吸收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0000)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发性吸收很常见,而两节段的椎间盘脱出发生自发性吸收或者在同一患者影像学上表现出来的单一节段椎间盘脱出发生自发性吸收合并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加重的病例却很罕见。很多研究试图使用影像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学分析等方法去解释其吸收的机制,但目前为止仍然很难得到明确的具体机制。了解在未经过手术的情况下椎间盘突出后发生吸收的过程,能对临床上指导治疗相关患者起到一定帮助。查阅文献并结合相关病例进行分析,通过对病例观察分析表明,椎间盘突出后发生吸收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1期2023-02-10

  • 椎间盘源性颈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退行性病变,颈椎间盘突出,退变性颈椎间盘病变等[1]。研究表明,由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慢性颈痛占16%~53%[2]。尽管退变的颈椎间盘有可能引发椎间盘源性颈痛,但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因此,进一步理解椎间盘源性颈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正确决策。1 椎间盘解剖椎间盘由凝胶状的髓核、外层的纤维环以及椎体上下两端的终板组成[3]。颈椎间盘和腰椎间盘解剖结构分布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4]。腰椎纤维环位于椎间盘的外围,同

    颈腰痛杂志 2022年6期2023-01-09

  • 中药抑制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300211)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颈腰痛的常见病因,约影响全球80%的人口,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椎间盘主要由外周纤维环、中央髓核组织及上下终板软骨构成,是连接各椎体的“柔性接头”,起着承载应力、减轻震荡、维持脊柱前后左右弯曲及旋转等运动功能[1]。椎间盘退变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物力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等[2]。目前,对于中药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机制已经研究到分子层面,现归纳为以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11-15

  • 几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腰痛的病例中,椎间盘退变是主要因素[4]。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发生椎间盘高度的下降以及骨赘的形成,并伴随有典型的腰骶棘、骶髂关节持续腰痛病史,并向臀部和大腿后部放射,并且椎间盘退变的患者久坐和长时间走路会加重疼痛的发生[5,6]。目前,对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对于未达到手术标准的患者一般建议非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治疗方法仍不能阻止椎间盘退变的继续进行,也不能恢复退变的椎间盘的生理功能[7]。因此对于椎间盘退变机制的探究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2年4期2022-09-07

  • 胸腰段骨折椎体邻近椎间盘的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骨折常常会合并椎间盘的损伤[1],这一类型的骨折多不稳定,需要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中多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早期疗效尚可,但远期预后欠佳,往往易出现伤椎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隙塌陷甚至后凸畸形等并发症[2]。有研究指出对于合并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段骨折可通过融合手术来预防创伤性脊柱后凸,但是对于这类骨折是否需要行融合手术仍存在很大争议。为了更好地评估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椎间盘损伤程度并指导手术治疗,通过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自2020年5月至2021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06-29

  • MRI“HIZ”征结合CT 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
    9 年首先提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概念,定义为所有不以神经组织受压(即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其源于椎间盘自身的疼痛,有别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根性疼痛。目前对这种疼痛的病理生理、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明确诊断困难[2]。Aprill 和Bogduk等1992 年首次提出纤维环内高信号区(High intensity zone,HIZ)的概念,“HIZ” 征特指MRI 矢状位T2WI 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10期2022-02-03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与渗漏椎间盘高度的相关性
    渗漏会加速渗漏椎间盘的退变[6,7]。本研究拟探讨PKP 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与渗漏椎间盘高度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骨密度T 值≤-2.5 SD;②单节段骨折,骨折位于T10-L4节段;③年龄≥60岁;④不伴有下肢症状的椎体压缩性骨折;⑤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局部或全身感染;②凝血功能障碍;③椎体病理性骨折;④椎体血管瘤;⑤伴有椎弓根破坏的椎体骨折;⑥脊柱结核。本研究经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3期2021-09-18

  • 正常雌雄大鼠椎间盘微细结构差异的MRI研究
    [1]。其中,椎间盘退行性病变(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被认为是导致腰背痛的重要原因[2]。随着对DDD 研究的深入,人们提出了多种新型治疗方法,但在应用于临床之前,新的治疗方法需要经过动物模型的验证。大鼠椎间盘退行模型具有廉价,易饲养等优点,并且大鼠的椎间盘结构和成分与人类相似程度很高,因而广泛地应用于DDD的研究之中[3]。使用大鼠DDD 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时,应该使用单一性别的大鼠还是混合使用雌雄性大鼠,没有明确的答

    骨科 2021年4期2021-08-05

  •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是否会加速邻近椎间盘退变,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因此,本研究将比较PVA术后邻近椎间盘与非邻近椎间盘退变的情况,探讨PVA术与邻近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PVA术后早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PVA治疗的OVCF患者61例,男16例,女45例,平均年龄(71.10±8.10)岁,共76节手术椎体,共椎间盘241块,其中邻近椎间盘120块,非邻近椎间盘121块。纳入标准:经MRI明确诊断OVCF并行PV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7-17

  • 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1 李金彪1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以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肢体感觉障碍等为主,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不利影响[1-2]。随着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趋于年轻化,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3]。影像学技术是临床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包括X线平片、CT和MRI等[4],目前有关CT和MRI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对比研究多集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关二者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报道较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5期2021-04-25

  • 炎性因子在中医药治疗椎间盘退变中的机制研究Δ
    300211)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引起颈腰痛最常见的病因,有研究统计IVDD影响着全球约60%~80%的人口,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和终板软骨,发挥其吸收震荡、传递并缓冲负荷、维持脊柱运动等生理功能[2,3]。椎间盘退变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逐渐发生的、循序渐进的老化过程[4]。椎间盘退变受到机械负荷、自身免疫、炎性因子及相关通路等多种因素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24期2021-04-17

  • 神经肽Y在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0127)椎间盘退变是指椎间盘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表现为脊柱稳定性丧失、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力学改变,被认为是退变性脊柱疾病的始动因素与病理基础,它可以继发性的导致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退变性侧凸以及下腰痛等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然而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起重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3期2021-04-17

  •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腿痛的发生,但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结构,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为脊柱的运动和负荷提供结构支撑。椎间盘退变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衰老、机械压力、吸烟、肥胖、感染、创伤、遗传等。退变的椎间盘表现出椎间高度的降低、纤维环出现裂隙或断裂、髓核胶原蛋白和水分的丢失、椎体终板的钙化等结构的改变,继而出现膨出、突出、脱垂等病理变化,在相应部位

    实验动物科学 2021年3期2021-01-26

  • 护理干预措施在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64400)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疾病之一,需要及时干预,给予有效救治以及护理。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介入治疗是其微创安全的一种治疗方式,本研究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的7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对于本次就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对于本次就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介入治疗全方位护理干预,分析了护理干预措施在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2020-12-09

  • 椎间盘造影中碘海醇剂量对大鼠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
    250000椎间盘造影术是将造影剂注入椎间盘,利用影像学手段观察椎间盘的形态,反映椎间盘的病理特征[1]。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有创诊断技术,椎间盘造影术一直存在争议[2]。然而,椎间盘造影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典型的疼痛复制、直观地显示椎间盘损伤程度等[3],其临床应用仍十分广泛。近年来,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倍受重视。临床研究表明,椎间盘造影可加速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进展[4]。体内研究表明,椎间盘造影和椎间盘阻滞可显著增加椎间盘内细胞的凋亡[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5期2020-10-23

  •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王强椎间盘源性腰痛,通常为椎间盘内破裂和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所致,是椎间盘突出的前期病变,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应避免椎间盘组织进一步受损,主要包括避免弯腰负重、久坐、对抗性运动等;加强腰背肌功能训练推荐的运动是游泳,蛙泳为首选。如果患者疼痛嚴重,可短期服抗炎镇痛类药或做理疗。大多数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经保守治疗病情会趋于稳定。少数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用微创手术治疗。摘自《健康之友》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3期2020-07-24

  • 椎间盘炎的MRI诊断及临床表现探究
    621700)椎间盘炎是临床上脊柱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也可有手术后并发导致,所以从病情的产生原因可以将椎间盘炎分成自发性椎间盘炎和术后椎间盘炎[1]。根据临床分析来看,导致术后椎间盘炎发生的原因上不明确,椎间盘炎有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但是由于疾病产生原因的不明确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要求椎间盘炎的诊断工作中,能最大化的表现出患者疾病的特征,为后续的治疗工作提供便利[2]。本文主要分析了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椎间盘炎患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4期2019-12-08

  • ADC 及FA 值对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评估价值
    )腰部疼痛为腰椎间盘疾病的主要症状,青壮年大多因长时间的姿势不良或激烈运动导致;老年人则因老化导致腰背部疼痛[1-2]。上述情况常导致退化性椎间盘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丧失劳动力等[3]。很多学者对椎间盘退变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形态学的变化及椎间盘信号的改变。实践表明,在腰椎间盘退变早期,即形态和信号改变前针对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效果更好。也有学者[4]从微观层面对椎间盘退变进行观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12-06

  •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研究现状
    [2],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医生多不太关注[3];但从长远看,漏入的骨水泥可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增加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4]。为提高人们对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相关问题的认识,笔者就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骨水泥渗漏的类型骨水泥渗漏通常采用2种分类方法,按照渗漏的路径和部位。根据渗漏的途径及CT表现,将骨水泥渗漏分为3种类型:B型、C型和S型。B型为骨水泥沿椎体静脉渗漏至椎体后缘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6期2019-02-12

  • CCL5在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10028)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颈腰腿痛的常见原因[1,2],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趋化因子CCL5在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肿瘤细胞的迁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炎症密切相关,因而推测其可能参与了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就趋化因子CCL5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CCL5的来源及生物学特征趋化因子CCL5是C-C趋化因子家族中的成员,最初被认为是一

    医药前沿 2019年22期2019-01-05

  •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但是研究表明,椎间盘退行性变和椎间盘突出等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因素[4-5]。因此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和椎间盘突出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保持腰椎正常形态、降低腰痛的发生非常重要。在常规的临床工作中,医生多是根据Pfirrmann得分对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进行评价。但是,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且Pfirrmann得分是基于MRI T2WI图像上的形态学改变得出,对椎间盘的早期退变缺乏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局限性[6-8]。众所周知,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椎间盘突出在引起形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12期2018-12-27

  •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与邻近椎间盘退变的MRI表现分析
    12200)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以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临床常见病[1]。部分LDH患者邻近节段可出现退行性改变[2]。本研究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观察LDH患者突出椎间盘与邻近椎间盘的影像学表现,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已行单节段LDH手术的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 年龄25~78岁,平均(52.5±4.8)岁; 其中腰4~5节段椎间盘突出40个,邻近椎间盘腰3~4节段40个,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1期2018-12-04

  • 人造椎间盘可媲美天然组织
    部疼痛的例子由椎间盘损伤或退化引起。椎间盘是位于椎骨之间黏糊糊的小“冰球”,能帮助人类脊柱移动并且吸收震荡。严重的椎间盘退化通常利用脊柱融合手术治疗。在这种手术中,受损的椎间盘被移除,同时相邻的椎骨被“焊接”在一起,形成一块坚实的骨头。这致使脊柱丧失了一些灵活性,并且增加了其他椎间盘因“补偿”失去的椎间盘而退化的风险。研究人员利用组织工程学,在实验室中生长了像脊椎盘一样的健康结构。不过,只有极少数研究真正测试了这些替代性椎间盘被移植进生物活体时是如何随着时

    科学大观园 2018年24期2018-05-30

  • L3-4椎间盘突出自发性吸收并L4-S1椎间盘突出加重1例报道
    00048)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常见腰椎疾患[1],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分为症状性LDH即腰椎间盘突出症(symptomatic LDH,SLDH)和无症状性LDH(asymptomatic LDH,ALDH)[2]。大多SLDH经保守治疗多可获得满意疗效[1]。影像学检查发现,其中部分突出间盘发生自发缩小或消失,称作椎间盘自发性吸收或再吸收(spontaneous regression or resorp

    颈腰痛杂志 2018年2期2018-04-26

  • CT检查在诊断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纤维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破坏,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并刺激或压迫邻近神经根、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此病的发病部位多见于L4-L5、L5-S1椎间盘。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出现腰部疼痛、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坐骨神经痛等症状,从而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进行CT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腰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CT检查在诊断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4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以下研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2018-04-14

  • 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的定量MRI研究
    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的定量MRI研究龚静山*,梅东东,朱进,周阳泱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相邻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材料与方法于66例腰椎结构和定量MR图像上,采用Pfirrmann分级半定量和测量椎间盘T2和T2*值定量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比较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椎间盘Pfirrmann评分、T2和T2*值的相关性。结果66例患者中,14例患者(21.2%)终板有19个椎间盘相邻的终板有Modic改变,包括2个椎间盘相邻的终板为Mod

    磁共振成像 2017年7期2017-09-29

  • 简述对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00)简述对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杨 勤(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疼痛科,广西 玉林 537000)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是一种由颈椎间盘病变引起的、发生在头部、颈部、肩胛区和上肢的、以放射性、牵拉性疼痛或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以往,临床上对颈椎间盘病变的关注度较高,但对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关注度不足。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研究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及患者开始关注颈椎间盘源性疼痛。在本次研究中,笔者简单论述了临床上对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2017-03-15

  • 老年症状性椎体压缩骨折椎间盘的MRI信号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性椎体压缩骨折椎间盘的MRI信号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李浩目的分析老年症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间盘的MRI信号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老年症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个骨折椎体)邻近椎间盘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个骨折椎体中48个椎体有邻近椎间盘损伤(71%)。48个有邻近间盘损伤的骨折椎体中27个椎间盘损伤位于骨折椎体上方(42%),16个骨折椎体同时有上下椎间盘损伤(50%),5个椎间盘损伤位于骨折椎体下方(8%)。在损伤的64个椎间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期2017-02-28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
    )·临床研究·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张 翱 杨 全*向 波 马 进 刘 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放射科,重庆 402160)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影像诊断、微创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1年5月82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MRI表现、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及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改良Macnab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16例腰部MRI表现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年5期2017-01-04

  • 椎间盘突出什么时候手术
    最近总有人询问椎间盘突出怎么办,能不能按摩,需不需要手术治疗。什么是椎间盘椎间盘属于没有血供的组织,一旦受损,就几乎不能自我修复。椎间盘外面的部分叫纤维环,里面的部分叫髓核。髓核是人体仅有的两种自身抗原之一,会引起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炎症。炎症的表现是什么?红肿热痛、功能障碍。髓核它自己不会肿,它碰到谁就让谁肿,于是它就经常让脊髓或神经根肿起来并产生压迫,而脊髓或神经根受到了物理和化学的双重打击,就让人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因此,保守治疗的重要药物甘露

    大众健康 2016年1期2016-05-26

  • TGF—β1基因在人椎间盘髓核的表达陈思进
    研究在正常人的椎间盘与退变的椎间盘髓核细胞中TGF-β1基因是否表达,表达含量的差异,探讨这些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退变椎间盘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TGF-β1基因在正常人与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含量。结果:TGF-β1在退变的椎间盘细胞表达较正常椎间盘升高,有一定丰度。结论:TGF-β1基因在人椎间盘中表达。人退变的的椎间盘与TGF-β1高表达相关。【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转化因子-β1;基因【中图分类号】R681.5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2015-10-21

  • 椎间盘退变与修复模型的研究现状
    1综述与讲座兔椎间盘退变与修复模型的研究现状杨大志1 韩晶2 易伟宏1椎间盘退变模型是研究椎间盘退变疾病的基础和关键之一。兔退变椎间盘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兔椎间盘退变模型包括体内模型、体外模型等。体内模型根据损伤类别包括:机械损伤模型、化学损伤模型、异常应力模型、脊柱不稳模型、脊柱融合模型等;体外模型包括椎间盘细胞模型、椎间盘组织模型等。本文根据近年兔腰椎间盘各种退变模型与修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椎间盘退变;模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5年2期2015-04-02

  •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与调节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
    的表达与调节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周兆明1,吴小涛2(1.东南大学 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江苏 南京 210009)细胞外基质(ECM)成分改变及破坏是导致椎间盘退变(IDD)的重要原因,目前研究认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引起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酶类。作者对关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MMPs的表达与调控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MMPs在退变椎间盘中表达增加,其表达及调控受到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并与其调控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3期2015-03-22

  •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对椎间盘退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因子β超家族对椎间盘退变影响的研究进展崔佳瞿1,吴小涛2(1.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江苏 南京 210009)椎间盘退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导致腰腿痛等病症的主要原因。椎间盘的退变源于椎间盘细胞数量减少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目前尚无可以从根本上逆转椎间盘退变的方法。随着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长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发现,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希望。近年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3期2015-03-22

  • DR腰椎侧位片与MRI对椎间盘后缘轮廓征显示的对比
    分辨力较低,对椎间盘病变仅能从间接征象进行推断。随着数字成像与计算机在传统放射领域的应用,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大量病例显示了腰椎间盘后缘的软组织影,我们利用MRI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其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阅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腰椎侧位片能见到椎间盘后缘轮廓征、且有对应MRI资料的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 29~72 岁,平均(51.6±11.3)岁。1.2 仪器与方法 DR腰椎平片使用GE新飞天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3-07

  • 小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构建策略*
    )·综述·小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构建策略*劳杨骏1,3,4徐涛涛1,3,4杨笑奇2,4吴承亮1,3△(1.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53;3.浙江省骨伤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3;4.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椎间盘退变模型构建动物实验椎间盘退变是临床上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1],由于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上的治疗手段相对单一,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动物模型是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10期2015-01-24

  • 胸腰椎骨折伴发椎间盘损伤的研究进展
    胸腰椎骨折伴发椎间盘损伤的研究进展王前 田纪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080)胸腰椎骨折常伴发椎间盘损伤,但这一损伤在临床上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椎间盘高度的丢失是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进展以及后路复位固定术后后凸畸形再发的主要原因[1]。目前,对于受损椎间盘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尚不统一,影响了临床上对于此类损伤的治疗选择。1 流行病学胸腰椎骨折常伴发椎间盘损伤,但其发生率并无确切的统计数据。在快速冲击的作用下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4年3期2014-01-22

  • ADC值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研究
    大的困扰。而腰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正确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将关系到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估计及治疗后疗效评价。本研究利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中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修正的 Pfirrmann分级对腰椎间盘退变进行相关性研究,旨在评估MR-DWI技术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在本院经临床

    放射学实践 2013年12期2013-09-27

  • 椎间盘退变及其血管化的磁共振研究
    赵洪波成人正常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结构[1-3],但退变过程中椎间盘出现血管化。椎间盘内新生血管的出现能否改善椎间盘营养状态、延缓椎间盘退变还是作为诱导因素加速椎间盘退变?这一问题尚存在争议。Antoniou等[1]认为椎间盘内小血管的出现加速了椎间盘退变,也有人认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出现的新生毛细血管是机体对椎间盘组织损伤的修复性反应[4-5]。因此,判断椎间盘血管化以及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将具有意义。本文对71例脊柱的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检查进行了对照研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2年2期2012-11-09

  • 椎间盘内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 诱导椎间盘退变
    杨 洪,彭宝淦椎间盘退变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Peng 等[1-3]一系列研究发现,疼痛椎间盘在细胞的组成和结构上均与无疼痛症状的退变椎间盘不同。疼痛的椎间盘首先是一个退变的椎间盘,病理特征性是椎间盘内形成富含神经纤维的炎性血管化肉芽组织,一些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ing factor,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6期2012-11-04

  •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进展
    MRI在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作用MRI在评估是否存在纤维环破裂方面是一有价值的诊断工具,但MRI不能区分在T2加权像上信号降低的椎间盘(所谓“黑椎间盘”)是正常老化的椎间盘还是疼痛的病理椎间盘。1992年Aprill等首先报道MRI T2加权像中矢状位上椎间盘后方的圆形高密度区(hig intensity zone,HIZ),并发现HIZ在椎间盘造影中出现一致性疼痛,由此认为HIZ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征象。此后,国内外学者围绕HIZ开展研究,但对HIZ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6期2012-08-15

  •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体,20%有腰椎间盘突出,在60岁以后,有57%的个体有不正常的MRI存在。而Jensen等研究表示只有36%的有症状个体在各个节段都有正常的腰椎间盘。后来人们研究发现腰椎MRI的T2像的高信号区可作为破裂的疼痛椎间盘的代替者,尽管被很多学者支持。但最终其临床意义因为它的低敏感性与特异性,以及它在椎间盘退变的无症状个体的高普遍性(25%)而受到限制。而在有症状的病人中,高信号区在诊断疼痛椎间盘的敏感性被认为提高到81%。值得注意的是:椎间盘源性腰痛在MRI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4期2012-08-15

  • 椎间盘造影术与椎间盘阻滞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中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
    立,姜建元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明确诊断最为关键。目前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尚无非常准确的方法,尽管椎间盘造影术是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常用的办法,但由于对椎间盘造影诱发痛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对其诊断价值一直存有争议。腰椎间盘阻滞术也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其优点是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干扰。现用这2 种方法对临床可疑盘源性腰痛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的相关性。1 材料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 年9~2010 年9 月,对78 例单纯下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5期2012-06-13

  • 应高度重视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
    的最常见原因是椎间盘退变。Crock[1]首先提出腰椎椎间盘内破裂(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这一概念,它指由于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腰痛和非神经根性牵涉痛综合征。由IDD 引起的腰痛占慢性腰痛的39%。目前,IDD 已被当作一种单独的疾病,它不同于由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椎间盘病和腰椎不稳引起的腰痛。IDD 患者的X 线片上无退行性改变的特征性变化,如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终板硬化和椎间隙气体形成等。1 病理生理学组织学研究发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5期2012-04-18

  • 椎间牵引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的核磁共振研究
    318000)椎间盘是双相物质的复合材料结构,同时包含固相及液相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外在压力使椎间盘压缩,椎间盘通过“失水化”引起基质内静水压的升高,随着力学负荷的持续,水分逐渐从基质中受到驱逐,而在负荷解除后,会引起相反的变化,水分重新渗入椎间盘,即“再水化”,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椎间盘细胞的新陈代谢。当椎间盘处于长期或超负荷的应力环境中,“再水化”和“失水化”不平衡,椎间盘细胞外基质水合能力下降,使椎间盘水含量降低、粘弹性减退,进而导致组织架构的重塑、椎间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2012-01-30

  • T2-mapping在椎间盘中的研究现状
    ,腰背痛可能与椎间盘、椎旁肌肉、椎间关节、椎体和神经根的疼痛有关,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临床上评价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常用X线平片、CT以及MRI传统T1、T2加权成像来描述髄核和纤维环的形态结构变化,如椎间盘T2信号降低、椎间盘高度变化、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椎间关节面的增生以及椎管的狭窄等。普通MRI只能发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中、晚期改变,而T2-mapping成像通过非侵入性的测量T2弛豫时间,定量分析椎间盘基质成分的变化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12期2010-09-11

  • “摸到腰椎间盘”是鬼话
    心。曾有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到一家私人医院骨科看病,一位号称主任的人用手往他腰部摸了摸,说摸到了椎间盘,并马上要他交6000元立即做手术,这位患者还比较聪明,借口回家取钱脱了身。但他想弄明白,突出的椎间盘真的摸得到吗?事实是,椎间盘是不能在体表摸到的。现在有些所谓的“神医”为了显示自己“医术高明”,张口就说“摸得很清楚”,“经治疗你突出的椎间盘已回纳了一部分”,“再接受一两个疗程就可以完全复位了”等等,这都是在利用患者对医学知识的无知骗取钱财。组成人体脊

    新天地 2009年6期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