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测
- 一种星载遥测采集电路优化设计
损失[4-7]。遥测采集模块作为星上工作状态健康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母线电压采集、供电电流监测、各分系统模块开关机状态和热控温度采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为星务平台提供多方位的健康状态监测,为实现卫星自主健康管理和地面感知提供重要参数。本文针对传统卫星平台配套使用的遥测采集模块数字量遥测回传延时长、缓存成本高的问题,研制了一款基于FPGA 控制、无需硬件缓存的即采即发遥测采集电路,旨在为星务平台更好地实现任务规划提供操作依据。1 电路设计1.1 传统遥测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2年6期2023-01-03
- XTCE标准在卫星遥测信息交互中的应用
制到在轨交付, 遥测信息会在不同单位、 系统以及不同的数据接口之间传递。 同时由于遥测信息在卫星生命周期内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种重复且格式不一致的测控数据定义将导致大量的数据转换、 人工核对、 软件变更[1]。XTCE (基于 XML 的遥测遥控交换) 标准是由OMG (Object Management Group, 对 象 管 理 组织) 提出的利用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来描述遥测和遥控的数据规范, 它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模型和数据交换格
航天标准化 2022年2期2022-11-25
- 基于关联知识的航天器有效载荷遥测数据仿真方法
靠性的有效方法。遥测与注入指令是判读和控制有效载荷工作状态的基本依据,也是载荷工作原理、自主控制、在轨健康管理设计的载体。遥测与注入指令数据的仿真是有效载荷仿真的重要内容。传统载荷遥测数据的仿真,大多采用基于载荷物理原理和行为特性的方法。文献[2]通过模拟电流、电压、电阻、温度的遥测参数,构建多模块航天器电源系统的仿真模型。文献[3]基于原理模型、通信接口模型、误差模型和故障模型构建数字卫星,通过仿真遥测参数数据动态模拟卫星的工作原理和状态。文献[4,5]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2年7期2022-07-21
- 遥测定位信息网络传输间断问题的解决方法
飞行试验中,目标遥测轨迹是掌握目标飞行状态和实现安全控制的重要依据,使用遥测定位信息作为引导跟踪源,具有精度高、误差稳定、不受天气影响等特点[1],已被各个靶场作为组网测试的首选方案。但是在现有的遥测系统网络数据传输机制下,遥测定位信息在测试网络内不能等间隔传输,导致中心机接收遥测定位数据时发生时延漂移[2],后帧数据覆盖前帧数据,遥测定位数据元素不完整[3],影响目标轨迹形成与引导效率。目前,从文献资料中查到,通过中心机处理系统增加容错处理方式成为主流,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22年1期2022-03-21
- 高层次综合技术在遥测地面站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800)0 引言遥测地面站所接收的火箭、卫星等飞行器的原始遥测数据中包含有大量的重要遥测信息,如姿态信息、油量信息、位置信息等。地面站需要将这些关键遥测参数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综合、计算,最后将处理的结果显示在终端设备上,以便操作人员进行分析、决策。随着火箭、卫星等飞行器的结构日益复杂,地面站所接收的遥测数据不仅数据量更大,且数据结构更也为复杂,这就对地面站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地面站对于遥测信息的处理一般采用“FPGA+DSP+通用CPU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1年9期2021-10-08
- 一种基于离散时间段的测运控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2)0 引言卫星遥测参数是了解卫星工作状态、进行卫星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1]。因此对卫星遥测数据的分析以及数据挖掘工作,对卫星异常检测、故障检测以及寿命预测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由于卫星在轨运行周期长、遥测参数类型多、数据量大、数据变化缓慢等特点为遥测参数的应用带来一定的挑战。每个卫星的遥测数据都包含电流、电压、温度等上万个参数,这些参数的模拟量或数字量可以反映出卫星的工作状态或空间环境状态[3],不同的卫星遥测参数类型不同,卫星遥测参数采样频率很高,
无线电工程 2021年6期2021-06-16
- 全自动配网线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网自动化;遥控;遥测;遥信配电网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已然成为当下配电网发展的基本趋势,目的是将自动化技术有效融入到配电系统之中,进而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能。例如说,当前国内配电网在自动化发展过程之中,逐步根据实际情况加设一遥、二遥等技术,保证自动化性能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针对配电网自动化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的具体效用展开研究,对未来配电网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配电网运行自动化系统以配电网自动化为基础搭建的运行系统,主要目的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1年1期2021-05-19
- 遥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官翰摘要当前高校遥测专业面临课程设置老旧、知识点固化、脱离实战化教学等突出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素质指挥与技术人才的培养锻造。为此,本文以我校遥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方向,分析论述了当前课程体系短板,梳理了未来遥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框架与方向,指明了培养“指技俱精”高素质新型人才的战略方针。同时立足于基层岗位任职的迫切需要,从课程理论、装备实操、业务训练等方面制定了遥测专业学员培养方案,加快我校现代化信息化条件下的遥测专业课程体系纵深发展,向未来、向
科教导刊 2021年16期2021-01-10
- 遥测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隐匿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遥测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隐匿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隐匿型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实施常规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30例)实施遥测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准确阳性诊断率、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中使用遥测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建议临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2021-01-01
- 多任务遥测数据实时处理系统
000)0 引言遥测信息是指挥人员实时监控及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出现意外、查找问题时更是意义重大。由于不同任务遥测数据流编码、处理和显示要求差异巨大,通常每一套处理软件只适应特定的一种任务,为适应不同任务需求必须频繁修改软件,软件维护工作量大,因此需要对遥测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从遥测数据处理研究的现状看,遥测事后数据处理对通用性方面研究的比较多。文献[1]中通过建立数据库模型的方法对遥测数据通用化处理进行了讨论,对周期不一致问题是通过事后添加时间的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20年5期2020-11-05
- 一种用于引导的遥测定位信息外推算法*
行引导测试。弹载遥测定位信息具有精度高、误差稳定,不受天气影响等特点[1],使用该信息引导并进行试验测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传统的遥测测量是一种准实时的测试过程,遥测定位数据到达被引导设备时有一定的时间滞后,直接使用遥测定位信息进行引导,引导数据误差大,不能满足雷达/光电经纬仪近距离跟踪目标,因此这就需要对遥测测试数据链路的时延进行估计,用一种有效的定位数据外推方法,提高引导数据的精度。1 遥测定位数据外推算法首先假设遥测定位信息为真值,即遥测测试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20年2期2020-09-01
- 基于MicroBlaze的测控终端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中往往会产生大量遥测数据,地面测控站在接收、保存这些原始遥测数据的同时会有针对性的将其中某些重要遥测数据(如姿态信息、油量信息、位置信息、温度信息等)提取出来,并进行实时处理,显示在终端上。这些信息反映了飞行器当前的工作状态、飞行轨迹等重要信息,对于操作者的分析、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将原始遥测数据中的指定遥测数据提取出来,地面测控站需要对这些原始遥测数据进行挑路处理,将实时采集到的原始遥测数据根据实际需求选取部分进行分析、计算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担负不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0年3期2020-04-07
- 基于加权系数的DTTL遥测测距符号同步算法
416)0 引言遥测测距可以有效解决深空测距下行链路同时传输遥测、测距信号会出现的频谱带宽增加、遥测数据传输速率受限等问题[1],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技术优势在于将有限的飞行器功率完全提供给遥测链路,增加遥测数据的传输速率[2];由于下行链路不发测距信号,频谱带宽相应压缩,也不存在现有测距技术遥测信号和测距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3]。准确估计遥测帧头到达地面站时刻是遥测测距的关键技术之一,这是因为遥测测距求取双向距离是通过对同一遥测帧头到达飞行器和地面站时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2020-03-28
- 基于GXU-1001型遥测终端的水情拍照系统概述
引言百色市水情遥测系统大部分遥测站都是建设在深山河谷,有的站点仅能通GPRS 的无线移动通信信号,铺设有线线路成本高,在这些站点建设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比较困难,从投资成本、实际应用等角度来看也没有必要对任何水情遥测站都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在一些不重要的水情遥测站或是因环境条件限制无法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的水情遥测站,可以通过水情遥测终端采集现场照片,然后通过GPRS 移动通信网络信道传到中心站,水情照片拍照监测是对原有传统水情遥测系统功能提升和扩展,利用遥测
广西水利水电 2020年1期2020-03-11
- 航天器遥测信息传递通用接口设计
系统间需要交互的遥测信息格式和方式千差万别;同时,由于航天器设计、制造、测试使用的集成测试数据库和由用户使用的飞行任务数据库二者相互隔离,导致同样用来监控航天器状态的遥测信息数据库重复配置,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工作和无谓的经费浪费,增加了任务准备时间,并引入了不必要的任务风险。目前,NASA、ESA的航天器系统中广泛应用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XTCE)标准。XTCE[1-5]是CCSDS于2005年发布的一
航天器工程 2019年6期2020-01-02
- 面向对象的航天器遥测元数据信息交换技术
技术之一[2]。遥测元数据是描述遥测数据的数据,用于指导遥测数据的解析与处理。标准高效的遥测元数据在国外已展开应用,美国对象管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 Group,OMG)的空间领域任务工作组(Space Domain Task Force,STDF)、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制定了一系列航天领域标准,旨在通过标准规范提升空间应用的互操作性,降低空间系统任务的风险与开销[3]。OMG-STDF与CCSDS协调一致,2007年发
航天器工程 2019年5期2019-11-12
- 内埋制导航空弹药遥测技术研究
流的制导航空弹药遥测系统是通过弹载遥测采编发射机对弹上各系统参数进行采集、编帧、调制,由弹载遥测天线发射出来;通过无线信道进行实时传输;由地面遥测设备进行接收、解调、解码、显示和事后处理[1-2]。近年来,随着材料、电子等领域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战斗机“隐身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追求更好的隐身性能,隐形战斗机主要采用内埋的方式装载武器,但由于武器舱体密闭,具有良好的信号屏蔽性,采用常规的制导航空弹药遥测信号发送接收方式无法实现挂机状态下弹上数据的传输[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9年8期2019-09-02
- 测控系统指显数据处理方法①
设备数据和飞行器遥测数据等.他们采用相同的数据协议封装,但是其数据域的组成格式却灵活多变,多达上百种数据组成格式.不同类型数据格式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解算,因此影响了整体的处理效率.为了实现高效快速处理各类测控数据的目的,需要指显数据处理系统能够针对不同数据格式采用通用的处理模型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数据处理的正确、可靠[1]和高效.2 航天系统测控数据描述航天系统测控数据为了方便传输、处理和解析,采用了固定的PDXP数据协议,该协议是基于TCP/IP协议模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9年2期2019-04-10
- 武器试验遥测转发系统设计
研制试飞中,常用遥测系统跟踪和获取导弹运动信息、弹上各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信息和弹上环境信息,为导弹性能的评定、故障分析和设计方案改进提供依据[1]。弹载遥测系统一般由信息采集、遥测发射、射频天线等组件构成。信息采集组件采集弹上信息,输出PCM数据流[2]。遥测发射组件采用频率调制方式(FM)将PCM数据流调制到S波段载波上。遥测射频信号最后通过天线极化成电磁波辐射到自由空间中[3]。地面遥测接收系统一般采用抛物面天线跟踪接收导弹遥测发射信号,然后通过射频接
工程与试验 2019年1期2019-04-09
- PCM体制卫星遥测帧全分类提取方法
,能够提供的工程遥测数据、业务遥测数据的类别和数量都大大增多。不同分系统院所的设计师在进行遥测数据分析时,目标遥测数据不同,在卫星厂房电测试期间,不同分系统设计师也重点关注本系统的遥测数据。现有卫星综合测试系统可实现以统一的方式接收和处理遥测数据[2],但无法将不同种类的遥测数据进行分类后提供给特定分系统的设计师或院所单位,在进行原码检查时,设计师每次需要对整个遥测原码进行查看和分析,效率低下。本文以航天八院某卫星型号的用户需求为背景,从PCM卫星遥测帧的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9年3期2019-03-22
- 某机载遥测原始数据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1 引言某型机载遥测遥控系统主要为机载站与地面指控中心提供上下通信传输链路,实现机载站与地面指控中心的试验数据、调度语音、图像等的上下传输,保障试验任务按计划顺利开展。随着试验任务的不断拓展,现有系统软件存在的功能缺陷逐渐显现。在赴外执行任务时,由于不具备将机载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指控中心的条件,则需要将遥测原始数据进行存储,以便事后对所需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然而,目前地面指挥部和遥测遥控系统本身不具备将遥测原始数据进行后期处理与解析的能力,导致存储的大量遥测
微处理机 2018年6期2019-01-03
- 基于LabVIEW的遥测数据分路软件设计与实现∗
态及环境的数百个遥测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由遥测系统采集、编码、调制后通过地面站接收获得遥测数据。遥测数据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加工、变换、计算和分析将遥测参数从原始测量数据中提取出来,还原成物理量[1~2]。随着新武器装备发展,试验装备的型号和数量愈来愈多,而遥测数据的帧结构和参数属性等会因型号不同而变化,且必须在试验前完成数据处理软件的更新和校验工作[3]。因此,遥测数据处理软件要具有软件主体稳定、接口灵活、维护高效的特点[4]。LabVIEW是一个工业标准的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9期2018-09-27
- GMSK+PN的遥测与测距互干扰抑制方法
频TT&C体制将遥测数据和外测信号调制在同一载波上,但只能支持低码率遥测,高码率数传则采用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体制通过另一个信号流传输。若采用非平衡QPSK(unbalanced QPSK,UQPSK)体制的同相支路传输遥测数据、正交支路传输测距信号[1],可支持高码率遥测,然而,UQPSK体制存在带宽效率低、包络跌落等缺点,且遥测码速率高于2Mbit/s时的频谱不能满足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8年8期2018-07-27
- 遥测数据地面网络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710089)遥测数据地面网络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郭世伟,刘语乔,刘丹(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陕西 西安710089)试飞试验场配置了数个遥测地面站系统和数据监控系统来保障飞行试验遥测数据的传输以及实时监控工作,在传统的遥测数据地面传输体系中,需要有专人值守并且设备存在不支持数据网络化的弊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飞行试验中的应用,遥测数据地面传输与管理的网络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研究遥测数据地面网络化传输,设计了一种数据传输网络化的系统,该系统用于满足飞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6期2016-09-12
- 浅谈水文遥测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
奇张彩云浅谈水文遥测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王海波1吴璐璐2张凯奇1张彩云2一、遥测系统简介随着我国水利行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江苏水文进入快速信息化发展时代,遥测系统作为水文测报方式改革的核心,所以做好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是水文信息工作的重中之重。遥测系统提供的大量实时、准确的水文数据已成为防汛、防旱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在水利部门工程调度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泰州分局的遥测系统建有1个分中心,36个遥测站点,其中省级及以上报汛站点14
治淮 2015年5期2015-12-24
- 基于组件技术的交互可视化遥测处理系统
技术的交互可视化遥测处理系统刘秀芳,王利伟(91550部队94分队,大连116023)原有的遥测数据处理程序在计算过程中不具有交互可视化的功能,遥测处理过程因数据量大计算时间长,迫切需要在计算过程中能实时观察计算结果,必要时重新设置计算参数甚至结束计算过程。为最小程度改动遥测数据处理程序,借助组件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由独立的控制监视程序、经少量修改的遥测处理程序以及交互组件组成的交互可视化遥测处理系统,满足了计算过程的可交互、可视化的功能需求。组件;交互可视
影像技术 2015年3期2015-12-08
- 应用行程编码的航天器分包遥测压缩算法研究
编码的航天器分包遥测压缩算法研究闫国瑞 李志刚 史简 赵婷 李国军(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针对航天器延时遥测存储数据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行程编码(RLE)的分包遥测压缩算法。根据遥测数据的特点,对压缩算法进行改进,使压缩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对压缩数据生成符合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标准的分包遥测机制进行了阐述。对某卫星的试验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压缩算法,能够获得6.11倍的遥测压缩比,可提高延时遥测采样频率,增
航天器工程 2015年2期2015-10-28
- 固定波道位置下的星地数据遥测设计
位置下的星地数据遥测设计谢任远1、2彭瑞1、2(1.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109;2.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109)本文以某卫星型号为背景,在固定波道位置的综合测控框架下,针对波道位置有限的情况,利用数据结构和格式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法来提升星地数据遥测的效率,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法流程。最后通过型号的应用,表明设计的方法合理可行,达到了设计的目的。固定波道 星地数据 遥测测控技术,是无线电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是人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6期2015-10-25
- 卫星多通道遥测选通电路抗串扰设计
40)卫星多通道遥测选通电路抗串扰设计王军旗,朱振华,王天亮(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 200240)卫星多通道遥测选通电路抗串扰设计方案优化了级联方式多路开关电路,可以解决第一级多路开关同时选通多路遥测造成的线间串扰问题。卫星多通道遥测选通电路抗串扰设计方案同时优化了模拟量遥测运放输出接口电路,可以通过匹配电阻减小模拟量遥测传输线间串扰电压。卫星遥测;遥测选通;抗串扰;传输线0 引言卫星无线电测控包括跟踪测轨、遥测、遥控[1]。在电路设计上,卫星各单机模
电子技术应用 2015年11期2015-02-20
- 多站遥测数据实时对接方法研究
区和落区布设多台遥测站,用于全弹道接力测量,达到遥测数据的不间断接收[1]。多站遥测数据实时送中心计算机进行处理并显示,作为实时指挥决策的依据,飞行结束后对遥测数据进行事后处理,处理结果作为飞行器设计评定和故障分析的依据[2,3]。目前对于多站遥测数据的处理模式,事后处理与实时处理互不相同,事后处理先对多站遥测数据进行剪辑和对接,形成一套完整的全程测量数据,然后进行遥测参数处理[3,4];实时处理同时对各站遥测数据分别进行参数处理,然后按照特定策略对多站处
无线电工程 2014年11期2014-01-01
- 混沌遥测及其非合作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
10036)混沌遥测及其非合作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魏恒东❋❋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从混沌伪码序列的产生机理出发,分别从量化混沌遥测信号检测、实值混沌遥测信号识别和混沌遥测系统参数估计方面分析了可供非合作者利用的特征和方法。提出了基于Duffing振子的混沌遥测信号检测方法,以及基于相空间重构的遥测信号识别方法和基于混沌同步的遥测系统参数估计方法。仿真分析表明所构造方法可以实现对混沌遥测信号的非合作分析。混沌遥测;信号检测;参数估计;
电讯技术 2013年6期2013-03-25
- 基于帧格式的调频遥测信号检测方法分析
1)0 引言调频遥测信号[1]作为当前航天测控标准体制的一种,是目前航天器遥测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编码调制方式[2]。在飞行器测控中首先要完成对目标的快速捕获,而低信噪比信号检测是其关键。由于调频遥测体制的广泛应用,而且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仍是战略武器和运载火箭遥测的主要手段。因此对调频遥测信号的检测是航天器目标快速捕获的关键技术。对一定带宽信号(如遥测信号)的检测常采用能量检测的方法,但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性能恶化(检测概率降低)。为了
无线电工程 2012年5期2012-10-18
- 载人航天器浮地信号采集接口电路研究
于大多数航天器的遥测采集单机设计相似,所以本方法对很多航天器型号都具有借鉴意义。1 浮地信号采集接口电路介绍1.1 信号采集电路介绍模拟信号的采集形式一般分为单端采集和双端采集两种。单端采集是模拟信号源端仅提供信号的高电平引线(信号线),不提供地线;采集端仅接收信号线,以采集端电路自身的模拟参考地作为参考电平进行信号采集。其缺点是一般情况下信号源端与采集电路相距一定距离,地线上存在电流或者干扰信号,可能造成两者的地电势不等,出现测量误差。双端采集是模拟信号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1年6期2011-06-08
- 铁岭防汛雨情遥测系统运行及建议
负责 36个雨量遥测站点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其中省防站 13处,铁岭分中心对 13处省防站做了分析,其中夹河厂、下峪、为水库站目前还没有整编数据无法分析,范屯、红山、红顶山三站是不参加整编站无整编数据。铁岭分局只对 8处省防雨量遥测站做了数据的对比分析,13处雨量遥测站做了畅通率统计。2 遥测系统运行2.1 遥测信息畅通方面通过对汛期及非汛期各阶段的观察,总的信息畅通情况较好,2006年信号不好的站,通过变换天线的位置和加高,通信状况都有所好转。遥测站、中
地下水 2011年3期201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