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

  • 商代青铜器铭文的章法美
    词:商代青铜器 铭文 影响因素 章法美商周为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期,青铜器集中而综合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样态。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文字,作为一种成熟的字体,商代青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及美学价值早已为学界所重视,不少学者认为在探索汉字的早期形态上,商代金文有着优于同时期甲骨文的重要价值。张光远提出:『商代金文为正体字,甲骨文为简体字说。』[1]裘锡圭也认为『我们可以把甲骨文看作当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而金文大体上可以看作当时的正体字』。[2]宗白

    中国书法 2023年7期2023-09-14

  • “中山三器”代表的文化同化
    特征。其上的长篇铭文,承载了中原的儒学思想与天道观念。“中山三器”的器物特征及其所刻铭文反映了鲜虞白狄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产生的同化,代表了北地民族与中原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堪称我国青铜器珍宝。关键词:中山三器;铭文;同化;融合一、“中山三器”简介所谓“中山三器”,指的是1974年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都城遗址中被发现的中山王舋鼎、中山王方壶、中山圆壶三件青铜器。其中,中山王舋鼎作为礼器九鼎之首出现,造型古朴敦厚,刻有铭文77行、469字,记

    东方收藏 2023年1期2023-05-30

  • 曲阜鲁国故城“鲁中齐墓”出土青铜器研究
    从铸造工艺、铜器铭文、职官机构、礼乐制度等方面进行解读,鲁中齐墓为我们了解周朝的社会制度、葬制礼仪、冶铜技艺打开了一扇窗。关键词:鲁国故城;青铜器;鲁中齐;铭文;职设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4.0040 前言鲁国故城是两周时期鲁国国都城址,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初,武王大封宗親勋臣,把周公旦封国于鲁,周公因留佐武王,长子伯禽代父就国,建都曲阜,传三十四代,至战国末期鲁顷公二十三年(前249)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4期2023-04-12

  • 信阳博物馆馆藏黄君孟夫妇墓出土文物整理与分析
    。文物器型精致、铭文完整、工艺精湛,这些都为黄国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料佐证。关键词:黄国;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琢玉工艺;黄国概况一、黄国概况黄,商周嬴姓。《世本·氏姓篇》记载“江、黄,嬴姓”。黄国历史悠久,传说黄族先人是东夷少昊的后代,嬴姓,夏朝就已立国。根据甲骨文卜辞记载,商代黄国已经立国于淮水之滨,周灭商后,对古黄国重新分封,作为周朝屏藩东南的诸侯国之一。古黄国处在江淮之间,是南楚东进淮河中游小诸侯国,又是北进中原的要塞位置。春秋时,楚国不

    收藏与投资 2022年5期2022-05-31

  • 邾叔彪簠器主名字新释
    是其中一件。该器铭文大体已无争议,但器主名字存在不同解释。当为一个字,而不应释为“某父”。与字形相类的金文和甲骨文进行对比分析,得知此字可释为“”。此外,金文中的“虢”字有多种字形,其中有一种字形从虎、攴,写作,与从虎、又的“”字字形极为相近,有学者将二种字形相混,但实为不同的两个字。将二者区分开来,期冀在今后的文字考释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邾国;邾叔彪簠;铭文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5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5期2022-05-18

  • 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元代铭文铜权及相关研究
    馆藏有15件元代铭文铜权,绝大多数为二级和三级珍贵文物,器型精美,铭文内容多样,是研究元代度量衡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地市级博物馆能有如此多的珍贵元代铜权,实属不多。该批铜权一直没有人做过系统整理和研究,相关资料也从未公开发表。这15件馆藏元代精品铜权对元代铜权形制、铭文、度量衡制度乃至社会经济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也可为行业同仁相关研究提供实物借鉴。关键词:元代;铜权;形制;铭文;研究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期2022-03-30

  • 翼城大河口霸姬盉铭文汇释
    河口西周墓地,有铭文8行52字,因其造型奇特、部分字字形首见而备受学者关注。文章整理了自霸姬盉出土以来各家对其铭文研究的成果,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资料索引。按照铭文内容,将分歧较大的字词进行整理汇总,并阐述所认同的见解。关键词:霸姬盉;铭文;汇释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080 前言霸姬盉①出土于大河口M2002号墓。根据出土的青铜器铭文,M2002墓主是M1017墓主霸国国君之弟霸仲,时代属于西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期2022-03-30

  • 朝鲜半岛粉青砂器铭文的初步研究
    大,但对粉青砂器铭文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梳理考古资料,尝试对粉青砂器铭文进行分类,并总结分析其铭文特点,讨论铭文与器型、纹饰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对粉青砂器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关键词:朝鲜半岛;粉青砂器;铭文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40在古代朝鲜半岛,瓷器使用较为普遍,上到王室,下至普通百姓,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朝鲜半岛古陶瓷的研究多集中在高丽青瓷,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期2022-03-30

  • 晋国青铜器铭文美学表现研究
    要:晋国青铜器铭文在美学层面上有很高的成就,体现着书写和装饰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风格的美感符号。根据不同的器物类型和代表作,具体呈现出厚重有力、静中有动、优美流畅、清雅内敛、结构端稳、干脆爽快等特点。晋国青铜器铭文可以实现美学应用,其具有文化和艺术的展示功能以及书法专业的教学功能。关键词:晋国 青铜器 铭文 美学表现 展示功能一、晋国青铜器铭文在美学层面上的表现(一)书写和装饰的结合晋国青铜器铭文在制作工艺和书法美上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兼具书写上和装饰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2021-12-20

  •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青铜器鉴赏
    ,从形制、纹饰、铭文以及其文化内涵出发,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其分期断代,从历史、艺术、文化角度鉴赏其精华,以小见大,感受商周青铜器的文化差异、探析青铜器的演变发展。关键词:青铜器;鉴赏;礼制;纹饰;铭文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铜、锡、铅的合金,是大地对人类的恩赐,在我国和世界文明史中拥有永恒、独特的魅力。我国的青铜时代一般指夏初至战国末,这是青铜独占鳌头的时代。青铜是人类“童年”的智慧,它们记录了先人的全部生活及思想,既是王权的象征,又是富有生命力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0期2021-12-17

  •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代表著作,分别对铭文做了评录。通过对《文心雕龙》和《文选》所载铭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萧统提倡的是辞藻华丽的铭文,刘勰则更注重铭文的本质和功能。二者的文学观念、身份地位的差异等催生出他们对铭文的不同态度。一、铭文概述(一)铭文的起源和发展铭文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文体。刘勰在《文心雕龙·铭箴》篇中将铭文的源头追溯到黄帝时代。从最初的散文文体发展成为韵文文体,铭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刘玉珺在《先唐铭文研究》中,将铭文的发展阶段归纳为先秦、秦汉和魏晋南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6期2021-11-03

  • 千佛寺《佛殿之碑》略考
    ;《佛殿之碑》;铭文1 神池县千佛寺《佛殿之碑》概况千佛寺石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长畛乡史家庄村村民杨玉海家院中。海拔高程1579米,纬度39°19′59.2″,经度111°52′47.3″。据杨玉海同志介绍,这个院落当年是千佛寺的寺址,寺久废,后成为生产队的打谷场,后打谷场批给社员建房,将竖碑的这块地批给了他。多年来,杨玉海将碑妥善保管,至今完整无损,确实精神可嘉。碑在杨玉海家院中偏西南坐北,向南屹立,由于年久,地基自然沉陷,碑向前(向南)倾斜,有倒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7期2021-10-28

  • 平凉市博物馆馆藏青铜爵浅析
    纹饰华丽,且都有铭文。文章通过4件青铜爵浅析了爵的名称、用途、发展及铭文的作用和含义,为研究陇东地区商周文化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关键词:青铜爵;名称;用途;铭文平凉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六盘山东麓,泾、渭水上游,横跨陇山(关山)两麓,是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上游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六盘山、关山为关中西部的天然屏障、交通要隘,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是西域通往长安和中原地区的交通要塞、军事重镇和商贸“旱码头”,其地上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是先周和西周文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3期2021-08-23

  • 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的有铭文青铜器
    瓷器,其中大量带铭文的青铜器为我们研究应国的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从这些器物上我们可以了解应国从分封直至灭亡的历史。关键词:应国墓;青铜器;铭文尊(图1),1992年出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M84(M84∶99),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周文物,通高16.7厘米,口径18厘米,圈足径13厘米,重155千克,容量1.4升。喇叭形口外敞,斜方唇,长颈微束,垂腹外鼓,浅圈足。颈部饰以细云雷纹衬地的长尾凤鸟纹周(两组),每组纹饰各以一浮雕兽首为中心,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1期2021-08-09

  • 新乡市博物馆藏“子龙”铭文器物对比研究
    铸有相同“子龙”铭文而引人深思,备受关注。本文以馆藏“子龙”圆鼎和“子龙”铜戈为切入点,以求通过对两件文物的描述与赏析,从而对其铭文及相关性进行梳理。◆关键词:“子龙”铭文;青铜重器;新乡市博物馆一、馆藏两件“子龙”器物赏析1.青铜重器—“子龙”圆鼎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器演变而来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便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利器。新乡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青铜重器——“子龙鼎”(复制品),它通高1.03米,重达230公斤,据说于20世纪2

    速读·下旬 2021年1期2021-07-28

  • 南阳地区馆藏明代铜镜赏析
    多样、纹饰精美、铭文丰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为研究明代铜镜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文章从南阳地区多个博物馆、文研所等文博单位的馆藏品中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铜镜,从纹饰、铭文、寓意等方面作一介绍、赏析。关键词:铜镜;南阳;明代;吉祥;铭文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其实铜镜本身就是一段凝固的历史。铜镜的形制特征、类型特点、纹饰发展、铭文演变等都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精神状态,也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0期2021-06-24

  • 浅谈中山王铁足铜鼎
    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关键词:考古;铁足铜鼎;铭文;历史世间唯有时光最是公平的,有的韶华易逝,有的历久弥新。中山王铁足铜鼎经过岁月的洗礼,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山王铁足铜鼎以青铜“铭”记历史,再现战国时期古中山国的峥嵘岁月。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平山县三汲乡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古中山国的都城遗址、王陵、文物等相继现世。在中山王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体型硕大的铁足铜鼎(图1),通高51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9期2020-07-29

  • 江浙地区现存唐宋经幢铭文浅析
    ,用来荐诵祈福。铭文内容以佛经为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尤甚),還包含相关的功德主、题写人、建幢人、捐助人及建幢时间、地点、缘由等诸多信息,对揭示经幢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细节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唐宋时期囊括了经幢从成熟到鼎盛至衰落的主体跨度,江浙地区是现存经幢较为完整集中的区域,文章将该区现存唐宋石幢及铭文加以梳理,解析铭文与经幢间的关联,探究文字、建筑背后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关键词:唐宋经幢;铭文;佛教文化经幢是伴随佛教传入我国进而产生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7期2020-06-21

  • “子庚”簋铭文考释
    ”簋,其内底铸有铭文,此铭文对了解铜簋的来源和当时商代的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文章将结合相关文物和文献资料,对“子庚”簋内底的二字铭文进行详细考释,以期深入探究其铭文的含义及铜簋的历史价值。关键词:铭文;“子庚”簋;新乡市博物馆“子庚”簋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为商代文物,高12.5厘米,腹围18.3厘米,口径19.4厘米。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口沿下饰三角蝉纹,颈部饰夔龙纹,两侧铸对称的二兽首,腹部饰饕餮纹,圈足处饰夔龙纹,通体上下贯穿六条扉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9期2020-03-18

  • 宁波市保国寺观音殿柱础铭文考证
    )捨花磉一片”的铭文字样。文章将通过对铭文内容的考证,为研究柱础年代提供新的依据;并结合历史背景,使人们对古代的匠作制度有新的认识。关键词:柱础;铭文;匠作制度;物勒工名1 柱礎石的形制特征与断代观音殿内的石质覆盆莲花柱础目前垫在现有的内柱的鼓形柱础之下。其柱径为53厘米,础方约81厘米,覆盆高度12厘米,莲花唇厚1厘米,与宋代《营造法式》中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若造覆盆,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极为接近。观其形制,观音殿内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期2020-02-14

  • 繁昌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刻花铭文铜尺赏析
    藏的一件唐代刻花铭文铜尺,并对该铜尺的铭文、时代、背景、价值等做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关键词:唐代;铜尺;铭文;五言绝句;中元节;繁昌1 刻花铭文铜尺简介1986年3月,繁昌县文管所在繁昌县荻港镇芦南货站拣选一件唐代刻花铭文铜尺。铜尺全长30.5厘米,宽2.3厘米。尺断为两截,纹饰少量磨损,但总体基本保存完好。尺一端有直径0.4厘米的穿孔。铜尺为五格尺。尺正面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一幅刻画七组卷草纹的图案;下半部分为五格长方格刻度,方格长2.95厘米,宽1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7期2019-11-04

  • 新乡市博物馆藏商代铭文青铜器赏析
    。部分青铜器带有铭文,主要有单字铭文、双字铭文、三字铭文和四字铭文。文章选取部分馆藏商代铭文青铜器进行梳理,为研究商代的族氏、社会结构以及地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关键词:新乡市博物馆;商代;青铜器;铭文考古资料表明,商代之前少有青铜器铭文出现,主要集中在商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的文字具有较强的象形性,字数较少,一般都铸在器物的不显著部位。郭沫若最早将其称为“刻划系统的族徽”。在此之后,研究者多把这类铭文称之为族徽文字,并对该类族徽铭文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如

    艺术大观 2019年20期2019-10-14

  • 新乡地区商周青铜器铭文大观
    的历史价值。通过铭文识读,观察当时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等情况。关键词: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铭文与甲骨文一样同为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之一,是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又名金文、钟鼎文,是华夏文明的瑰宝。青铜器铭文具有极为丰富而确凿可信的史料意义,因而更加弥足珍贵。青铜器铭文表现形式文体复杂多变,往往铭刻记录国家或宗族大事于其间,因此学者认为青铜器铭文是中国初期书籍形式之一。商周早期的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比较简单,或是只记姓名,或是只记年月,到商代中后期青铜器铸造工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2019-10-12

  • 《毛公鼎》铭文
    摘要]《毛公鼎》铭文是西周晚期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线条瘦劲爽朗,笔姿优美流畅,古朴凝重,姿态生动活泼,在金文特有的凝重感中增加了灵动的秀气;字内空间布白,开合有度,匠心独运;字形体势纵长,萧散自然i字法循规蹈矩,气格古雅;全文章法布局,气象温和,宁静纯真。尤其双向弧形排布的纵行显现出独特的分行布白之美。较早期的金文有不同,线条的运动节奏更加明显,中国书法线条的写意特征由此渐趋明朗,下开石鼓,后启秦篆先河。[关键词]《毛公鼎》铭文;金文;赏析;导临[中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3期2019-09-10

  • 《散氏盘》铭文
    摘要】《散氏盘》铭文是西周晚期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用笔豪爽朴拙,线条醇厚精严,笔姿恣肆稳健,意态古雅生动;字内空间布白疏密开合,张弛有度;字形结体横向取势,扁圆右沉,萧散自然;字法循规蹈矩,气格古雅;全文章法布局平中寓奇,意蕴博大宽厚。《散氏盘》铭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高古沉着的气格里萦绕着一股跌宕回旋之势,意境高远,素有“草篆”论评,此在金文书法中特立独行,立异标新,彰显着内力弥漫的低调奢华。【关键词】《散氏盘》铭文;金文;赏析;导临【中图分类号】J2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4期2019-09-10

  • 《虢季子白盘》铭文
    期《虢季子白盘》铭文是金文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书风较早中期的金文风格更为洗练高古,精严俊健。较之前期的甲骨文字,它在象形写意方面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规则性。铭文字法成熟、字形自然、笔法丰富、章法空灵、意境深邃。此盘属诸侯作器,文字虽宗周效法而造型意态更加散逸逍遥,空间布白聚散求趣,书写的意味很浓,格调审美已达返璞归真之境。开拓了金文新风。【关键词】《虢季子白盘》铭文;金文;赏析;导临【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2期2019-09-10

  • 从应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看应国的外交关系
    墓地出土了大量带铭文的青铜器,从这些器物上,我们了解到应国从分封直至灭亡的历史。文章以应国墓地出土的几件青铜器铭文为研究点,着力探讨西周时期应国的外交关系以及交流实际。关键词:应国墓地;青铜器;铭文;外交关系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薛庄乡北滍村滍阳岭上,是一处以西周贵族为主的应侯家族墓地[1],也包括应国灭亡后部分楚国贵族墓葬以及一些两汉时期的平民墓葬。应国墓地1979年被发现,1986年开始发掘,经过21年的发掘,应国墓地共发现墓葬500多座,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1期2019-08-08

  • 殷墟妇好墓铜器铭文研究
    妇好墓司粤母铜器铭文概述(一)殷墟妇好墓司粤母铜器分析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墓司粤母铜器大都是成双、成套的,包含,圆尊2件、方壶2件、大方尊2件、瓤11件、爵9件,这些器具都是成套、成对的,其主体纹脉大致相同,但细部纹脉存在差异性。成对的器具铭文具备相近,如同一个人所写,但其花纹却明晰不同。大方尊的合金成分较为接近,但也存在不同之处,在化验两件铜瓤的合金成份数据差别较大。由此判定,成对的器具是一同铸造的,甚至一些器具是运用一个炉之后在浇铸成的。以下对殷墟妇好墓的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2019-07-12

  • 《图像集成》新收录四要素铜器铭文历朔研究
    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以下简称《图像集成》)新收录5件四要素齐全的铜器铭文,[1]这5件铜器铭文是此前未著录的。由于它们四要素齐全,因而为这些铜器铭文的历史断代(王世及公元纪年)和历法研究提供了方便。为此,本文作如下初步考察,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倗叔壶铭文历朔研究《图像集成》第22册第320页收录一件彭叔壶铭文,《图像集成》曰:“传晋西南出土”,前此未著录,为某收藏家收藏。盖内铸铭文6字,器外底铸铭文28字,其中重文2。器直口圆腹,长颈中部略

    殷都学刊 2019年1期2019-05-15

  • 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大梁七年”铜戈
    是内尾铸有十四字铭文“七年大梁司寇绶右库工币缳冶□”,文章现略作考释。关键词:阜阳;铭文;“大梁七年”;铜戈1965年安徽临泉县文化馆移交给阜阳市博物馆一件珍贵的战国铭文青铜戈,出土地在临泉县杨桥附近,同时出土的还有两把青铜剑。器物的出土地层、墓葬关系信息未经记录保存,现已缺失。铜戈出土时援尖断裂残缺,后经修复完整。铜戈修复后全长20.7厘米,援长12.7厘米,内长8厘米,胡长10.5厘米。戈身由援、内、胡组成,胡上有四穿,内上有一长条形横穿。内部尾端上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4期2018-12-27

  • 龙腾虎跃
    镜背的装饰纹饰及铭文内容,不仅有着东汉装饰艺术的大气张扬风格,还体现了当时人们尊崇原始图腾与儒学的思想观念和汉代精湛的铸造工艺和先进的冶铸技术,而且宣扬了铜镜的铸造品牌。关键词:汉;龙虎纹镜;铭文;儒学龙虎纹镜是汉代铜镜中常常出现的题材,流行于东汉晚期至南北朝时期,纹饰以圆雕手法表现。大圆钮在镜背占据主要地位,龙虎浑圆舒展,高低起伏。可分为盘龙镜(图1):一条龙张口屈身盘曲,身躯一部分叠压在钮下,使镜钮和钮座成为盘龙身躯的一部分;龙虎对峙镜(图2):一龙一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7期2018-11-16

  • 阜阳莽式铭文镜研究
    作用。莽式镜镜面铭文更是具有极重要的“证史”“补史”研究价值。阜阳市博物馆馆藏6枚莽式铭文镜,记载的内容包含了旨在为王莽建立新朝歌功颂德时代流行的典型“政治歌谣”以及当时的新莽社会文化风气、地貌特征等,是研究两汉尤其是新朝政治、经济、文化史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关键词:阜阳;莽式铭文镜;形制;铭文;研究居摄三年(8)十二月,王莽废汉登基,建立新朝,次年改元始建国,史称“新莽”。地皇四年(23)十月,王莽为绿林军所诛,新朝遂告灭亡。新莽政权虽仅存短暂的15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1期2018-10-20

  • 保定地区新发现一批尖首刀简述
    如翡翠。其中多数铭文清晰可见,少量文字高挺。多年以来,市场曾出现过的先秦时期顶级坑口的货币有著名的灵石坑方足布、榆次坑尖足布、方山坑圆足布,但是如此坑口艳丽、铭文丰富的批量刀币还属首次发现。图2图3 铭文:八图4 铭文:九图5 铭文:十这批刀币长约150-170mm,重 13-20g之间。所有币面都有铭文,且铭文种类多达60余种,其中有少部分铭文属首次发现。这批刀币应为春秋战国时期某个国家或地区铸造,并未混入其它类型刀币,这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刀币提供了丰富

    中国钱币 2018年4期2018-03-23

  • 巫山窖藏银铤初探
    枚,其中3 枚有铭文(一枚铭文模糊不清)。都是在腰部两端分别刻上相同的铭文。其具体情况如下:序号1 2 3 4 5铭文侯宅十分记李乙郎记长(mm)88 91 87 82 88宽(mm)57 59 60 58 58腰宽(mm)24 32 24 29 25高(mm)13 11 15 19 20腰高(mm)13 10 13 15 15重量(g)363.65 488.41 398.28 450.51 452.47备注彩页3 图4铭文模糊无铭文铭文第二类形制的银铤

    中国钱币 2013年5期201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