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核

  • 李晓明教授团队揭示中央杏仁核环路在恐惧记忆中的不同作用及机制
    。论文通过解析杏仁核投射的异质性阐明不同恐惧情绪背后的特异神经环路机制,完善恐惧情绪的产生及恐惧记忆形成的神经环路模型,阐明中央杏仁核对于不同外部刺激特异性响应特征的神经环路基础,并进一步揭示了阿片系统在恐惧、焦虑情绪中的韧性调节机制,为恐惧相关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研究人员发现中央杏仁核外侧部表达不同标志物的蛋白激酶Cδ(PKCδ)阳性神经元和生长抑素(SST)阳性神经元都能对终纹床核腹侧部神经元发出投射。研究人员从神经环路层面发现了不同来源的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期2023-12-13

  • 杏仁核功能的研究进展
    132013)杏仁核又名杏仁体,位于侧脑室下角前端和豆状核腹侧,主要结构包括皮质内侧核群和基底外侧核群。皮质内侧核群包括:前杏仁区、外侧嗅束核、内侧杏仁核、皮质杏仁核、中央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群在人脑是最大且分化最好的部分,它包括外侧杏仁核、基底杏仁核、副基底杏仁核杏仁核参与组成边缘系统,借终纹与隔区、下丘脑联系,与内脏活动的调节及情绪的产生有关,参与机体多种情绪的产生及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杏仁核还具有学习记忆和神经内分泌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08-19

  • 李晓明、王晓群、吴倩教授团队合作揭示大脑情感重要中枢杏仁核的跨物种保守性和差异
    猴、小鼠和鸡的杏仁核单细胞转录组图谱,鉴定了大量杏仁核亚核团特异的神经元类型,揭示了杏仁核的跨物种保守性和差异,并为将来在细胞亚型水平研究杏仁核的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灵长类杏仁核中拥有更高比例的兴奋性神经元,而小鼠杏仁核中拥有更高比例的抑制性神经元。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显示,兴奋性神经元在进化上物种间差异最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嵌层杏仁核(IA)和中央杏仁核(CEA)亚核团在进化上最为保守,而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和皮质杏仁核区/内侧杏仁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2期2023-08-08

  • COVID-19大流行公众焦虑反应与基线杏仁核亚区体积关系的磁共振研究
    关[4-6]。杏仁核是边缘系统中的关键结构,它在情绪产生、处理和调节中具有核心作用[7,8]。既往研究表明,杏仁核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广泛涉及焦虑、抑郁等病理生理学过程[9-12]。多项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个体的杏仁核体积发生改变,但结果尚不一致[13-16]。临床焦虑人群表现出杏仁核过度活跃和杏仁核功能连接模式的改变[10,17]。动物实验发现,抑制杏仁核-腹内侧前额叶环路神经元能显著增加小鼠的焦虑行为[18]。杏仁核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非常复杂的异构体,每

    放射学实践 2023年7期2023-07-24

  • 格兰杰因果分析观察酒精依赖患者杏仁核与全脑效应连接特点
    系统的中继站,杏仁核活动增强和减弱是酒精依赖较为重要的神经影像学表现[2]。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GCA)用于描述脑功能区域间交互作用及与认知相互影响具有较大优势[3]。本研究采用GCA观察酒精依赖患者杏仁核与全脑其他脑区效应连接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2022年5月因酗酒出现精神、行为等异常并影响家庭生活而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并确诊酒精依赖的患者(病变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12期2022-12-28

  • 享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行走减少杏仁核的活动
    惧面孔),双侧杏仁核存在显著的环境-时间相互作用 (environment-bytime interaction)。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中性条件下(观看中性面孔),以及合并恐惧和中性条件下。在恐惧条件、中性条件以及合并恐惧和中性条件下,前扣带回 (ACC) 或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dlPFC) 无显著的时间与环境相互作用。(2)在城市环境行走1 小时候后,杏仁核活动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在大自然行走1 小时候后,杏仁核活动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杏仁核的活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2022-12-05

  • mTOR和JNK通路调节神经病理性大鼠杏仁核MCP-1表达的作用分析*
    床难治性疾病,杏仁核活动与疼痛行为密切相关[1-2],抑制杏仁核活动可缓解NP[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在调控长时程突触可塑性上发挥重要作用[4]。mTOR及其下游效应物被发现表达于疼痛处理主要区域的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背角,有助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制。研究发现,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员之一,可在神经损伤后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持续活化,而JNK抑制剂

    重庆医学 2022年20期2022-11-03

  • 女性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的杏仁核功能连接特征研究
    于男性[2]。杏仁核是情感调节网络中的核心脑区,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杏仁核与多个脑区间存在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紊乱[3]。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杏仁核体积及功能改变在抑郁症自杀未遂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仍缺乏针对不同性别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研究[4]。FC反映不同脑区间的活动协同性,在精神疾病中被广泛使用[5]。因此,本研究采用FC方法探索女性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杏仁核与全脑的协同性活动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从性别角度进一步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10-27

  •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杏仁核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侧结构如海马、杏仁核和内嗅皮层等,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是MTLE常见原因及病理改变[4-5]。但是近来发现MR检查阴性即没有HS及其他病灶的MTLE可表现出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AE)[6],推断同样位于颞叶内侧结构的杏仁核可能参与MTLE的发病,但迄今为止杏仁核与MTLE的关系仍存在争议[7-8],部分原因是常规MR图像上杏仁核的解剖界限难以辨认,手动勾画杏仁核体积存在主观性,本研究

    磁共振成像 2022年6期2022-07-30

  • 杏仁核在精神应激诱发IBS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高敏感的形成,杏仁核(amygdala)作为负性情绪和疼痛信号处理以及参与精神应激反应的重要核团[4-5],探讨杏仁核在IBS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机制研究逐年增多,现本文就其作一综述。1 杏仁核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1.1 杏仁核的结构杏仁核位于颞叶背内侧部,主要包括基底外侧复合体(basolateral amygdala, BLA)和中央杏仁核(central amygdala, CeA)。BLA由外侧、基底及基底内侧细胞群构成,主要是谷氨酸能神经元,是信息传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3期2022-07-19

  • 伴单侧杏仁核肥大颞叶癫痫临床分析☆
    的常见病因,而杏仁核作为边缘系统和颞叶内侧结构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颞叶癫痫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文献报告,伴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AE)颞叶癫痫可能是颞叶癫痫的特殊亚型,其临床特征相对特异,相关研究报告逐渐增多[1-16],尤其在日本[2,6-7,10-11,15],而国内学者仅有少数报告[17-20]。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总结伴单侧AE颞叶癫痫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预后,进一步探讨AE与颞叶癫痫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2年12期2022-02-22

  • 催产素影响恐惧习得和消退的认知神经机制*
    的研究表明, 杏仁核、背侧前扣带回、脑岛等脑区是条件化恐惧习得的认知神经基础, 杏仁核、海马和腹内侧前额叶等脑区在恐惧消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催产素与恐惧习得和恐惧消退过程密切相关。恐惧习得过程中, 催产素影响杏仁核、背侧前扣带回的活动, 影响杏仁核与背侧前扣带回和脑干间的功能连接, 促进或抑制恐惧习得过程; 恐惧消退过程中, 催产素影响了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的活动, 并且影响杏仁核与内侧前额叶和海马间的功能连接, 促进或抑制恐惧消退过程。未来

    心理科学进展 2022年2期2022-02-16

  • 基于RS-fMRI的首发未用药青少年重症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应用
    异的脑区为右侧杏仁核包括右侧额上回,HCs组与MDD组相比(t=3.670,P=0.014,体素个数为167),MDD组RSFC值高于HCs组;左背侧前扣带回皮层包括左脑岛(t=4.670,P=0.018,体素个数为331),MDD组RSFC值低于HC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抑郁症;青少年;RS-fMRI技术;杏仁核[中图分类号] R445.2;R74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0期2021-05-24

  • MRI测量中国健康成人脑杏仁核体积
    图1 手动勾画杏仁核边界示意图(红色区域) A.参考轴位图像勾画杏仁核前界,箭指外侧裂闭合形成内嗅沟处; B.矢状位图像示杏仁核前后界; C.于冠状位图像上勾画杏仁核下界及外侧界; D.于冠状位图像勾画杏仁核后界杏仁核是大脑基底神经核的重要核团,为边缘系统组成部分,内含13个大小不等核团,与情绪、情感、学习、记忆和社会行为等相关[1]。本研究采用MRI测量中国健康成人大脑杏仁核体积,观察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为临床影像学诊断和中国健康成人“标准脑图谱”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2期2021-03-30

  • 只需5分钟就能戒酒?
    类的研究表明,杏仁核中一群神经元与嗜酒有关,酒精摄入和戒酒都会影响到其神经传递作用。科学家制造了嗜酒大鼠模型,他们花几个月的时间让大鼠染上酒瘾,再让其戒酒。通过观察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群的活动,科学家发现,戒酒后被激活的主要是一類被称为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神经元的细胞。通过在大鼠脑中植入光纤,杏仁核CRF神经元可以由光开关控制,在被光照射后会暂时失去活性。只照射了5分钟,大鼠对酒的强烈欲望就消失了。虽然这种影响还是可逆的,也远没有到可以在人類身上应用的

    奇闻怪事 2020年6期2020-07-18

  •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的研究项目中。杏仁核是大脑中处理动机、情绪等的重要区域,有关视觉刺激如何影响杏仁核的研究较多,而听觉刺激如何影响杏仁核的研究较少。由于其情绪调控功能,杏仁核在音乐的心理效应和音乐的生理效应之间起到了“桥梁”一般的作用。因此,研究听觉刺激能否和如何对杏仁核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了何种影响,对音樂治疗的临床应用以及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杏仁核在情绪加工中起到的作用(一)杏仁核对刺激处理的路径杏仁核位于颞叶中部,由至少13个具有复杂内外部联系的子核组成的杏仁型结

    音乐生活 2020年12期2020-01-05

  • 婴儿惊醒是因为做噩梦了吗?
    “遇险反应”的杏仁核。长大后,杏仁核在没事发生时会被大脑皮层抑制,但小时候这种抑制功能还不完善,于是婴儿就会突然“大惊”。还有一种可能是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孩子太过肥胖或者有扁桃体肥大问题,就可能在睡眠里呼吸暂停,然后惊醒。然而,不管是哪种情况,婴儿都不大可能是因為做噩梦而惊醒的,因为梦是一种复杂的高水平认知活动。小婴儿很可能不会做梦,即使会做某种“梦”,也远比大人的梦更简单、更平淡、更受外在刺激影响,比如冷了、热了、饿了、尿了……总之,不论小婴儿在睡眠中

    东方企业家 2019年12期2019-12-10

  • 边缘前皮质α1受体调节帕金森病焦虑模型大鼠杏仁核的活动
    L)亚区通过与杏仁核双向联系调节恐惧和焦虑行为的表达[4]。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实,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 MFB)的PD模型大鼠产生焦虑样行为[5-6],这些改变与PrL中谷氨酸能神经元过度活动以及杏仁核中多巴胺(dopamine, DA)含量下降有关[5-7]。PD患者或动物模型的5-羟色胺能(serotonin,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6期2019-10-24

  • 大鼠海马CA1区-杏仁核大麻素受体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摄食及胃运动的影响
    海马CA1区-杏仁核(BMA)大麻素受体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摄食及胃运动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确定大鼠海马CA1区是否表达大麻素受体,以及海马CA1区-BMA是否存在纤维投射;通过向大鼠海马CA1区注射大麻素、大麻素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Rimonabant)及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x-4,测定大鼠0~4 h及4~8 h摄食量改变,以及对胃运动的影响;观察大麻素及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x-4对糖尿病大鼠胃牵张(GD)敏感神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3期2019-10-23

  • 电针抑制PTSD对杏仁核TH的上调和BDNF的下调
    海马、下丘脑和杏仁核等处短期内出现神经可塑性改变,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并且出现代谢的异常[2],提示这些脑区可能为CNS应激应答敏感区。杏仁核作为边缘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功能和纤维联系十分广泛,在情绪行为及情绪性学习记忆中起重要作用[3-4],在条件性恐惧的获得、表达和消退中起着关键作用[5-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相关的酶可能与PTSD发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4-18

  • 鼻喷催产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变异对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影响
    在中枢系统中对杏仁核、 纹状体及中脑腹侧被盖区等这些被下丘脑投射直接支配的区域产生作用。IN-OT 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通过多条通路影响不同的脑区。中央通路有2 条, 分别为通过三叉神经到达脑干以及通过嗅球到达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均能刺激内源性OT 的释放[1];周围通路为通过鼻上皮的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 三叉神经通路可促进IN-OT 对亲近行为的影响;嗅觉通路可促进IN-OT 对处理社会信息能力的影响。2 OXTR 基因OT 系统由OT 和OXTR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03-18

  • 酒精使用障碍、焦虑障碍及两者共病的研究进展*
    的预期同样涉及杏仁核[10],但杏仁核和脑岛在预期焦虑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杏仁核激活仅仅与焦虑预期中个体在高唤醒环境中感觉状态的变化性有关,且在焦虑担心状态的生理反应的调节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7~9],这提示杏仁核可能在个体感觉状态的调控中起着间接的作用。研究发现在焦虑听觉预期阶段,右侧杏仁核和双侧脑岛普遍激活。而左侧杏仁核和脑岛中焦虑预期相关的激活与个体不同的焦虑特质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杏仁核-脑岛网络用于处理负性事件的预期,在厌恶的听觉预期时,这个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3-05

  • 杏仁核NPS/NPSR神经肽系统参与痛情绪过程的研究进展
    。有研究表明,杏仁核(amygdala)神经通路与疼痛行为及痛情绪反应联系密切,抑制杏仁核活动可以明显缓解疼痛行为相关症状。同时,NPS与杏仁核神经回路的激活有潜在的联系,NPS/NPSR神经肽系统在杏仁核活动的信号传输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由此可见,NPS/NPSR神经肽系统与杏仁核调节疼痛行为和痛情绪反应存在关联。本文将简要总结杏仁核NPS/NPSR神经肽系统参与紧张、焦虑、厌恶等痛情绪过程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治疗痛情绪提供新思路。1 杏仁核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1-04

  • 人工合成大麻逆转小鼠抑郁样行为
    注的是一个叫作杏仁核的脑区。杏仁核位于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中,因形状酷似杏仁而得名。他们发现,杏仁核存在两条感知“愉悦”和“厌恶”的神经环路。通过实验,该团队首次同时从基因和环路的水平鉴定了杏仁核表达愉悦和厌恶的候选基因及其相关的神经环路。如果把神经环路的突触活动比作高速行驶的汽车,那么脑内的大麻素受体就是这辆汽车的刹车系统。李晓明团队发现了参与抑郁症发病的一条新的神经环路——杏仁核的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投射到伏隔核的抑制性神经元。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社会压力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2019-01-04

  • 首发未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杏仁核功能连接异常改变及意义
    易持续到成年。杏仁核网络涉及MDD相关的关键功能,包括情绪调节(通过额叶与岛叶的功能连接)、感觉信息的调节(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皮层的功能连接)和在情绪刺激有关的内脏信息处理(通过与脑干的功能连接)。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RS f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成像技术,可用于MDD发病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成年人MDD在杏仁核与额叶功能连接存在异常[1]。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与健康青少年比较,12例青少年MDD患者(大多是药物治疗)杏仁核功能连接异常,前扣

    山东医药 2018年42期2018-12-04

  • 催产素在杏仁核内对摄食的调节作用
    产素(OT)在杏仁核内对摄食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48只雄性SD大鼠,将其中16只随机分为自由摄食组与禁食72 h组,每组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杏仁核内OT受体的表达。剩余32只大鼠行杏仁核内套管植入术,术后将其中16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杏仁核内注射OT组及杏仁核内注射生理盐水1组,每组各8只,分别检测大鼠0.5、1、2、3 h内的摄食量;另外16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杏仁核内注射催产素受体阻断剂(Atosiban)组及杏仁核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22期2018-11-28

  • 杏仁核在C57BL/6小鼠慢性疼痛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有研究显示,杏仁核不仅对疼痛的感知维度有影响,更对疼痛的情绪维度起重要作用[3-5]。本研究拟采用动物模型探讨杏仁核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现报道如下。张梦,孙复林.杏仁核在C57BL/6小鼠慢性疼痛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图4 TROP2免疫组化结果(苏木素,×400)图5 小鼠脑组织冠状切片在解剖镜下提示杏仁核注射喹啉酸后形成空洞图6 毁损杏仁核对CCI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22只近交系 C57BL/6小鼠,成年雄性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0期2018-11-10

  • 杏仁核相关恐惧记忆神经环路研究进展☆
    一定指导作用。杏仁核是参与恐惧记忆调控的核心脑区[3],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以杏仁核为中心,前额叶和海马等脑区共同参与的恐惧环路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杏仁核相关恐惧记忆神经环路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为未来恐惧记忆的基础研究与PTS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1 恐惧记忆与经典恐惧环路后天的恐惧反应多为习得性行为,所形成的恐惧记忆包括记忆获得、提取、消退及恢复等多个阶段[3]。目前,对习得性恐惧记忆的研究多采用经典的巴普洛夫条件性恐惧模型[3],即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年7期2018-08-07

  • 补肾活血针刺法对SAMP8小鼠杏仁核蛋白质组学表达的影响
    小鼠SAMP8杏仁核蛋白质组学表达的影响,探寻针刺治疗AD的潜在靶点蛋白。方法 30只6月龄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针刺组选取“肾俞”“百会”“血海”“膈俞”进行干预,对照组予以相同时间捉抓刺激。干预8周后,取杏仁核,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最终鉴定有9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6个上调、3个下调,根据蛋白质数据库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差异蛋白质点功能主要涉及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β-淀粉样蛋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3期2018-07-12

  • 杏仁核在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 目的 探讨杏仁核在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可能機制。 方法 为观察脑梗死后杏仁核神经元活动的变化,将48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后30 min、1 h、2 h、4 h和8 h组。为观察谷氨酸在脑梗死诱发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另取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L-谷氨酸组、MK-801预处理后侧脑室注射L-谷氨酸组和MK-801预处理后再进行中动脉栓塞(MCAO)组。通过大鼠大脑MCAO建立脑梗死模型,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心电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7期2018-05-23

  • 人真的天生无所畏惧吗
    或者说恐惧是与杏仁核有关。杏仁核在受到了恐惧相关的刺激时,便会引起情绪反应,从而让你感受到恐惧,并且产生这个相关刺激情景的刺激。既然如此,那要是没有了杏仁核,我们是不是就真的无所畏惧了?确实是的。曾经有一个人由于病变导致双侧的杏仁核彻底消失,于是科研人员便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感到害怕:让他抓毒蛇、带他去最著名的鬼屋、看恐怖电影等等,没有一件事情能让他感到恐惧。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了杏仁核,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目前的情况是否会危害到我们的性命安全。如果眼前的危险是我

    新传奇 2018年25期2018-05-14

  • 静息态fMRI对抑郁症伴嗅觉功能减退患者功能连接的研究
    )的定位方法对杏仁核的时间序列进行提取,杏仁核的MNI坐标定位于(±20,-3,-16),半径为5[9],以左、右杏仁核的时间序列与全脑时间序列进行相关分析,将头动参数、白质以及脑脊液信号作为协变量去除影响,然后将这些相关系数利用Fisher’s-to-z转换为z值。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前对临床资料数据进行正态性分布以及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fMRI数据以AlphaSim进行校正(si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8年1期2018-04-27

  • 与应激相关的杏仁核结构和功能变化研究*
    要集中于海马、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等区域,其中以海马研究最早且相对也最为深入。杏仁核隶属于边缘系统,是一个由多个核团构成的复合体,因形如杏仁而得名。杏仁核的解剖位置位于颞叶前部,下丘脑内侧,与海马结构毗邻。该复合体主要包括有基底外侧核群(Basolateral amygdala,BLA)、中央内侧核群和皮质核群等。功能上,杏仁核在情绪(特别是恐惧)的产生、识别和调节以及控制学习和记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杏仁核通过将冲动传到下丘脑可引起交感神经的激活;通过与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3-17

  • 抑郁症脑磁共振成像与抗抑郁治疗临床改善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杏仁核中图分类号:R74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24.009文章编号:1006-1959(2018)24-0031-04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pression wil

    医学信息 2018年24期2018-03-04

  • 联合运用静息态及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探讨杏仁核在网络游戏成瘾中的意义
    能连接分析探讨杏仁核在网络游戏成瘾中的意义韩 旭1,李 磊1,汪 耀1,孙雅文1,丁伟娜1,江文庆2,周 滟1*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127;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科,上海 200030)目的 联合运用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及动态功能连接(dFC)技术分析网络游戏成瘾(IGD)患者杏仁核与其他脑区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 对30例IGD患者(IGD组)与30名志愿者(HC组)行头颅fMR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7期2017-07-31

  • 老年人杏仁核三维形心的坐标界定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012)老年人杏仁核三维形心的坐标界定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段浩博 尚 沛 白 芃1李子路 李幼琼 程凯亮2(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目的 探讨老年人杏仁核三维形心的坐标界定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对数据库中无肉眼可见器质性病变的100例大脑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恰当坐标原点,测量杏仁核的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的数值,同时测量杏仁核各形心的三维坐标数据和视束与杏仁核的距离。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轮廓清晰、方便测量;确定外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3期2017-07-18

  • 杏仁核脑区硫化氢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264003)杏仁核脑区硫化氢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刘红霞1△, 潘 虹1, 王 华1, 蒋淑君1, 曹 璋2, 辛文妤3(滨州医学院1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2病理学教研室,3药理学教研室, 山东 烟台 264003)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抑郁样行为改变及杏仁核内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 β-synthase, CBS)/硫化氢(hyd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7年6期2017-06-24

  • 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状态下中央杏仁核区突触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对脊髓场电位变化研究
    抑制剂干预中央杏仁核区后脊髓场电位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60~90 g),CeA立体定位置管后随机分为三组(n = 6):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CeA给予DMSO,记录场电位; OIH组:皮下注射芬太尼建立OIH模型,待模型成功后记录场电位;U0126组:OIH组记录场电位后再在CeA给予U0126,并记录场电位;芬太尼或生理盐水注射后6.5h检测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结果:大鼠在芬太尼处理6h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关键词 场电位 痛觉过敏

    科教导刊 2017年10期2017-06-09

  • 从基底外侧杏仁核到中央杏仁核的神经环路对食欲行为的影响
    从基底外侧杏仁核到中央杏仁核的神经环路对食欲行为的影响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 BLA)的主体细胞能够引发或抑制双向(正面和负面)行为。BLA神经元投射至中央杏仁核(central amygdala, CeA),后者也参与双向行为的调节。然而CeA原本是作为负面行为的调节位点而被研究的,并且CeA环路与食欲行为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Kim等的研究发现,介导食欲行为的CeA神经元可分成几个在基因表达上截然不同的群体,并且从BL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7年9期2017-01-16

  • 慢性应激通过中央杏仁核整合应激情绪信息和伤害性感受信息加剧神经病理性疼痛
    性应激通过中央杏仁核整合应激情绪信息和伤害性感受信息加剧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由感觉、情感、认知等多个维度组成。慢性痛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负性情绪可以加剧疼痛。慢性应激引起生化、生理和心理等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情绪紊乱,增加慢性痛发生的风险或加剧慢性痛。但是其中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研究提示,杏仁核可能在慢性应激调节慢性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杏仁核包括很多亚区,其中外侧杏仁核(LA)/基底外侧杏仁核(BLA),以及中央杏仁核(CeA)在情绪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年6期2017-01-10

  • 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原代培养杏仁核神经元的凋亡
    导大鼠原代培养杏仁核神经元的凋亡许光明1,张晓静1,刘 艺1,张 悦2,文 迪1,丛 斌1(河北医科大学 1.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2. 临床诊断学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7)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大鼠杏仁核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杏仁核神经元,首先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培养的原代神经元及其是否存在丰富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分别进行了鉴定,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9~10-6mol·L-1)对杏仁核神经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年12期2017-01-07

  • m TOR通路在PTSD杏仁核细胞凋亡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通路在PTSD杏仁核细胞凋亡进程中的作用研究*林张良,沈秋星,吴仲敏*(台州学院医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杏仁核神经元萎缩,体积变小,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许多研究报道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与杏仁核神经元的凋亡有密切关系,m TOR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质合成、细胞能量代谢等影响PTSD杏仁核细胞的调亡进程,通过靶向干预m 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有望减缓PTSD杏仁核细胞凋亡,达到有效抗PTSD效果。P

    台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10-20

  • 杏仁核:大脑的“恐惧中心”
    海马回、隔区、杏仁核等构成的边缘系统,对情绪和记忆起很大作用。其中,杏仁核在恐惧情绪的控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与一系列精神疾病有关,包括焦虑症、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杏仁核的研究有望为治疗这些与恐惧情绪失调有关的病症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杏仁核的发现与很多其他科学发现一样,杏仁核的发现也是一个意外。19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克吕弗(H.Klüver)和布西(P.Bucy)在研究致幻剂麦司卡林(mescaline)的功能时,手术切除了一只猕

    科学 2016年6期2016-05-30

  • 运动预干预通过增强杏仁核抗氧化能力及BDNF表达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焦虑行为
    预干预通过增强杏仁核抗氧化能力及BDNF表达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焦虑行为崔建梅1,郭燕兰1,赵行瑞1,于 芳1,李鸿涛2,药红慧3,苏晓云4(1.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51;2.山西省体科所,山西太原030012;3.太原学院体育系,山西太原030051;4.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目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睡眠不足引起的焦虑行为,然而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通过探讨4周跑台运动预干预对睡眠剥夺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检测杏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5-18

  • 基于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杏仁核谱聚类研究
    息态功能连接的杏仁核谱聚类研究田洪君1,高全胜2*,高军峰3,4,窦顺阳5目的 研究根据全脑各体素的功能连接模式的相似性,以谱聚类的方式对杏仁核脑区进行分割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通过静息态功能成像,根据特定脑区内各体素全脑功能连接模式的相似性,以谱聚类对杏仁核脑区进行分割。结果 右侧中央内侧核(centromedial,CM)亚区分割结果与图谱最接近,右侧浅表核(superficial,SF)脑区亚区与谱图相似度较低。聚类组的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信噪比大于

    磁共振成像 2016年10期2016-04-17

  •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对情绪面孔的唤起缺陷:现象,机制及干预
    有效诱发ASD杏仁核的有效唤起。这表明,ASD对面孔情绪的唤起不足很可能与对面孔信息自主注意的缺乏有关,并与其杏仁核的敏感性(Hyper-responsivity)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内隐地训练ASD观看情绪面孔可能会改善ASD对情绪刺激的唤起和适应能力,这种方式对于ASD的临床干预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孤独症;情绪面孔;干预;唤起;注意;杏仁核;综述Arousal Deficit in Facial Expression of Au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4期2016-01-23

  • 爱发飙,是脑子有问题?
    “住”在大脑的杏仁核里。大脑的杏仁核是一些神经细胞束,因为形状像杏仁而得名。大脑中有两个杏仁核,左右半脑各有一个,它们就像两个网络中心,协调不同来源的信息,收集环境中的信号,记录情感意义,在必要的时候表现出必要的反应。杏仁核的传入来源广泛,包括新皮层、海马回和扣带回。所有感觉系统的信息都传入杏仁核,不同的信息在这里得到整合。神经系统把身体对环境的反馈信息传送给杏仁核杏仁核再与大脑前部的理性推理区进行沟通,来决定产生哪种情绪。左右半脑的杏仁核功能不同,右半

    科学大众(中学) 2015年7期2015-09-16

  • 杏仁核参与加工认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机制
    作用的结果,而杏仁核则是参与这两种加工过程最重要的神经基础。关键词:杏仁核;恐惧条件反射;社会性情绪;情绪性注意;情绪性记忆分类号B8421前言:从古希腊时就在探讨情绪与理智的关系,如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具有认知和求动两种基本的功能。近代笛卡尔提出了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思想,而斯宾诺莎(Spinoza)则认为两者是同一的一个整体,将情绪看作是认知的(许远理,郭德俊,2004)。但是,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并极力向自然科学靠拢,使得人们淡化了情绪与认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5期2015-08-03

  • 音乐干预对孕期应激仔鼠恐惧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仔鼠恐惧行为和杏仁核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孕鼠16只随机分为应激组(n=8)和对照组(n=8)。应激组妊娠11~20 d每天将其置于窄小的固定器中并给予强光照射。对照组不给予刺激。应激组仔鼠出生后第1天起,予播放音乐(SM组)或相同分贝的白噪音(SW组),SC组不给予刺激。生后60 d行防御退缩试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杏仁核GRPR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SM组仔鼠潜伏期显著缩短(P<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2015-03-04

  • 杏仁核对情绪刺激加工的研究进展*
    学院组培教研室杏仁核是大脑获得和表达条件性恐惧的关键部位,情绪的加工介于应激刺激和机体反应之间[1]。杏仁核是情绪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结构,但有时也能造成记忆损伤。杏仁核的启动涉及复杂的神经机制。1 杏仁核的生理结构杏仁核位于颞叶中部,由至少13 个具有复杂内外部联系的子核组成的杏仁型结构,属于边缘系统。杏仁核大致分为两部,基底外侧核群和皮质内侧群。2 杏仁核与应激记忆杏仁核在应激性情感经历的记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杏仁核是条件性恐惧记忆形成和储存的部位,条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8期2015-01-21

  • Aβ在两种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模型脑杏仁核分布的比较研究
    基因小鼠模型脑杏仁核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18月龄雄性APP/PSl双转基因(2×TgAD) 小鼠与同龄同性别APP/PSl/tau三转基因(3×TgAD)小鼠,分别进行6E10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显示Aβ阳性神经元及斑块,观察其分布与形态等的差异,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比较其量的变化.结果:在杏仁核2×TgAD组Aβ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外成为细胞外Aβ(eAβ),形成大量的Aβ阳性斑,Aβ阳性神经元少;而3×TgAD组 Aβ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神经元细胞内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11-14

  •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杏仁核神经元自噬和凋亡改变
    SD患者海马、杏仁核等部位出现明显的萎缩、体积缩小现象[3-6],提示在PTSD发病过程中,海马和杏仁核部位神经细胞存在丢失或死亡等病理改变。有学者利用单一连续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 SPS)复制PTSD大鼠模型,并在海马和杏仁核部位观察到明显的凋亡现象[7-9]。这可能和PTSD海马与杏仁核体积异常有关。自噬(autophagy)和凋亡都属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方式。PTSD发病中海马、杏仁核部位是否存在异常的自噬现象,尚待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1期2014-06-27

  •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和杏仁核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9的表达及其意义
    障碍大鼠海马和杏仁核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9的表达及其意义王海涛1,刘 昊2,徐爱军1,刘继刚3(1.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唐山 063000;3.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北 遵化 064200)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9表达水平的变化,阐明PTSD大鼠海马与杏仁核体积异常的原因。方法:将100只雄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期2013-06-20

  • 杏仁核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术中的应用
    515031)杏仁核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术中的应用胡辉华,常会民(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5031)目的通过MRI三维重建,探讨杏仁核毁损部位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立体定向手术的影响。方法将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诊治的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平面图像杏仁核扫描)和观察组(MRI三维重建杏仁核扫描),每组各40例,对两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BPRS)、简明智力量表评分(

    海南医学 2012年18期2012-09-05

  • 情绪记忆增强效应的神经机制
    的研究主要强调杏仁核在情绪记忆编码、巩固、提取阶段的作用。由于杏仁核与许多核心记忆结构以及控制知觉、情绪、精细加工、社会认知的皮层和亚皮层区域有连接,所以杏仁核和这些脑区在调节情绪和与情绪记忆有关的社会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强调杏仁核、前额皮质、内侧颞叶在情绪影响记忆形成和记忆提取中的作用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早期,多数研究采用组块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能在每个试验的基础上评估功能神经成像数据,不能比较成功提取项目激活的脑区和未成功提取项目激活的脑区。因此,越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论图式治疗中有关心理障碍神经机制的研究
    图式疗法认为,杏仁核贮存包括创伤性事件的情绪记忆,这决定了不良图式的特点,图式治疗就是通过大脑皮层控制杏仁核,削弱图式的情绪记忆和躯体感觉,实现消除不良图式的治疗目标。图式;治疗;神经机制;杏仁核图式治疗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弗里·E·杨博士及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疗法。图式治疗融合了认知行为、依恋、格式塔、客体关系、建构主义和心理动力学等理论,形成了内容丰富而统一的治疗模型。根据图式治疗的研究,心理障碍的本质是当事人在早年经历中形成的适应不良图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