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

  • 声音
    ,未来可期。—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时至今日,中国的量子科技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飞跃。”潘建伟院士说,“中国的量子通信研究稳居国际引领地位,量子计算研究牢固确立国际第一方阵地位,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多个方向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潘建伟院士还强调:“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量子科技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说:“当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量子科技作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选择,对中国的部分领先优势发起强烈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9期2023-09-08

  • 潘建伟:量子世界逐梦人
    领域崭露头角的潘建伟,决定回国。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刚起步。经过不断努力,依托“墨子号”——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团队在2017年实现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突破: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完美地实现了长程量子通信中亟须的“量子中继器”;首次实验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利用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首次实验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

    作文周刊·高考语文抢分全攻略 2023年2期2023-04-14

  • 潘建伟:与量子纠缠的人生
    核心奥秘同样让潘建伟常常凝神思索,在他眉宇间刻出两道深深的沟痕。从潘建伟第一次认识到量子世界的诡谲离奇到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已过去20多年。为何会有量子叠加、量子纠缠这些奇异的现象尚无答案,他却一直致力于利用奇异的量子特性来制造不可破译的密码,发展保密通信,研制强大的量子计算机……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从太空建立了迄今最遥远的量子纠缠,证明在1200多公里的尺度上,爱因斯坦都感到匪夷所思的“遥远地点间的诡异互动”依然存在。作为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的潘建伟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12期2023-03-10

  • 潘建伟:量子科技道路上的“领跑者”
    潘建伟说,我们研究量子通信,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等光量子电话网技术成熟,走向产业化,带来的肯定是一场通信技术的革命。——《科技创新与品牌》2009年9月刊13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建了量子工程中心。这个中心的带头人就是2009年5月7日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光量子电话网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那时他年仅39岁。随后,针对量子通信的发展前景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他。2011年11月,41岁的潘建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年8期2022-02-19

  •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 从“追随”到“领跑”
    970年出生的潘建伟,4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2岁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际量子通信奖”……短短几年间,斩获国内外诸多荣誉及头衔,这些都源于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在竞争激烈的量子通信世界科学的前沿,已牢牢地占据着制高点。人物解读角度一:向着“大”梦想出发素材呈现在中国科大念本科时,潘建伟第一次接触到了量子力学,量子理论中蕴含的种种神秘观念令他着迷,本科毕业前,他集中研究和总结了量子世界的各种佯谬,写进了毕业论文。此后,潘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6期2021-03-08

  • 潘建伟:量子世界的领跑者
    !主持:棉花糖潘建伟,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是国际上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是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取得了很多重大研究成果。在全球的量子通信技术竞赛中,中国起步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的带领下,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弯道超越”,并成为世界上首个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逐夢者17岁那年,潘建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

    学苑创造·C版 2020年9期2020-10-12

  • 宇宙中耀眼的“脑袋”
    .……他,就是潘建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首席科学家,也是“中国的量子之父”。“小宇宙”爆发大能量上中学时,潘建伟的英语不太好,一次英语课上,他鼓起勇气举手发言,可站起来后大脑却一片空白。那次经历让潘建伟十分受挫并暗下决心:“如果将来在国内做出成就,一定要让别人请我去讲学。”1987年,潘建伟从浙江省东阳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后来,在科大理论物理专业读研时,潘建伟的导师曾对他说,既然很多量子理论马上突破很困难,那就不妨先做实验。老师的

    科学24小时 2020年2期2020-03-24

  • 潘建伟:中国“量子之父”
    授、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成为“顶流明星”。200秒与6亿年由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处理5000万个样本的高斯玻色取样问题,“九章”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算则需要6亿年;处理100亿个样本,“九章”需10个小时,超算则需要1200亿年。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这一突破也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

    中国经济周刊 2020年24期2020-01-15

  • 潘建伟 中国领跑量子通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等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并成为首个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它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早在1997年,还是博士研究生的潘建伟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了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的论文,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从那一年开始,潘建伟每年都利用假期回到中国科

    中华儿女 2019年19期2019-10-12

  •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是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驗研究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被尊称为中国的“量子之父”。而在生活中,潘建伟是有名的孝子,他母亲患有心脏病,2013年他父亲又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孝顺的潘建伟为父母搭起了生命重生的桥梁。物理天才的拳拳孝子心1970年,潘建伟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父亲潘孟迪今年87岁,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如今早已退休在家。母亲张香姣是一名退休教师,潘建伟还有两个姐姐,他是家中老幺。小时候的潘建伟很调皮,却非常聪明,潘家家风开

    华声文萃 2019年3期2019-09-10

  •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是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被尊称为中国的“量子之父”。而在生活中,潘建伟是有名的孝子,他母亲患有心脏病,2013年他父亲又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孝顺的潘建伟为父母搭起了生命重生的桥梁。物理天才的拳拳孝子心1970年,潘建伟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父亲潘孟迪今年87岁,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如今早已退休在家。母亲张香姣是一名退休教师,潘建伟还有两个姐姐,他是家中老幺。小时候的潘建伟很调皮,却非常聪明,潘家家风开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7期2019-09-10

  • 潘建伟 用量子研究追逐中国梦
    常河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  为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也是我国又一个全球首创。 2019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这是克利夫兰奖设立9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这一荣誉。潘建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首席科学家。27岁时参与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

    科学大观园 2019年20期2019-09-10

  • 潘建伟成就量子“梦之队”
    师塞林格教授,潘建伟就确立了科技报国的理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潘建伟坦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但的确反映了他们那一代人希望改变我国科技领域在国际上长期处于跟随水平的迫切心情。1999年,潘建伟参与完成的量子态隐形输送的研究成果,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2001年,潘建伟学成回国,在中国科大组建团队。归国之初,面对幼小的女儿提出“为什么要回国”的问题时,他坚定地说:“我们是中国人,要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2019-09-10

  • 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
    国“量子之父”潘建伟的评价,这个评价其实更是追求真理的誓言。它与人们常说的“以与患难搏斗为乐”“加上一个恒字”简直如出一辙。因此,我们应以“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之精神探寻真理。孙中山先生曾说:“咨尔多士,为民前锋。”这正是“以与患难搏斗为乐”的精神。而有此精神者,非潘建伟莫属。潘建伟被誉为中国“量子之父”,是《自然》杂志评价与伦琴齐名的人。著名的“墨子号”和量子通信,正是因他而生。他童年时上的是鄉村小学,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科大,又留学奥地利,后来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9年3期2019-09-10

  • 美媒:中国科学家正推动量子革命
    ,中国物理学家潘建伟从欧洲回国,承担起21世纪最重要科技的研究工作。今年夏天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会议上,潘建伟和他的团队让外界得以一窥被他称作是“一场革命”的工作内容。他们谈起了正在中国全国建设的防黑客通信网络,能够透过浓雾和街角实现清晰识别的传感器,终有一天或将碾压现存所有机器计算能力的计算机原型机。这些设备都是以量子技术为基础的,这一新兴领域能够改变信息加工过程,会让在该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国家安全优势。让美国一些科学家和官员感到沮丧的是

    环球时报 2019-08-202019-08-20

  • 潘建伟:追逐“墨子号”的量子世界引领者
    霜17岁那年,潘建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开学第一天,他读到了《爱因斯坦文集》的自序。他说:“那是一种天籁,量子力学所预言的种种奇特现象,以及量子力学诞生一百年来对人类物质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使我一下子迷上了量子物理。”潘建伟对量子力学着了迷。大学毕业选择导师和去哪个国家留学时,潘建伟迟迟没有做出决定。比来比去,潘建伟選择了师从塞林格教授。潘建伟一头扎进了量子力学的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潘建伟开始在这一领域奔跑。仅仅一年时间,他就和同事合作在《自然》杂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5期2019-07-15

  • 与量子纠缠的人生
    生在浙江东阳的潘建伟,从小却是个爱玩的孩子。潘建伟曾对别人说,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能力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感谢我的父母把家搬到了县城,因为到了初中,才发现在农村小学语文基础很差,英语根本就没有学过,初中后才第一次写作文,结果班主任老师只给了40分,当时我是班长,觉得很羞愧。但我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为了把英语学好,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学,向老师请教,进步非常快。语文、英语就在那时打下了基础。”潘建伟说。到了中国科技大学,他更有机会

    国防科技工业 2018年12期2018-12-15

  • 潘建伟 与量子结缘21年被质疑也执着向前
    间的物理学家,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在量子通信技术方面实现了国际领跑。早年为了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回来,潘建伟将一批学生“量身定制”并送往世界顶尖的实验室。当他告诉学生国家需要他们时,当年答应回来的,都回来了。2017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最新一期的特写板块中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 在不同场合听“量子之父”潘建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畅谈有关量子研究的一切,又会发现他和一般的科研人员不

    科学大观园 2018年10期2018-05-30

  • 潘建伟:构建量子保密通信网络
    名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表示,量子计算是量子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可解决传统经典计算机解决不了的问题,广泛惠及气象预报、药物设计、物理材料设计等领域。“量子计算是非常强大的计算工具。”潘建伟举例说,如果能够操纵100个粒子,在对某些特定问题的求解方面,量子计算的计算能力可达目前全世界计算能力,总和的100Z倍。而中国的量子计算已在国际学术界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2017年,在潘建伟和其团队的努力下,“墨子号”量子卫星圆满完成既定目标,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洲

    中华儿女 2018年6期2018-04-19

  • 潘建伟入选《自然》十大人物:让中国领跑世界
    钱学森”之称的潘建伟赫然在列。《自然》以《量子之父》为题专题报道了潘建伟,开篇如此写道:“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适用话题】热爱科学 家国情怀 选择 个人梦与中国梦素材聚焦1 “当代钱学森”1996年,面对國内验证量子理论设想非常落后的实验技术状况,怀揣梦想的潘建伟去了量子力学的诞生地奥地利,在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第二年便和导师塞林格一起在《自然》上发表了被公认为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4期2018-03-06

  • 潘建伟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密成为可能。在潘建伟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在量子互联网方面已实现领先,也在2017年的全球科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近日,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对外发布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榜上有名。与潘建伟一同入选的还有2017年在引力波研究领域名噪一时的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合作组织天文学家Marica Branchesi等。2017年6月,潘建伟领衔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名牌 2018年1期2018-02-23

  • 潘建伟:追逐“墨子号”的量子世界引领者
    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的带领下,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弯道超越”,并成为世界上首个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逐梦者17岁那年,潘建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在选择学习数学还是物理专业时,他的中学老师韦国清告诉他,数学完全靠自由思想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像是智力游戏,而你感受鲜活、对事物敏感、善于发现规律,更适合学习物理,潘建伟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开学第一天,他读到了《爱因斯坦文集》的自序。他说:“那是一种天籁,量子力学所预言的种种奇特现象,以及量子力学诞生一百年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8年1期2018-02-22

  • 潘建伟入选《自然》十大科学人物获称“量子之父”
    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榜上有名。《自然》杂誌为每一位入选者做了一篇新闻特写,其中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开头这样写道:“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於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2017年6月,潘建伟领衔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团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杂誌上。时隔一个多月,这支团队又在国际上第一次成

    杰出人物 2018年1期2018-01-23

  • 潘建伟入选《自然》年度科学人物
    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入选。该杂誌说,潘建伟帮助中国走在了长距离超安全量子通信的最前沿。这一年,依託中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团队2017年实现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突破,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隱形传态,连通北京和维也纳的量子保密视频通话则标誌着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成功实现。《自然》杂誌是全球科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年度榜单的入选人士都是过去一年里在全球科学界最具影响力或者说具重要性的人物。e

    荣誉杂志 2018年2期2018-01-11

  • 两位华人入选《自然》科学人物“量子之父”潘建伟获讚
    中国大陆科学家潘建伟和台裔美籍科学家刘如谦。“在中国,人们称他‘量子之父。”这是《自然》期刊对潘建伟的第一句介绍。依託中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团队今年实现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技術突破,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连通北京和维也纳的量子保密视频通话则标誌着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成功实现。现年44岁的刘如谦出生加州,哈佛大学化学学士、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父母均是中国台湾移民,其父亲是航天

    杰出人物 2017年11期2018-01-04

  • “量子纠缠”达到新高度
    16年8月,当潘建伟看到长征火箭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时,他几乎喜极而泣。该火箭搭载的量子科学卫星,是中国科技大学(USTC)潘建伟教授与其同事花了5年时间研制并不断完善的成果。为了获得6.5亿元的项目资金,他花了很多精力游说。当最终看到它离开地面,他说:“简直是一种解脱。”这颗卫星以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被称为“墨子号”,将成为一个实验量子通信网络中枢。首先,卫星从近地太阳同步轨道将成对的偏振纠缠光子依次发射到中国的两个地面站(见图1)。通过

    世界科学 2017年10期2017-10-12

  • 潘建伟:不怕输的精神
    生在浙江东阳的潘建伟,从小就是个爱玩的孩子。潘建伟曾对别人说,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能力的培養,从不限制他做什么,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感谢我的父母把家搬到了县城,因为到了初中,才发现在农村小学语文基础很差,英语根本就没有学过,初中后才第一次写作文,结果班主任老师只给了40分,当时我是班长,觉得很羞愧。但我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为了把英语学好,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学,向老师请教,进步非常快。语文、英语就在那时打下了基础。”潘建伟说。他很善于向别人学习,同时保持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7年25期2017-08-14

  • 潘建伟:曙色满东方
    地利,26岁的潘建伟面对导师的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回答:“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2016年8月16日,中国量子卫星“墨子”成功發射。它是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其主任务就是量子保密通讯。潘建伟说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我们的国家安全。在量子卫星领域,我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巨大的名利声望面前,他坚守学术的真谛,这是学者最难能可贵的。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潘建伟对于科学的发展规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潘建伟认为,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在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21期2017-07-10

  • 量子卫星之父
    潘建伟: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标志着目前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經领跑世界。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长期从事研究,潘建伟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他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量子通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19期2017-06-27

  • 站在世界最前排与宇宙对话
    江东阳籍科学家潘建伟从少先队员手中接过奖杯。评委会给予了潘建伟极高的评价: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博士之乡走出的科学家1970年3月潘建伟出生在东阳市马宅镇,东阳素有“兴学重教、勤耕苦读”的传统,是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博士之乡”。早在1989年,东阳就被《人民日报》誉为“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著名植物学家蔡

    文化交流 2017年5期2017-05-13

  • “墨子”升空听听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怎么说
    项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在量子通信的研究道路上遭遇过怎样不为人知的挫折?在欧美众多实力强劲的国家中,潘建偉团队为何选择奥地利作为量子通信项目的合作伙伴?作为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强国,中国正从经典信息技术的跟随者,转变成未来信息技术的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而在此过程中,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又有着怎样里程碑式的事件?为获取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并对其进行了专题访问。尖端科技背后的故事潘建伟介绍

    创新时代 2016年10期2017-05-06

  • 追逐“墨子号”的量子世界引领者
    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的带领下,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弯道超越”,并成为世界上首个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17岁那年,潘建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在选择学习数学还是物理专业时,他的中学老师韦国清告诉他,数学完全靠自由思想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像是智力游戏,而你感受鲜活、对事物敏感、善于发现规律,更适合学习物理,潘建伟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开学第一天,他读到了《爱因斯坦文集》的自序。他说:“那是一种天籁,量子力学所预言的种种奇特现象,以及量子力学诞生一百年来对人

    读者·校园版 2017年9期2017-04-15

  • 量子世界引领者逐梦“墨子号”
    子号”□冷无霜潘建伟逐梦者在全球的量子通信技术竞赛中,中国起步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的带领下,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弯道超越”,并成为世界上首个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17岁那年,潘建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在选择学习数学还是物理专业时,他的中学老师韦国清告诉他说,数学完全靠自由思想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像是智力游戏,而你感受鲜活、对事物敏感、善于发现规律,更适合学习物理,潘建伟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开学第一天

    莫愁 2017年5期2017-02-15

  • 潘建伟与第一颗量子卫星
    潘建伟与第一颗量子卫星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公布了其评出的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除了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人机围棋大战等重大进展外,中国在航天、气候变化以及基因技术领域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也被《自然》杂志评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与以往相比呈增多趋势。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试验卫星成功升空,旨在测试将安全量子通信扩展到太空的方法,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量子卫星,我国也随即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卫星和地面量子通信的国家。我国从量子通信领域的追随者

    国际人才交流 2017年1期2017-01-16

  • 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潘建伟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年轻、帅气、有为在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潘建伟的照片,第一感觉是年轻帅气!印象中的院士不是白发苍苍,也应该60往上啊。网上一搜,发现了潘院士的资料:1970年3月,潘建伟出生在浙江东阳。而他在2011年,已经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掰着手指头算一算,潘院士今年才46岁,而他在41岁的时候就已经当选成为院士了。同学们,看到这,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感慨:真是年轻有为啊。当然,除了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院士其他奖项也拿到了一箩筐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6年10期2017-01-10

  • 关于量子通信的三个核心问题
    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作了解读。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理论意义上不惧怕任何监听的量子通信,在刷屏同时,是否真正能做到绝对安全、是不是被欧美科研抛弃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资本市场的热捧,更是让不少量子概念“一拥而上”。从对撞机建否的观点碰撞,到对量子通信的质疑,科学欢迎争鸣、却也分真假。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潘建伟院士在上海参加“对话张江”活动时,对量子通信

    小康 2016年29期2016-11-27

  • 潘建伟: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
    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1970年,潘建伟出生在浙江东阳,从小父母重视对他兴趣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在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仍和儿时一样,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崇拜爱因斯坦,喜欢读《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那时起,他开始学习量子力学,一学就是20多年。在奥地利第一次见到博士导师时,导师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脱口而出: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32期2016-11-24

  • 关于量子通信的三个核心问题
    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作了解读。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理论意义上不惧怕任何监听的量子通信,在刷屏同时,是否真正能做到绝对安全、是不是被欧美科研抛弃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资本市场的热捧,更是让不少量子概念“一拥而上”。从对撞机建否的观点碰撞,到对量子通信的质疑,科学欢迎争鸣、却也分真假。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潘建伟院士在上海参加“对话张江”活动时,对量子通信

    小康 2016年20期2016-10-24

  • 潘建伟:痴心量子?于家为国
    刘晓卿潘建伟和他的量子世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媒体和众人眼球。他被各种媒体“解码”“探秘”,于是“顶尖科学家”“最年轻院士”“量子世界领跑者”“‘潘之队的领头羊”等称号见诸报端。他和他量子世界为何如此引人关注?前沿领跑,终将捧起量子世界“圣杯”对于普通人而言,量子这个词汇耳熟能详,但是要去深究和理解它的物理意义:何为“量子纠缠”、何为“量子隐形传态”、何为“量子密钥分发”、何又为“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那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烧脑”。即使有热心而智慧的科

    民主与科学 2016年1期2016-05-16

  • 潘建伟:构建“量子互联网”
    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的记者都会提问当前科技界炙热的量子通信的前景。潘建伟表示,未来能够形成天地一体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生态系统,构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来互联网,即“量子互联网”。量子通信,指利用光子的量子状态加载并传输信息。“从原理上来说,量子通信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潘建伟说,“由于作为信息载体的单光子不可分割、量子状态不可克隆,可以实现抵御任何窃听的密钥分发,进而能保证用其加密的内容不

    中华儿女 2016年6期2016-05-14

  • 潘建伟:量子世界的“中国耕者”
    很少见到副校长潘建伟院士的身影。作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负责人,他更多的时间在上海浦东的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里,与同事们一起为卫星2016年如期发射紧张工作。从读本科时与“量子”结缘,今年45岁的潘建伟已经与“量子”打了二十多年交道。1987年,考入中国科大的潘建伟,第一次接触量子力学,就为其中蕴含的种种神秘而着迷。本科毕业后,潘建伟继续在校攻读理论物理硕士,方向是量子基本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潘建伟认识到,量子理论中的各种悬疑需要尖端实验技术才能验证,于是

    博览群书 2015年7期2015-09-02

  • 潘建伟:量子世界的领跑者
    文|吴长锋潘建伟:量子世界的领跑者文|吴长锋2003年5月20日,科学家潘建伟在奥地利维也纳实验站演示量子纠缠态远距离分送潘建伟团队实现了“测量器件无关的”量子通信,从而解决了单光子探测系统易被黑客攻击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现实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该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物理》杂志评选为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的研究小组,采用光子级联编码的方式,实现了对于任意噪声都具有高容错率的薛定谔猫态,朝着实现大尺度量子网络乃至宏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5年3期2015-01-07

  • 潘建伟 中国梦更有胸怀也更完美
    文/科 人潘建伟 中国梦更有胸怀也更完美文/科 人1996年潘建伟刚到奥地利求学时,导师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说是将来在中国也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2001年,已拿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的潘建伟开始在国内建立实验室。“做着做着我又希望把研究成果推向实用化,能对国家做出一点贡献。”潘建伟说,自己正在做的事,光靠一个人不行,是一个团队在做,这就是我们有共同的梦想;那么,很多科研工作者一起在做贡献,则创新驱动、科技兴国的中国梦就能够得以实现。

    创新科技 2014年7期2014-06-07

  • 潘建伟:量子领域占领科技高地 科学前沿闪耀中国光芒
    后青年物理学家潘建伟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的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这是潘建伟继2005年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以来在国内获得的又一重要学术荣誉。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是国际上多光子纠缠操纵和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者之一。1997年以来,他的团队已在《自然》、《自然-物理》、《自然-光子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物理评论快报》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7篇,被引用7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9期201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