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 TRAVELING WAVES IN A SIRH MODEL WITHSPATIO-TEMPORAL DELAY AND NONLOCAL DISPERSAL*
    c∗.呈现译本乃译者与作者、读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实践结果,呈现译本的可接受程度取决于译者交互隐形的程度。随着交互层次的梯升,译者完成三级交互后自身最终消解于理解场和阐释场,这正是译者隐形的本质所在。随着翻译研究向多领域、跨学科不断发展,借助哲学视角全面解读译者隐形的内涵,明确其衡量译本呈现及效果的尺度价值,从而避免因译者认知偏差而过度显形所造成的译本失真呈现。Consequently, △(λc,c) = 0 for some λc> 0 and c > c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English Series) 2022年2期2023-01-09

  • 基于多维语体分析的母语与非母语文学译者风格对比研究 ——一项基于《匆匆》五译本语料库的研究
    译,其中既有母语译者葛浩文,也有非母语译者朱纯深、张梦井、张培基与许景城。针对译者选择问题,学界既往多有讨论。谢天振(2013)认为中国文学译介需要母语译者的参与,而韩子满(2014)认为中国译者不必妄自菲薄,许多非母语译者的英译中国文化读本也取得了优秀传播效果。许渊冲(2016)也反对宇文所安应由母语人士英译中国典籍的观点,认为中国译者比英语母语译者更具创造性,更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已有多项实证研究对比母语与非母语译者的文学外译实践,探讨二者间的异同。王

    现代英语 2022年2期2022-03-29

  • 国内译者行为研究20年可视化分析
    8日,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既是“译者行为”概念具体确定十周年的标志,也是国内译者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为了进一步考察国内译者行为研究的发展现状,探寻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2000—2020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976篇译者行为相关文献进行详尽考察,力求回答如下问题:(1)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就译者行为开展了哪些相关研究?(2)国内译者行为研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3)

    外国语文 2021年6期2022-01-17

  • 勘 误
    人》一文的作者、译者标注及译者介绍与译者投稿表述不符,现应译者要求更正如下:署名应作“[日]村上哲见著,张芳译”,译者介绍应作“张芳(1946-),女,河北景县人,曾留学日本国立福井大学,原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主任科员”。《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编辑部2021年1月20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03

  •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视域,但都缺乏对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本质关系的认知与建构。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对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解与说明。综观译者研究关于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间性、译者行为、译者中心、译者行为批评、译者伦理等不同维度的探讨,这些译者理念会以不同的方式现身翻译研究之中,并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与探讨翻译问题。就此而言,译者研究逐渐超越了“以语言观之”与“以文化观之”视域的藩篱,开始深入探讨翻译研究中译者身份与地位问题,亦是从译者生存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范畴下的各

    外文研究 2021年1期2021-03-07

  • 译者的“隐形”“显形”到“忘形”谈译者主体性
    观点。长期以来,译者主体性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译学界对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扮角色的态度由忽视到重视,这一变化表明,学者们没有僵硬地继承传统译论对译者的遮蔽,而是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简言之,目前,译学界高歌译者的地位及译者主体性,但同时要强调,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译者主体性在获得重视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一、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一词,主要强调的是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所要具备的“主体性”。那什么是译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19

  • 译者行为批评关键词集释 ——代专栏导言
    苏扬州)1.引言译者行为研究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2019年4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和我写的《译者行为研究十周年:回顾与前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一文对10年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和反思。文章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与译者行为批评的学派意识、译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学界对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反响以及对于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发展的前瞻。译者行为研究具有可持续

    英语知识 2020年1期2020-11-24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中心”的客观意旨∗ ——兼论“译者中心”面临的质疑
    代生态翻译学中“译者中心”思想的合理解读,使它的客观意旨得到诠释:赋予译者独特的位置、建构辨证互补的翻译观及回归“以人为本”的翻译理念。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译者中心”思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1 引言经过15年的发展历程之后,生态翻译学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在国内翻译界产生重大影响,逐渐显示出理性与成熟的趋势(陈圣白 2017:6)。近年来,“译者中心”作为当代生态翻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讨论。由于“译者中心

    外语学刊 2019年1期2019-11-26

  • 新时代下基于文本分层翻译中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思考
    之后,幕后工作的译者渐渐出现在台前,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异军突起。经过多年的研究成果,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渐渐陷入了瓶颈期,很难再找到新角度、新视野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本文试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从人机交互翻译下文本分层角度出发分析新时代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制约因素,以期从新视野的角度探究新时代下的译者主体性,对今后译者的努力方向敬献拙见。关键词:文本分层;译者主体性一、译者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1.1.译者主体性及其新特点传统翻译理论注重研究文本、句法等语言层面,译者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0期2019-09-10

  • 国内译者心理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基于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1987—2016)
    350012)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把原文转换成译文的工作母机,是原文与译文读者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要研究翻译并建立完善的翻译学学科体系,就必须研究译者,研究译者离不开译者心理的研究。正如林语堂所言:“其实翻译上的问题,仍不外乎译者的心理及所译的文字的两样关系,所以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的问题。”[1]287翻译是译者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译者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思维。翻译包含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译者的认知、情感、动机、人格以及语言心理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5-25

  • 阐释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王瑞琼译者主体性研究近年来在翻译研究中反复提及,译者早已不再是诸多学者口中的“仆人”。译者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是原作与译本之间的“桥梁”,而这是一座会思考的桥梁。译者选择翻译何种文本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正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 引言译者主体性研究已成为中国译学界研究的新趋势,译者被认为是一部译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译者首先是一个人,每个人都会存在感情偏差,就会因为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心理构建等等因素对翻译的过程造

    知识文库 2018年6期2018-05-14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的作用与本质探析 ——兼论对“译者中心”的质疑及回应
    6)1.0 引言译者的作用与本质是一个非常值得翻译学界深入探讨的问题。传统翻译研究的原文或译文中心论坚持翻译实践的客观性原则及忠实对等原则,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但它对翻译本质的探求忽视了具有主体性与能动性的译者。国内学者胡庚申(2004)基于前人对翻译主体性的思考以及原文和译文中心论的缺陷,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认识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主导作用。他建构的译者中心论,旨在促使翻译研究从以原文或译文为中心的“物本”视角转向以译者为中心的“人本”视角,打破翻译研究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6期2018-03-31

  • 译者研究的路径专题
    持人按语: 没有译者,就没有翻译,更没有翻译研究。这看似一句空话,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译者研究是翻译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对译者的研究永远不会过时,再怎么强调也都是有理由的。翻译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创造性,所以从译者的选择来切入译者研究应该是很有解释力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有哪些选择项,最后选择了什么,为什么这样选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何评价译者的最终选择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针对译者个体的选择研究主要包括翻译对象的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6期2018-03-31

  • 工具式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但在现实生活中,译者常常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译者一方面是原语文本的读者、阐释者,另一方面又要将其通过译文转达给译入语读者。当遇到原语文本与译语读者之间的冲突时,忠于作者还是译语读者就成了两难的选择。除此之外,翻译过程中还有多种问题和困难。且不说翻译过程大多数时候不是简单地在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间进行逐字逐句的转换,即便如此,也还会因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产生大量翻译问题,如文化缺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痛苦的,即使翻译大家也有此苦恼。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2018-03-07

  •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回顾与展望
    6)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回顾与展望许悦萌(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继Mona Baker在2000年率先提出用语料库方法研究译者文体之后,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针对2000至2014年这十五年间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的发展进行回顾与评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做出展望。今后的译者文体研究应根据特定目的建立一个语际对比和语内类比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31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谢志辉(长沙大学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22)“译者为中心”是生态翻译理论的重要观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需要对译文进行能动的选择,其选择与适应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绝对的,而是会受到翻译生态系统其他因素的制约。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与制约都是为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制约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研究在国内译界蓬勃发展,一批中国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3-25

  • 身份演变过程中的译者伦理变革
    身份演变过程中的译者伦理变革单宇,范武邱(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通过探讨译者身份与译者伦理的互证关系,论述译者身份演变过程中译者伦理变革的外在表象及内在理据。译者称谓、译者主体性成为译者伦理变革的外在表象,文本选择、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的特征成为译者伦理体现的内在理据。语文学时期,译者为“奴仆”,唯主人与原作是从,原作者、统治者为翻译主体,体现译者“奴性”伦理;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译者化身为“女性”,文本为翻译主体,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1-11

  • 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e指出,翻译就是译者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和目的语主流诗学的影响下对源语文本所进行的调整与重写,并且认为无论基于何种意图的重写,都反应了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文学的调整,以便以特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中起作用。[1]随着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对翻译研究影响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把宗教、政治、文化、权力等纳入到翻译研究之中。不过这些影响因素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译者将其固化在译语文本中,这样一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关注的焦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12-22

  • 刍议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魏 亮 匡 丽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不仅承担着媒介的重要职责,也是保证交流与沟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近年来,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使他们开始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研究。本文尝试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一、前言作为一种意义非常深远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活动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翻译,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根本无从谈起。 在这种语言交换过程中,存在着三种重要因

    剑南文学 2015年22期2015-11-24

  • 皮姆的《翻译史研究方法》和译者主体性
    对于翻译的特性、译者的身份特征等有着独特的观点。皮姆共出版了六部专著、七本论文集,发表了140多篇论文。他注重社会学翻译研究,关注翻译和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二、《翻译史研究方法》主要观点《翻译史研究方法》全书共12章。由于皮姆重视实证研究,书中有大量事例和数据。前6章围绕如何具体书写翻译史这个主题,详细地说明了种种编写翻译史的方法。后半部分(7-12章)则侧重理论上的探索,探讨如何解释翻译活动形成的原因及怎样揭示其内在规律等等。翻译史的选题有何技巧?翻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2015-03-19

  • 译者主体性
    活动充满了坎坷,译者既要忠实原文,又很难做到完全忠实原文。译者常常徘徊在译文的形与神之间,形神兼备难于上青天。如何做到形神兼备,是对译者的重大考验。然而,长期以来,承担翻译活动的最重要角色——译者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人们把译者比作“舌人”“翻译机器”“媒婆”“戴着镣铐的舞者”“仆人”等,可见译者地位之低下。随着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大了,西方译学界开始关注译者的地位。袁莉指出:“译学研究悄悄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完成了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2015-02-27

  • 应用翻译之译者角色化行为分析
    份”、“角色”和译者的角色特征翻译界一般将“身份”(identity)和“角色”(role)混为一体。比如谭载喜(2010:202)陈述道:“译者角色”亦即“译者身份”。译者往往只有一个,但译者所担当的“角色”或“身份”却可能无数个。而每一个“角色”和“身份”(如作为“画家”、“演员”、“奴隶”等等的角色和身份),都关涉到这个“角色”、“身份”与原作者的亲缘关系(如译者是画家,原作者就是临摹对象;如译者是演员,原作者就是人物原型;如译者是奴仆,原作者就是主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2期2014-09-27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限制*
    、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论2004年,胡庚申提出了“译者中心”论,认为译界公认的、翻译终极的“原文——译者——译文”三元流程关系中,只有译者对于翻译过程才具有主导作用,是中心[1]。此论一出,经常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有人指出,译者不应作为“中心”出现,而应成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的普通成员[2]。还有人认为,“译者中心”论这种提法过于简单,容易引发误读[3]。还有人提出:“过于强调译者在翻译适应选择行为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不但否决了文本的生命权,忽略了其他主体的权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10期2014-09-17

  •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以《飘》汉译本为例
    译观的角度确立“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译文的产生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自然’选择译者和‘自然’选择译文。这里所说的‘自然’指的是‘翻译生态环境’”。[1]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这两个阶段中,此“自然”非彼“自然”,即翻译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译者的身份转换带来的。一、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的双重身份什么是翻译生态环境?为什么是翻译生态环境而不是译学研究中常用的语境或者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8-15

  • 翻译活动中译者身份的变迁 ——从韦努蒂《译者的隐身》谈起
    01)翻译活动中译者身份的变迁 ——从韦努蒂《译者的隐身》谈起郭丽萍(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1)本文从译者作为作者、读者和创作者的特殊身份出发,探讨译者身份的变迁。回顾了西方传统翻译中译者的身份,指出译者在传统翻译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韦努蒂的著作《译者的隐身》进一步指出传统译者处于“隐身”状态,译者需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对于提高译者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译者也完成了从隐形到主体的变迁。译者;隐身;变迁一、引言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2014-04-17

  • 新书讯2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
    周领顺所著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一书将由商务印书馆于5、6月份出版。它是一部以译者并具体以译者行为为切入口、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旨在评价译者行为和译文质量双边关系的描写性、批评性和框架性翻译理论论著。译者行为批评属于译者批评,是翻译批评学科的进一步细化;译者行为批评定位于翻译批评性研究范式转变的第三阶段,是翻译内外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是对译者语言性和社会性角色行为之于译文关系的评价,是对于译者在翻译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化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为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2期2014-03-29

  • 翻译与文化:译者主体性的文化诠释
    究]翻译与文化:译者主体性的文化诠释陈蕾(安康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自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声音逐步在学术领域和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本文将以文化为背景支撑诠释译者主体性:译者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也是一个活跃的个体。译者的角色和主体性在文化背景下更显重要。译者主体性;文化;翻译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跨入一个新时代:从文化角度审视翻译学。这一时期的翻译学更多关注于翻译背后的文化渊源,探讨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各种文化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2-12

  • 关于译者主体性走向放纵的思考
    近些年发展迅猛,译者的作用不可或缺。译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同时,翻译的问题也频出,这个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关注。译者主体性的适度发挥产生了大量的优质译作,巩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然而,译者放纵的主体性往往会导致问题,给翻译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第二个问题分析了译者主体性走向放纵的危害;第三个问题阐述了译者主体性走向放纵的原因。在国外的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译者的角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译者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611130)论译者规范及其研究途径罗列(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翻译规范作为描述翻译学的重要概念,拓展了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而其不足在于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翻译规范具有文化特性、不稳定性和多样性,这为译者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基础。译者的选择是形成不同规范竞争力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翻译规范发生、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力量。本文提出并论述了译者规范的概念,在整合现有翻译规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描述译者规范的途径和方法,用以分析译者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5期2013-06-01

  • 变译理论与解构主义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比较
    是一个保全运动,译者要做到对原文的忠实,对等。译文成功了,译者不见了。稍有不慎,译者落出了马脚,即刻成为了众人的靶子,受到攻击。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翻译理论开始了文化转向,较为有代表的解构主义哲学观点逐步引入翻译领域,译者的身份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知网上显示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文章一共有163篇,其中除了一些从生态学或者阐释学的角度探讨的文章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探讨译者主体性问题的。其中包括给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3-31

  • 译者的主体性
    翻译作品的人,即译者。翻译活动在本质上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1]。而译者作为此项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际效果。传统的翻译观认为译者对原作及作者的“欲言”亦步亦趋,身份等同于“仆人”。但翻译研究领域内“文化转向”和“伦理转向”的出现,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将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研究提上了日程。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是协调作者与读者、源语和译入语的中间环节,在翻译过程中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