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

  • 谈清嘉庆《广西通志》的编纂创新和学界反响
    修纂的嘉庆《广西通志》(简称《嘉庆志》)蜚声于古今方志学界。谢氏(1737—1802),字蕴山,号苏潭,江西抚州南康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他笃学博雅,长于史学、小学,官至广西等省巡抚。他为官注意察吏安民,兴利除弊,政绩卓著,著作较多,有《树经堂集》《小学考》《西魏书》等。他一直重视修志。在乾隆末年,他就曾主纂乾隆《南昌府志》,胡虔亦参与此志编修。胡氏(1753—1804),字雒君,号枫原,安徽桐城人。他长于考据,有著作《尚书述义》《桐城制举荐辟考》《皇朝舆

    广西地方志 2023年4期2023-12-01

  • 浅谈广西新编志书的社会价值 ——以第一轮《广西通志》专志为例
    志书,包括《广西通志》专志88部,地级市志5部、地区志1部、县市志82部、市辖区志5部,总字数达2亿多字。其中,超额完成了6部志书(地区志1部、城区志5部)的编修任务。可以说,广西第一轮修志工程投入之巨、耗时之久,是其他文化项目无法比拟的,它建成一座丰富的地情资源宝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并且年代愈久远将愈显示出其社会价值。本文试从第一轮《广西通志》专志的印制发行、馆藏利用、读志用志、社会评价等方面开展调查,进而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为第二轮新编

    广西地方志 2023年4期2023-11-21

  • 浅谈明清山西通志兴修原因
    两种类别。其中“通志”,就是以省作为单位的地方志。编修方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这样的工作[1]。在明清,由于官修的盛行,方志的发展进入兴盛期。山西地区邻近政治中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因此方志的编修进展顺利,出现了很多品质很高的地方志。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山西通志》为研究对象,对其兴修原因进行探讨。一、通志概况明、清两代朝廷对方志十分重视,因而山西地方官府积极倡导并组织修志。通过无数文人儒士的参与,《山西通志》成果斐然。修志期间,他们辩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4期2023-09-14

  • 《浙江通志·风景名胜专志》正式发布
    设厅承编的《浙江通志·风景名胜专志》在杭州正式发布。《浙江通志·风景名胜专志》系《浙江通志》113 卷中的第107 卷,是浙江省通志编纂的特色卷之一。该书系统地记述了浙江风景名胜事业的历史与现状,全面总结了富有浙江特色的风景名胜发展历程和保护利用管理体系,体现了浙江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特征。志书的编纂工作自2012 年11 月正式启动,由浙江省林业局、浙江省建设厅领导和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名胜区研究团队组成编辑部,邀请了浙江省内知名的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1期2023-04-07

  • 《浙江通志·林业志》首发式暨总结会在杭州举行
    月6 日,《浙江通志·林业志》首发式在杭州举行。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林业局承编《浙江通志》第42 卷——《林业志》,编纂工作于2012年3 月启动,历时9 年完成。全志设17 章69 节附专记,以现代语体文详尽记述浙江林业发展从事物发端至2010年的历史,内容贯穿整个浙江文明史。从1 万年前“上山人”居住的木柱洞屋、8000—7000 年前“跨湖桥人”刳制的独木舟、7000—5000 年前的“河姆渡人”建造的干栏式木榫结构房屋至现代林业之勃兴,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2期2022-12-30

  • 嘉庆《四川通志·经籍志·经部》考辨五则
    修纂并刊行《四川通志》,共计226卷。纵观《四川省志》的修纂历史,明代于正德年间、嘉靖年间、万历九年、万历四十七年四次修纂《四川总志》,清代康熙年间再次修纂《四川总志》,清代雍正年间又修《四川省志》,并首次命之为《四川通志》,而清代嘉庆年间则完成了《四川省志》的第七次修纂。相较而言,嘉庆《四川通志》校定了旧志中多处讹误情况,对旧志中缺漏未收的蜀人及其著作多有补收,卷帙浩繁,可谓集大成者。经统计,此志收录的蜀籍作家多达667位,共著录书目3032条,数量是旧

    名家名作 2022年18期2022-12-16

  • 嘉庆《四川通志·西域志》内容特色及历史地位
    色。 嘉庆《四川通志》③是清代四川官修的最后一部省志,也是清代四川省志的集大成者。 此志共二百二十六卷,不仅分别记载了四川的天文、舆地、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经籍、纪事等诸多方面,且卷百九十一至百九十六之“西域志”专记西藏地区。 所以,嘉庆《四川通志·西域志》可被视为一部清代官修的西藏地方志。 刊行不久,嘉庆《四川通志·西域志》便引起人们注意:道光年间,入藏出使公务的姚莹在所著《康輶纪行》一书中,就多处摘录引用其资料。 至光绪年间,该志仍有较

    民族学刊 2022年2期2022-11-21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崇祯壬午科京省题名录》及其文献价值
    录,可以发现诸省通志选举志著录的举人数并不能完全等同本省解额,因为明代乡试中存在跨省考试的生员。而且,易代之际的通志修纂常会受到政治敏感问题的影响,进而丧失真确性。之前学者借助诸省通志选举志或官方解额政策得出的各省乡试解额数据不够准确,应当予以更正。关键词 《崇祯壬午科京省题名录》;乡试;解额;通志分类号 G256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2.03.013The Book for Recording Names on

    新世纪图书馆 2022年3期2022-04-02

  • 试论康雍乾三朝官修通志的《封建志》书写
    察康雍乾三朝各省通志的写作特点,如有不确之处,望方家予以斧正[1]本文重点考究雍正通志,也会涉及几部乾隆通志。这些通志开局于雍正,故与雍正通志共论,同时也会涉及在体例、内容诸方面被雍正通志完好传承的数本康熙通志。。一、清前期官修通志中《封建志》的发展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模糊满汉的民族界定,建立一个更有包容性的多元政治体制,前期主要以政治尊崇和军事打击汉族士人为主。随着宇内统一,清朝统治者的习性也转趋文,因此文治天下的理念逐渐兴盛。从康熙朝开始,清朝开始关注

    史志学刊 2022年6期2022-02-16

  • 《清史稿》勘误一则
    史料来源是《畿辅通志》。该志为直隶省志,有清一代,共纂修了三本,分别为康熙《畿辅通志》、雍正《畿辅通志》以及光绪《畿辅通志》。其中,光绪《畿辅通志》以体例完备、资料翔实著称。1934年,于学忠在《重印畿辅通志序》中说:“同光之际,李文忠督直隶最久,特延黄子寿先生总其成,复广罗当时名宿,重事修辑,十年成书,艺林称盛。刊行以后,颇负时望,为畿辅有志以来之所仅见,即在各省通志中亦且推为巨擘也。”(光绪《畿辅通志·序》,商务印书馆1934年据光绪十年影印本)后人亦

    江海学刊 2022年1期2022-02-03

  • 浅谈新修志书的利用 ——以《浙江通志》为例
    0007)《浙江通志》是一部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浙江省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也是继往开来,服务现代,垂鉴后世的省情史志。2011年9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通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后,浙江省正式启动新一轮新修《浙江通志》的工作,历经近10年时间,至2020年底已完成总量达110多卷的终审并送交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第一次贯通数千年历史且横陈百科约1

    黑龙江史志 2021年6期2021-11-12

  • 郑樵《通志》的创新度探讨
    摘要】 郑樵的《通志》中有诸多不同于前代史学著作的创新之处,其中《昆蟲草木略》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这个特点。《昆虫草木略》第一次将动植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问编入史书之中,详细记载了多种物类的名称、性状、用途等;它在具体内容上与经籍结合,从经学的角度探索了动植物学的重要性,并超前性地意识到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行文中还体现了郑樵的会通思想、实学学风以及科学精神,对前人观点批判继承并不断创新。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昆虫草木略》在史学著作中具有独特的理性意识,并在学术创

    今古文创 2021年19期2021-09-10

  • 曹本《贵州通志》一部命运多舛的边地志乘
    年间,贵州省纂修通志共有两部,康熙十二年(1673)一部,康熙三十一年(1692)一部。前者由曹申吉修,潘驯、吴中藩等纂,经过发凡起例、拟目立篇、资料采集、删冗补阙及版雕等步骤,于康熙十二年(1673)初冬成书;后者由卫既齐修、薛载德等纂,后又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阎兴邦增补,吴中藩、周起渭修订。后世史志专家为区别此二志,称前者为“康熙前贵州通志”,也称“曹本《贵州通志》 ”;称后者为“康熙后贵州通志”,也称“卫阎本《贵州通志》 ”。曹本《贵州通志

    藏书报 2021年2期2021-09-10

  • 《浙江通志·茶叶专志》出版首发式在杭州召开
    公司承编的《浙江通志》第104卷《茶叶专志》编委会会议暨出版首发式在浙江饭店隆重召开。《茶叶专志》以单一商品设志,是迄今最全的浙江茶叶专志,不仅展现浙江的特色,更体现茶叶在浙江的地位和作用。该志编纂工作于2012年3月8日启动,经历3个阶段,以及9年的修纂过程,于2021年3月完成出版印制。编纂《浙江通志·茶叶专志》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管理、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是全省茶业界同心合力完成的一项文化工程。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

    茶叶 2021年2期2021-07-19

  • 《[民国]浙江续通志稿》出版
    《[民国]浙江续通志稿》(全52册)正式面世。作为“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重要成果,《民国]浙江续通志稿》自1914年由浙江省通志局开始编纂,嘉兴沈曾植任总纂,专门筹建编纂班子,钱塘吴庆坻任总阅,秀水金蓉镜为纂修,永嘉徐定超为提调,并于各县设采访若干人,专事采集资料,这部方志的编纂还集合了朱祖谋、章授、王国维、朱福清、陶葆廉、刘承干等知名浙籍学者。编纂工作至1924年基本废止后来数百册清稿与征访稿散落各地几经流转,大部分资料藏于浙江图书馆,部分散

    藏书报 2021年19期2021-05-30

  • 元版零本亦难求
    拍品中一册元版《通志》零本引起了我的注意。《通志》二百卷,南宋郑樵撰。最早的刻本是元大德年间三山郡庠刊,半版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双鱼尾,版心下方有刻工姓名,如施德甫、王福、刘伯达、江元三、江衍、蔡胜等南宋末至元初的刻工。是书为综合历代史料编撰而成的通史,是一部颇具规模的大书。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载,此版本的原刻本,全国尚无一家图书馆收藏全帙,收藏卷数最多的是上海图书馆,有一百九十九卷。拍卖图录上对此书的表述,与有关资料的记载相符。当时我已收藏有

    藏书报 2021年9期2021-05-30

  •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河北通志稿》整理比较研究
    吕志伟《上海市通志稿》《河北通志稿》是民国时期上海市通志馆、河北省通志馆的修志成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基本统一的局面为各省市启动修志工作提供客观条件。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文官长古应芬向国民政府主席呈文,提出各省通志“应令行各省设局修理”的建议。随后在第十一次国务会议上,此议得到赞同,决定由行政院向各省市政府下达训令,要求启动修志工作。①《国民政府行政院训令第199号》(1928年12月19日),《内政公报》第1卷第9期。1929年12

    上海地方志 2021年2期2021-01-31

  • 《浙江通志·档案志》通过终审
    日前,《浙江通志》第十一次终审会在杭州召开,《浙江通志·档案志》等18卷志书一并通过终审。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浙江通志·档案志》编委会主任、主编刘芸代表18家参会编纂责任单位发言。刘芸介绍了《浙江通志·档案志》的编纂过程、志书的基本情况和特征,指出志书通篇贯穿“浙江档案”主线,着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浙江作为“三个地”的档案资源特征,体现了浙江的历史文化特征,体现了浙江依法治理、服务民生的特征。她还介绍了志书编纂的心得

    浙江档案 2020年7期2020-12-06

  • 《广西通志》专志编纂出版座谈会召开
    7日下午,《广西通志》专志编纂出版座谈会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八楼会议室召开,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唐中克,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韦鸿学、工会主席韦向克出席座谈会,广西地方志办公室通志工作部全体人员和广西人民出版社志鉴出版中心人员共15人参加会议。会上广西地方志办公室通志工作部部长黄家接介绍了《广西通志》专志编纂工作情况;广西人民出版社志鉴中心主任韦洁琳介绍了《广西通志》专志出版进度情况。与会人员针对未出版及未印刷的《广西通志》专志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

    广西地方志 2020年3期2020-12-01

  • 何承天《纂文》考论
    文》辑自宋郑樵《通志》,共有27条,其中标注“何承天《纂文》”者有2处,另有25条是辑自《通志》所引之《纂要》和《纂要文》。《辑本目录》说:“《通志》独称何承天《纂要》《纂要文》,以其所引有与《广韵》引《纂文》同者,知亦一书也。外此其余,凡诸书引称《纂要》者常皆为梁武帝、颜延之之书。”[4]105据此说,《通志》所引之《纂要》《纂要文》即《纂文》,而他书所称引的《纂要》则另有他书。此问题关系到《纂文》条目的辑佚问题,因此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一)《通志》之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1-05

  • 郑樵校雠学研究综述
    校雠学主要有以《通志·艺文略》为代表的实践成果和以《通志·校雠略》为代表的理论成果。以这两种为中心,章学诚以后的学者对郑樵校雠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精细。宏观上包括对郑樵文献学理论的介绍、其人在文献学史上的定位、对郑樵校雠学历史认识过程梳理等方面,微观上包括郑樵《艺文略》的相关考证、《校雠略》涉及的具体学术命题的讨论等方面。此外,还有郑樵与章学诚的比照研究。直到今天,郑樵校雠学的价值、意义和影响仍然处在被不断认识和发掘的过程中。关键词:郑樵;校雠学;章学

    青年时代 2020年23期2020-11-03

  • 新妆美质望江南 ——《江南通志》整理本书评
    的〔乾隆〕《江南通志》,应该是帮助我们寻找历史记忆里的江南最为合适的典籍文本。一、江南文化的经典史料江南在何处?《史记》以来,“江南”一词就因应长江流域的开发而出现。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她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成为自然地理意义上江南的核心区域,白居易的《忆江南》因此会将后世誉为“人间天堂”的苏、杭各写一阕,总领江浙。事实上,古代行政地理中的江南,并不以长江划界,也并不包括杭嘉湖平原的浙江,而是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以淮河、长江流

    江苏地方志 2020年4期2020-09-02

  • 清代方志编纂与南明忠烈认同 ——以历修《广西通志》对“瞿张二公”的记载为例
    代历修四部《广西通志》对南明忠烈瞿式耜、张同敞的记载为例,试图揭示清代方志编纂过程中国家认同的体现。瞿式耜,江苏常熟人,南明重臣。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后,瞿式耜继续辅佐南明福王政权,受命巡抚广西。清军攻破南京后,瞿式耜联合丁魁楚、何腾蛟等重臣拥立桂王登基,建立永历政权,继续抗击清军,并取得了三次桂林保卫战的胜利,史称“桂林三捷”。张同敞,湖广江陵人,万历首辅张居正之曾孙,与瞿式耜共同辅佐桂王政权。顺治七年(1650),清军攻破桂林城后,瞿、张二人

    史志学刊 2020年2期2020-02-23

  • 明代云南少数民族汉文古籍书目
    ,编纂.新纂云南通志:艺文考一[M].张秀芬,等,点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68.。2 《诗义》,杨禹锡撰(3)周钟岳,等,编纂.新纂云南通志:艺文考一[M].张秀芬,等,点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71.。3 《孝经注》,杨黼撰(4)周钟岳,等,编纂.新纂云南通志:艺文考一[M].张秀芬,等,点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73.。杨黼,大理太和白族。约生于洪武三年(1370),卒于景泰元年(1450),自幼好学,读五经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2-21

  • 乾隆十三年本《钦定盛京通志》研究
    0875)《盛京通志》共有康熙二十三年本、乾隆元年本、乾隆十三年本和乾隆四十九年本四个版本系统。前两个版本是为配合朝廷纂辑《大清一统志》而由盛京地方官员纂修,后两个版本是在乾隆帝东巡时敕命重修,由中央官员纂办的。其中乾隆十三年本《钦定盛京通志》较为稀见,流传不广,笔者查阅清代及民国著名藏书家的藏书目录,仅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著录该书。国内辽宁、浙江、南京、湖南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处有收藏。韩国国立中央图书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9期2020-01-18

  • 《浙江通志·档案志》通过复审
    近日,《浙江通志·档案志》(以下简称《档案志》)复审会在杭州召开。评审组由原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韩李敏、王茂法,省档案馆副馆长胡元潮,《浙江通志》副总纂廖曰文,省方志办省志工作处处长、《浙江通志》总编室主任、副总纂颜越虎,《浙江通志》副总纂吴熔,《浙江通志》责任编辑孟宪江,浙江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朱康平等8位领导和专家组成,韩李敏任组长。复审会由《浙江通志》副总编童芍素主持,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档案志》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

    浙江档案 2019年10期2019-12-17

  • 近五十年《通志堂經解》研究述評
    邵莘越《通志堂經解》是輯刻於康熙年間的大型經部叢書,與《皇清經解》《皇清續經解》合稱為清代三大經學叢書。收入唐代至清代經解一百四十種,共計一千八百六十卷,其中絶大部分為宋、元兩代諸儒所作説經之書,保存了宋元兩代大量珍貴經説和底本,因而也被稱為《宋元經解》,具有很高的經學價值和文獻學價值。《通志堂經解》署名納蘭成德。納蘭成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後因避太子保成諱,改名性德①關於納蘭氏,本文採用“納蘭成德”一名;部分研究成果中採用“納蘭性德”一名,

    国学 2019年1期2019-12-13

  • 以《通志·校雠略》论续编家谱
    红兵内容摘要:《通志·校雠略》是南宋郑樵的一部目录学理论著作,该略主要从求书、校书、分类编目等三个方面讲述了图书文献的编纂思想。而本文从续编家谱的角度汲取了《校雠略》的编纂之法,以續编家谱须先选编谱之人、先寻先代家谱以及家谱编目等三个方面展开对家谱编修的阐述。通过这三个方面续编方法的指导,我们对编修家谱就可以清晰明了,了解应如何续编,做到灵活运用,以完成对家谱的续编工作。关键词:家谱 续编 校雠略 通志 郑樵家谱,是历史漩涡中的一股清流;又称族谱,宗谱;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08-08

  • 姚振宗《湖北艺文志》与宣统《湖北通志·艺文志》之关系考论*
    学政、编修《湖北通志》时嘱托姚氏编写的,由此,便可先从《湖北通志》入手,抽丝剥茧。湖北大学吴猛曾就宣统《湖北通志·艺文志》进行研究,但就编撰者而言较为含糊,本文先从晚清时期编撰的《湖北通志》展开行文。1 姚氏所参与之《湖北通志》成书探究明清以来,湖北湖南都属湖广省,据《清史稿·地理志》,康熙三年分为湖北、湖南二省,因此,在康熙、雍正时所修的地方志均将湖北湖南合为一志,到嘉庆时期,才将两省方志分开编撰。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湖北地区现存方志三百三十六种(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年2期2019-04-24

  • 试析《大明一统志》的史料来源 ——以重庆府部分为例
    稍早成书的《寰宇通志》已收入在民国时期由郑振铎等人所编《玄览堂丛书续集》[2]刘葳.《寰宇通志》的价值及其缺陷.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P7),故《大明一统志》在明代地理总志的序列中也非唯一。从当下的学术研究热点来看,《大明一统志》也没有辑入当下学界极为重视的史料。明人李维桢曾云:“天顺时,馆阁修《大明一统志》,不载户口、田赋、官制等诸大政典,识者病之[3](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十五).方舆胜略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史志学刊 2019年1期2019-03-12

  • 《浙江通志·水利志》顺利通过初审
    月26日,《浙江通志》水利类卷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在杭州市组织召开《浙江通志·水利志(初审稿)》(以下简称《水利志》)专家评审会。本次专家评审组由省方志办主任、《浙江通志》常务副总编潘捷军、《浙江通志》总编室主任、副总纂颜越虎以及省水利厅老领导、老专家等13人组成。省水利厅厅长、《浙江通志》水利类卷编纂委员会主任马林云,看望了评审专家,并对他们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评审会上,厅总工程师、《浙江通志》水利类卷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施俊跃致辞并作表态发言,厅副巡

    浙江水利科技 2019年1期2019-01-17

  • 明清时期河南通志研究*
    秀志书留存,河南通志的编修历史也由此开始。一、河南方志的历史及七部通志河南地方志的纂修历史始于东汉时期,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方志为东汉《南阳风俗记》;魏晋南北朝时,北魏杨炫之的《洛阳珈蓝记》开始有了综合性方志的雏形;隋唐时期,官方重视修史修志,曾建立一整套关于定期编呈图经版籍的制度;及至宋代,方志的体例基本形成,图经到方志的过渡基本完成,宋敏求的《河南志》即为代表之一;元代为修一统志,责令各州县编修方志。明代,全国范围内开始大修方志,明成祖朱棣两次颁发的《纂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10-25

  • 十通财经文献注释:校续通考第三册
    近代的《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续清朝文献通考》十部政书中的财经文献(即全部食货资料)进行简体文字校对,并用现代标点进行句读,对于财经类大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进行注释,这些史书中财经思想丰富,但多数没有注释和断句,一般读者难以读懂,所以,经过注释后,能够为财经类大学生学习经济学史提供一本教学参考书。

    书摘 2018年12期2018-04-11

  • 雍正《山西通志》“补殿试”进士科年小考
    、籍贯,而各省《通志》却常按照“会试”来著录,因而易产生分歧。例如山东诸城人“李玠”,《碑录》著录为雍正元年“癸卯科”进士,《山东通志》却著录为康熙五十一年“壬辰进士”,到底谁正确,谁有误?《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恰好收录了“李玠”的引见折,对此问题有说明,折云:“臣李玠,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人。年四十八岁,由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顺天乡试中式举人。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中式会试,因殿试誊写不合体式,再行会试。恭遇雍正元年,恩诏御试,取中进士。”[2]秦国经编.清代官

    史志学刊 2018年1期2018-04-01

  • 广西书院钩沉(八)
    4.4%。《广西通志·教育志》《广西教育史》则认为广西在清代有书院221所。其中,新建书院207所,兴复前代书院16所)。书院不仅遍及府县,且逐步西移覆盖全境。清代广西主要新建书院一览表市??市城区内???说明:1.此表主要依据书院创建时旧址今属市县的新旧史志及其相关地情资料,考注主要参见新旧《广西通志》《广西通史》《广西大百科全书》和《广西教育史》《广西教育史料》及部分专家考证研究成果,并与2014-2016年对分布遗存旧址进行实地核查采访。2.此表中《

    广西地方志 2018年6期2018-03-18

  • 黄仲昭《八闽通志》之编纂及文献价值*
    修纂,所纂《八闽通志》八十七卷,是福建省第一部省志,被誉为“闽省方志之本”,影响深远。该志不仅具有始创价值更具文献价值,其征引、载述、保存了大量隋唐、宋元、明初时期的文献资料,对后人研究福建历史沿革、农工商业、人物事迹、物产风俗、科技文教、地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甚少,笔者通过介绍《八闽通志》的纂修背景、作者生平、编纂始末、版本流传和文献价值,抛砖引玉,以期能引起学者对善本志书的关注,深入挖掘善本的价值,服务于当下经济与文化。

    图书馆学刊 2018年6期2018-01-28

  • 清代“大一统”政治文化的构建 ——以《盛京通志》的纂修与传播为例
    角,亦即从《盛京通志》这一官修方志的过程与实态考察盛清时期政治文化的资源和语境。在清代,“盛京”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涵盖了东北相当广阔的区域,不仅是清朝统治之下的边疆地带,也是清朝统治集团的发祥之地,清廷对此地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注]刘凤云:《奠都盛京:清朝入关前文化体系的构建》,载《清史研究》,2016(3)。与此相应,《盛京通志》在清代官修方志中的地位也非常显要。以往学界对这部方志的研究,主要是从版本目录学的角度,就版本信息整理方面做了努力。[注]前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年6期2018-01-18

  • 试析《通志·校雠略》的文献学思想
    要: 郑樵的《通志·校雠略》是一部方法论著作,最能体现郑樵毕生治学功力,集中体现了郑氏的文献学思想,他提出的图书分类、著录及校雠学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献学的发展。关键词: 郑樵 《通志·校雠略》 文献学郑樵(1104—1162),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人。著名的文献学家、历史学家。郑樵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其父亡后家道衰微,此后发奋读书。一生注重实际,不满空谈之风,加上科举失意,遂隐居夹漈深山筑屋三间,苦读三十年,“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山林三

    文教资料 2017年8期2017-06-09

  • 谈清代修志作风和经验教训
    一是清初朝廷规定通志成书时间过短,二是未曾颁布统一志例。清代 修志 作风 经验 教训清代历时近300年,其修志作风时有变化。就总体而言,前期修志草率作风居主流,中期修志谨严作风居主流,后期修志谨严、草率两风并行。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高度重视下,修成了三部一统志,赢得了乾嘉修志的辉煌成就。今以辩证观点去审视,清代修志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一、修志作风此前学界对清代修志作风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清代修志多持草率态度。如民国瞿宣颖说:“往时长官莅

    史志学刊 2017年2期2017-04-12

  • 郑樵及其《通志·艺文略》浅识
    22)郑樵及其《通志·艺文略》浅识□侯赛华,布仁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南宋郑樵所著《通志·艺文略》,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史志目录,在“会通”思想指导下,“类例既分,学术自明”,郑氏打破传统文献分类体系,以见解独到的方式通录古今图书,将目录学发展与时代特色充分结合,创新通史目录体制,著录民间大量藏书。《艺文略》虽在类目归类、著录项目统计等方面有不当之处,但其成就不容忽视,极大地推动了文献学的长远发展,在史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郑樵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4-01

  • 《吉林通志》的历史贡献
    文/李申《吉林通志》的历史贡献文/李申《吉林通志》的编纂筹备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1891年9月5日,长顺上书光绪皇帝奏请修志。11月5日,奉上谕开局修志。《吉林通志》记事止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刻印完毕,装订成册,上报朝庭。该书6函、49册、7378页、147万字。它集资最巨、用人最多、为时最长、部头最大、内容最广,不仅是东北地区一部难得的大型志书,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也不逊色。1930年荣厚所写《重印〈吉林通志〉序》

    兰台内外 2017年1期2017-03-11

  • 于成龙的方志学思想探析
    ,主持修纂《畿辅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等,是方志编纂的中坚力量。他还为多部志书撰写序言,确定义例。于成龙以修志为责任,视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科学编排志书体例,形成了关于修志方法、志书内容、文本特点、修志目的在内的方志学思想体系。于成龙;方志学;编纂思想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人(今属吕梁),顺治间副贡。一生之中,历经坎坷,招流亡,修学校,平定东山,捐俸救民,治盗审讼,为民请命,整顿吏治,创设养济院……为

    广西地方志 2017年6期2017-01-27

  • 从《通志·校雠略》看郑樵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摘 要]《通志》凝结了郑樵毕生的心血,倾注了其“会通”“类例”“成百家之言”等史学创新精神及批判精神。其中《校雠略》所探讨的亦是关乎档案文献编纂的思想。作者从档案文献编纂的角度汲取了其中的“求书之法”、“校书之道”以及“编目之旨”三个方面的思想。遵循这三个指导思想,我们在档案文献编纂时可以既一脉贯通,又采取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的方法。[关键词]校雠略;通志;档案文献编纂;郑樵“三通”之一的《通志》,继承并发展了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通史的思想,融汇了古人浩瀚典

    黑龙江史志 2016年7期2016-09-30

  • 从《通志二十略》看郑樵的学术创新
    学家,其代表作《通志》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其中的“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郑樵的学术思想主要是“会通”和“创新”,他主张史书应“极古今之变”。《通志》在校雠学、音韵学、文字学、金石图谱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专门的研究动植物的文献。郑樵创造了历史上许多个第一,研究这些创新及其意义,对于今天的历史研究大有帮助。本文将从《通志二十略》出发,对郑樵的史学创新作一探

    卷宗 2016年4期2016-05-30

  • 光绪《台湾通志》之编纂及其价值初探*
    00)光绪《台湾通志》之编纂及其价值初探*叶建金(黎明职业大学图书馆,福建 泉州 362000)光绪《台湾通志》为台湾建省后的第一部通志,现珍藏于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该志记载了台湾自乾隆二十五年之后一百多年的台湾地情,内容涉及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变迁,尤为珍贵,是研究台湾历史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台湾通志》 地方志 蒋师辙 薛绍元 价值1 引言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建省,体制的升级为台湾迎来了新一轮的修志高潮。仅光绪十八年至光

    图书馆学刊 2016年8期2016-02-13

  • 《广西通志(1979—2005)》定稿付印
    《广西通志(1979—2005)》定稿付印2016年6月1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举行《广西通志(1979—2005)》定稿付印签字仪式。《广西通志(1979—2005)》总纂李秋洪、副总纂秦邕江与各卷常务副主编分别在《广西通志(1979—2005)》清样上签字定稿付印。《广西通志(1979—2005)》分为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大事记附录六卷,约910万字。全志采用卷、篇、章、节、目的结构形式,综合运用述、志、记、传、图、表、录七种体裁,从整体

    广西地方志 2016年3期2016-02-03

  • 黑龙江方志考略
    期黑龙江的省志(通志),府、州、县志,城(区域)志、道志、舆地图志,特别是对清代流人编撰的方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与评介,其中重点对《黑龙江通志》的编纂过程进行了系统考证与评述,对民国时期县志的编纂过程以及清代、民国时期佚失方志和虽有修志之举而未成书的方志也进行了考证。另外本文还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黑龙江方志的价值。[关键词]方志; 通志;编纂;黑龙江黑龙江古无方志,明正统《辽东志》为东北现存最早的区域志,载有黑龙江内容。嗣后之弘治《辽东志》、嘉靖《辽东志》

    黑龙江史志 2014年6期2014-11-11

  • 《三峡通志》初探
    0015)《三峡通志》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上海图书馆从造纸厂废纸堆中救出,为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凡五卷,二册[1]。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定位B级。刻本尺寸为14.2厘米×21.8厘米,白口,双鱼尾,四周双边,每页9行22字。各类目录均无此书的相关记载,疑为传世孤本。1991年5月,北京中国书店曾将其所藏《三峡通志》抄本交由杭州富阳古籍印刷厂影印出版,全书一函二册[2]。抄本无确切抄录年代,版心下方题“锦生馆”。抄手姓名、抄写时间,均无从知晓。《续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8-17

  • 两宋之交的大编辑家郑樵
    著述,主要包括《通志》[5]、《尔雅注》[6]和《夹漈遗稿》[7]三种。除了这三种之外,尚有后人的辑录材料,主要包括顾颉刚的《诗辨妄》辑本、吴怀祺的《郑樵文集》校补本两种。《通志》是郑樵的代表作,全书200卷。其中包括:18卷本纪,2卷后妃传,4卷年谱,52卷略,124卷世家、宗室、列传。由于种种原因,古人并不怎么重视这部皇皇巨著《通志》,只有到了近代才有一些学者开始重视这部书,他们主要包括吕振羽、顾颉刚、罗常培、张舜徽等学者。2 郑樵小学三种的编与著对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4-01

  • 清代江西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考——《清代职官年表》考订
    ”乾隆《钦定盛京通志》:“线缙,广宁人,隶正黄旗汉军。”(卷七十七《国朝人物十三》)故线缙族籍当作“汉军正黄旗”。2.《年表》页 1770,顺治十四年栏:白秉贞,“汉人”。按:福格《听雨丛谈》:“白秉贞,汉军镶白人。”乾隆《钦定八旗通志》:“白秉贞,汉军镶白旗人。”乾隆《钦定盛京通志》:“白秉贞,锦州人,隶镶白旗汉军。”(卷七十九《国朝人物十五》)故白秉贞族籍当作“汉军镶白旗”。3.《年表》页 1783,康熙十三年栏:佟国桢,“汉军旗人”。《年表·人名录》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从《通志·总序》看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
    32001)从《通志·总序》看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康桂英(安徽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安徽淮南232001)郑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一生勤于著述,涉猎诸多领域,《通志》是其代表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郑樵的学术思想。其中,《通志·总序》是一篇比较有名的学术思想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通志》的“总序”着眼,可探讨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论其得失优劣,成一己之见。郑樵;《通志·总序》;史书编纂思想郑樵(1104—1162),字渔仲,福建莆田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4-07

  • 近二千年来中国人口变动情况
    5,300万(《通志》)。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8,300万(《宋书·地理志》)。公元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6,070万(《续通志》)。公元1812年(清仁宗嘉庆十七年)33,371万(《东华录》)。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40,581万(《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公元1949年54,877万(《伟大的十年》)。公元1957年65,663万(同上)。公元1979年97,523万(国家统计局公布)。公元1981年99,622万(国家统计局公布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7期198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