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

  • 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应重视法理
    行法治教育应注重法理的引导。文章指出法理与法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互间的联系,论述在法治教育中突出法理的价值意蕴及其途径。【关键词】义务教育 法治教育 法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公民教育,义务教育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主渠道,是培养具备基本法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能为学生形成法

    新教师 2023年2期2023-09-19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法理内涵与实践路径
    程教学的本质是讲法理”这一命题。在讲法理的主线下,解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中法理的复合内涵,归纳法理之价值理性、理论导向、立足本土的主要特征,总结“翻转课堂”“案例研讨”与“助教同行”的教学路径。以此为探究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之革新提供理论路径和实践参考。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学教育;法理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研究的视角转换——从“个体理论”到“整体经验”2020年11月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8期2023-09-09

  • 高校档案治理中的“法理”和“善治”研究*
    两层意义,一是“法理”,相当于是原来档案管理的强化,二是“善治”,这是治理区别于管理的根本核心。“法理”是“善治”的基础和支撑,“善治”是“法理”的最终目标和任务。高校档案从管理走向治理,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高校档案事业和国家其它事业一样,都面临着大发展、大整合、大变革的历史机遇,高校档案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档案工作的内涵、外延、边界、科技含量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高校档案形成者,从机构扩展到个人;高校档案形成介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06-01

  • 新时代新兴权利研究的理论维度与未来面向
    ,主要表现为深耕法理、拥抱科技、聚焦司法和关怀社会四个方面的内容。新兴权利的基础理论研究日益深化,其基本范畴和理论根基更为成熟;科技进步拓展了新兴权利的研究主题,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权利、信息与数据权利、基因权利的研究日渐丰富;司法逐步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新兴权利的研究立场经历着从立法到司法的转向;民生与社会权利始终是新兴权利研究不变的主题,社会权的性质和内容更为清晰,社会弱者权利得到了更多关注。以此为基础,今后的新兴权利研究应继续突出时代主题、深化理论研究

    求是学刊 2023年1期2023-05-30

  • 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法理反思与制度完善方法分析
    力清单制度推行的法理进行分析,明确提出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行要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推行完善方法,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深化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权力清单;法理;制度;完善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0;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3 — 0122 — 03 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行目的是让政府能够将权力以直观、现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加强政府权力外部监督的有效方式。根据目前推行实际情

    理论观察 2022年3期2022-06-14

  • 论国家概念的法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法理;法理化;国家理性;法律理性;政党理性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法理学需要攻关的长期性重大课题之一。然而,现阶段对该课题的法理研究存在法治化路径依赖的问题。究其根本,当前中国法理学只关注“治理”“现代化”而忽视了“国家”,由此导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理研究被简化为一种无“国家”的“治理法治化”研究。因此,为了克服这一“单条腿走路”的研究困境,有必要引入国家概念并将之法理化。国家概念的法理化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正视“国家”,将“国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5-30

  • 论作为民法法源的“法理
    》第10条未将“法理”规定为第三位阶的法源。在理论上,除少数学者反对设立第三顺位法源外,多数学者赞同规定第三顺位法源,惟对其原因基本未详尽展开。无论是从法源条款的性质、使法源条款真正具有实益、为法律“续造”提供合法性基础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民法典》已赋予法官较广泛司法权、我国民事法官依“法理”填补法律漏洞成为较为普遍的现实来看,抑或从发挥法理的“学科沟通功能”来看,确立第三顺位法源均有其必要性。从立法技术来看,将第三顺位法源表述为“民法基本原则”并非最优,

    现代法学 2022年1期2022-03-24

  • 浅析民事习惯的法源地位
    习惯的内涵,明确法理的法源地位。关键词:法源;习惯;习惯法;法理一、民法法源的演变及意义(一)从政策到习惯的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习惯被纳入民法典是我国民法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这部21世纪民法典的中国特色。根据第10条的规定,我国民法的法律渊源为二元制,即制定法和习惯。这一规定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期2021-11-30

  • 循环节的认定应遵循简写法的“法理
    应遵循简写法的“法理”。[关键词]循环节;简写;循环小数四年级期末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无限小数7.5656565……简记法是( ),如果根據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对于第二个空,学生的答案“7.57”高度统一;对于第一个空,学生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同样的,全体阅卷教师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进行了激烈的争辩,但直到最后仍未有定论,最后只能将两种答案都算作正确答案,才算平息风波。虽然评分标准可以权宜处理,而正确答案必然只有一个。下面笔者结合所思所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9期2021-10-01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树立法律权威的启示
    律;权威;文化;法理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立法技术成熟,法典体例完备,在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中就将法典科学地分为六个部分,并制定了具有法律总则部分效力的“具法”。此后,经过西汉、东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时制定了对中国后代和周边国家有巨大影响的《唐律疏议》,中国成文法的编撰达到顶峰。千年来,“以和为贵”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希望以诉讼的方式解决争端,选择了息事宁人,封建官吏在审判中更是信奉“盛世无讼”等观念,避免诉讼、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6期2021-09-10

  • 关于《档案法》“修正”和“修订”的辨析与正义
    正;修订;法学;法理Abstract: Since the 'Archives Law' was promulgated in 1987, it has undergone two revisions in 1996 and 2016, and one revision in 2020. Aiming at the two phenomena that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archives and legal circle

    档案管理 2021年1期2021-03-02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思考
    体意识提供充分的法理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实践,就是通过引导与强化现代国民社会建构与国家族际政治整合,健全与落实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的社会场域保障,立足与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化运行,协调与结合共有法治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法理教育等,从而厘清现代性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内生互动关系,推动国家法治现代化的实现,铸牢国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政治认同。关键词:政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理;法治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

    西部学刊 2021年1期2021-02-26

  • 依规治党语境中党员权利的法理阐释
    权利;依规治党;法理中图分类号:D2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21)06-0024-08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最具原创性的中国特色法治理论。善于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管党治党,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规治党,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党内权力的监督制约

    廉政文化研究 2021年6期2021-01-12

  • 寻求法理的方法
    325035)法理、法律和法学之所以冠以“法”字是因为也期许它们内涵着方法、孕育出方法并体现为方法,如求真问道、定分止争和纾困解难等方法,是否如此,其也是检验法理、法律和法学是否为法理、法律和法学的根本标准之一。那么,法理、法律和法学的方法是何种方法呢?这正是法理学作为方法论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寻求法理的方法。一、“九九归一”的方法这里的“九九”指的是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它无所不包、博大精深,可谓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这里的“一”可以是一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29

  • 法理思维论
    摘 要:“法理思维”作为论证和促进良法善治的思维方式,既包容又超越了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为法学的“规则之维”和“合法之维”增添了“正当之维”,生成“三维融合”的法学思维新体系。它以“明法”“言情”“说理”的法治实践样态,让法的真知、情的观照、理的论证“三元共建”协奏出法治实践的交响曲。它以坚守公正、尊重人权、促进和谐彰显“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人为本”的至善美德和良法善治的崇高理念。法理思维以其独特的认识能力、实践机制和价值导向,引发着法学方法

    现代法学 2020年6期2020-12-23

  • 党规法理的证成模式、演进路径与重构选择
    一极的党内法规之法理基础亦是理论工作的题中之义。应当明确,党内法规作为一种“政治法”的秩序并非基于存在而存在,而是基于规范而产生效力,因此理解党内法规的基础必须立足于一种符合政治实践的应然存在。关于党规法理的既有证成模式并不能完整回应“党内的法规法理基础为何”这个根本性命题。事实上,应基于政治法、公法的视角去厘清党规国法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简单关系,而是二元和谐构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形成了我国当代实质意义上的政党法治国框架建构。关键词:党规;国法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3

  • 关于法理的法律渊源地位研究
    30033关于法理的法律渊源地位研究高 远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吉林 长春 130033法理作为法律渊源之一是法理的本质决定的,司法者及立法者都应当积极注重法理的效能和价值。本文从法理的含义分析着手,明确了法理的本质和内涵,之后着重探讨了法理的法律渊源地位,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法理;法律渊源;法律精神制定法的缺陷是一种“先天缺陷”,法理作为法律渊源对于完善制定法缺陷,充分发挥制定法作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在中国语境下,法理作为法律渊源进入到

    法制博览 2016年36期2016-02-02

  • 论“特别法理优于一般法理”以日本修宪作为切入点的分析
    修宪派赖以立论的法理依据是:一个国家在修宪问题上享有自主权。对于这种法理依据,我们可以概括为“自主修宪论”。一般说来,“自主修宪论”是一种可以依赖、可以接受的法律理论。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修宪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是一种常见的宪法现象。譬如,“迄今有效的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就规定了修宪机关和修宪程序(第5条)。当时,制宪会议的代表已意识到宪法是必须修改的,而且一定会有所修正。到了1791年就提出10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

    中外法学 2013年5期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