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枣强司法铁军 努力争创“双一流”

2017-05-17 09:13吴晓萌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司法局
司法所工作 2017年12期
关键词:枣强县司法局普法

文 吴晓萌[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司法局]

2017年8月,河北省委主要领导提出了“全省司法行政工作要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争一流,省司法厅机关要在省直机关争一流”的工作要求,同时省司法厅厅长贾文雅提出了“争创双一流”的奋斗目标。衡水市枣强县司法局认真开展了“省厅争创双一流,枣强县局怎么办”大讨论,形成高度共识,达成高度一致,要用“一流的环境,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作风,一流的业绩”来争创全省全县的“双一流”。

一、营造一流环境,坚持硬件与软件并重,深入推进环境创优工程,鼓舞司法铁军“高士气”

一是营造舒适温馨的硬环境。枣强县司法局从2001年搬迁至今,16年来一直未进行修缮。司法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计划对水、电、暖,门、窗、线,楼顶地面、伙房厕所等十二个项目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改造,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办公环境。二是营造人文关怀的软环境。对特困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经济上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另外,为解决两位外地未成家的女工作人员的吃住问题,提供一间值班室,并对伙房进行改造,从生活上最大限度给予照顾。三是营造社会协同的大环境。坚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注重加强与乡镇和其他单位的沟通联系,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理解与支持,促进司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参观党建先进典型晨虹律师事务所

二、打造一流队伍,坚持党建与制度建设并重,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工程,激励司法铁军“大作为”

一是强化党的建设,构筑新高地,在坚定理想信念上提高站位。局机关目前设局党总支,下设机关、公证处、晨虹律师事务所、事杰律师事务所4个党支部,党员共计41名。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民主评议党员、党内监督等党建制度。强化学习教育,坚持每周例会必谈党建。深入开展“党员活动日”“主题党建工作日”等活动。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在科学规范管理上不断探索创新。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制订、修订、完善值班、考勤、门卫、公车使用、财务等制度,对工作秩序、工作状态、工作作风提出明确要求。结合各类制度及各科室职能,整合出台《枣强县司法局工作规范》,人手一册,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格局,进而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强化典型引领,以模范带动,激发活力,努力在打造一流队伍。推选优秀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及时对各科室人员进行调整,将年富力强、业务精通,有担当、能吃苦、愿奉献的年轻干部调整充实到中层领导岗位,激发工作热情和活力。

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

三、锻造一流作风,念好“严细实快新”五字决,在培树优良作风上持续发力,树立司法铁军“新形象”

念好“严细实快新”五字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获得更高的群众满意度。管理突出“严”字。从上班纪律、请销假手续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并指定专人进行考勤登记,树立危机观念,严肃工作纪律。服务体现“细”字。对待工作要细微细致,考虑事情周到全面。在接待来人来访及接听电话时,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作风讲究“实”字。办事要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培养全体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务实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工作力求“快”字。根据事项的轻重缓急、先后主次分配好时间和精力,增强工作效能。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符合有关规定、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对申请事项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同时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思路追求“新”字。创新工作思路,谋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创新发展。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微普法、领导干部法治大讲堂等特色活动,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提升枣强司法行政工作的影响力。

四、创造一流业绩,提高工作标准,发挥职能优势,打造司法铁军“硬品牌”

(一)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坚持“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引领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县”的理念,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计划用3~5年时间形成全县上下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局面。一是抓协调。充分发挥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重点抓好“谁执法谁普法”“以案释法”“媒体公益普法”三项制度的落实。二是强督导。联合县人大、县法制办定期到相关单位和部门检查督导普法工作,考核评议,全县通报。分层次培树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单位,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三是重创新。借力“互联网+普法”,将严肃的法治宣传变得生动有趣,切实增强法治宣传覆盖面。四是抓活动。协调相关部门有序开展“法律九进”“法治九建”活动,大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

(二)持续优化法律服务,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努力增强服务意识。从方便群众角度出发,公证员要多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人员要积极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指引,最大限度提升群众满意度;充分发挥好“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作用,为群众解疑释惑。二是大力整合法律资源。公证员主动介入全县房屋拆迁、工程项目、发票摇奖等工作,开展证据保全、现场监督等。律师对全县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进行“法律体检”,为重点领域、工程、项目和重大民生事项提供专项法律服务。此外积极参与群体上访、涉法涉诉和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置。充分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资源,深入实施法治宣传育民、法律服务惠民、法律援助济民、人民调解安民等公共法律服务四大工程。三是着力提升法律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强对法律顾问的培训力度,使其端正执业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站点的职能作用,积极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降槛扩面,扩大民事、刑事法律援助范围,保障困难群众应援尽援。

(三)不断强化法治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积极组织普法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等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广泛宣传《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证法》等,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二是抓好源头预防。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努力把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构建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四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做到重大矛盾纠纷整合力量齐参与、共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三是抓好末端治理。加强与公安、法院的衔接配合,把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做细做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力度,逐人见面、掌握情况、对症下药,把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纳入县司法局管理。积极开展适应性帮扶,协调民政等部门,为两类重点人群中特殊困难人员解决一次性救助、低保、危房改造等。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分析、研究,实施应对举措,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召开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学习会

受理法律援助案件

枣强县司法局全体工作人员今后将以更饱满的精神、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到法治中国建设当中,立足本职岗位,忠诚履职尽责,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制度、一流的作风和一流的业绩,奋力开启司法行政新征程,为法治枣强、平安枣强、和谐枣强、美丽枣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枣强县司法局普法
初心连民心 实事惠民生 枣强县教育局落实为民办实事、办好教育为人民
山西 标准引领提质增效 临猗冬枣强县富民
枣强县人大常委会 力促联动监督迅速启动、强势开局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难以阻挡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普法
普法
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