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A危害分析方法在外包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2018-07-23 08:42孙明达
浙江省安全生产论文集 2018年0期
关键词:承包商危害应急

孙明达

(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外包业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施工现场的承包商安全管理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寻求破解承包商安全风险管理的抓手,减少安全生产过程中“三违”现象的发生,促进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业绩,成为企业落实“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拟结合镇海炼化外包业务安全风险管控实践进行初探。

一、外包业务面临承包商作业高风险压力

通过对企业承包商承接的外包业务的安全风险现状分析,目前承包商安全管理呈现出队伍分散、整体素质不高、自主管理弱化,以及主管部门责任不落实、监管措施不到位等“五大风险”。镇海炼化通过开展外包业务JHA风险识别和评价管理,努力将外包业务的风险降至最低,确保镇海炼化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二、开展外包业务JHA风险分析的管理思路

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一种安全风险分析方法,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和改进措施,以达到控制风险、减少和杜绝事故的目标。JHA风险评价的工作流程包括外包评价的目的、根源和方法步骤。

(一)外包业务风险评价目的

外包业务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承包商人员受伤害,也不能使他人受到伤害,不能使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损害。分析时既要分析承包商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的危险、有害因素,也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险、有害因素。

(二)评价外包业务的风险根源

运行部作为外包属地的监管单位,外包评价人员应通过外包作业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承包商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和潜在的危害,具体包括:

一是资产(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二是承包商员工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错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三是外包作业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声、振动、湿度、辐射、高温、低温、生产性粉尘等),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四是承包商现场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三)外包业务JHA风险评价方法步骤

在识别出外包业务现场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后,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一是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二是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并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步骤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三是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不能过粗,亦不能过细,要能让人明白这项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四)建立外包业务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具体的外包风险从外包任务、岗位、危害和主要后果等方面填报,并从风险等级、现有控制及改进措施等落实。模板如表1所示。

表1 JHA记录表模板

其中L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表示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R表示风险度。一般来说,把风险度(危险度)表示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函数:R=f(L,S),在JHA分析记录表中,R=L×S,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包括行业特点、规模大小、资金、安全管理现状等)将R取值范围划分为轻微风险、可接受风险、重大风险、巨大风险等。

三、外包业务JHA分析的应对策略

(一)外包业务风险识别评价的侧重点

外包所在运行部、中心风险评价小组应定期对隐患排查发现的隐患进行风险评价。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工作危害分析(JHA)、预危害性分析(PHA)等,填写危害与风险评价记录表。记录由各识别单位存档,永久保存。在选择风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

a)活动或操作性质;b)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c)危害识别的目的;d)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e)潜在风险度大小;f)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g)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h)是否法规或合同要求。

(二)外包业务风险识别评价的具体做法

根据镇海炼化“确保外包业务风险管控无盲区”的要求,企管处、安环处按照《镇海炼化HSE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管理规定》要求,组织各外包业务商务部门和所在单位等17家单位,运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对原有的106项外包业务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外包作业环节的风险因素,对运行类、维保类和服务类三类外包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评价,并按照外包业务风险排序,梳理出22项合同列入中等风险,另有84项合同存在低风险度。下一步,企管处将进一步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方案、合同模板,并按照不同的风险级别,由安环处和属地单位组织承包商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落实,确保外包业务过程管理安全受控,具体统计如表2。

表2 外包业务风险评价结果汇总统计表

表3 风险评价结果(风险度)达到中等以上外包业务

续表

续表

(三)针对外包业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依据JHA轻微风险、可接受风险、重大风险、巨大风险等风险等级决定优先控制顺序,落实控制措施,以改进安全管理现状,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健康和公司财产安全。

1.外包风险评价措施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外包业务现场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技术与管理两方面,这些措施应考虑是否需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风险监控管理措施,应急预案,员工的HSE教育培训,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如表4。

表4 外包业务风险对策措施

2.根据外包风险等级落实针对性措施

对经初步识别为中等及以上的风险,各单位(部门)应制订现场控制措施,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以消除、降低或控制风险。

(1)健全承包商管理体系。针对以往外包业务承包商要建立哪些管理制度未明确现象,由企管处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对外包业务至少制订以下内部管理制度:包括HSE教育培训管理制度,HSE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应急方案和演练等制度。对违反公司HSE管理要求的行为,各单位按照《安全违章累计积分考核办法》要求对承包商及其违章人员安全违章实施累计积分考核,明确承包商(分包商)及其作业人员违章累计积分考核规则、标准及相应的惩处措施,建立并实施“承包商累计积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以提醒、约谈为主,与业绩信誉挂钩,触碰红线“一票否决”的递进式惩处机制。

(2)开展JHA等风险分析评价。外包业务所在单位负责,每年初各外包所在单位要组织承包商对外包业务进行风险分析,明确有什么风险(安全、环境、生产等),识别结果由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签字确认。平时加强动态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针对外包业务未开展风险分析,对JHA分析方法不熟悉,未建立隐患排查机制等现象,由安环处完善外包业务风险(事故)相关制度,将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编制入作业指导书中负责组织工作危害分析(JHA)、预危害性分析(PHA)等风险识别评价工具应用的宣贯,对外包所在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和承包商开展风险分析培训。外包业务风险评价结果和相应的控制措施,纳入承包商HSE学习培训考试和应急演练内容中。

(3)完善承包商外包应急管理机制。公司曾对106项外包业务进行分析,有62%以上的承包商没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已编制的应急预案中,有25%以上的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近一年来,40%以上外包业务未按时开展过应急演练。外包业务商务部门负责提出应急预案管理要求,并组织审核承包商应急预案;业务外包所在单位应监督检查承包商每月应急演练情况,提升承包商现场操作的应急水平。

(4)规范外包作业规程、操作法。目前运行类、维保类外包业务的作业指导书(包含操作法、技术规程、检修方案等)编写审核职责明确,但不统一。因此需统一作业指导书编写审核要求,明确服务类外包业务是否需要作业指导书或在何种情况下需编制作业指导书。生产处明确外包业务的操作法统一由承包商自行制订,由业务所在单位会签;操作规程制订跟随资产走,即谁的资产由谁制订规程,其中承包商制订的须经公司相关专业部门会签,企管处在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和合同模板中进行明确。

(5)加强外包现场作业票管理。经对本公司所有外包业务的调研,曾出现个别外包业务承包商作业时不办作业票或作业票不经所在单位会签。为此,需进一步明确外包业务承包商作业票证管理。一是由安环处负责,对外包业务作业如何办理作业票进行全面清理,坚持所有作业需办理作业票并经所在单位会签,其中识别为低风险的作业列入清单进行统一会签审批;中高等级风险作业须一单一签,并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企管处通过分类《业务外包合同模板》予以明确,商务部门并在签订外包合同中明确。二是业务所在单位要加强承包商票证管理要求,并将业务外包承包商作业票管理要求落实到每天巡检工作标准中,商务部门要将作业票各种要求汇总形成标准化表单,各单位执行到位不到位只需按表逐项打钩检查即可;商务部门定期组织各专业部门对外包业务进行监督检查。运行类:一月一查;维保、服务类:一季一查。

四、下一步外包业务安全风险评价应考虑的问题

从评价情况看,我公司各单位对风险评价的方法掌握不全、衡量标准化不一,说明镇海炼化在外包风险评价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宣贯和专业培训。从各单位《外包业务风险评价结果汇总统计表》看,公司外包业务中没有高风险和严重高风险的业务,实际上公司的环氧乙烷充装显然存在高风险危害因素。从系统性对外包业务进行JHA风险评价工作看,我公司从外包申请开始,从制度上保证了外包业务风险识别评价从无至有的规范运作,强化了属地岗位对承包商的监管责任和承包商自主管理意识。目前公司已迈出外包业务风险管控的第一步,2017年公司上报集团公司事故为零,被评为2017年度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职业健康先进集体。

下一步主要思路:一是公司继续对外包业务风险评价要求制度化、表单化,要求外包业务每年进行一次重点识别评价;二是要求外包所属单位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承包商进行日常宣贯、考试,形成JHA风险识别机制化;三是安环处明确深化外包业务承包商HSE观察、“低头捡黄金”等安全管理机制,企管处则明确查找 “低老坏”问题管理机制,并完善合同模板,将相关管理要求纳入合同中,不断推进外包业务JHA工作日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更好地促进公司外包管理安全平稳运行。

猜你喜欢
承包商危害应急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药+酒 危害大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核电厂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