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在现代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基于河北地区中捷友谊农场的实地调研与分析

2018-12-07 07:12张利娜许皓月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友谊订单农场

蔡 宁,尚 丹,王 莹,张利娜,许皓月*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43399)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现代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订单农业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经营方式,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以销定产、产销衔接的这种经营方式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如何在现代农场发展中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起到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对中捷友谊农场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及基地农户进行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农场发展和完善订单农业的实现机制。

1 河北省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的瓶颈与问题

1.1 河北省现代农场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国有农牧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阶段为完成国家特殊任务应运而生的产物,在我国农业发展、国防安全以及国家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国有农场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河北省农垦系统国有农牧场生产总值逐年大幅度提升,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486.82亿元(图1)。

1.1.1 河北省国有农牧场发展呈良好态势

图1 2000~2016年河北省农垦系统国有农牧场的发展轨迹Fig.1 Development trajectory of state-owned ranches belonged to farming system in Hebei Province in 2000-2016

1.1.1.1 国有农牧场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河北省农垦系统国有农牧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2.3亿元持续增至2016年的486.82亿元,且从2005年起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国有农牧场产业运行平稳,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表1),而所占比例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28%递减至2016年的11%;而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1.1.2 国有农牧场职工增收,职工生活得到改善。国有农牧场职工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收入水平稳步增长,使得职工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职工生活水平及质量明显提高。

表1 2000~2016年河北省农垦系统国有农牧场的生产总值情况Table 1 Gross production of state-owned ranches belonged to farming system in Hebei Province in 2000-2016

1.1.1.3 国有农牧场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维护社会稳定。国有农牧场一直承担着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不同国有农牧场立足各自优势,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国有农牧场成为保障农产品供给、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河北省国有农牧场不同农产品产量发展趋势差异较大,其中,粮食和油料作物产量均呈增长趋势,粮食作物产量由2005年的34万t增加到2016年的62万t,油料作物产量由2005年的983 t增长至2016年的1 898 t,且2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1,2]。

1.1.2 河北省国有农牧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1) 产业结构有待继续优化。种植业和养殖业占比分别为50.9%和40.4%,三产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所占比例仍在较小,种养结合、一二三产融合的程度较差。(2) 经营者素质有差距,政策落实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生产管理模式比较传统,掌握新技术能力不强,对各种惠农政策的执行力不够。(3) 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农药的投入量增长较快。(4)农场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没有固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三大领域衔接断链,造成生产经营状况不佳,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2 河北省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存在的问题

1.2.1 政府职能错位,产业政策和措施不健全 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需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但地方政府的职能错位,没有起到积极规范、引导、服务和监督的职能,并不是对订单农业进行积极的宣传、引导,而是直接与企业签订订单,再落实到农户,与市场经济的原则背道而驰。另外,产业政策逐渐有所倾斜,但配套措施并不健全,缺乏规范的措施,使得发展订单农业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

1.2.2 技术推广和服务滞后,品牌意识淡薄 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必须以科技为依托,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有些国有农牧场技术推广和服务滞后,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无法做到标准化,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推广与发展。另外,政府和龙头企业对创建农产品品牌意识淡薄,缺乏认识。农产品没有很好的质量和品牌,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1.2.3 订单农业环境不够完善,管理不规范 部分国有农牧场对订单农业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订单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相关的政策措施与其相配套,社会服务滞后,发展订单农业的环境与条件不完善。另外,订单农业管理不规范,整体来说,订单履行率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不强,订单程序不健全,合同内容不详细,运作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2 成功案例

2.1 中捷友谊农场发展概况

2.1.1 农场规模 中捷友谊农场位于河北平原东部,渤海湾西岸,主要是平原地貌,土壤以潮土、沼泽土和盐土为主,农业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和渔牧养殖;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并有沧县、黄骅等县排沥河道经过,具有引水、行洪、排沥作用,保证农业的生产需求。2010~2016年该农场的生产总值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了135.52亿元;农场总人口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职工人数逐年递减(表2)。可以看出,中捷友谊农场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发展稳定,职工收入增加,经济实力逐年增强。

2.1.2 产业发展 中捷友谊农场三产运行平稳,结构逐年优化。一二三产业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发展,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呈稳定增长趋势发展;第三产业呈先平稳后快速再平稳的增长趋势发展,自2010年起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到2015年开始进入稳步增加时期[1,2]。

表2 2010~2016年中捷友谊农场的生产总值情况Table 2 Gross production of China Czechoslovakia Friendship Farm in 2000-2016

2.1.3 经营范围 中捷友谊农场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蔬菜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等。农作物种植方面主要发展大田规模农业和设施种植农业,201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 563 hm2,2014年实现农工土地集中流转,并成立中捷农垦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利用现代化先进农业机械,发展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大田规模农业,从事饲草种植及小麦良种繁育种植;利用最先进的高新科技技术发展设施农业种植。在养殖业方面以发展奶牛养殖生态牧场为主,带动周边饲草业的迅猛发展,2016年养殖业产量达到3 104 t,且继续发展奶制品深加工,带动中捷乳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升级。水产养殖方面采用工厂化健康循环养殖方式,2016年水产品产量达到了 3 104 t[1,2]。

3 中捷友谊农场发展订单农业的流程图分析

以现代奶业为主导产业,形成了集奶牛养殖、牧草种植、沼气提纯、光伏发电、特色种植等多业态经济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现已逐步形成了“畜乳饲肥田”五位一体的中捷特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依托产业需求现状也形成了“饲草规模化标准化订单种植—新鲜奶源专业化订单养殖—肥料回归饲草种植”“万亩小麦良种繁育订单种植”“万亩高粱订单种植”“药用牡丹订单种植”的订单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多业态经济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保证了政令畅通的同时也保障了国有土地的经济效益(图2)。

3.1 立足优势,以产业促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图2 中捷友谊农场的订单农业示意图Fig.2 Sketch map of order agriculture in China Czechoslovakia Friendship Farm

中捷友谊农场现有规模化种植耕地0.4万hm2,近年来农业从传统耕作转变为大型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方式。每年与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签订0.3万hm2青贮玉米和333.33 hm2苜蓿产量订单,与中捷农科所签订666.67 hm2小麦良种育种订单,与同仁堂签订药用玫瑰花订单,与茅台酒业签订666.67 hm2高粱订单。同时,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与区域内的河北乡遥乳业有限公司以及伊利、蒙牛、君乐宝等其他乳品企业,通过订单合同,提供高质量的新鲜奶源。逐步将订单农业引入到产销活动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其年产的粪污和秸秆通过“预处理调配+CSTR中温发酵+沼气净化”为核心的处理工艺,以粪污、秸秆为原材料,生产沼气、液态肥、固态肥,再回到中捷友谊农场实现循环再利用,变“粪”为宝。在中捷友谊农场全区域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3.2 依靠先进技术,保证订单产品质量,打造名优品牌

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是抓住订单的前提条件,质量是订单农业发展的生命。中捷友谊农场在发展订单农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从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通过加强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建设,采用“苜蓿-青贮玉米/小麦”轮作生物改良技术体系,可以供应奶牛高质量粗饲料并消纳奶牛粪尿,形成农牧良性生态循环,还可以改良盐碱地、改善环境、净化水质。建有小麦品种对比试验基地及小麦品种繁育推广基地,通过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更为适合的小麦品种用于大面积种植,加快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将农业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孵化。高的科技含量,可获得更多的订单,使农产品生产走向了规模化、基地化和集约化的道路。

3.3 企业联动,稳固产供销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龙头企业作为订单农业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在稳固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产品流通中架起了桥梁。中捷友谊农场在2014年10月实现所有生产队转型,收回所有租用土地,集中整合土地约0.4万hm2,由其下属的沧州临港中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模化、集约化管理经营。实现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的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中捷友谊农场还有一家河北景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企业是以现代农业机械服务为主,同时集种植、养殖、饲草购销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业企业。其采取“服务于种植、养殖、加工”的经营模式,架起了中捷友谊农场与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的合作桥梁,实现农作物种植的产、供、销一条龙运营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

3.4 政府启动,农工参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中捷友谊农场收回租用土地,集中整合土地,农场财政每年投入3 600万元用于支付转型劳动力人口500元/(人·月) 的生活保障费和非劳动力户籍人口400元/(人·月)的生活保障费。中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转型后的农工进行雇佣,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使农工可以再就业,实现收入倍增。转型改革农工,使农工的利益得到保障;集中流转土地,推广现代化农业机械,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经营;土地流转有助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4 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经营模式的实现机制

4.1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使订单农业规范化发展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积极运用政策法规,引导订单农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农场了解市场、开拓市场,促进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各个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密切配合,为订单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2 龙头企业发力,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

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当前最主要的形式是依托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与经营,是联结农场与市场的桥梁,能确保农场及农民的切实利益。农场与龙头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原材料,可以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只有把龙头企业做的更好、更强大,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才能增强订单农业发展的拉动力,保障订单农业的持续发展,更有助于组织管理体制创新,衔接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三大领域,稳定和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

4.3 以科技为依托,“互联网+”为手段,实现“按需订制模式”

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必须以科技为依托、农产品为纽带、“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融合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三大领域,从而实现“按需订制模式”。农场的资源优势要想转变为市场优势,农产品必须先被市场接受和欢迎,因此,必须依托先进科技进行标准化的种养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打造名优品牌,才能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为订单农业发展提供设施条件,使农产品从生产开始即与需求直接挂钩,将具备高附加值、健康、安全新属性的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提升农场的经济效益,保障农民的利益。

猜你喜欢
友谊订单农场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以城为“媒”话友谊
农场假期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农场
友谊之路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