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巍《知识与智慧》英译分析

2019-04-11 01:16郭小菡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3期
关键词:源语言翻译方法

郭小菡

摘要:从《知识与智慧》的英译文章着手,本研究分别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总结三个方面剖析议论性散文的翻译方法,并从文本分析、词语分析和句子分析三个角度阐述了翻译议论性散文不仅需要对源语言做出精确的把握,还需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既要做到形式上的对等,也要做到意义上的对等。

关键词:议论性散文;翻译方法;源语言;目的语

《知识与智慧》是暨南大学翻译学院林巍教授创作的一篇文章。笔者以《知识与智慧》一文翻译过程为例,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总结三个方面剖析议论性散文的翻译方法。

一、译前准备

(一)文本分析

关于《知识与智慧》,笔者认为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简洁、逻辑清晰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语言特征。此外,文章作者还喜欢用举例和排比的手法进一步阐释文章论点以及抒发感情。因此,在翻译文章的时候,笔者认为不仅要做到意义上的对等,还要尽量还原原文的语言风格。

(二)平行文本的阅读

通过阅读林巍教授翻译的其他文章,笔者发现他喜欢使用意译的翻译手法,在还原原文意思的同时,尽量使文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如使用增译法、省译法等一些翻译技巧,使译文变得连贯流畅。此外,林巍教授在用词的选择上也十分精确,使译文可以更加接近目的语。因此,笔者在翻译时需要尽量模仿还原林巍教授的译文风格,这也对笔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翻译过程

(一)词语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又要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考虑原文语言简洁凝练等语言特征,笔者在翻译时选择简单常用的词来组织简短自然的句子,以此再现原文的语气。翻译归根结底是对一个个词语的翻译,词语的翻译是句子翻译的第一步。

1.词义的表达与引申

在原文中,有许多词语,在对其进行翻译时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对等,而必须深入句子内部,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深刻理解,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与思想,并进行词义的表达与引申。

例1原文: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是人们历来愿意谈论而又似乎谈不清的问题。

译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wisdom is a problem that people are always willing to talk about but may not reach a conclusion.

分析:本句中“愿意谈论而又似乎谈不清”是翻译的难点。此处笔者并没有将这句话直译成“always willing to talk about but may not talk about it clearly”,而是意译为可能不能得出一个结论,间接地表达了谈不清的概念,如此一来便不仅做到了表面上的对等,也使得整个译句语义确切,表达自然。

例2原文: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可能把某个复杂的问题看得很透,而一个哲学教授却可能在某些简单事情上做出蠢事。

译文:An illiterate may understand a complex problem clearly, while a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may make mistakes in some simple things.

分析:本句中笔者没有将“把某个复杂的问题看得很透”直接翻译成“see a complex problem thoroughly而是把“看”译为“understand”,把“透”译成了“clearly”,因为原文想表达的意思是理解或者明白某个复杂的问题。笔者也没有把“在某些简单事情上做出蠢事”直接译为“like a fool in some simple things”,而是将做出蠢事译为在某些简单的事情上犯错误,因为此处表达的意思是哲学教授也有可能犯一些低级错误。本句用意译的手法还原了原文的含意,更能清晰地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

例3原文:查阅了各种工具书,其解释都难以令人满意,因为所谓智慧常与能力或聪明相混淆。

译文:Although we have looked it up in various reference books,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perfect definition, as we usually confuse the so-called wisdom with competence or intelligence.

分析:在本句中“解释”并没有直接译成“explanation”,而是译为“definition”。因为前面提到了查阅工具书,那我们在工具书中查阅的应该是定义,因此笔者认为此处“definition”比“explanation”更为准确。此外,原文“聪明”这一词的选择也是本句的难点之一。聪明在字典中的解释多种多样,如“cleverness”“brightness”等,之所以选择“intelligence”是因为原文中更大程度上指的是智商,我们说一个人聪明通常是指此人智商高。但智商高不一定等于有智慧,因此,此处选用“intelligence”更为贴切。

2.文化词语的英译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所谓文化词语是指有一定文化背景或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包括在一定历史阶段沉淀下来的镑语、典故、特殊的人物名称,以及现行的熟语、习语等。文章中出现了许多文化词语,而这些文化词语对英语读者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因此翻译好其中的文化词语非常重要。

例4原文: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所以使出“借东风”的计谋,是因他有著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塞翁失马”所以复得,是因他熟知马的习性。

译文:Zhuge Liang, a statesman and strategist, Prime Minister of the Kingdom of Shu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who became a symbol of resourcefulness and wisdom in Chinese folklore^ used fire boats with east wind to attack Caocaos army for his profound knowledge of astronomy and geography.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a legendary figure in Chinese folk tales) was sure his horse would come back after it missing because he knew the habits of horses very well.

分析:有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在中国可能妇孺皆知,但对外国人而言,不提供任何背景知识或解释,仅看表面文字,他们也许会感到茫然。因此,笔者特别增译了对诸葛亮和塞翁两个人物的解释,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例5原文:智慧其实无法尽用语言概括——还包括情感、品格、观念、德行、性情以及天时地利等综合因素的整合,而其最高境界是“大智若愚”。

译文:In fact, wisdom cannot be summarized by languages, for it includes emotions, characters, views, virtues, disposition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onverging factors such as timing and place. The highest state of wisdom is that still water runs deep.

分析:本句中“大智若愚”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词语,指的是真正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而不露锋芒,但笔者并没有直译为“A man of great wisdom often appears slow-witted”而是使用归化的策略意译成了“still water runs deep”。其实笔者认为这两种表达方法都未尝不可,但“静水流深”这样的表达更能深化原文的思想,在结尾处使用能起到升华点题的作用。同时,没有直白地解释“大智若愚”的意思,也起到了陌生化效应的作用。

(二)句子的翻译

增译法

增译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或修辞和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词语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增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满足译文句子结构的需要,二是为了满足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或句子衔接的需要。在增译时,译者可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必须进行增译,否则就不能忠实而又通顺地传达出原句的意义。

例6原文:但是,有知识绝不等于有智慧。

译文:But a man with knowledge does not mean he is a wise man.

分析:本句用漢语表达时是一个典型的无主语形式,因此在翻译成英语时要增加主语,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译句中增译了主语“man”也体现了英语语法结构的严谨,英语重形合及汉语重意合的特点。

例7原文:知识向外求得,智慧于内在感悟。

译文:Knowledge can be gained by reading books or learning from others experience but wisdom roots in inner perception.

分析:本句使用增译的方法,将知识向外求得的内在意义解释了出来。笔者将其理解为知识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者吸取他人经验获得,因此译为“Knowledge can be gained by reading books or learning from others experience”。原句“智慧于内感悟”省去了动词“源于”,因此译成英语时要将动词补充出来,所以应增译“root”一词,表达智慧根植于内在感悟。

例8原文:知识越获越丰富,智慧越凝越升华。

译文:With every increase of knowledge, wisdom becomes more sublime.

分析:由于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有时逻辑关系呈隐性连接,需要译者运用推理发现逻辑关系并显现出来,以符合英语句法的形合特征。本句中汉语的意思是通过知识的积累,智慧才能得到升华,因此译句中补充了原文潜在的逻辑关系,用独立主格结构突出了汉语内在的因果关系。

三、翻译实践总结

在翻译之前,译者一定要熟读、精读原文。在精读原文时,译者不但要理解原文的表面意思,而且要深入分析、研究、揣摩,领悟其深层次的含义与思想。此外,英语与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区别较大,如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特点和表达习惯,译出地道的译文。翻译之后译者应当进行审校,精益求精,使译文质量不断提高。笔者对原文翻译之后,始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审校,从词汇、语句等方面不断修改与完善,精益求精,尽力使译文“信、达、切”。

参考文献:

[1]全亮.散文《我与地坛》翻译实践报告[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王优松.《90年代中国文化之记忆》翻译实践报告[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源语言翻译方法
浅谈陶瓷英语翻译中的同化和异化
浅析日语口译译员素质
民俗旅游资料日译方法探讨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
跨文化视角下对具有修辞手法谚语英译汉的研究
以口译实例谈双语知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