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杰,郑天生,焦泽华,王 改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市生殖妇产分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仍然居高不下,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的同时,选择合理的剖宫产术式也变的更加重要。腹膜外剖宫产与腹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是目前我国临床主要采用的剖宫产术式[1]。本文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在赤峰市妇产医院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孕妇100例,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在赤峰市妇产医院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孕妇100例,其中腹膜外剖宫产的孕妇50例为研究组,腹膜内剖宫产的孕妇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的平均年龄为(30.94±3.65),平均孕周为(38.38±0.94),BMI为(28.65±3.7);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1.22±4.45),孕周(38.23±0.73),BMI为(27.17±3.43),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术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研究组手术方法:麻醉满意后,取平卧位留置导尿管,常规消毒铺巾。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分离腹直肌,暴露出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及子宫下段三角区。将三角区疏松组织提起剪开一小口,伸两指于膀胱与腹膜反折之间隙中,先以一指紧贴子宫左右滑动,分离膀胱与子宫,并于子宫下段向右前方扩大间隙,再用拇指分离膀胱与腹膜反折及被覆的腹横筋膜,并向右下推,使膀胱退至耻骨联合后方,显露子宫下段。在宫缩间歇期于子宫前壁取一横切口切开子宫,娩出胎儿、胎盘后缝合子宫,探查后逐层关腹。
对照组手术方法采用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术后镇痛使用率、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的差异。
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30.06±4.85)、胎儿娩出时间(5.44±1.75)与对照组的(30.14±4.77、5.52±1.8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353.00±63.58、353.00±6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在术后体温(36.71±0.29)、新生儿Apgar评分(9.80±0.40)方面与对照组(36.66±0.23、9.68±0.4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排气时间(1.72±0.45)、术后镇痛使用率(34(68.0%))和住院时间(5.32±0.82)上与对照组(2.06±0.62、43(86.0%)、5.96±0.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膜外剖宫产手术难度系数较大,对术者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但此种手术能够有效避免术中对腹腔脏器的污染,不会对腹腔造成太大的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将对产妇的不良损伤降到最小[2]。Yapca Omer E的研究表明腹膜外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小、减少了术后镇痛需求,提高了口服耐受性。周巍的研究结果表明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小,无需禁食水,肛门排气早,术后恢复快,抗生素应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是值得推广的剖宫产术式。
本研究认为腹膜外剖宫产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对产妇的身体损伤较小,而且通过对术后一般情况比较,排气时间短,更加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术后镇痛使用率低,利于产妇及早的下床活动,在住院时间上也有明显缩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住院的经济压力,产妇恢复的也更快,相比于腹膜内剖宫产更加有优势。
综上所述,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排气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镇痛使用率低、住院时间较短,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可以作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根据产妇情况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