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研究

2020-04-17 13:51
关键词:尿频胃肠功能肌瘤

张 杰

(新疆阿克苏新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新疆 阿克苏 842100)

子宫肌瘤属于生殖系统肿瘤疾病,是女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多为中年女性,患者患病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月经量增加、继发性贫血、流产或者不孕,腹部存在不同程度包块,有明显疼痛情况,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不育等严重情况[1]。共计有48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于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探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有48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于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32.3±1.2)岁;浆膜下肌瘤患者10例,粘膜下肌瘤患者8例,肌壁间肌瘤患者6例;已生育患者10例,未生育患者14例;有人流史患者例5;研究组24例,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2.4±1.3)岁;浆膜下肌瘤患者11例,粘膜下肌瘤患者7例,肌壁间肌瘤患者6例;已生育患者11例,未生育患者13例;有人流史患者例6;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以及参与要求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48例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手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切口为下腹部耻上两横指位置,确定手术位置后将腹壁逐层切开,在肌瘤基底位置注射缩宫素,完成后对肌瘤组织进行剥除后清洁缝合。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手术实施全身麻醉,手术体位为仰卧位,在麦氏点、脐孔位置做穿刺,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气腹压力控制在12 mmHg,将腹腔镜置入后详细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以及生长情况,将6U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注射入肌瘤包膜内部,使用单极电凝钩在肿瘤组织凸起位置进行横向切开,切至子宫层位置,明确子宫肌瘤组织后进行剥离,确认剥离彻底后即可进行缝合,并对创面进行冲洗后进行电凝止血并缝合关腹。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48例患者手术操作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详细统计患者手术后感染、尿频、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腹腔粘连的发生情况,分组计算并对比各项均值及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尿频、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8例患者手术指标及安全性对比)、[n(%)]

表1 48例患者手术指标及安全性对比)、[n(%)]

手术后住院时间(d)组别 n 手术中出血量(mL)并发症(%)感染 尿频 胃肠功能紊乱 腹腔粘连 总发生率研究组 24 40.3±3.6 4.3±0.3 0 1 0 0 1(4.17)对照组 24 98.6±4.6 7.9±0.6 2 2 1 1 6(25.00)x2/t 48.896 26.290 4.181 P 0.000 0.0000.041

3 讨 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传统手术相比有显著的优势[2],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尿频、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与传统经腹子宫剔除术治疗相比手术切口更小,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少,手术恢复速度较快,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且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后感染、尿频、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腹腔粘连情况的发生,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手术质量[3]。

综上可知,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操作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尿频胃肠功能肌瘤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老了就应该尿频吗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尿频与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