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对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功效研究

2020-04-17 13:51陈嘉铭王花珍
关键词:尿潴留膀胱针灸

易 敏,陈嘉铭,王花珍

(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产妇分娩后12 h内无法自行排尿。由于产妇分娩期间过度压迫膀胱和周边组织,从而导致组织水肿、缺血、膀胱括约肌痉挛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该症状还会导致患者尿液集聚在膀胱内,无法自主排尿。产后尿潴留症状会导致产妇身心遭受较大痛苦,还会对乳汁分泌造成影响,无法实现新生儿尽早吸吮,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率[1]。当病情比较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子宫收缩乏力,从而产生出血症状。传统疗法在治疗产后尿潴留患者时,多采用温水刺激会阴部和倾听流水声等。采用肌肉注射药物和导尿术处理方式会加剧患者痛苦,还会导致尿路感染症状[2]。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对治疗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我院2018年01月~2019年05月收治的7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01月~2019年05月收治的7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共有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中,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27.1±4.7)岁;研究组中,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28.7±4.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本组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确诊为产后尿潴留患者,患者能够准确回答各项问题,排除精神障碍、严重器官组织病变患者、存在既往疾病史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死亡的患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法。气虚型患者,表现为小腹胀痛,精神不振、选择阴陵泉、中极和百会;肾虚型患者,表现为小腹胀痛,腰膝酸软,选择足三里、阴陵泉和穴中。血瘀型患者,表现为小腹胀刺痛,舌苔薄白,脉搏沉稳,选择阴陵泉、中极、三阴交、太冲以及血海;气滞型患者,表现为小腹胀痛,烦闷不安,情志不畅,舌淡红且舌苔薄柏,选取中极、合谷、水泉和阴陵泉;针灸治疗的刺入深度控制为2寸,待至得气候,接电针并留针0.5 h[3]。

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干预,针灸治疗同对照组,热敷疗法的中药组方如下:30 g莱菔子、30 g菟丝子、30 g王不留行、28 g补骨脂、20 g生姜、15 h葱白、12 g当归、9 g川芎、9 g桂枝。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加入食盐少许。蒸煮后于患者气海穴、神阙穴热敷,并且包裹保鲜膜进行固定,热敷治疗时间为0.5 h[4]。

1.4 指标观察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排尿时间以及排尿疼痛感。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5]:显效标准:患者治疗后能够自行排尿,膀胱内无剩余尿液,排尿困难、下腹胀痛等症状消失;有效标准:患者治疗后能够自行排尿,膀胱内尿液余量少,排尿困难、下腹胀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标准:患者治疗后仍然感觉到排尿困难,且B超提示膀胱内尿液残余量超过150 ml。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排尿疼痛感进行评价。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耐受;0分为无疼痛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和分析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并且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且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排尿时间

通过对两组患者排尿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排尿时间为(8.10±1.11)h,对照组患者排尿时间为(11.2±1.24)h,两组患者在排尿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腹痛评分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情况都得以改善,且研究组患者腹痛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腹痛评分情况

表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腹痛评分情况

组别 时间 腹痛评分研究组 治疗前 7.13±1.08治疗后 2.75±0.51对照组 治疗前 7.15±1.10治疗后 5.26±2.51

3 讨 论

正常排尿过程中,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信号会通过盆神经传入纤维传输到排尿中枢,对阴部神经、骶骨神经进行调节,从而放松尿道及其周边横纹肌。通过调节盆神经能够促使尿肌收缩、放松尿道平滑肌,从而促使排尿[6]。产后尿潴留是产妇分娩后发生率比较高的症状,产后患者膀胱肌麻痹、盆腔神经丛、膀胱暂时性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患者膀胱内尿液无法全部排出。产后尿潴留患者会感觉到膀胱部位胀痛感,无法自行排尿。影响产妇产后尿潴留症状的原因包括分娩疼痛感、精神紧张、腹部压力下降以及宫缩乏力等[7]。按照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尿潴留发病原因与妊娠孕激素改变有关,会导致患者泌尿系统生理病变,且分娩期间的产程、助产钳、镇痛以及会阴部损伤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产后尿潴留症状。当患者产程时间大于700 min时,助产与分娩镇痛是产后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8]。分娩镇痛能够阻断神经纤维信息传输,对排尿神经调节造成影响。当患者分娩产程长,且尿道与膀胱受压时,就会导致黏膜水肿、充血,肌肉张力下降,再加上患者产后恐惧感,不敢用力排尿。在分娩期间的会阴裂伤和侧切,极易导致外阴部创伤性疼痛,从而导致膀胱支配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导致尿道肌肉痉挛,从而引发尿潴留。其次,由于患者没有正确认识到分娩后排尿问题,不良心理情绪会增加排尿难度,从而引发产后尿潴留。为了避免患者产后发生尿潴留症状,应当尽早下床活动,鼓励患者自主排尿。

按照中医学理论研究能够看出,尿潴留归属于“癃闭”范畴。在分娩期间,产妇会过度消耗精气,从而导致肾气不固,开阖功能失调,致使产妇小便不利。因此在治疗时应当以通络祛瘀、利水温肾等疗法为主。给予产后尿潴留患者针灸疗法,按照患者体质分型,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气虚型患者选择阴陵泉、中极和百会;肾虚型患者选择足三里、阴陵泉和穴中。血瘀型患者选择阴陵泉、中极、三阴交、太冲以及血海;气滞型患者选取中极、合谷、水泉和阴陵泉。通过上述穴位针灸治疗,能够起到补肾壮阳、清热利湿之功效。还能够促进膀胱气化。此外,采用针灸治疗方法能够调整膀胱逼迫尿肌的功能,加剧膀胱内压力。并且促使盆腔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外生殖器传导,从而使患者产生尿意。选取上述穴位还能够起到活脉通络、行气利水以及通利小便之功效[9]。足三里能够祛湿健脾、扶正固本;三阴交益肝肾、健脾胃;中极为膀胱募穴,是膀胱经气聚集之地,能够有效调节水液代谢,还具备利尿利肾之功效。阴陵泉为脾经合水穴,穴位治疗能够起到利水祛湿、健脾之功效;通过上述穴位相伍,能够通利三焦、补虚益气、疏通水道。中药热敷法是将中药加热之后,选取人体穴位进行热敷,并且热力和药力能够渗透到经络血脉中。采用药物与温热刺激协同作用,能够穿透皮肤直达腹部,从而起到活络温经之功效。在热敷中药组方中,莱菔子具备除胀消食、治痰定喘之功效。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可知,莱菔子能够对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作用起到拮抗效果,炒熟的莱菔子能够强迫膀胱促使尿肌收缩,舒张膀胱括约肌,还能够改善排尿功能,对于动力性尿路梗塞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也能够治疗由于前列腺增生所致机械性尿路梗塞症状。菟丝子能够滋补肝肾,利尿补肾;补骨脂可以助阳补肾、止泻温脾,能够有效作用于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以及遗尿和尿频等症状。王不留行籽具备利尿补肾、通淤活血之功效。生姜能够驱散寒邪、发汗解表;葱白主治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当归具备调经止痛、补血和血之功效;川芎具备活血祛瘀之功效;桂枝具备助阳化气、温通经脉之功效。联合上述诸味药材进行热敷,可以使药力直达经络,发挥出治疗效果。联合针灸与中药热敷治疗,能够缓解疼痛与肌肉紧张症状,缓解尿道周围肌肉痉挛症状,促进膀胱收缩,以此恢复患者自主排尿功能[10]。此外,联合治疗方式还能够缓解子宫收缩疼痛感,避免患者产生剧烈的腰酸胀痛症状。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患者划分为不同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患者排尿时间为(8.10±1.11)h,对照组患者排尿时间为(11.2±1.24)h,提示联合针灸与中药热敷治疗能够缩短排尿时间;在对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评分为(2.75±0.5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评分为(5.26±2.51)分。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从以上比较分析结果,验证了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研究只是选取了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量比较少,因此所获得的研究结论说服性比较低,希望在后期工作中能够开展大量产后尿潴留患者的研究,以此确保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给予产后尿潴留患者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加快排尿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潴留膀胱针灸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针灸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