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晨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湖北 武汉 430070)
对于年龄≥35周岁的高龄产妇,由于软产道弹性减退、骨盆可动性不强等条件制约,其分娩时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1]。为取得良好的分娩结局,针对该类产妇的护理策略也非常重要。本研究以100例高龄产妇为观察对象,重点探讨了助产护理模式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价值,现分析如下。
本研究设计选择100例高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入选产妇均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分娩,骨盆发育正常,且均属于单胎头位妊娠。按照1:1比例随机归为两组,A组初/经产妇28/22例,年龄最低/最高35/44岁,平均(39.2±2.7)岁;孕期最短/最长38/42周,平均(39.5±0.4)周。B组初/经产妇29/21例,年龄最低/最高35/43岁,平均(38.7±2.3)岁;孕期最短/最长38~42周,平均(39.6±0.6)周。将A、B组的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P>0.05,有可研究性。
A组实施常规产科指导,包括常规产前检查与指导、分娩时安排助产士接生等。B组在常规指导下接受助产护理,包括:①产前:安排专员与产妇交流,结合产妇的心理情绪状况,给予其适当的安抚与开导;为产妇科普分娩知识,包括产前检查作用、饮食营养指导以及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等,从心理与精神层面上缓解产妇的紧张与担忧,从而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②产时:安排1名助产人员在产妇产程开始时陪护,与产妇继续保持交流,鼓励、安抚产妇情绪;同时结合其宫缩频率,适时给予深呼吸引导;待进入宫缩间歇期,嘱产妇尽量饮食,补充机体能量;指导其通过音乐疗法、情志转移法稳定情绪,转移对疼痛的专注力。③产后:第一时间向产妇汇报围生儿的健康状况,适时表扬、鼓励产妇,帮助产妇向母亲的角色转变;同时为产妇讲述缓解疼痛的方法、如何科学喂养及饮食等,以加速产妇的康复。
观察并统计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同时记录其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
将此次研究的计数、计量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程序中处理,具体通过x2与t完成检验,P<0.05,说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B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A组,且各产程时间(第一、第二产程等)较A组缩短均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自然分娩率及产程时间的记录结果(
表1 两组自然分娩率及产程时间的记录结果(
组别 自然分娩率[n(%)]产程时间(h)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总产程A组(n=50) 32(64.0) 10.05±1.58 1.49±0.38 10.37±1.36 B组(n=50) 41(82.0) 6.81±1.29 1.03±0.22 7.30±0.79
近些年,受我国生育政策、社会竞争压力以及人们晚婚晚育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龄产妇的数量也在逐年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高龄产妇分娩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普通产妇相比,高龄产妇普遍需要面临更复杂的分娩过程,分娩时发生难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的概率也更高[2]。助产护理作为一种朝阳服务产业,能够围绕高龄产妇的产前、产时及产后3个阶段,为产妇提供专业的指导以及心理精神支持,对于消除产妇分娩时的孤立无援、紧张担忧等心理非常有帮助,利于帮助高龄产妇顺利渡过分娩,并最终起到改善母婴结局的作用[3]。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助产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中,由经验丰富的助产人员从产前到产后为高龄产妇提供一系列指导与服务,使产妇保持更平稳的情绪积极配合分娩。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自然分娩率较A组得到更明显的提升,同时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上较A组均更加省时。助产护理的引入,能够让产妇在心理准备更加充分、环境更加轻松的情况下进行分娩,既有效推动了产程进展,又提高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中开展助产护理,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推动产程进展,有较好的干预成效,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