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腾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诊治慢性胃炎患者计110例,随机分为单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n=55)与联用克拉霉素治疗实验组(n=55),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疗效理想,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107-01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常伴随食欲减退、反酸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效果,研究选择我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计110例为对象,评价了单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与联合使用克拉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诊治慢性胃炎患者计110例,随机分为单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n=55)与联用克拉霉素治疗实验组(n=55)。对照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24~65(45.28±12.51)岁,病程1~18(11.24±3.10)年。实验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3~66(46.18±13.04)岁,病程1~17(11.30±3.24)年。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满足慢性胃炎诊断标准,无用药禁忌症。
1.2方法
对照组单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口服,每日用药2次,每次剂量设定为20mg。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療,克拉霉素每日用药2次,每次剂量为0.25g。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症状消失,胃部黏膜病变完全消失,判定为痊愈;症状基本改善,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70%以上,判定为显效;症状减轻,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30%,判定为有效;未见显著改善判定为无效。(2)对比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痛、恶心、烧心、嗳气、食欲不振、腹泻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痊愈29例(52.73%),显效13例(23.64%),有效11例(20.00%),无效2例(3.64%),总有效率为96.36%(53/55),对照组痊愈18例(32.73%),显效14例(25.45%),有效15例(27.27%),无效8例(14.55%),总有效率为85.45%(47/5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X2=7.198,P=0.007)。
2.2不良反应
实验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4例(7.27%),恶心1例(1.82%),烧心1例(1.82%),嗳气4例(7.27%),发生率为18.18%(10/55),对照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7例(12.73%),恶心4例(7.27%),烧心4例(7.27%),腹泻2例(3.64%),食欲不振2例(3.64%),嗳气4例发生率为7.27%(23/5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X2=5.359,P=0.021)。
3 讨论
慢性胃炎为消化内科常见病,由于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而引发,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隐痛、饱腹、反酸、食欲衰减等[1]。奥美拉唑为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该药物在作用于人体后,可选择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可通过抑制H+-K+-ATP酶活性,起到抑酸的作用,起效迅速[2]。而克拉霉素则属于红霉素衍生物,其可有效灭杀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能够阻断细菌细胞核蛋白联结过程,进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3]。该两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在抑酸的同时,灭杀病菌,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还有利于降低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率。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在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用药方案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则表示,联合用药有利于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在常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克拉霉素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开宇.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134-135.
[2] 董珺波.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9,16(06):180+196.
[3] 吴晓丽.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