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治疗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0-12-09 05:22林宗起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修补术疝气疗效

林宗起

【摘要】目的:分析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集来我院就诊的78例疝气患者参与。按照随机编号奇偶表法分为两组,治疗时,观察组(39例)选择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的修补术,对照组选择无张力疝常规的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下床活动、术后疼痛的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2.5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2.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治疗时选择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的修补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疗效;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气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036-01

疝气在普外科是常见疾病,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该症会给患者身心的健康带来影响,且会降低其生活的质量[1],因此须尽快进行治疗,临床现阶段主要以手术对该症展开治疗,而普遍选择无张力疝的修补术,而该术式还可分为两种,即腹膜前间隙无张力、无张力疝的修补术,为评定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本文在我院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分析疝气治疗中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应用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疝气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0~64岁,平均(57.6±6.7)岁,其中直疝10例,斜疝2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9~67 岁,平均( 58.4±6.2)岁,其中直疝9例,斜疝30例。两组患者基本年龄以及病情等临床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治疗时,将无张力疝常规修补术给予对照组。

观察组选择腹膜前间隙的无张力修补术,行硬膜外连续麻醉,在腹股沟管作一个长为5~6cm切口 ,切开皮肤后,从皮下组织继续向下,切开腹外的斜肌腱膜,钝性分离至两侧,精索游离后进行处理疝囊.患者若为直疝,疝囊游离结束后开始缝合处理,再归回腹腔.患者若为斜疝,则横断或游离其疝囊,并将其向腹腔回纳,由环内水平腹膜游离精索和输精管,促使其与腹膜保持分开状态,拉起患者腹膜下血,游离腹腔前部分间隙,大小约为5×8cm,游离至尺骨下方停止,后完全将腹膜及附近组织分离,见耻骨韧带后取补片填充腹膜前间游离部位,补片下端固定在耻骨疏韧带并进行缝合处理,止血后关闭手术切口,术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下地活动的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以 VAS 量表评定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观察对比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计量、计数资料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分别使用(x±s)、(n/%)表示,并用t和卡方检验,若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参考标准以P<0.05为准。

2 结果

2.1对比治疗效果

组间手术、下地活动的时间、术后的疼痛分值对比(P<0.05),见表1。

2.2对比并发症情况

组间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对比(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是疝气常见疗法,常规的疝气修补术操作相对繁琐,易造成患者术后疼痛,引起并发症[2]。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新型治疗术式,切口较小,能够在手术期间进行双侧探查和修复治疗。对身体伤害很轻,效果更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本次研究顯示,与常规修补术相比,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有优势,可见,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提升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鑫.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4-25.

[2] 黄进林.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操作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修补术疝气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疝气患者能运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