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医学生艾滋病防治知信行调查研究

2020-12-09 05:22吴应霞周晓刚孔德平何林曾小龙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知信行医学生艾滋病

吴应霞 周晓刚 孔德平 何林 曾小龙

【摘要】目的:调查重庆市某本科院校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核心知识和防治措施、性行为态度的知晓情况,为本科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安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某本科医学院校随机抽取398名学生,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核心知识和防治相关自我保护措施以及医学生对待艾滋病行为态度等情况。结果:本科医学院校学生对艾滋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68%,大三、大四学生知晓率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最为了解,而对我国艾滋病人的关怀政策和免费项目知晓率最低;医学生对待艾滋病健康行为较重视,但是缺乏主动向身边人宣传的意识;学生更倾向于网络媒体和社团活动的方式接受艾滋健康教育。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大部分医学生对性行为较有自我保护意识。结论:重庆市某本科院校的艾滋病知信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设立关怀机制,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对待艾滋病人的福利政策;加强性行为安全教育知识,争取让艾滋病的知信行辐射到家庭甚至社区。

【关键词】医学生;艾滋病;知信行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157-02

自1981年美国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疯狂的速度在全球蔓延,成为“超级杀手”的艾滋病(AIDS)已成为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在世界范围的快速扩散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它被联合国确定为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者高达四千多万,每年新感染人数高达五百多万,死亡人数极高,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人们熟知的篮球巨星“魔术师”约翰逊、作曲大师高峰和南非总统曼德拉的儿子都死于艾滋病。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是防治艾滋病的主力军,但由于较为开放的性观念及缺乏艾滋病知识,大学生较易成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1],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加,作为感染艾滋病毒的重要人群,面对严重危害全世界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的艾滋病医学生们该做些什么?我院是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是永川区艾滋病药品免费发放的定点机构。因此,作为教学医院调查本院校医学生知晓艾滋病防治知信行迫在眉睫。通过本次调查摸底学生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学校后期将根据医学生们调查知识缺陷引领学生们如何科学防控艾滋,做到人人知晓,并合理向家人及社区宣传教育。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本科医学院校大一至大四学生共398人,其中大一新生102人,大二学生88人,大三学生96人,大四学生112人。其中男生156人,女生242人。年龄在18-24之间,平均年龄21.15岁。

1.2(调查方法)

1.2.1调查问卷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中有关学生艾滋病防治文献[2-3]。并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艾滋病传染途径、哪些情况下可能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如何防治、国家有对待艾滋感染者有哪些优惠政策等,共20个问题。

1.2.2调查方式

调查之前先向学生介绍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匿名填写,独立完成。

1.2.3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6.0进行软件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1)发放问卷398份,共回收395份,剔除误答、漏答等无效问卷3份,有效回收率为99.2%。调查问卷(2)发放问卷256份,共回收256份,有效回收率100.00%。

2.2 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及传播途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见下表

由表中可以看出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普遍低于高年级学生,这可能与他们学的知识成正比。在“艾滋病能否能治愈”这个问题上医学生们知晓率最高,为95.70%。单一知晓率最低的是“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在我院免费领取艾滋病药品”这个问题上知晓率最低,为10.63%。大部分学生都清楚的知晓艾滋是一种传染病,且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控制病毒复制,延缓被感染者寿命,它的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3种。“同用餐、游泳、洗浴和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毒吗?”这个问题上,一些学生不是很明确,其实一同劳动、工作、生活如: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具、生活用品、钱币、电话、厕所、洗浴,一同用餐、游泳、打喷嚏、咳嗽和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毒。只有上述提到的不正当两性行为,母婴垂直传播和血液传播才会可能被感染艾滋病。在国家政策方面医学生们不当关注,只有小部分医学生知道2003年国家为防治艾滋病提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五扩大,六加强”的某些内容,知晓率为28.35%,但了解的內容都不够细致。世界艾滋病日为每年的12月1日,知晓率为37.72%,由此可见许多学生都不太重视艾滋病,觉得艾滋与他们还很遥远。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大附属医院,医疗服务辐射渝西及周边地区约1000万人口。我院为永川区免费艾滋病药品发放的服务机构。在调查医学生们知晓我院是否为艾滋病检测和免费药品发放定点机构时,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可能跟他们少有去医院和教师宣传力度不到位有关系。在调查过程中因为艾滋病涉及两性关系,涉及个人隐私,特别是在调查女同学方面,所以调查增加了难度。

大学生包括医学生处于高危年龄段,医学生是未来防治艾滋病的主力军,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知识水平,建立健全他们健康的性行为态度更是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下表2就是本次调查398名学生中有256名学生自愿填写性行为态度的二次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由表2可以看出,在日益开放的年代,77.30%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男生有过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并且有92.00%的学生并不反对婚前性行为。性行为对象以固定性伴侣为主,占65.66%,临时性伴侣占34.34%。在使用安全套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医学生并没有太注重自我保护,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偶尔使用、从未使用的频率分别是42.90%、37.40%、19.70%。

2.3讨论

我院医学生们对待艾滋病的核心知识知晓率为中低水平,高年级医学生比低年级学生了解得更多一些,但是大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够细致和全面,应加强学生们学习防治艾滋病的相关防护措施并学习国家对艾滋病“四免一关怀”和“五扩大,六加强”的政策。我国国务院已明确提出蚊虫叮咬并不传播艾滋病毒的结论[5],这提示医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点缺乏整体性认识,对部分模块知识存在盲区[6]。而医学生们对待艾滋的传播途径比较了解,比如“共用注射器、男同肛交不使用安全套”这些高危风险感染艾滋病的机率大,而共同生活下只要避免艾滋的三种传播途径,做到正确防控还是可以共同工作、学习、生活。在获取艾滋病知识方面,医学生们主要是通过枯燥书本和老师课堂授课的传统方式学习,学校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利用网络如短视频、APP、微信和QQ这些媒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对待学习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方面可以避免敏感的话题,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掌握得较快。

互联网监测数据显示青年学生艾滋、梅毒感染率仍维持在低水平,这可能与近年管控青年学生性病艾滋病控制力度有关,根据艾滋病知行信调查表明,态度对行为的作用强度大于它的认知行为的作用强度,所以态度是行为产生或改变的关键[7-8]。因此大部分医学生对待性行为态度较高,固定的性伴侣,正确的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这也充分体现了健康教育使医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不健康的性行为是高危行为,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保护他人。

综上所述,医学生们艾滋病防治知信行水平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医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性行为态度有积极作用。建议定期考核艾滋病相关知识并纳入学分,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的培训外,任需注重公益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责任心及同情心;因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亦导致医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有更多被艾滋病毒侵袭的机会,因此加强医学生自我防护意识,正确看待未来职业生涯中如不小心遇到的职业暴露该如何沉着冷静的对待。另一方面,医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纠正学生们错误的认识艾滋和不健康的行为,养成不喝酒,不吸毒,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正确交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降低感染机率。提倡制定相关的艾滋病防控措施,建立对学生的关怀机制。医学院校培养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医护人员,医学生们不仅要熟知艾滋病的核心知识和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关爱机制,而且为了预防不让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建议将艾滋病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学生向家庭和社区辐射,促进艾滋病知识的广泛传播。倡导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艾滋人人做到安全防控。

参考文献

[1] 黄睿,陈程,王昌敏. 新疆青年大学生 HIV 感染情况及艾滋病知识 行为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 1) : 53-56.

[2] 冯真彦,计国平 . 合肥市某高校 252 名学生艾滋病知识和行为调 查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 3) : 222-225.

[3] 马明霞,黄香玉,耿文奎,等 . 桂林市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 知识知晓状况及性行为调查[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 ( 3) : 253-256,264.

[4] 张俊梅 .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 10) : 1352-1353.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 2016 年 2 月全國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 中国 艾滋病性病,2016,22( 4) : 223.

[6] 冷静,李筱青,叶红,等 . 合肥市两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 度、行为 的 调 查[J]. 中 华 疾 病 控 制 杂 志2015,19 ( 12 ) : 1291-1293.

[7] 彭琳,张菊英,黎瀚东,等.成都市男男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知信行定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9):811-813.

[8] 郭振友,马明霞,谢润德,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艾滋病高发区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作用路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24-28.

猜你喜欢
知信行医学生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调查分析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