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12-09 05:22刘春娟王楠楠孙晓芬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刘春娟 王楠楠 孙晓芬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本院接受救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90例,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则以对照组护理措施为前提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期间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帮助患者抑制病情发展,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强直性脊柱炎;护理效果;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209-0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在病发以后于脊柱附着点、骶髂关节位置处伴随发生严重,临床典型症状为腰部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效果影响重大。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会合并发生关节强直以及脊柱后凸畸形等症状,由于此类疾病存在着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很多患者并不能及时发现疾病,大多患者会因此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对于此类疾病临床上一般以缓解疼痛感为主要治疗措施,保持患者脊柱功能,能够有效延缓畸形,虽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后能够缓解炎症,但是不能根治,在其治疗时辅助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必要[1]。本文对照研究主要探究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展开对照研究,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选择随机数字表法作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划分依据,小组划分以后例数均等。对照组:性别比例分布为男性:女性=26:19,年龄纳选跨度在24~37岁,年龄均值为(30.12±2.14)岁;观察组:性别比例分布为男性:女性=27:18,年龄纳选跨度在22~37岁,年龄均值为(30.07±2.08)岁。90例患者基线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1)提高认知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因素、致病机制以及具体治疗措施,明确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此类疾病目前尚未根治措施,积极锻炼、配合治疗能够缓解疼痛程度,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期间增加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量,给予营养支持,据调查数据表示感染和患者病情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建议家属监督患者避免食用油腻、生冷、辛辣食物,增加饮水量,进行高钙食物的增加[2]。(3)用药指导: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主要采用联合用药方式,连续服药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详细介绍药物服用时间,详细讲解落实正规治疗的重要性,家属监督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由于此类疾病所用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长期应用以后对消化系统可能会造成损伤,因此建议于饭后服用。

观察组患者以健康教育为基础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内容如下: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且疗程较长,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为此在护理期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暗示、鼓励以及支持等方法,在获得患者信任以后实施对症护理。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明确患者心理变化,疏导患者应用科学态度控制疾病,明确疾病具体特点以及转归[3]。

1.3观察指标

应用SAS、SDS自评量表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统计分值与负性情绪呈现负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仅涉及负性情绪评分,为计量资料,应用SPSS 22.0软件统计处理,表示形式以(均数±标准差)为准,t检验,χ2检验,P<0.05即研究差异明显。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结果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为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在病情发展期间会累及骶髂关节,导致患者出现脊柱强直现象,伴随纤维化,表现为局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会殃及其他组织器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在治疗期间辅助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延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结果为P<0.05,分析原因如下:心理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理智对待疾病,在治疗期间实现自我情绪的有效控制,联合应用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患者纠正生活习惯以及健康行为,促使患者向着促进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应用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以后能够帮助患者明确疾病相关知识,采用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4]。

综上所述,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能够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减轻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对促使患者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小芳,戴小良,郑聪,等.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功能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5):125-127.

[2] 夏卫歌.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全面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0,32(01):83-85.

[3] 陶伊玲.人性化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4):124-125.

[4] 张媛.健康宣教对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繼续医学教育,2019,33(03):101-103.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