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内部控制观念提高内控执行效率

2021-04-20 14:09吴磊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革新

摘要: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中要想行稳致远,必需要对自身建立完善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说明了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意义,并指出,完善企业内控提高执行效率要从树立风险意识、转变经营理念、建立人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企业文化三方面的观念革新入手。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管理

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发展风险,规范自身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手段。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运作更加平稳顺畅,使企业拥有更强大的发展后劲。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内部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革新内部控制观念,提高内控执行效率。

一、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利于企业经营合法合规

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经营合法合规。例如,企业的某些业务,可能涉及到一些专门的法律规定,如果没有专门从事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持续关注和跟踪,企业就有可能因法律法规修改等各种原因,陷入违法经营而不自知的境地。高效有力的内部控制,可以避免企业出现违法经营的情况。

(二)内部控制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各种原因,相当多的企业管理停留在十分基础的水平,而建立完善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促进这些企业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完善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一整套契合企业实际的规章制度构成,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所有环节,制度形成后,可以依照制度办事,减少了管理的随意性,减少企业中的人治现象。更重要的是,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决策有了内部控制的保障,更加有利于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促进了企业更好发展。

(三)内部控制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

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内部预算控制制度的形成,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对经营成本控制管理的目的。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超出预算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对预算内的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可以更好的对成本因素进行及时的考虑,有助于企业进行节约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管理。

(四)内部控制利于企业实现长远目标

企业在进行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是以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方向的,通过不断的对内部经营进行必要的控制管理,可以保证企业的发展始终在战略目标的范围内进行,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或者失误。并且通过不断的对短期目标的制定和完成,保障了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阶段实施,最终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实力,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实现战略目标,完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长的发展愿景。

(五)内部控制利于企业保护自身资产安全

企业通过实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制度约定,可以对重大的业务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并且有效分析项目的风险,实现对重点项目的管控,并提前制定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各种不安定的因素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管控,通过不断的分析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并规范员工的各种行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到资产保全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良好的经营,资产的安全保障。

二、完善企业内控提高执行效率从革新观念入手

当前,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一些观念误区,有必要及时予以革新,才能真正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树立风险意识

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实现风险控制,降低和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案。现代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风险,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一招错满盘输的情况并不鲜见。因此,提高内控执行效率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必然会增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决策风险,而决策都是由企业的管理层作出,因此,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实际上是要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管理层风险意识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决策风险,而且企业的其他风险也会随之降低。

(二)转变经营理念

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当中,往往都对企业的扩张速度、增长规模等十分看重。究其原因,既有企业的发展惯性使然,也有中国文化思想在企业管理者身上的体现,还有激烈竞争、不进则退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影响。然而,过于片面追求企业的扩张速度和规模增长给企业带来的并不都是有利的影响,在表面的繁荣背后,往往还隐藏着种种风险。事实上,许多企业的衰败都是从不合理的过度扩张开始的。这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往往不计后果、不计利润甚至不择手段,结果在现金流、管理等环节出现问题,迅速走向失败。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分析,当一个企业过分追求扩张与增长的时候,一切都要为了扩张和增长让路,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内部控制开始失效。这是因为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发展要遵循规章制度来办事,要注意防范与控制,本质上来说对于企业的不理性扩张就是一种约束,当企业开始不理性扩张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种约束被突破。因此,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既注重企业在各种数量、规模上的扩张与增长,也要注重质量、成效上的提升。

(三)建立人治與法治相结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功,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的核心部分。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实现内部控制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不良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实现内部控制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观察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多以“人治”为主,即一人一言九鼎,宛如企业中的皇帝,甚至于在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内也是如此。“人治”在企业管理中自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人治”必然无法适应庞大企业的复杂管理任务,然而与之相对的“法治”管理模式倘若未能及时形成,企业管理就会出现危机。对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熟企业来说,建立起“法治”管理模式是必需的。成熟的企业文化应当是“人治”与“法治”的相辅相成,这样也利于内控执行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从企业管理者的观念革新入手,提高内控执行效率,以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保障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利.探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20(12):33-34.

[2]肖巧丽.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现代商业,2020(08):126-127.

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吴磊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革新
中国共产党新征程上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研究
复旧运转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千金碎琴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文学遗产怎样“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