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实施对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2021-04-20 14:09张换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历证书试点工作生源

摘要: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积极取得多类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一、建设学分制银行,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

一般来说,在学分制银行建设初期,学习者为了增加银行积分,通常会选择最简单最容易的方式即获取不同等级学历证书以及各类职业证书,先理论增加基础知识储备,再实践认识和检验理论知识。通过证书来增加学分最大的好处在于学历证书有梯度意义,初等学历必须且是中等学历的基础,中等学历是高等学历的基础,循序渐进、常年累月获取的学历证书一经取得便产生终身经济效益。此外,各类职业类知识也可谓脉脉相通,以社会较热门的初、中级会计证为例,学习者如果取得了初、中级会计证,同时又想考取经济师、人力资源师、银行从业证、基金从业证等经管类证书,定能“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融会贯通”。其理同样适用社会实践中的技能等级证书,学习者通过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科学研究、校企合作、校外实习等途径取得技能证书并在学分银行进行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依靠学分银行,在中职学校推动“双证融通”试点工作易水到渠成,学习者在不同行业进出的门槛和并入并出成本将大大降低,有利于学习者在不同领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就业率高和就业不稳定的矛盾得以缓解

“1+X”证书试点工作可以很好的解决过高的就业率背后掩盖着中职毕业生就业不稳定、就业待遇低、工作变动性大、就业岗位呈现劳动密集型趋势等问题。首先,中职学生就业质量低的首要原因是职业成熟度很低,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通过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关信息,做出与其自身相适宜的职业决策的一种心理准备程度(张玉柱,2012)。1+X证书试点工作从学校、学生、校企合作单位等多个层面对处于职业发展初期的中职学生从兴趣挖掘到职业探索再到职业能力建设,不断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完善职业发展任务,从而实现就业质量的提高。其次,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学校和定向合作的企业只是简单粗略的制定就业培养计划,在具体操作怎样培养学生,使学生能达到什么标准,学校和企业之间通过哪些方式能够更好的交流互动以便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学生等问题上即使形成了统一标准,也并未带真实的融入课堂和企业实习中。1+X证书制度工作不仅在三教改革上发挥了重大改革作用,而且具体到教师、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实际结合,使得校企合作内容得以切实推行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学生的职业寿命。最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以及职业素质普遍偏低,伴随着1+X试点工作的展开,企业和学校展开全方位沟通和合作,从专业基础知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从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到企业一线作业能力,由易到难,从微处入手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夯实职业根基,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工作榮誉感、成就感和企业使命感,大幅降低了学生离职率。

三、打破就业区域化,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

1+X证书试点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中职学生全方位指导、教育、培训后,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以最高的效率上岗并服务社会。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参差不齐,优劣势也不一致,各地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一致,当本地人才供给不足时,企业以及各类型1+X培训机构在人才匹配岗位上就会发挥主导作用。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了大批新兴产业,各地区对技能技术型、复合型人才产生了较大需求。人才需求倒逼人才供给,然而技能型人才这种“商品”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来的,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北、上、杭等具有新技术优势的地区人才流向供给匮乏的地区,从而保障匮乏地区的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后,我们仍要考虑的是,中职学生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这些学生迫切希望能尽快投入工作岗位,自力更生以减轻家庭负担,而外出打工是农村户籍学生最渴望的方式。除本地生源外,选择外地求学的中职学生毕业后往往“既来之则安之”选择在当地就业,这部分生源入学即形成劳动力分流。本地生源以往由于“本地”这个因素(对本地熟悉而不愿意外地就业),会选择本地的工作岗位。但是,随着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广,中职学生对所学技能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更增加了农村生源向生源地以外地区的流动,对打破区域就业,促进人力资源流动意义重大。

四、抓住“1+X”试点机会,就业结构得以优化

中职教育的教学定位是建立在跨界认知基础上的,其主要目标是解决就业,直面就业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提供的“商品”能否有效满足劳动力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能否实现就业结构的科学、合理、和谐,是检验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依据。其中,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结构作为隐形桥梁连接着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根据本文前述内容分析可知,中职院校毕业生除个别专业外,大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与本专业无关,这种现状既与学校教学模式有关,跟学生自身对专业的认知也有很大关系。专业脱离职业的教育现象不仅有违我国职业教育目标,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广目的之一在于从根本上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脱离职业问题,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就业为落脚点,将课堂的“学”与工作的“做”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中干、干中学、学完深度就业”,从而矫正专业和职业的错位,优化就业结构,让职业院校的专业更好的反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而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探索”(编号:JYB2020338)

河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张换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试点工作生源
河南省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研讨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广东“湾长制”试点将在年底前实施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的通知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论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五个对接的实现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宿州市埇桥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