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生技能培养方式探析

2021-04-20 14:09张换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产教职业技能

摘要:1+X”证书制度的提出,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将根据“1+X”证书制度实施的现状对中职学生技能培养方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学生;技能培养方式

“1+X”证书制度可以分解为学历证书加若干个职业技能证书,“1”是指学历证书,是被教育主体在国家规定的学习期间通过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获得的文凭。学历证书的获得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这一途径来实现对主修专业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X”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用来反映学习者的不同职业技术能力水平。目前职业技能评价标准有行业能力标准和技能等级标准,学习内容相对广泛,既包括行业技能能力的理论知识,又包括技能操作等相关知识。实现途径可以是校企合作、校外实训也可以是学徒制等新兴人才培养方式。需要补充的是,对职业技能证书获取途径的多样性还在不断探讨中,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都将使得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1+X”证书制度提出的大背景是基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矛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要求在学生既具备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多样化的技能。“1+X”证书制度的提出,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将根据“1+X”证书制度实施的现状对中职学生技能培养方式进行探析。

一、“1+X”证书制度夯实了职校学生“一专多能”的可行性

由“1+X”证书的概念可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会同时获得一份学历证书和多份职业能力证书。学生在择校时同时也选择了自身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接受职业教育时,为了获得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将时间和努力耕耘在其感兴趣的领域并发挥其特长,不断助长其社会生存能力。且“X”证书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统称,即可以是一个证书,也可以是多个证书;即可以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水平证书,也可以是与其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多重证书。“X”所代表的若干职业证书是持证人职业能力水平的通行证,与学位证书一样能够表现持证者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持证人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促进就业。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至今,离不开国家有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其中“1+X”证书试点工作的提出为职业院校实现产教融合提供了有效地政策指导。中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学校的默契合作,在“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动下,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配合才能更加密切融合。首先,政府和企业从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制定技能型等级证书,学校在人才需求标准的制约下,更正人才培养方案。这意味着人才培养从理论和实践上达到一致,学生毕业后凭借企业认可的技能标准即可进入企业工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次,“1+X”证书制度所提倡的多技能等级证书面向现代农业、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项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前瞻性人才需求信息管理有利于紧缺领域的人力资源储备。学生通过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反而可以通过企业实践来丰富专业认知。此外,在“1+X”证书制度推行过程中,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对接;企业工作人员和职校教师在实操工作上的深度交流;学校根据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各类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利于更多更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输出。

三、“校内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实训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是校内实训专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佳途径之一。国家积极推动“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广,促成大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具体建设方案可以是院校自建、校企合作、企业出资等多种方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意义在于学生可以随时将课堂理论知识与校内实训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比如,大部分中职学校自费建设了菜鸟驿站、直播实训室、校园超市等学生实训基地,除供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对口专业使用外,也是校内非对口专业学生的体验基地、兴趣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只需较少资金投入、较小空间占用便可以带来超大规模“经济效应”,省去了学校与校外企业沟通的经济成本,也避免了在校外企业实训过程中对正作业工作的困扰,消除了学生实操电子商务的流程的主要顾虑。

此外,还有涉及高技术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这些基地建设主要考虑到购入实训的及其成本高低以及实训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等问题。但毋庸置疑,在“1+X”政策推动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四、“以赛促学”培养模式

中职院校的相对优势在于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一优势在各类型中职竞赛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随着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加大投入,企業参与比赛的权重逐日增加:从比赛的软件、流程、目的到评审,职业技能大赛与实践结合的越发紧密。在“1+X”证书制度实施之前,学生碍于学校无法提供真实模拟设备而停留在理论阶段,而职业技能大赛的具体操作环境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赛后学生可以获得各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这些比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了企业、学校、老师、学生的积极性,不断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实践人才。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打通校企合作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职业院校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加大对技能大赛的投资力度,对学生投身技能大赛的精神支持;此外,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甚至通过晋级比赛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技能学习,真正实现“以赛促学”。

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探索”(编号:JYB2020338)

河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张换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产教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