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上)

2021-11-06 05:21农业农村部
湖南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收获期田块质量标准

农业农村部

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联合收割机、分段式割晒机的水稻收获作业。在一定区域内,水稻品种及种植模式应尽量规范一致,作物生长及田块条件适于机械化收获。机手应提前检查调试好机具,确定适宜收获期,严格按照作业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减少收获环节损失。

一、作业前机具准备

作业前要保持机具良好工作状态,预防和减少作业故障,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1.机具检查作业季节开始前要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工作。检查清理散热器,将散热器上的草屑、灰尘清理干净,防止散热器堵塞,引起发动机过热、水箱温度过高,应在每个工作班次间隙及时清理。检查空气滤清器,每次作业前检查空气滤清器滤网堵塞情况,做必要清理。检查割台、输送带及传动轴等运动及连接部分的紧固件和连接件,防止松动。检查各润滑油、冷却液是否需要补充。检查各运转部件及升降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和调整各传动皮带的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过度张紧或过松打滑。检查搅龙箱体、粮仓连接部、振动筛周边等密封性,防止连接部间隙增大或密封条破损导致漏粮。检查脱粒齿、凹板筛是否过度磨损。

2.试割正式开始作业前要进行试割。试割作业行进距离以30米左右为宜,根据作物、田块的条件确定适合的作业速度,对照作业质量标准仔细检测试割效果(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并以此为依据对相应部件(如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脱粒间隙、拨禾轮位置、半喂入式收割机的喂入深浅、全喂入式收割机的收割高度等)位置及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试割并检测,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时要重新试割和调试机具。

二、确定适宜收获期

准确判断确定适宜收获期,防止过早或过迟收获造成脱粒清选损失或割台损失增加。

1.根据水稻生长特征判断确定水稻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较为适宜收获,此时稻谷籽粒含水量15%~28%。一般认为,谷壳变黄、籽粒变硬、水分适宜、不易破碎时标志着水稻进入完熟期。水稻分段式割晒机作业一般适宜在蜡熟期进行。

2.根据稻穗外部形态判断确定谷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有70%的枝梗已干枯,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说明谷粒已经充实饱满,此时应进行收获。在易发生自然灾害或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为抢时间,可提前至九成熟时开始收获。

3.根据生长时间判断确定南方早籼稻适宜收获期为齐穗后25~30天,中籼稻为齐穗后30~35天,晚籼稻为齐穗后35~40天,中晚粳稻为齐穗后40~45天;北方单季稻区齐穗后45~50天收获。

三、机收作业质量要求

水稻联合收割机收作业时,应严格按表1中的作业质量标准执行。

表1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表

猜你喜欢
收获期田块质量标准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中药材黑及草质量标准研究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包头地区紫花苜蓿最适收获期研究
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落户山东诸城
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采收时间棉花衣分和纤维品质的比较分析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