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提升和路径探析

2022-12-29 07:45邢瑞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先辈家书立德

冉 姣,邢瑞娟

(1.2.遵义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培育拥党爱民和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时代新人,要通过立德树人去进行现实的关切与回应,这是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对推进党与人民的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红色家书这一天然的教育资源,强调把它所蕴含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多个环节有其科学性和必要性,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究红色家书与大学生“立德树人”培育的内在关系,既要把握其发展脉络,也要明晰其现实特点和时代指向,提炼出红色家书的精神实质与丰富内涵,并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落实到位,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深刻认识红色家书与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关联性

红色家书是汇融革命先辈的光辉人格魅力、先进思想和浓厚家国情怀于一体的家书。因此,红色家书无疑是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宝贵资源、精神养分和实践源泉。大学生阅读红色家书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的提高政治觉悟、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的过程,离开了红色家书去谈对大学生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红色家书是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宝贵资源

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记录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状况、述说观点和表达思念的一种私人信物。革命先辈在经历了生与死的境遇、血与火的考验、苦与累的交织、挫折与困境的磨炼后,他们有着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等更为深刻的洞察和体悟。红色家书所表述的都是自我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观点与看法,这与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红色家书中渗透着革命先辈的教子理念,那一封封写给家人的书信,都是他们对家人寄予的厚望,书信纸短情长,言短情深,从中获得智慧,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同时,这些家书让我们后来人在未来的人生风雨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教育我们要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启航新征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而道远,亟需从红色家书中去汲取营养与力量,要用红色家书去激浊扬清、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重温红色家书,字里行间里流动着革命先辈对祖国的热爱、亲人的牵挂和对爱人眷恋的革命情怀,也涌动着他们炽烈的初心使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性的温情。让革命先辈的温情与暖流涤荡在心中,成为激励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求取真学问,不断提高自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练就真本领,把自我锻造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与开拓者。

(二)红色家书是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精神养分

重温红色家书,我们对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有着感同深受,对那时身处在枪林弹雨境况之中的中华儿女有着深切的忧思,对那时饱受战乱生死离别之苦的中国人民的无比关切,也对当时革命先辈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和顽强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有着崇高的敬意。红色家书所浸润着的精神实质,既推动了中国革命由胜利不断走向了新的胜利,也增强了一个人的骨气、底气和志气。红色家书的育人理念正是以革命先辈的一言一行为其导向,充分发挥革命先辈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将其作为时代楷模去感召人、影响人和塑造人,也铸就了青年大学生最亮丽的底色,挺立起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脊梁。红色家书镌刻了历史的烙印,记载了社会变迁的轨迹,大学生应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离不开红色家书精神养分的浸润与滋养。追溯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红色家书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营养剂,也是砥励大学生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始终将红色家书思政育人与开放育人的理念贯穿至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当前,在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的境况下,需要用红色家书筑牢大学生的思想根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境遇中,离不开红色家书对大学生的的正确指引;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更需要红色家书去固本清源、铸魂育人。为此,当下需要从红色家书中获取精神动力,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勇向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三)红色家书是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实践源泉

毛泽东曾指出,“先进的、正确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1]理论之树,只有深植于现实社会发展的沃土中,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也才能转化为变革世界的物质力量。正是因为革命先辈有着非常人的特殊生存境遇,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火线的生死边缘,才有了这一封封感人肺腑和至情至深的红色书信。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社会的能力,这一封封饱含深情、思想深邃与内容丰富的红色家书,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社会生活更为深刻的感触和对人生道路上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更为透彻的总结,这是革命先辈思想、心血和情感的寄托。正是革命先辈投身社会实践生活之中所得到的体悟,那一封封红色家书彰显着革命先辈怀揣着的远大志向、崇高的理想、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行,革命先辈将自己对山河破碎的担忧、对亲人的挂念和对爱人的相思等复杂情绪,付诸笔端,笔墨与血泪齐下,字字泣血,读来无不令人为之动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砥砺新时代的大学生将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行为,在实践中求真知,寻真理。在寻梦、筑梦与追梦的旅程之中,接续革命先辈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作为,怀揣那埋头苦干、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当下,争做红色家书文化的认同者、传播者和追随者,以此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的钢筋铁骨,从而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四)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观是推动红色家书传承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要在加强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修好品德,浇花就要浇根,育人先育德,更要育心,才能在大学生的德性修养中开花结果。不言而喻,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德性素养提高的需要,与红色家书所蕴含的道德理念、思想观念、人文素养和德育资源等对其进行着的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的衔接性,红色家书可以传授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正是由于红色家书积淀和孕育在那个炮火纷飞的丰富沃土之上,结合红色家书,对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明白与透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离开了红色家书去理解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就会成为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如果将红色家书的这类经典读物丢掉了,割断了,就失掉了理解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观念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动力。要落实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需要用红色家书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教育观,不断的修身立德,搭建好学习红色家书的这一教育载体,从红色家书之中获取了正确的道德认知、丰富的道德资源、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自觉的践行道德实践,进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文化素养、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以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和走得更好。

二、准确把握红色家书在大学生“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意蕴

红色家书蕴含着爱国立志、勉学修身、责任担当、理想抱负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把握好红色家书与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要求具有内在统一性。由此,深入剖析红色家书在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价值指向上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将“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和推进党的教育事业相结合是时代要求,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的向前推进与发展,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而红色家书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品性养成和道德塑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传播思想和探究真理的主渠道,高校更是连接着红色家书传承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充分发挥高校在传承红色家书的“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作用有其可行性。一个人德性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而在大学生阶段又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强调先成人再成才,先有德再做人做事立身先有德,德性先行,就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以树十年功,达到育百年人的目的。而红色家书中渗透着鲜明的政治性、教育性和方向性,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方向是相契合的。把红色家书运用于高等教育的教学之中,引入教材、进课堂和入头脑,则是提高大学生德育修养的关键一招。人的德性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重温红色家书,我们能够看到革命先辈将自我内在的高尚德性转化为了爱党为民的实际行动,这一封封红色家书言语简洁,简要的陈述,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传递出了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这一句句发自心底的呼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与催人奋进。当下,把红色家书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招,旨在能够建设成一流的高等教育学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以实现自我最大的人生价值。

(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时代导向

重温红色家书,穿越时空隧道,回溯到当时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境况下,革命先辈告别父母,远离家乡,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条流血牺牲的革命之路。守候在家的亲人与朋友,他们无比担忧国家的危亡,牵挂着奔赴战场的革命者,也呈现出对中国未来革命发展的一片迷茫,甚至还埋怨他们常年不能回家团聚,尽孝。此时,革命先辈所写的一封封书信,犹如一股暖流,消融了人们内心深处不理解与不支持的坚冰;恰如一剂良药,治愈了人们在心理和思想上的苦痛;也似黑暗中的光,抹去了阴霾,照亮了抵挡人们前行的路,以此砥砺着后来人去接续他们未竟之事业去奋勇前行,也教育着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肩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革命先辈的书信话语是他们思想的集中表达,是他们人生智慧的总结,也是他们内心纠结的心路历程的彰显,指引着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着求真、向善和达美的德性追求。在品读这一封封红色家信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自觉向革命先辈看齐,补短板和抓落实;把自我锤炼为拥有高尚道德品质、崇高精神境界、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时代新人;也教育了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在个人得失和国家利益的面前,顾全大局,舍小我为大我,有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红色家书激励着大学生承继革命先辈那前仆后继、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那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气魄,还有那坚信革命定会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些都深深的熏陶和感染着新时代的大学生,厚植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当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消极、错误和反动的思想争斗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为此需用红色家书去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以激励大学生敢于进行思想的斗争,揭露谬误的本质,去自觉的抵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更加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因此,把红色家书“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落实到大学生成长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激起他们深切地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以达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认同和落实践行道德实践行为的目的,将内化于心的德性意识和外化于行的道德品行相结合,从而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内在发展需要

优秀的中华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的理念。如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民为邦本,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等内容。《礼记·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主张”[4],都把“德”放在了一个人的人生理想追求的首要位置。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曾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5],强调了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视,育人以德为本,德性先行。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要把个人的德性放在首位,把立身德先行与德才兼备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再者,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积极引导人们去讲道德、守道德和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红色家书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从而为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多样的教育资源。善于继承才能创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红色家书中内涵着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也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推进发展,反过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能丰富红色家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这一封封的红色书信,既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粹,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软实力资产。德在为我们处理家与国,个人与集体的利益,理想与现实的社会关系上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此,要从优秀的中华文化发展之中吸取“立德树人”的精神养分,并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为依托,凝心聚力的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重拾红色家书文化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骨气、底气和志气,真正的将红色家书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软实力,争做一个有担当、有使命、有责任、有情怀和有道德素养的时代新人。

三、红色家书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可行路径

要把红色家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贯穿至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方面,就要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力量,充分发挥各方的育人优势,多方的育人合力,以达到最大的育人效果。

(一)建立教书、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红色家书为人们内心之中树立起道德的准则提供了一定的价值遵循。要充分的搭建融教书、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育人体系,坚持育德与育人相统一,遵循育人德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红色家书以德化人和以文育人的独特优势。一是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要把红色家书这类经典的红色书籍,引入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运用好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以为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增光彩,以增强大学生对红色家书的认知度和情感的认同度,情理交融。教书即育人,要将课程德育的理念渗透进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利用红色家书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先进性的特征,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与熏陶。“古往今来,善育才者,能成才者,都是以德为首,德为根。”这强调了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德,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教去达到不教的目的。通过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反复的激发、引导和督促,以让他们形成自觉的道德实践行为,从而警惕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没文化,有学问没素养,有技能没道德的人。二是要充分发挥红色家书在学校管理育人中的作用。革命先辈将对子女的谆谆嘱托、殷殷期待和寄予的厚望付诸笔端,铸融成了具有特色教子理念的鲜明之作,既能在当时对子女后代有着直接的教育意义,也能对现今青年大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着现实的规范与指导作用。在管理育人中体现了极具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精神,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进行着严格的管理。红色家书所体现的是一种无形的内在道德约束力,在学习红色家书中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规范和约束的能力,全方位的提高自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三是强调教育者要有着为受教育者全心服务的公仆意识,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红色家书的图书资料,注重大学生用户的实际体验,健全文献检索信息资源体系,提高馆藏利用率,让服务育人、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渗透进大学生接受知识文化熏陶,观看影视电影与艺术表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整个过程。一言以蔽之,红色家书是我们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从红色家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的提高大学生主动的受教育、积极的解决问题和实践道德行为的能力,以旨在培育一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素质人才。

(二)汇聚起家庭、校园和社会三方的育人合力

立身先有德,树人德先行,德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基,并在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之中发挥着关键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性不是依靠这些外在的法律、制度和规章的约束,德性是人们内心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而是靠个人内在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

要培育德智体美劳的大学生,就需要发挥家庭、校园和社会这三方的育人合力。其一,家庭是一个人待的时间最长和生活得最久的场所,相伴人的一生,也是大学生的思想、个性、品格和道德素养形成的起点。虽然,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但对大学生品性塑造的影响却是持久的和根本的。所以,从小就要把红色家书融入到家庭这个教育场所,并引导着青年学生去养成阅读红色家书的好习惯,发挥红色家书立德树人教育影响的这种无形、潜在和隐性的力量,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导之以行,以全面的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其二,校园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就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种激扬清浊、明德守礼的浓厚氛围。如可通过举办有关红色家书的学术讲座、知识竞赛和主题晚会等活动,让红色家书走进校园舞台,并以演讲、演唱和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或通过摄影展、读书交流会和社团活动等方式将红色家书渗透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积极开展“红色家书”的主题党团日活动,并以讲解PPt或者观看革命题材的电影为主,开发红色家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着的红色家书内容,传递出一种广博、豁达和深邃的文化格调,自觉接受它的洗礼与熏陶,以助推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同时,还可将红色家书列为大学课程学习的必修课或专业课,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合理的运用红色家书。其三,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不能覆盖到的范围与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品德培育有着及时性与互补性的特点,如可以把红色家书纳入社区生活,人际关系的处理,环境卫生和道德伦理等问题之中,增强“以德为本”的为人处世理念,引导大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和走进社会,利用闲余时间去参观陈列馆、烈士陵园、伟人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做社会公益、爱心慈善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去开拓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厚植他们的爱国情怀,振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情操。

(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助推作用

网络化、信息化和技术化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和时代发展所不可阻挡的潮流,互联网已经渗透进入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所以,顺势搭乘媒体融合发展这一快车,不断满足大学生内在精神文化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有其必要性。红色家书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宝库、铸魂育人的精神家园,要运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去增强红色家书吸引人、感召人和影响人的魅力。一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宣传红色家书立德树人内容上的优势。如可在多个电视台中增设“红色家书”的这一节目,并以讲述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或是演讲红色家书或是进行红色家书内容的情景剧展演;也可通过校园广播、社区广播和网络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还可将红色家书的育人内容刊登在各种杂志和报刊上,以方便我们及时的进行阅读,从而受到教育和熏陶,由理及情,从指尖伸向心尖,以达到德与才的共同提升。二是搭建新媒体传承红色家书立德树人理念的主渠道。运用好两微一端,学习强国等APP,开展线上红色家书德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抖音、微视、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去讲解和传承红色家书的德育思想;在QQ看点、今日头条、手机掌上阅读APP和樊登读书APP等软件里每日或每周推送相关的红色家书阅读篇章。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技术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和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但是,新媒体时代,我们既要遵循网络的传播规律,也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集艺术性、娱乐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网络媒体,去传播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家书故事,以让大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情操的陶冶、思想的觉悟和道德的升华。

(四)落实实践养成是实现红色家书“立德树人”教育目的有效抓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对红色家书中“立德树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而让红色家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最终落实到实处的实践行为才是其最终的落脚点和价值旨归。红色家书的德育育人的优势,只有落实在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之中才能够彰显得出来,在实践之中去得到验证和检验。革命先辈将自我深厚的爱国情怀、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等一体融会为红色家书,这是他们在对生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言行举止的要求和期许。对红色家书的学习最根本的应落实到树人上面,树全面发展之人,追求人的道德之美,充分发挥红色家书实践育人的作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打破教材固定的理论思维框架,通过参与学校课堂教育的实践,针对红色家书的不同章节,让学生准备适合的内容进行讲课或演讲。走出校园,坚持社会调查,到一些红色旅游景点,革命遗址,伟人故居和陈列馆等,身临其境的去观看革命先辈使用过的笔和笔记本,看过的书籍,用过的物品等,回溯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实践的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要甘于投身社会基层,并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去砥砺品格与磨炼意志,辛勤和诚实的劳动,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历史与当下进行互动,启迪大学生要在社会现实生活之中不断的反省、警醒和提高自我,将红色家书中立德树人“德”的修习场域,囊括学校社会家庭、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的诸多环节和各个方面,并为我们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理想与现实的社会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同时,鼓励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怀揣具有大爱、大德和大情怀的胸襟,提升大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添砖加瓦,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从而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旅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猜你喜欢
先辈家书立德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清晨忆家书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一封家书
重读“红色家书”
一封迟到15年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