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2023-02-08 02:02穆延芬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技工心理健康院校

穆延芬

(平度市技师学院,山东 青岛 266700)

技工院校的学生年龄多集中在16-18 岁,正处于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年龄阶段,对此技工院校务必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多领域学科教育中,英语教育便是其中一个学科。技工院校的英语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充分发挥英语教学内容的价值引领作用,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一、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特征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2020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比率高达24.6%,12-18 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逐渐增多。与此同时,《2022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对全国范围内超3 万名青少年做了细致调查,发现有10.8%的青少年有轻度抑郁风险,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技工院校的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

一是自卑与自负心理并存,认知较片面。技工院校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存在不爱学习、欠缺学习动力等问题,较难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加之怕被教师、家长、其他同学、亲戚等看不起,更易使其产生敏感等自卑心理。与此同时,技工院校部分学生存在自负心理,因为阅历较少、心理不够成熟等原因,导致这部分学生看问题不够全面,会由于对问题的错误解读和片面认知而出现错误或偏激的言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二是情感淡漠,欠缺爱心。技工院校学生情感淡漠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着较大关系。如部分学生被朋友、同学等奚落、讽刺,使其心灵受到伤害,进而导致其情感逐渐淡漠。还有部分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成长中备受呵护,养尊处优成为一种习惯,导致其私心过重,在为人处世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在情感上的淡漠,表现为不关心其他人、其他事、其他物,自然不会奉献爱心,会让人敬而远之。[1]而这部分情感淡漠的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受到一定挫折。

三是情绪波动大,自控力差。技工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相较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情绪来得热烈且凶猛,更易出现过度兴奋、激动或极端的悲、喜等情绪,在问题处理上则表现为易冲动、易犯错,缺乏理智。即便技工院校学生可能已经认识到自身情绪波动过大这一问题,但在情绪控制能力上存在不足,使其更易产生身心疲惫、不愿与人交流等悲观情绪。

二、技工院校英语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状况千差万别,为解决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英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倾注更多心力、精力,改善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情绪状况。[2]

(一)提高英语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帮助学生调适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素养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为前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的职责要从传递英语知识向发展学生能力转变,在英语教育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顾问,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愿意吐露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英语教师要丰富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研读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理论学习建立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比如,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看到因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同思维模式,并以此切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英语教育开阔学生视野,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英语语言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的积极价值导向有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进课堂组织框架中,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行为与动作,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机会,不失时机地调适学生心理压力。

(二)着重解决普遍性心理问题,改善学生心理状况

面对学生自卑与自负并存的心理特征,英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学生学会全面看待自己,不因他人的打击而自卑,也不因他人的夸奖而沾沾自喜。为此,教师要发挥英语教学评价对学生积极的引领作用。对学生进行的评价要包含优点、不足等,多鼓励、夸奖自卑学生,多劝告、建议自负学生。英语教学评价要贯穿英语教育始终,教师要善于挖掘自卑学生的亮点、长处。比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的态度、合作探究活动中创新思维等,当然也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3]。

对于学生认知问题较片面的问题,英语教师可以多组织讨论活动、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活动汲取各方观点。英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当下热点问题、争议话题展开辩论,让学生通过参与英语辩论活动,对事物有更深入、全面的认知。在辩论活动中,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辩论的主题搜集资料,打开学生狭隘世界观,汲取各方所长,提出新颖、大胆的观点,从而做到有据可辩,避免学生只是单纯的“打嘴仗”,讨论与辩论环节完成后,英语教师需做最后总结。通过在英语课堂中组织讨论活动、辩论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单一、片面看待问题的习惯。

解决学生情感淡漠、欠缺爱心问题上,英语教师不妨多组织有益学生身心成长的集体活动,如组织班级与班级、院校与院校间的英语竞赛活动,包括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听力比赛、英语对话比赛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诚挚的情感,在热烈的比赛氛围中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对于学生情绪波动大,自控力差等问题,英语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排解、调整情绪。

(三)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对学生情绪做健康引导

环境对于学生的情绪和心理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塑造健康心理,生成稳定情绪大有裨益。为此,技工院校英语教师要着重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借助环境对学生进行情绪、心理方面的健康引导。

具体来讲,要确保英语教学环境自由、轻松、民主且惬意,需要英语教师尊重技工院校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真正给予其平等的关注与关怀。英语课堂要足够包容、足够开放,英语教师应允许学生个性化学习,也允许学生去质疑、提出个人观点,赋予学生对话权、讨论权等多项权利,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应确保学生的言行不再受教师严格约束,让学生处于放松且舒适的状态,消除学生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4]

其次,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抗拒英语学习的情绪。英语教师要利用个人魅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设学生想沟通、乐于沟通的课堂环境。这种课堂环境构建建立在英语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要包容、关爱、体谅、鼓励和支持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论好坏,消除对学生的偏见,看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注重采用幽默、亲切的话语呈现英语教学内容,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程学习,喜欢上与教师沟通互动,转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固有态度,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课堂情绪实现趋好发展[5]。

(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塑造学生正确“三观”、健康心理

正确“三观”是技工院校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稳定情绪的前提。想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需要借助丰富素材供学生开阔眼界、积极思考。对此,英语教师不妨从英语教学内容取材,重点挖掘正向、积极元素,作详尽讲解、延伸内容等处理,确保学生“三观”足够正面与正确。英语教师还可以挖掘令人备受触动的人、事、物,如通过讲述人物的动人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职业素养、报效国家等品质,由此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同时,教师也可以挖掘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作对比,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出现实案例,解读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避免学生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

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教师可以多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表现机会,包括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机会、上台讲述个人观点机会、英语朗读机会、口语对话机会等。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备学英语、说英语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脸皮薄”的心理问题,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将英语做到随时说、大胆说,才有望真正学好英语、掌握英语各项技能。当然,也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面各种困境,磨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弃的坚韧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

(五)做好心理问题测评,及时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心理问题是当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工作的一大心理疾病,仅采取发现问题、干预治疗的基本手段难以达到切实减轻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为此,应采取“发现+治疗+防范+应对”的系统化应对措施。

测评学生心理问题。可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结合技工院校教育特点、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英语学科性质,确定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标准,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如以英语为主战场,通过沟通、谈话、问卷、一对一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生活问题;以英语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直指学生心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喜爱自由刺激,讨厌一成不变等。

强化日常跟踪、防控。技工院校要结合不同专业教育课程,完成学生心理健康跟踪和防控。结合教材名人事迹,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对他人、对自己的喜好与兴趣保持尊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坦诚交流,使学生敞开心扉,找出学生心理症结所在,并以激励、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学会释放压力;借助英语作业批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外延,如针对学生自卑、厌学、敏感、多疑等不同心理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批注不同激励语,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针对自控能力差、不爱学习的学生,教师可采取鼓励加建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帮助其改掉不良习惯。

加强心理教育辅导。建设心理咨询平台,提供心理辅导。在英语教学中开展“问诊+治疗”活动,在轻松的氛围和娱乐的形式中,引导学生将心理问题“演出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后跟进辅助“治疗”;利用微信、QQ、微博等交流工具,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在发现学生有重大心理问题之后,启动紧急预案,集结学校、社会、家庭、团支部、学生会等各方教育力量,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24 小时严密监控,同时注意隐蔽性,避免激化学生问题,产生不良后果。

三、技工院校英语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教育相结合,对技工院校英语教师而言充满挑战性,稍有疏忽,可能会功亏一篑,需要英语教师格外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英语教师要全程尊重学生、不打击学生自尊心。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教师不尊重学生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要求英语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对所有学生抱有同等的关心,避免学生心理受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号召学生尊重他人,不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人,营造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6]。

二是善于借助家长、社会的力量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仅靠英语教师一人完成对几十名或上百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能起到理想教育效果。英语教师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要想让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需要借助更多的力量。为此,英语教师要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与学生家长、社会组织携手完成这项繁杂任务,强化育人力量,以收获更理想的教育成效。英语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多沟通,认知学生身上的心理问题,共同应对和解决问题;借助社会中的各项教育资源,拓宽心理教育范畴,加速学生的转变。

三是定期调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变化过程,所以英语教学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可一成不变,避免长期的固化造成反效果。建议英语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做评价,结合最新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身为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师也必须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加强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巧妙融合,在教育发展新时期大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最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技工心理健康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从技工到英雄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