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核心意蕴及其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

2023-02-24 00:46苏亮乾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桂林抗战精神

苏亮乾 刘 洋

(1.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抗战时期的桂林是我国西南抗日大后方的重要文化中心,享有“文化城”之盛誉,闻名海内外。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胜利,桂林的文化人、青年学生以及地方军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组成抗战文化统一战线,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战文化运动,书写了桂林文化抗战的史诗,孕育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抗战文化。桂林抗战文化蕴含着包括追求真理、践行真理的真理精神,共赴国难、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自强精神,以及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等精神特质,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具有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弘扬桂林抗战文化精神,对于引领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立志成为新时代好青年,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核心意蕴

桂林抗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化、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桂林抗战文化精神是蕴含于桂林抗战文化之中的精神内核和精神基因,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责任担当、精神风貌以及价值追求,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诠释和丰富发展,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追求真理、践行真理的真理精神,是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可贵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占据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为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寻求自身解放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1]10毛泽东也曾经强调,“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2]1516。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使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成为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真理精神成为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可贵品质。马克思主义在抗战时期桂林传播的主体主要包括共产党员、进步青年学生和进步文化人。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在校青年学生。杨东莼、陈此生等早在1932 年就开始在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公开宣讲马列主义。其中,杨东莼讲授“唯物辩证法”课程,薛暮桥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在该校讲授过马列主义相关课程的还有陈望道、施复亮、邓初民等。后来,杨东莼于1938 年担任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教育长,开设中国近百年史、抗战形势讲话等课程,大力宣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的思想观点。著名学者李达于1938 年春受广西大学之邀,到桂林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课程。当时,学校成立有读书会或读书小组,传播革命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部分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树立革命理想,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积极撰写并出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首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它在全国的广泛传播,给人们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鼓舞和坚定了人民大众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桂林当时的一些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写作阐析马列主义的社会科学著作,并公开出版发行。比如,李达的《社会学大纲》,邓初民的《新政治学大纲》《社会进化史纲》《中国社会史教程》、沈志远的《新经济学大纲》等。这些著作围绕抗日战争的时代主题,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正义必胜的道理,指明抗战胜利的路径,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桂林的影响和传播,为争取团结抗战并赢得最后胜利起着重要的指导和鼓舞作用。

第三,推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针对当时文化教育不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艰巨任务,就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让更多的人能尽快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思想觉悟。桂林在抗战时期处于“出版城”的特殊地位,在出版和传播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不仅惠及桂林和广西,也传播并惠及整个抗日大后方。其中,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张铁生的《哲学讲话》、薛暮桥的《经济学》、姜君辰的《社会学入门》等,是当时出版的影响比较大的代表作。特别令人称道的是,被誉为“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深受青年读者欢迎。该书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对青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启发引导青年一代探求真理、追求进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走上革命的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文艺界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于1939 年10 月刚成立,就积极响应毛泽东关于文艺大众化的号召,召开座谈会,开办讲习班,组织通俗文艺研究,发表了文艺大众化问题的系列文章,编辑出版了《当代文艺》《文艺生活》《青年文艺》等通俗刊物。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持续了近四年,同时开展了有着广泛影响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活动。桂林还出现了街头诗、街头画、街头剧、木偶戏等。丰富多样的大众化形式和活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发展,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抗战热情。

(二)共赴国难、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是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鲜明标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情感,长期以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斗。1937 年7 月7 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 年10 月,日军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唯一出路。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运动,构成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始终是最激昂的主旋律。就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3]275中国共产党把文化工作看作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使它成为当前抗战的武器。桂林在广州、武汉沦陷后,成为抗日大后方的政治文化重镇,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团结各方人士,使桂林一度出现了较好的合作抗日的政治局面。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等亲自指导开展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工作,多次应邀为桂林各界人士、青年学生演讲,宣传中国共产党持久抗战、团结抗战的科学理论和有关政策,卓有成效地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在组织、政策和策略上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持续高涨提供了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动,唤醒了人民大众的抗战意识,激发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桂林“当年每一个进步的作家,每一个进步的文化工作者,都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战斗着。都在为抗战而讴歌,为民族解放而呐喊,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自己应有的贡献[4]146”。在文学界,作家们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的直接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创作了一批充满爱国激情和战斗气息的抗战文学作品。比如,谷斯范的《新水浒》反映江南敌后太湖地区的游击战争情况;艾芜的《山野》反映华南某地对敌斗争情况;马宁的《无名英雄传》反映皖南新四军艰苦战斗的生活情况;于逢、易巩的《伙伴们》反映了珠江三角洲人民实行游击战争情况;田涛的《血泊中》反映河北人民浴血奋战情况;明天的《春恋曲》反映“孤岛”时期上海附近中学生的抗日反汪斗争情况,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向人们展现出祖国东西南北大地上抗战烽火的鲜活画卷和一大批抗日英雄群像,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意志。在诗歌界,桂林诗人们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暴行,表达对抗日英雄将士的崇高敬意,抒发了他们的爱国之情。如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死难者的画像》《纵火》《梦》等诗篇中,控诉了日军的罪行,倾诉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表达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强烈愿望。在戏剧界,桂林开展戏剧运动特别活跃,在激起人们的抗战热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39 年10 月,在为《救亡日报》筹募基金而举行的《一年间》(夏衍创作的四幕抗战话剧)联合公演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参加联合公演的共有300 多人,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在音乐界,音乐工作者出版了《音乐知识》《每月新歌选》《新音乐》等刊物,还普遍开展群众性的音乐活动,推动抗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在桂林群众当中广为流传,呼唤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新闻界,桂林新闻工作者也在抗日救国旗帜下团结起来,他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开展抗日救国活动,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积极作用。总之,爱国主义精神在桂林群众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文化运动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发扬光大,桂林群众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毅然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责任,投入火热的战斗生活中,成为推动运动蓬勃向前发展的力量之源。

(三)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自强精神,是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深厚底蕴

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造成了中华民族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桂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华南、中南与西南的交通枢纽,成为抗战的大后方。1938 年10 月广州、武汉失陷后,大批文化人转移到桂林,使桂林人口大量增加。当时,聚集桂林的文化人士多达1000 余人,比较有名的作家、戏剧家、科学家、学者等就有200 多人[5],他们是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由于战争的破坏,复杂的政治环境,极度匮乏的物质资源,人们的生存条件异常艰苦。但是,桂林的文化团体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因艰苦而懈怠,克服重重困难,冲破重重阻挠,以高昂的斗志、忘我的境界,投身到文化抗战的活动之中。比如,桂林的新中国剧社在“三无”(无钱、无房子、无饭吃)条件下坚持了长达3 年时间。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其活动经费和工作人员的生活费,仅靠会费、月捐、稿费来维持,还要常常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歧视和限制,但该会《中国农村》杂志先后坚持出版46 期,为农村工作者坚持抗战救国提供了坚固阵地。又如,广西省立艺术馆的演出剧场,是欧阳予倩以贷款的方式筹建的。而在出版业,出版社大都靠借贷、欠账、友人资助而维持。

从个人方面看,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不断创新创造,谱写了桂林文化抗战的不朽篇章。抗战时期戏剧家田汉4 次到桂林,以他个人稿费维持8 口之家的生计,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以昂扬斗志创作了《秋声赋》《新会缘桥》《再会吧,香港!》《黄金时代》等剧本,还发表了大量戏剧运动方面的评论及文章,并组建抗敌工作队奔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作家茅盾于1942年3月来到桂林,在借住的狭小房间里,写下《劫后拾遗》《耶稣之死》《霜叶红似二月花》《参孙的复仇》等报告文学、长(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散文和评论。爱国诗人柳亚子,生活十分拮据,身住桂林平民区,但他饱含热情地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此外,流亡桂林的东北作家们,包括萧军、萧红、穆木天、骆宾基、端木蕻良、萧乾、舒群、白朗等,他们以极大的毅力克服物质和精神上的时艰,创作或发表(出版)的作品有112 篇(部)之多。所有这些,都展示了当时桂林进步文化人士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自强精神和献身精神。

(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是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显著特征

面对野蛮而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唯有众志成城方能凝聚起向死而生、共同御敌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坚持“团结、进步、抗战”的方针,团结国民党桂系和国内外其他一切抗日力量,组成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为战胜日本侵略者而奋斗。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在桂林的不同信仰、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和爱国者,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和文化抗战的时代洪流之中。

抗战期间,桂林众多的文艺社团、文化机构实现大团结和大合作,众志成城共同开展抗战文化运动。比如,抗战歌咏团在体育场举行火炬公唱大会(1938 年1 月8 日),到会民众1 万多人[6]400;桂林各学校开展的“剧影歌画大演展歌咏会”(1938年)[6]402;桂林文艺界和新闻界组成“桂南前线慰问团”前往前线慰问战士(1939年)[6]145;尤其是在桂林举行的西南剧展(1944年2 月15 日至5 月19 日),共有参展剧团队33个,人数395 人,本次剧展被当时《新华日报》《大公报》赞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举和盛会[6]449。桂林的宗教团体(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也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广西伊斯兰教协会出版抗战月刊《正义》,参加“岩洞教育”,组织回民救护队,成立回民难民收容所,并通电声讨汪精卫投敌叛国的罪行,得到全国响应。中国佛教会广西分会在桂林创办《狮子吼》杂志,开展宣传抗日救亡工作,等等。

与此同时,一些爱国华侨、国际友人和外国反战人士投身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并肩战斗。当时,东南亚和欧美包括新加坡、马来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的爱国华侨,纷纷建立起救亡组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捐赠汽车、汽油、被服、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给八路军、新四军,并选派青年回国参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出一片赤诚的中国心。当时桂林有一批活跃在抗战一线的著名国际友人和反战人士,比如胡志明、范文同、武元甲、鹿地亘、池田幸子、坂木秀夫、史沫特莱等,他们积极参加桂林抗战文化活动,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传播世界反法西斯文化,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可见,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肩作战,是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显著特征,是我们克敌制胜、赢得抗战最后胜利的重要法宝。

二、桂林抗战文化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

抗战文化是团结人民、打击敌人、赢得胜利的有力武器。桂林抗战文化精神是抗战烽火铸就的精神丰碑,在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激励着人民大众为民族的新生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特别难能可贵和值得我们铭记的是,桂林抗战文化精神对当时广大青年走向进步,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处于国统区的桂林青年尤其是知识青年,许多通过学习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而确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进而走向进步,走上革命道路。“有的毅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有的参加了新四军,有的在日寇侵桂时期组织抗日武装,同侵略者进行了顽强英勇的搏斗,有的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及桂北游击队的领导骨干,成为中国革命和建国初期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德才兼备的人才”[4]18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是为了从中获取智慧和得到启迪,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今天生活和未来方向。桂林抗战文化运动虽然已经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而渐行渐远,但它的精神却是不朽的、永恒的。桂林抗战文化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诠释和丰富发展,有着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感召力,不仅属于过去,而且与当下和未来紧密相连。今天,大力弘扬桂林抗战文化精神,对于引领广大青年在新征程上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立志做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力量和先锋力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一,新时代青年应当坚持真理精神,补足精神之钙,做有理想的好青年。

理想指引着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关乎青年人健康成长成才的精神之钙。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指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信念和把握历史主动之根本所在。青年群体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当把理想信念放在首要位置,坚定理论自信,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加强理论武装,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自觉“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7]280,既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又遵循客观规律,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力争成为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

其二,新时代青年应当弘扬爱国精神,铸牢责任之基,做敢担当的好青年。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抗战时期主要体现在反抗侵略,救国于危难之中。今天,爱国主义与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是紧密相连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青年一代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精神,有理想和担当,国家和民族就有前途和希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有着无比广阔的干事创业的舞台,也有着无比光明的实现梦想的前景。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青年人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责任与担当意识,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心怀“国之大者”,让“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敢于做先进先锋,不当过客看客,坚持自信自立自强,不负时代和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其三,新时代青年应当发扬自强精神,焕发拼搏之梦,做能吃苦的好青年。

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无数事实告诉我们: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当年抗战时期需要吃苦,今天中国青年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但是,肯吃苦和能吃苦的优良传统与高尚品德不能丢。这是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新长征路上前景壮丽而充满艰辛,有许多风险挑战,需要跨越许多“雪山”“草地”、征服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青年任重而道远,要学好“吃苦”这堂人生必修课,在苦学、苦练、苦干中成长成才,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实践中成就事业,以青春之我开拓进取、创新创造,助力实现中国梦。

其四,新时代青年应当传承奋斗精神,淬炼实干之魂,做肯奋斗的好青年。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过去,我们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一起同心同德干出来和奋斗出来的。如今,在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新阶段新使命更需要我们共同奋斗。青年人务必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既要勇毅前行又要求真务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自觉进行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掌握过硬本领,投身强国建设,矢志奋斗,团结奋斗,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接续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

猜你喜欢
桂林抗战精神
桂林,美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桂林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拿出精神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