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强,石文强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北京冬季奥运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2日至20日在中国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开赛举行,这样一场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会,集聚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视角来看,在北京冬奥会正式举办期间,各路媒体的报道、网络舆论热议,产生了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其新闻类别包括冬奥会赛事体育新闻以及与冬奥会开办期间密切相关的其他周边新闻。这些冬奥会热点新闻的产生和引发关注,除了其本身具有新闻传播价值,对我国的国家形象建构也会产生正向影响。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就是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1]本文回溯、摘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的热点新闻传播案例,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尝试剖析这些热点新闻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正向影响;对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新闻报道历史,分析差异,提炼相应传播启示,为后续其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新闻传播提供参考借鉴。为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层面理解,本文亦是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的展现。[2]
发源自古希腊的奥运会,距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在全世界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从媒介的广义定义理解,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奥运会”本身就是一种媒介,与此相关的新闻信息搭载着“奥运会”媒介,可以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国家形象”尚未有统一定义,对于“国家形象”的界定,本文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内外受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评价与态度,这里的受众既包括外部公众,也包括内部公众。国家的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综合国力、政治局势、国际关系、领袖风范、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等,是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3]从北京冬奥会期间热点新闻的国际传播角度来看,此次国际体育盛会的确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此前在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要求“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4]为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提供了思想指南。通过对北京冬奥会期间新闻传播的回顾研究,从正向影响国家形象角度,可以作一种实践层面的效果印证探讨。
所谓热点新闻,是指对群众普遍关注的事物最新存在状态的、有较大传播价值的信息交流,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5]热点新闻,重点在“热”,可以理解为事件聚集的热度、民众热切的关注度、报道反响的热烈程度等,但凡百姓的关注点、公众议论的焦点等都可以是热点新闻。[6]本文所探究的新闻案例,正是北京冬奥会期间引起人们普遍热切关注的、具有较大新闻传播价值的热点新闻。作为“媒介事件”,[7]北京冬奥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热点,本文基于对此前主流媒体和网络舆论反应的回顾考察,将在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引发媒体广泛关注的报道,结合能够对国家形象产生正向影响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报道,归纳为本文所探讨的热点新闻范畴。本届冬奥会期间媒体报道的重要职责,即弘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早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考察调研时,就勉励广大媒体记者争取第一时间把北京冬奥盛会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通过办好这样的大型国际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文化传播力、新闻影响力、国家软实力。[8]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运用传播学、新闻学、体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北京冬奥会期间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热点新闻进行剖析,从正向影响国家形象的视角,探索这些热点新闻背后所折射的深层传播价值。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北京冬奥会期间热点新闻”是指发生在北京冬奥会正式举办期间(从2022年2月4日开幕到2月20日闭幕及其前后时间)的“热点新闻”,而不是一种泛化的表述。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办期间,以“北京冬奥会”为传播载体的新闻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本文基于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和展现,选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值得深入探讨的案例,在此时期,“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新闻”[9]作简要分析;从新闻传播理论的视角,阐述这些热点新闻对国家形象正向影响的价值。按照本文对国家形象概念的理解,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国民四个维度来展开论述。
1.传播主场外交新闻,塑造大国政治形象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中国作为主办国,邀请了以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代表的多国领导人和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为代表的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来华参加开幕式。无论是对习近平主席会见各国领导人的时政新闻报道,对习近平主席与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等出席冬奥会开闭幕式的报道,还是对习近平主席设北京2022年冬奥会欢迎宴会的新闻报道,以冬奥会为契机举行的这一系列高规格的外交政治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友好的大国政治形象。让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更广泛的共识。这些外交新闻的报道,充分彰显中国的大国风范和大国格局,有助于提高中国对外的政治形象。
此类主场外交新闻,也是中国对外宣传逐渐摆脱传统的“宣传”观念影响,更多运用“现代公共外交”理念来展示国家形象的体现。[10]习近平主席在同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会见结束后,媒体在对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向习近平主席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热点新闻的报道,就是与中国能够成功举办奥运盛会的背景十分匹配的国际舆论宣传,这种外国政要友人对中国国情积极评价的报道,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最真实的印证。对于国内受众来说,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祝福和称赞,也会让本国人民的国家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之后,在举办奥运盛会的自信心加持下,这种主场外交活动所塑造的国家政治形象,会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
译文: Improve Governance Capacity Through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2]116
2.传播冬奥设施新闻,塑造大国经济形象
关于北京冬奥的设施筹备新闻报道,自2015年成功获得申办资格后就陆续出现。此处探讨的范围是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传播的直接反映北京冬奥设施效能方面的热点新闻,是在此前所有组织完备的冬奥设施于“实战”中得到检验且取得良好成效后出现的,这些报道中所映射的中国大国经济形象有多层含义。按照传播学者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对冬奥会经济新闻的报道,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在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举办时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新华社、《人民日报》在报道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大量运用数字来说明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经济实力、全球视野以及通过承办奥运会与世界接轨的意愿和决心;[11]另一方面展现了中国践行“节能减排”,积极响应《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发展“绿色经济”的实际行动。
在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韧劲和实力的冬奥新闻报道中,科技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无论是对高科技应用广泛的新建场馆“冰丝带”的报道,对联通北京、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高铁专列的报道,还是对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的北京冬奥赛事转播技术的报道,自行研制成功投入使用的智能场馆、高速跟拍摄像机,5G、8K、VR、AR等技术的使用,都是国家经济形象的展现。冬奥会举办前的投资预期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超负荷的,尽管有国际奥委会的经费支持加上品牌商的赞助,但前期的场馆设施建设需要真金实银的经济实力。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新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在大幅带动冰雪经济的同时,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12]此外,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简约“点火”仪式,首钢工业遗址开发的滑雪大跳台的成功投入使用,循环利用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水立方改建为“冰立方”场馆使用,这些有关冬奥会仪式、场馆特色的热点新闻,都与中国的“廉洁”办奥理念和“绿色经济”的国家形象密切相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根据国家统计局 2022年1月12日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超过24%,这是从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的成果。在2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闻中心主任徐和建说,北京冬奥会最大的遗产成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已经实现。[13]这为发展我国冰雪产业奠定了重要的群体基础,让国民对清洁无污染的“冰雪绿色经济”有了新的认知,为实现中国经济形象的转型提供了帮助。
3.传播赛事仪式新闻,塑造大国文化形象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说,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国人对其文明的独特性和成就亦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而未来的世界是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并存的。[14]此处主要从冬奥会举办期间的体育赛事热点新闻和相关仪式的热点新闻两方面报道情况进行探究,发现总结这些热点新闻对国家文化形象产生的正向影响。
体育赛事,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发生冲击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15]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体育赛事、体育事业、体育文化也属于文化的广义范畴之内,因此体育新闻的传播与国家文化形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体育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一部分,顾名思义,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体育事实的报道”。[16]从广义上理解,以奥运会为背景的新闻都应当属于体育新闻;此处从体育新闻的狭义上理解,将“体育赛事类”新闻单列出来,对发生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的热点新闻进行盘点分析。
发生在冰面上的热点赛事新闻,有为中国夺得冬奥会代表团首金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混合接力赛。与此前东京夏奥会上杨倩通过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夺得首金不同,媒体报道北京冬季“奥运会首金”,聚焦在了团体合作、用航天科技“神器”风洞技术训练、王濛的解说“我的眼睛就是尺”、中国短道速滑队韩裔技术教练安贤洙等新闻点上。对团结一致拿下金牌的报道,与中国历来推崇的“集体主义”文化相衔接;而对外籍教练的聚焦报道,则凸显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的国际视野,对来自海内外体育人才的重视,也是中国浓厚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的印证。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在“花样滑冰”比赛中的服装“青山绿水”搭配,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他们精湛的表演刷新了中国冰舞的最好成绩,也让冬奥会版的冰舞《千里江山图》“火出圈”。对这一比赛的报道,充分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的一面。在有关雪上项目的比赛新闻报道中,中国选手“青蛙公主”谷爱凌取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金牌的报道;“一鸣惊人”的中国选手苏翊鸣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四朝元老”徐梦桃、齐广璞勇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等。这些有关中国选手打破奥运会成绩的新闻报道,是对中国逐步实现“体育强国梦”最真实的记录与传播,对改善国内外民众对中国体育文化形象的观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传播运动场外新闻,塑造大国国民形象
新闻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除了宏观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也有很多展现中国国民形象的微观视角热点新闻,其大多发生在比赛运动场外。国家形象的建构离不开一国国民的形象,以北京冬奥会为例,媒体较多关注的国民群体有运动员、志愿者、赛事组织工作人员、开闭幕式参演人员以及拟人化的吉祥物“冰墩墩”等。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举一动,被媒体捕捉和传播后,对塑造中国的国民形象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在比赛之外关注人物细节的热点新闻不胜枚举。中国组合凌智/范苏圆在冰壶混双循环赛第八轮不敌美国组合佩辛格/普利斯,但赛后中国队两名选手亲手将两盒冰墩墩徽章赠予对手,虽败犹荣,展现了体育精神。媒体在报道中国运动员赠予礼物的同时,也关注了美国混双组合的官方推特账号动态,促进了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展示了中国体育运动员良好的个人素养,让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上演的这“暖心”一幕所体现的大国国民形象为人称赞。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共有1.8万余名赛会志愿者和20余万人次城市志愿者参与服务,冬奥会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开闭幕式、赛场、观众席、奥运村等各个地方。他们是赛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默默奉献的同时积极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志愿精神的实质内涵,并且作为文化、友谊、团结的使者,成为冬奥最温暖的光和“一起向未来”的重要力量。对志愿者群体的各类人物报道,也让中国国民的形象得以生动真实展现。疫情之下,赛事组织工作人员在保障奥运会各项工作平稳开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报道的有核酸检测医护人员,有奥运村餐厅的厨师服务人员,有雪场冰场赛道上的清理维护人员以及媒体转播工作人员等等。他们恪尽职守、热情洋溢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展示了这些幕后工作者身上所体现的中国国民形象。其中,对奥运会医疗保障团队的新闻报道,让人们知道了“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背后的故事:高山滑雪比赛被称为冬奥会项目“速度之王”,却具有较大安全风险,该项目要求医生除了具备高超的救治技术,还要掌握过硬的滑雪技术,以快速抵达现场展开急救。美国选手尼娜·奥布莱恩在2月7日女子大回转比赛中摔倒,滑雪医生仅用时1分钟就赶到伤员身边进行救治。事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对现场的中国急救队员和医护人员表示感谢。“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的事迹既是中国医生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形象体现,又是中国医生勇于突破、敢于挑战的形象展示。
此外,开幕式焰火表演“迎客松”特效,闭幕式上中国人特殊寄情方式——折柳,《送别》的乐曲旋律,以及焰火表演中英文字样的“ONE WORLD ONE FAMILY”和“天下一家”,也彰显了带有中国式浪漫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这些新闻事件体现了中国人民好客、团结、以和为贵的善良品质,是对新时代中国国民形象的美好呈现。而媒体对年过七旬“双奥导演”张艺谋及其团队的聚焦报道,也足以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和智慧才能。2022年2月1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上,为感谢中国人民对于北京冬奥会做出的卓越贡献,将“奥林匹克杯”授予全体中国人民。巴赫在颁奖时说,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支持,北京2022年冬奥会不可能达到如此出色的水平,来自中国的文化界人士、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学生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都非常热情地欢迎和致力于本届冬奥会。[19]媒体对“奥林匹克杯授予全体中国人民”的新闻报道以及对巴赫发言的播报,借助国际奥委会的权威性,展现中国人民勤劳、好客、善良、热情、活力的整体形象。
以上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国民四个维度,从宏观到微观视角,系统回顾梳理了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的热点新闻报道。可以清晰地发现,尽管这些事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在经过了媒体的大量报道后,其起到的传播效应是有所不同的。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等集体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20]对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副局长赵江涛,北京日报社体育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袁虹衡等个人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21]对这些新闻宣传集体和个人的表彰,以及习近平主席在表彰大会讲话上对“新闻工作者”贡献的肯定,[22]足以说明其影响作用之大。这些传播影响,对比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新闻报道,让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更加全面立体,也对我国如何借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新闻做好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宣传产生了比较有意义的启示。
通过对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的热点新闻传播机制的分析,从整体上来看,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对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凝聚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向世界进一步展现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等,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23]通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的热点新闻传播机制,并从时间轴去对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的热点新闻报道传播情况,能够给后续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新闻传播正向影响国家形象方面予以启示。下面分别从理论、内容和技巧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1.理论层面:精妙搭建框架,主动设置议程
从本文梳理的北京冬奥会热点新闻传播的理论视角来看,结合对国家形象正向影响的考量,根据传播学“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能够给予媒体报道理论层面的启示。一方面,精妙设计搭建好新闻框架,可以让有关报道紧紧围绕正向影响国家形象服务。新闻是框架,新闻机构通过传播人们想知道、需要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信息,不仅传播着知识,而且规范着知识。[24]在冬奥会众多的新闻事件中,无论是体育赛事、冬奥后勤保障还是有关开闭幕式活动的新闻事实种类繁多,媒体记者从让国内外受众认知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报道框架出发,选择和传播能够体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国民素质形象的新闻事件。这种框架的搭建充分考虑到国内外环境,既要考虑国外尤其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污名化”报道从而导致国外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偏差现状,又要立足于本国国民对祖国形象更全面深刻认知的需求。通过对领导人会见来宾、运动员奋力拼搏、中国式浪漫开闭幕式环节等方面的新闻报道,达到让全世界真实感知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媒介框架效应。
另一方面,媒体根据传播目的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舆论,让正向国家形象借助奥运新闻更加有效地建构。美国传播学者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共同提出“议程设置”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其第二层次的“属性议程设置”理论,即大众媒体不仅能告诉公众“想什么”,也能成功地告诉公众“怎么想”,完成从“赢得关注”到“形成认知”的传播效果,大众传媒在影响公众舆论的内容(议题)、形塑公共议题的价值取向方面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25]从北京冬奥会的热点新闻案例中不难发现,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绿色节能点火仪式、谷爱凌赛后吃“韭菜盒子”、“葱桶组合”隋文静/韩聪15年坚守终夺双人滑金牌、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山区的“马兰花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开闭幕式演唱《奥林匹克颂》等选题在被媒体报道之前,就提前设想好要传递给受众的如中国传统节气文化、践行奥林匹克精神、朴实可爱天真的中国孩童等等可以代表中国形象的特点。中国媒体通过主动设置传播这些合适的议题,也在国际新闻传播中产生了舆论热议,让部分国外媒体跟着中国媒体进行转载报道,从而可以让这些热点新闻作为媒介载体在海外传播中折射出良好的中国形象。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对相关议题事件的关注,引发其他媒体同行的跟踪报道,也让国内受众形成热议,使国民在阅览这些冬奥热点新闻中真切地感知到国家的良好形象。这些围绕北京冬奥会热点媒介事件展开的新闻框架和报道议程,虽然其热度主要集中于奥运会举办期间,但这些新闻的成功报道,对于一国国家形象的正向影响是可以无限延展的。
2.内容层面:赛场内外结合,聚焦人文交流
从新闻传播具体的内容层面,通过本次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热点新闻的传播效应,可以发现,在媒体报道时,如果将发生在赛场内外的事件进行结合,并把报道焦点聚集在人文交流层面,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展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围绕冬奥会背景,从体育新闻角度出发,应该首先做到把发生在比赛场地内和场地外的新闻进行融合,综合考虑。体育竞技赛事新闻更多是专业人员和体育迷较为关注的领域,而对于更为广泛的一般受众来说,他们更加关注发生在体育场外的有趣事情,这应该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着力点。对于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争金夺银的报道自然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些夺奖瞬间本身作为一种全民关注的“媒介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凝聚观看者的情感共识,并在事后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除了对选手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聚焦报道,本届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全项目参赛:全部7个大项和15个分项都参赛,在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次参赛的有35个小项之多;多个项目创造“首次”“第一”“历史最佳”的参赛成绩。[26]媒体对于这些首次参赛或者取得历史最佳成绩的赛事报道,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知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现状。最终,关注到中国代表团创造的冬奥参赛史最好成绩,以9金4银2铜位列金牌榜第三。这也让中国体育“夏奥强、冬奥弱”的整体印象大为改观。除了比赛成绩外,对赛场上诸如“武大靖轻拍示意队友先走”的暖心细节,对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上中国队员意外摔倒后奋起直追的“不抛弃不放弃”团结精神,这些竞赛细节的捕捉,也让中国运动员的体育精神面貌得以凸显。此处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新闻有一点共同之处,都很重视对打破金牌榜和参赛历史记录的内容报道,因为这些与国家综合实力形象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赛场外的热点新闻报道,更多聚焦在体育人文交流方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秉持“人文奥运”的理念,其新闻报道内容也注重体育人文交流,此次冬奥会可视为一种更有效的延伸与拓展。当西方媒体总习惯戴着“有色眼镜”和“灰滤镜”来报道中国的时候,利用外国运动员来华参赛的契机,可以避开地缘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差异等因素,围绕体育运动本身,将报道聚焦在体育人文交流上,以真实的、心与心交流的热点新闻破除西方媒体的虚假新闻和谎言。在彰显体育人文交流的热点新闻中,美国选手阿什莉·考德威尔与徐梦桃紧紧相拥,祝贺她在自己家乡赢得奥运冠军;在挪威选手约翰妮·基利第三滑顺利完成高难度动作后,中国选手谷爱凌激动地与其紧紧拥抱并由衷夸赞;日本单人滑选手羽生结弦收到中国观众超两万封信件和礼物;以及对北京冬奥会爆火的吉祥物“冰墩墩”与各国运动员互动的关注等,都展现了中外运动员良好的人文交流。此外,大会正值中国春节期间,写福字、剪纸、过元宵、吃饺子汤圆等蕴含浓浓中国传统春节文化氛围的活动也在奥运村展开,将春节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让外国运动员和记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的春节文化。通过对这些人文交流的报道,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得以体现,对提高中国形象的正向影响来说,此类内容是十分合适的素材。这些在冬奥会上展现人文交流的报道,也契合习总书记在“5·31”讲话中强调的“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国际新闻传播工作指导精神。
3.技巧层面:“以小见大”叙事,“他者”视角转播
热点新闻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报道技巧,以帮助相关新闻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仅就技巧本身而言,有技术运用、人员安排、策划统筹等各种要素,与2008年的传播技术大不相同的是,当下媒体可以充分利用5G、8K、云平台、高速摄像机等技术手段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此处,基于对北京冬奥会开办期间热点新闻的梳理总结,将技巧层面的启示探讨聚焦在叙事思维和传播策略上。笔者通过网络数据库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主流媒体新闻进行了回顾,主要报道内容围绕主场外交接待来宾、奥运会开闭幕式、医疗卫生环境、安保、电力保障、能源、饮食、交通、网络条件、气象服务、奥运科技、志愿者、语言服务、空气质量、奥运转播、奥运知识产权等方面,更多是一种宏观层面的“自我”叙事传达;而2022年冬奥会报道叙事从正向影响国家形象角度体现出一些明显的不同。
“以小见大”叙事,打破固化思维,使国家形象见微知著。发生在奥运会期间的事件,其背景首先一定是宏大的,在人们已经普遍知晓奥运会新闻的宏大叙事必然存在的前提下,如果媒体只是单纯地站在宏观视角报道奥运会新闻,其传播效果难以让国内外受众产生接近性和内心共鸣。相反,转换一下思维,从微观视角切入,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处深入,可以赋予“小事”媒介仪式感,达到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效果。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仪式,国旗由来自56个民族各行各业的代表依次传递,他们皆出自普通岗位的平凡人;法国选手泰丝·勒德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失利后,中国选手谷爱凌主动上前安慰;康辉闭幕式连说3遍“请落座观礼”……这些从宏大场面中挖掘细节的报道,之所以会成为热点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在于其背后折射的是大写的“人”,代表中国人形象。此外,微观视角的这些“小事”能够产生直抵人心的“暖新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诉诸感性与诉诸理性相结合,无论是对国内受众还是国外受众来说,“以小见大”传递国家形象,其传播信度都是可观的。
“他者”视角转播,摒除主观美化质疑,国家形象不辩自明。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中国本土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对国家形象的正面塑造与宣传是理所应当的,也是中国以“党媒体系”为中心的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本国受众基于对国情制度的认知,大多对这样的正面宣传报道是理解和接受的。相比之下,在国际传播中,国外受众由于缺乏“共通的意义空间”,很难与此类中国媒体报道的事件产生共鸣。而从“他者”视角转播则不一样,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诸如《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冬奥会相关事件新闻时,会援引美国《纽约时报》、日本广播协会、俄罗斯电视台等国外著名媒体的相关报道,以增强热点新闻的可信度和传播效度。第二,在社交媒体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人都可拥有“电视执照”,除了借助国际传统媒体的“他者”视角,参赛运动员本人的社交媒体账号发文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他者”转播视角。例如,美国运动员安娜·霍夫曼在拍摄“雪如意”的视频中,惊叹跳台边就是长城,该视频迅速得到20多万海外社交平台点赞;获得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银牌的荷兰选手尤塔·莱尔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大吃麻辣烫的视频,引来众多网民围观……媒体对于这些外国运动员个人发布的动态信息的关注报道,一方面借这些运动员“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流量扩大新闻传播的效应,另一方面这种“他者”转述的视角更加客观真实可信,能获得更好的报道传播效果。第三,新闻媒体可以通过直接采访外籍运动员的方式进行“他叙”。对这些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活跃的运动员进行专访报道,通过采访议题的提前策划设置,能够达到对国家形象产生正向影响的目的。比如,《环球时报》记者对捷克花样滑冰运动员娜塔莉·塔施莱罗娃的采访报道,将其对冰墩墩玩偶等奥运村礼物和纪念品的喜爱、对中国春节的感受呈现给了广大受众。借助国外权威媒体、运动员个人社交媒体以及采访国外运动员等“他者”视角的传播,可以为客观真实展现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提供有益的帮助。
除了以上探究总结的理论、内容、技巧等层面的传播机制启示,本次北京冬奥会期间热点新闻传播对国家形象正向影响的启示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比如对新兴媒体传播技术的综合运用,具备国际传播综合素质传媒人才的选用,话语风格的转变,传播时机的选择等。在今后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新闻传播中,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将发挥重要作用。
奥运会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介事件,对发生于期间的热点事件的报道,可以视作一种对主办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借助良好的热点新闻效应,能够对国家形象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代,在国际国内舆论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通过主流媒体从有利于国家形象的正向影响层面进行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建构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期间的媒体热点新闻梳理,探析出各类新闻对展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民形象的正向影响;并就此得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新闻传播与正向影响国家形象之间的启示,从新闻传播的理论、内容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当然,囿于相关资料数据搜集无法穷尽以及本文篇幅限制,本文在部分问题的分析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比如作为奥运会媒介事件热点新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探究,只是针对“正向”层面予以举例分析,对这些热点新闻的具体传播效果的详细论述有所缺乏,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基于本文研究的结论,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媒体新闻报道塑造良好正向国家形象上是成功的,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对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新闻报道影响的延伸和升华,这种正向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奖牌数量和比赛竞技成绩的关注,还在于对中国运动员和所有北京冬奥会参与人员以及全体国民的良好精神风貌的关注,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自信、包容、进取的中国形象。借着这些有益的新闻传播经验,秉承北京冬奥精神,在今后本土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中,可以继续在建构国家形象方面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