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食物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2023-05-10 16:56田昭霖
关键词:食物传统农业

田昭霖

[内容提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大食物观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焕发着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光辉。大食物观继承民本思想的精神内核,强化以农为本的治国底色,坚持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路线,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视角探究大食物观,不仅能够在理论上厚植大食物观的文化底蕴、丰富大食物观的内涵,更能为践行大食物观提供重要的启迪和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应,缺了哪样也不行。大食物观是我国在面临粮食安全的新形势、农业生产的新状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的背景下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大食物观的提出是维持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体现。一方面,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使得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对我国的粮食供应产生负面影响,食物的生产端与需求端出现“错配”的问题,过去的“粮食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实现了由“吃饱”到“吃好”的转变,这就要求我国农业朝着食品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而且对古代农业的发展问题有着许多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示的,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视角探究大食物观,厚植大食物观的文化底蕴、丰富大食物观的内涵,为我们在实践中践行大食物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坚守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继承民本思想的精神内核

我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并且其精神内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古代典籍《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尧舜禹时期,形成于春秋,定型于战国,在秦汉时期受社会转型的影响进行了重整,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最为重要的治国方略。民本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顺民思想,“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1]的富民思想。民本思想重点强调了统治者始终要将“民”摆在治理国家、维护统治的重要位置,要关心百姓生活,勤政爱民,洞察民情,顺应民意,要求统治者节制个人私欲,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使民众生活安康富足。民本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以民生为重,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置于首位。从根本上讲,大食物观的提出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人民福祉,民本思想的核心主张在大食物观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首先,大食物观提出的主旨在于“重民”。“重民”就是重视人民的生活,关心百姓疾苦,其核心要义是统治者要关注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要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施行善政,轻徭薄赋,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食物观锚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张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安全、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人民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刻地体现了民本思想中的“重农”主张。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下,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居民要求更加健康、绿色、多元的食品供给,人民饮食需求升级对我国的粮食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食物需求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大食物观紧紧围绕着老百姓“吃”的问题,不仅仅满足于帮助老百姓吃“饱”,更致力于让老百姓吃“好”和吃的“健康”,这不仅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更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问题,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食物观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以民为本、以民为重的“重民”思想的生动诠释。

其次,大食物观的价值追求在于“顺民”。“顺民”就是顺应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所思所盼,强调统治者应当顺应人民的意愿,倾听人民的呼声,并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的需求,这要求统治者应当在决策中重视民意,实行慎微之政。大食物观及时响应人民需求的变化,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和食品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人均粮食消费量为136.8公斤,比上年减少7.8公斤,下降5.4%;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4.6公斤,增长5.0%,其中人均猪肉消费量增长6.7%,人均牛肉消费量增长2.9%;人均蛋类消费量为13.5公斤,增长2.4%。我国居民获取食物的途径进一步拓展,对肉、蛋、奶、果蔬、水产品等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不仅要吃的多元更要吃的均衡和安全。大食物观顺应人民更高层次的食品需求,在优化居民膳食结构,提升居民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将人民的需求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围绕人民需求打通食物全产业链,确保人民能够获得更安全,更优质的产品,深刻体现出“顺民”的民本思想。

最后,大食物观的实践路径在于“富民”。“富民”就是要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要求统治者应当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食物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针,依靠农业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将农业科研成果更快的转化成为生产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采用数字农业、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为农业生产赋能,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让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培育新型农民,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食品同时拓宽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给农村居民提供更为牢靠的生活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大食物观坚持城乡优势互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致力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经济收益,让城乡居民共享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二、彰显传统文化的基本底色:强化以农为本的治国根基

“以农为本”的“农本”思想指导下的农耕文化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底色。重视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既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长期国策,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进行阐发和论述的重要命题。这种重视农业的态度在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形成了“农本”的思想,这种对农业的重视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渗透到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孟子·告子下》中说:“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管子·治国》中有:“粟也者,民之所归也”,“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的论述,指明了农业发展在促进人口增长,增强国家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韩非子则着重强调农业生产对于战争的重要影响,指出:“农民为不迁徙之民。古者寓兵于农,战士即农民,是以耕战之士皆不迁徙而谓之正户。”在“农本”思想的影响下,历代封建统治者基本都能做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储粮备荒,屯田垦殖,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古代社会的繁荣兴盛。

大食物观和传统“农本”思想有着天然自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粮食安全这一重要命题的内在关联上看,大食物观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既强化了“农本”思想在追求粮食供应稳定、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基本底色,同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方法实现了对传统“农本”思想的创新与超越。

农业的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承重墙”,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大食物观与传统文化中的“农本”思想一脉相承,粮食安全是大食物观和“农本”思想的共同目标,它们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的不同层面上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理念和实践。我国是一个农民占多数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2021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68284.75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粮食安全警戒线。虽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暂时并不突出,但从长期来看仍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特别是在国际局势动荡、世界经济下行的综合影响下,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业生产的发展也面临着供给与需求错配,耕地潜力难以有效开发的问题。大食物观立足于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求进行规划,涉及粮食的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的各个方面,注重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围绕着新的粮食安全要求谋篇布局。可以说,在粮食安全这一“农本”思想的核心命题方面,大食物观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框架实现了对传统“农本”思想的延伸与发展。

当然,大食物观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实现了对传统“农本”思想创新和超越,赋予其新的生机和活力。大食物观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不再仅仅局限于提高农业产品供给的“数量”上,而是更加注重提高农业产品供给的“质量”。大食物观不仅仅关注“温饱”问题,不局限在“粮食安全”领域,而是将其升级为更高层次的“食物安全”概念,它不仅要求保障人民的日常饮食需求,还注重开拓食物来源,丰富“粮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确保新时期,新要求下粮食供应的稳定性、质量的安全性。同时大食物观强调了营养健康的重要性,注重饮食结构和营养结构的均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大食物观还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本”思想指导下的农业发展往往忽视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大食物观泽主张通过农业现代化生产,放眼整个国土资源,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依靠现代科技驱动,全方位开发耕地、森林、海洋资源,拓宽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食物来源,保障各类食物的高质量供给[3]。在大食物观的指导下,我们不再把粮食片面的理解为稻米、小麦等主粮,而是“向森林湖海要食物”,将粮食安全问题放在整个“大食物”的视野下来考虑,拓宽居民食物来源,强调“主食”和“副食”都要均衡发展,注重主副搭配,减轻主粮压力,分散主粮承担的风险。大食物观立足于我国居民的需求转变,不再单纯的以低质量的口粮安全作为衡量粮食安全的标准,而是紧紧依托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农业集群化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农业产品,实现了对传统重农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农耕智慧:坚持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路线

因地制宜的“土宜”思想是我国先民农耕智慧的集中体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土宜”思想的诸多论述。《逸周书·度训》中记载:“土宜天时,百物行治。”《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说:“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土宜”本意是指根据各地不同的环境和土壤性质来辨别生物[4]。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土宜”思想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和丰富。所谓“土宜”,从广义上看,就是指做事情、定政策应该合乎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实际的生产生活出发制定决策。“土宜”思想深刻影响了古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国家建设等多个方面,甚至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风格,社会风俗的教化与演变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地制宜的“土宜”思想是我国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使我国先民在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的古代充分的发挥出各地区的土壤优势,保证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封建统治者受“土宜”思想的影响,对土地进行严格的清查和分类,制定相关的农业政策,敦风化俗,教化百姓,做到地尽其利,促进了农业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大食物观秉承了“土宜”思想因地制宜、多样化的食物供应的核心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以适应新时代对粮食安全和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土壤优势,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优势互补,大食物观中所继承的“土宜”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大食物观坚持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路线,强调根据地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进行农业生产规划。在过去,我国部分地区在农业发展和耕地保护方面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任务要求下,部分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懒政的问题,不进行实地考察,在“非粮化”和“非食物化”之间的尺度拿捏不清,因担心被问责而从严执行,在具体中操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5]。粮食安全保护标准不明确,对不同作物与不同土壤的特点认知不清晰,难以充分有效的发挥耕地潜力,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同时限制了粮食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导致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新”农产品供给不足,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此类问题,大食物观强调根据不同地区的耕地特点和环境资源禀赋,积极开发和利用耕地资源,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大食物观就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观,在牢牢端稳饭碗基础上,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6]。大食物观要求根据耕地资源禀赋来选择最适宜的作物种植,加快对永久基本农田向高标准田的改造,最大限度的发挥当地的优势,形成品牌效应,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其次,大食物观主张多样化的食物供应,在实践中继承了土宜思想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食物观锚定多样化的食物供应这一基本点,提高人民群众的营养水平、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坚持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我国广袤的土地资源,根据各地的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情况的优势。多元的食物供应能够提供了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大食物观指导下的农业发展向江河湖海、山川草原要食物,依靠其中的植物和微生物来满足人们的多元营养需求,在提供更丰富营养的同时能够减少对特定食物的依赖,提升粮食安全的稳定性。大食物观结合各地特色发展精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附加值,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农副产品。作为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农耕智慧,“土宜”思想为大食物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拓新:推进“天人合一”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视角。道家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处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状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统一的、协调的。我国先民主张从自然中把握规律,不强求改变自然环境和生态,在生产生活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将自然界作为人根本的生存空间。“天人合一”的思想还要求我们对自然界采取系统性、整体性的观点,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协调统一,将整个自然界看作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任何一个部分的破坏最终都会危及人类自身,因此我们要节制自身贪欲,尊重生态系统运行的速度和规律,在进行农业生产和开发环境资源时要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影响。它不只是对自然界单纯的认知和理解,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它深深的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持续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食物观继承了“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精神内核,巧妙地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与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同时超越了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我们重新思考食物的可持续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大食物观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拓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农业发展目标问题上,大食物观既坚持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同时将这种自然观与满足人的需求紧密的结合。它既不允许人日益增长的需求破坏和影响自然,也仅仅一味地强调自然保护而忽视人的因素,而是巧妙地将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体系的可持续性结合在一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人的需求,环境的保护旨在为人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具体体现在,大食物观认识到农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中间力量,而且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农民应当在环境保护中受益,通过推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实践,大食物观在促进了农村土壤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为农村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遇,鼓励农民采用可持续的农业技术和创新,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大食物观为农民创造了更加可持续和有益的农业环境,真正实现了农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发展基础问题上,大食物观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赋予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7]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要依托生产力的进步,我们不能牺牲自然来追求短期的农业生产增长,但同样地,以牺牲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为代价的环境保护也是不可取的。大食物观积极探寻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直接的平衡,通过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新的农业组织形式,可以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在有限的土壤资源下,依靠农业生产力的提升,进而实现更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在发展动力问题上,大食物观秉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农业环境保护的动力落脚在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上,实现了传统自然观的与时俱进。大食物观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坚持绿色、健康、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以绿色为前提,利用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进绿色农业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如使用遥感技术和气象数据,可以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从而优化农作物的种植实践和施肥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基因编辑和遗传改良技术可以帮助培育适应更强的作物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会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学习和研究大食物观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了新的内涵。研究大食物观的传统文化底蕴既能够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同时也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路径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继续发掘大食物观的理论内涵,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实现大食物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积极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食物生产力与生态系统资源承载力相平衡的大食物体系,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农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把握好大食物观内涵的基础上深入践行大食物观,让中国的农业智慧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食物传统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