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新论

2023-09-01 03:25周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

周娜

内容摘要:思政元素挖掘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外国文学课程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庞大而复杂,包蕴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外国文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分类,并展开全方位、多侧面地挖掘,以实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外国文学 课程思政元素 挖掘与探索

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专业课程要……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外国文学具有异源异质的属性,是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因此,课程思政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也格外重要。而在这种跨文化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打破学生中外二元对立惯常思维的方法,并在文化碰撞中以符合我国国情与历史的知识模块为切入点,提炼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以助益学生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觉悟的正确引导,并完成对外国文学课程特有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建构。

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必要性

思政元素挖掘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抓手。目前,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就思政元素本身而言,就有思政元素浮于表面、思政元素缺乏迁移性、思政元素缺乏课程特色等短板。

1.思政元素浮于表面,未能开掘隐性育人资源

在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对于作家经历、价值观等的分析,以及对于作品思想内容、主题意蕴、伦理意识、人文旨归等的阐释普遍存在唯主流论的倾向,且无法触及其中所蕴含的隐性育人因子。例如,在讲《老人与海》时,教师大都集中于对桑提亚哥作为“硬汉”形象的解析,强调其身上所体现出的超迈的人格力量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却没有看到这个形象背后其实还隐含着“固执”“保守”等当代美国精英的思想缺陷和人格缺陷,而这种浅显的思政必将带来育人的片面化。

2.思政元素缺乏迁移性,不具备普适性导向价值

当今的外国文学教材有很多知识和观点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究其原因主要与制度、信仰、时代变迁以及文化更迭等有关。因此,教师在提炼思政育人元素时应站在全人类高度,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现状,有选择性地进行开掘,以求深入探究人类的本质、生命的真谛和普适的价值。例如就外国作品所透射的生态观念而言,今人与19世纪的梭罗便大不相同。但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教师执着于对以梭罗为代表的生态理想的追捧,没有站在今天生态理解的新高度,重新审视当代人的生态追求。因此,对于这种不具迁移性的思政元素,教师应该注意甄别。否则,运用带有认知局限的生态思想进行思政教育,必然是无效甚至是错误的。

3.思政元素缺乏课程特色,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教师对于外国文学思政元素的挖掘仍主要停留在针对作家、作品或思潮、流派的某一细微之处进行感性解读的阶段,片面、肤浅,且有强烈的主观性。据此,基于外國文学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育人资源,是深化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改革,提升外国文学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研究外国文学归根结底是要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人的思维模式和独特类型,并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关注他者与我们民族的差异。因此,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解读也应更加强化比较意识,彰显课程特色。即在思政教学中,有意识地选取那些极具比较性、富于代表性,同时也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政元素进行中外比较式解读。而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大都是中国文学修读在先,外国文学讲授在后,这就为比较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思政元素挖掘与解读提供了可能。

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原则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以期在大体量的学科知识中抽丝剥茧,提炼出既符合思政教育要求,又具有课程特色的资源。具体而言,包括四个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立场,立足学生实际,聚焦当代视野,开发特色资源。

1.坚持中国立场,强化政治认同

外国文学思政元素挖掘应立足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并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相契合,这对于教师提升课程思政精神高度至关重要。据此,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时刻饱有鲜明的自觉意识,凸显中国视角和中国立场。即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国文学原材料,教师要深入挖掘能够为我所用的育人资源,一方面对其加以实事求是地对待,另一方面又要让这些材料呈现出中国性质和中国特色,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异域思政元素的跨文化解读,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政治认同。惟其如此,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才有深度和意义,才能最大限度助益实现对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根本目标。

2.立足学生实际,增强思政感受力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还要立足学生实际。外国文学授课对象大都是大二学生,他们已经有较多中国文学的积淀,对他者的文学和文化也充满好奇。但随着课程不断深入,异质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难免会让学生因为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的局限而对外来文化跟风盲从,进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和认识,因此,对于处于三观塑造关键时期的学生而言,外国文学课程所选取的思政元素就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能够起到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此外,思政元素挖掘还要充分考量学生的现实需要及兴趣指向。由于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所处境遇、自身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取契合绝大多数同学需求的育人元素,有的放矢地施教,这样才能够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极大增强学生的思政感受力。

3.聚焦当代视野,提升价值引领作用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要把握时代脉搏,聚焦当代视野。即在课程思政过程中,要注意关联时事政治,聚焦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这就要求教师所选取的思政育人材料要与时事政治很好地结合,以增强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这种时政教育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时政热点进行剖析,从而使学生也能够站在理论的高度看待和认识问题,进而提高科学思辨能力。此外,这种专业场域内时事政治的讲解,不仅要与课程内容相贴合,还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使学生透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对时事政治有更加切身的体会,在增强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又能提升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4.开发特色资源,减少重复交叉

外国文学的研究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比较视域中形成观照,互识互补。外国文学的课程思政也要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这既能让学生在文化交流中感受到真知灼见,又能让学生收获到有别于己的创见,是实现外国文学特色化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毫无疑问,这种转变意味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将由原来的求同思维,推进到求异思维。同时,这种转变也意味着中外文学课程思政重复交叉的问题能够得到明显缓解,进而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学生由于重复教育而产生厌烦情绪,以致削弱育人效果。

三.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维度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渗透着作家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感受,也流溢着其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同时,文学作品又通过人物刻画、环境渲染和情节设置等,从情感上启发人、感染人、陶冶人,是實施课程思政的天然宝藏。据此,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可以从外在的创作背景、内在的作品架构以及更高层次的审美角度来进行开掘。具体可细化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历史、文化、人物、情节和美学,并强调育人的侧重性,赋予其不同的思政使命,这既给予了教师提炼思政元素的依据,又保证了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1.历史统摄下的思政元素--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历史的发展构成了文学发展最大的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在极大程度上记录了历史发展的原貌,成为了在历史语境下,参与历史形成的文学。外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有些历史感极强,反映了大时代的变革。针对这类作品,教师应在历史的统摄下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通过动乱之中的家国情怀和极端境遇中的人文关怀,来强化育人效果。例如,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性质的作品中,作家将安德列和彼尔等贵族青年投身战争,寻找人生真谛的过程,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了超越阶级的家国情怀,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此同时,作品中人物寻求真理的过程,也是探讨人性和人的魅力的过程,从而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对于人的问题的关注,彰显了人文关怀。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战争与和平》中关于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的问题,与中国类似文学文本相对照,如将其与《白鹿原》进行比较,以探究中外文学在这两方面的异同。

2.文化观照下的思政元素--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都应该在高度认同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饱有一种深沉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但同时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也应该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努力吸收他国优秀文化因子,这样才能自我完善以延续文化慧命。外国文学作品跨越时空,向我们展现了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特定地域的文化记忆。尤其是那些文学的经典之作,更是成为了全人类精神品质的标志,值得借鉴和研究,这里的精神品质包括道德精神和法治精神两个层面。针对这类作品,思政元素的挖掘应该着眼于特定文化背景下两种精神相关问题的探讨。例如,《悲惨世界》中既有对以米里哀主教为代表的崇高道德的推崇与歌颂,又有对以警察沙威为代表的法律问题的审视与评析,更有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值得深入思考。同时,教师还应将《悲惨世界》与中国文学中同类型作品进行对比,如将其与北村的《愤怒》进行比较,以探寻中外道德标准和法制观念的异同,并进一步发掘隶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3.人物彰显出的思政元素--意志品质与理想信念

文学艺术对于人类精神的发育至关重要,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不能缺失对学生意志品质与理想信念的培养。意志品质和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它们可以借助作品人物得到形象展现,使学生在与伟大心灵相互感应中,产生良性共鸣。例如,《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虽然干了那么多“傻事”,但却没有成为一个十足的丑角和傻瓜。相反其还因为坚持不懈、勇敢顽强的意志品格而变得越发伟大。诚然,不可否认,堂吉诃德的意志品格在那个虚妄病态的社会显得荒诞而可笑,他要给世人以自由、公平、正义的理想也难以实现。但他毕竟用自己坎坷和挫折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永恒追求的美景,并诠释了实现这种美景所应具备的品质,值得深思。无独有偶,中国文学中也不乏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如张洁《无字》中的吴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以进一步强化崇高意志品格的可贵,弘扬理想主义精神的价值追求。同时,师生还可以在比较中借助辩证思维,梳理其共同的局限性,以资借鉴。

4.情节映射下的思政元素--辩证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文学作品的情节不是被动、死板、固化的,而是有血有肉的。它呈现出一种“活性”,具有独特的力量,表现为能动性、生长性与拓展性。因此,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也理应从情节这个本体性因素出发。教师可以在情节动态发展过程中,将思政育人元素层层剥离出来,并串联在一起,做整体观。又由于情节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加之部分作品内容本身就蕴藏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因此,在分析和解读这类作品思政元素时,教师可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例如《浮士德》通过浮士德五个阶段的人生经历,鲜明地体现了成与毁、善与恶、爱与恨这些不同质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现成与成、毁与毁、善与善、恶与恶等同质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从而在启发学生辩证思维的同时,锤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浮士德与《围城》中的方鸿渐进行比较,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这两种能力。

5.美学引领下的思政元素--审美情趣与价值导向

思政向美学的借鉴,可以将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融入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并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提高明辨是非、区分美丑的能力。而当学生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念与三观相契合,并形成稳定而科学的理想信念时,这种寓教于美的课程思政才真正起到价值导向作用。例如《道林?格雷的画像》这部作品,在选取思政元素时就可以从美学视域出发进行挖掘。作品中画像的故事充满二元对立,抛开人物自身的美丑善恶,作者通过画像与原型人物之间微妙的逆变,最终要呈现的是艺术之美和生活之美孰优孰劣的较量。因此在进行思政育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想要探究的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创见,以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助益学生正确健康价值导向的生成。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这部作品与《春风沉醉的晚上》进行比较,以明晰中外文学审美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美的本质问题。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深。对于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重新审视和深入挖掘的过程,也是强化经典的思想尊严,开掘经典的精神底蕴,探寻经典的精神魅力的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国文学应当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自觉运用的文化力量,也应当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正能量,因为她能够帮助我们在新的历史情境下重新发现和思考“人”自我的真正内涵,也能够助益我们在比较的视域下完成价值再整合,真正构建起本土文化的精神支撑。

注 释

[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R].2020-6.

基金项目:通化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立德树人创新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2023002)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思潮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蒋承勇①教授访谈录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研讨会邀请函
北京外国语大学:挖掘外国文学优秀研究成果的价值
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