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藤编家具创新设计策略*

2023-11-28 08:56赵志美宋莎莎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藤编藤条黎族

赵志美 刘 颖 宋莎莎*

(1 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83;2 木材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83)

藤编是一种民间编织活动, 主要以藤类植物茎秆的表皮和芯为原料, 将藤晒干、 修剪后进行加工利用。 海南是藤编的主产地之一。 海南黎族藤编文明已有5 000 多年的历史, 现已被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人民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中南部, 该地山峦叠嶂, 阳光、 雨水极为充足, 藤材资源充沛, 热带雨林中细长柔顺的红藤、 白藤是大自然给黎族人民的丰厚馈赠。 红藤一般用来编织大件器物, 如藤筐、 藤桌、 藤椅等,而白藤主要用来编织小件器物, 如藤盘、 藤盒、藤瓶等。 此外, 海南本地的公藤、 木藤、 牛钓藤(厘藤)、 过山青藤和毛藤等野生藤也广泛用于藤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藤编家具贯穿了黎族人民几千年的生活。 一方面, 黎族人民把藤编家具作为商品行销内地, 用勤劳的双手为家乡创造财富; 另一方面, 黎族人民将丰富的藤类资源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 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编织成当地特需的家具, 为自身生产、 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与自然和谐共生, 形成多姿多彩的藤编家具文化[1]。 除满足物质层面的使用需求外, 藤编技艺还寄托了黎族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追求, 是黎族人民对自己幸福生活能力的肯定, 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是他们几千年来面对任何境遇都热爱生活、 奋勇创造的情感价值的集中体现。

自古以来, 藤编家具因其材料的生态性和工艺的美学性, 在家具行业始终备受青睐, 海南黎族藤编产品种类多样、 造型丰富, 装饰作用极强。同时, 在海南传统文化中, 常青藤代表着自强不息、 万古长青, 藤编交错缠绕的工艺也象征着爱情的缠绵, 黎族人民擅长运用藤编复杂多样的纹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然而,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意识的改变, 传统藤编家具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多难题, 例如藤编家具虽然有冬暖夏凉、 轻巧、 环保、 坚韧等优点, 但质量、 品相上佳者普遍价格昂贵, 且藤编家具若日常保护不当,容易出现受潮发霉等现象, 使用感欠佳, 使用年限较短。 近年来, 随着藤编材料研究和制造工艺的发展, 以及国家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越来越多人看到海南传统藤编家具的创新潜力, 相比于原始、 自发的产品设计, 二次创新表现为一种有意识的、 基于文化价值的再开发[2]。现有海南藤编家具创新设计主要是对其造型、 色彩以及编制方法的创新和改变[3], 涉及内容较为局限, 对于提高海南传统藤编产品生产效率的意义有限。

黎族藤编是一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记忆的承载体,凝结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轨迹。 本文从传统黎族藤编家具特征出发, 分析现阶段海南黎族藤编家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突破点, 提出针对海南黎族藤编家具的创新发展道路, 以期帮助海南黎族藤编家具振兴发展, 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更好地保护、 传承和利用好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产业的发展。

1 黎族藤编家具特征

1.1 造型特点

在藤编家具的整个制作工艺中, 造型是最关键、 最基础的一环[4]。 家具造型要素主要包括点、线、 面、 体、 色彩、 质感等[5], 藤材具有天然的线型要素, 商用藤直径范围跨度大, 可达到3 ~80 mm, 不同藤条间多变的排列组合方式可呈现出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藤条柔软易弯曲, 具有流畅多变的线型, 能够实现多变的造型设计;藤条编织能够形成精妙的纹理, 横纵交错的藤条可带来独特的凹凸感和通透感; 藤材本身的色彩淳朴自然, 藤条、 藤皮、 藤蔑等可进行染色, 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藤编家具。

1.2 结构特点

藤材质轻, 弹性模量小, 抗弯强度大, 具有良好的塑性, 容易弯曲变形。 藤家具框架通用的连接方法有: 钉接、 木螺钉接、 榫接、 胶接、 包接、 缠接或包角法[5](图1)。 其中缠接法中又包括T 字缠接、 十字缠接、 立体十字缠接。

图1 藤家具常见的节点连接方法Fig.1 Common node connection methods of rattan furniture

1.3 工艺特点

传统黎族藤编家具的生产工艺环节主要包括:选料、 藤材处理、 原料加工、 组装、 编织、 表面修整、 涂饰。 藤是一种多刺植物, 表面粗糙, 选料后需要对藤材进行处理, 通过对原藤清洗、 弯曲矫正、 藤皮藤芯的劈割加工、 蒸煮或漂白等工序, 获得适合制作藤家具的藤条。 藤条打磨处理有专用的打磨机床, 打磨一般需要粗打磨、 精打磨2 次完成。 原料加工主要包括弯曲、 铳口和抛光处理, 弯曲是用火枪外焰对藤条进行均匀加热并达到一定温度后, 将藤条放置于操作台夹紧,边加热边弯曲, 弯曲到需要的程度后停止加热,冷却处理使其定型; 铳口即在截取的藤条两端1 cm 处开凹槽, 后续还需要将铳口边缘打磨光滑; 抛光与打磨处理的作用略有不同, 抛光是针对局部的处理, 抛光的重点处理对象是藤上的结疤和高温造成的表面碳化。 组装即将制作好的部件进行组装, 形成藤编家具的主框架。 编织是在组装好的框架上根据已有的方案进行手工编织,装饰藤编家具表面。 编织完成后的家具只是半成品, 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修整处理, 经过多次油磨处理的藤编家具表面光滑细腻, 触手温润, 具有较好的表面质感, 同时上油处理可以使藤编家具坚固耐用, 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2 黎族藤编家具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材料利用率低

我国藤材资源丰富, 达600 余种, 但能用于制作家具的藤类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海南黎族编织用的藤类主要为红藤和白藤, 皆生于密林之中[6], 采伐难度大; 藤材易虫蛀、 腐朽、 霉变,为保证藤材质量, 黎族人民对采伐时间、 采伐条件、 藤条生长状况要求严格。 藤编家具对藤条的外观形态、 理化性质要求较高, 用于制作家具框架的藤条通常需要粗细均匀、 无结疤, 因此材料合格率低, 同时藤材柔软易弯曲但刚性不足, 节部是其最脆弱之处, 因此藤材生长高度高但可用长度有限。

2.2 生产效率低

传统黎族藤编家具生产效率低是制约藤编家具发展的瓶颈问题,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藤编家具生产加工机械化低, 生产设备简单, 工人依赖性大, 很难实现批量化生产。 现阶段, 藤编家具生产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打磨机床、火枪、 电钻等简易基础设备, 生产过程基本依靠人工, 生产效率低下, 产品质量受工人技艺影响大, 较难做到稳定输出、 大批量输出。

2) 藤编家具的连接结构呈固定式, 无法实现拆卸, 连接结构基本无法实现替换、 维修, 零部件不通用, 很难实现大批量机械化生产, 装配效率有待提高。

3) 传统藤编家具生产工艺复杂, 生产周期较长, 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 生产中使用的手工工具大多结构简单、 易于操作和维修、成本低, 但也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2.3 包装运输成本高

家具类产品属于必须消费品, 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7]。 传统藤编家具连接结构固定, 无法拆卸,需要整体进行包装运输, 因此提高了产品包装、 储存、 运输的成本, 且在运输过程中大体量家具容易发生磕碰、 损坏, 由此产生的维护成本较高。

2.4 风格形式单调

黎族藤编家具结构形式固定, 功能较单一,受众面有限, 许多海南当地企业主要依靠本地客源维持运行, 推广度有待提高; 传统藤编家具质朴自然, 与当下简约化、 精致化、 现代化的审美有一定出入, 而且传统藤编家具极具个体特色,单个产品较难融入现代化室内装修。 许多传统家具为寻求发展, 迎合当下市场要求, 纷纷在产品结构、 功能、 造型等方面进行改良, 传统黎族藤编家具改良产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刻不容缓。

3 黎族藤编家具创新设计策略

3.1 机械化生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根据千百年来制造藤编家具的经验, 利用现代手段对藤条性能调研所掌握的精确数据, 可以研发如洗藤机、 磨藤机等因材制宜的专用设备, 以最大程度地保持藤条性能。 今后藤编家具必将从纯手工加工逐步实现选料、 打磨、 原料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 与板式家具生产类似, 实现流程化、 机械化生产, 并将现代技术融入选材、 打磨、 加工、 油漆等各个方面,将不仅极大地提升藤编家具制造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为编藤民间工艺在家具设计中应用及藤编家具泛量生产提供可能。

3.2 多种材质混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便利性的需求增加, 藤材作为藤编家具的原料受室内整体环境和使用人群局限等因素的限制, 各家具生产商对于藤材的运用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材料是家具产品生产制作过程至关重要的部分,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现代工业提供了多元选择[8], 在今后藤编家具设计中, 应以工艺方法和形式为重点, 而不仅仅限制在藤材的使用方面。 亦即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藤材以外的原材料, 一方面可通过藤编工艺体现藤编的效果, 扩大藤编的应用范围, 更具弹性地满足家居设计的实际需求, 将可持续性材料融入到藤编家具中也将成为藤编家具生态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9]。 例如, 通过在家具设计中使用类似“藤编材料” 皮革, 可以将皮革的质感和藤编工艺的特点有机结合, 使家具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皮质沙发和整体空间的格调[10]。 另一方面可通过藤编与其他材料结合, 既能保留藤编家具特色又能给传统藤编家具注入新的血液。

3.2.1 藤材与金属材料结合

传统藤编家具常使用弯曲后的实木作为框架,金属材料具有理性、冷静、现代的特质,而藤条等藤编材料具有原始、淳朴的特点,将金属材料与藤编相结合,既可满足家具的强度要求,又能在视觉上形成一定的冲击,丰富藤编家具的表现形式(图2)。

图2 藤材与钢材结合的座椅Fig.2 Chair made by rattan combining with steel materials

3.2.2 藤材与纺织品、 皮革结合

家具常用覆面材料种类繁多, 大致可分为纺织品和皮革2 大类。 其中, 纺织品主要包括纯棉织物、 化纤织物、 混纺织物、 亚麻织物、 灯芯绒、平绒和丝绒; 家具常用皮革主要有牛皮、 羊皮、猪皮及人造革。 纺织品和皮革具通常色彩鲜艳,图案变化丰富, 装饰效果亲切, 质地柔软, 富有弹性, 同时具有吸音降噪、 保温、 吸尘等特性,常用于软体家具中, 具有多变的色彩和肌理、 极强的视觉吸引力。 将传统藤编材料与纺织品、 皮革结合, 二者在色彩、 肌理和质感等方面可以形成一定的反差, 同时纺织品和皮革可以弥补传统黎族藤编家具色彩单调的不足, 使其更具层次性。例如, 以黎族藤编家具元素为基础, 选择合适的覆面材料, 填充聚氨酯泡沫、 羽绒等材料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部分, 可增强家具的舒适感。 图3即为一款藤材与纺织品结合的座椅——帕帕森椅。

图3 藤材与纺织品结合的座椅——帕帕森椅Fig.3 Chair made by rattan combining with textile materials:papasan chair

3.2.3 藤材与石材结合

石材不仅可作为建筑用材, 在室内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常用于室内的石材有花岗岩和各色系的大理石。 石材材质坚硬, 色彩、 纹理丰富多样,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家具设计实际应用中, 石材常作为桌面材料, 其他部位若与黎族藤编结合, 2 种材质的反差与融合, 既能形成视觉亮点又可以互补。

3.2.4 藤材与玻璃结合

玻璃是重要的家具材料, 其特有的性能可增加和改善家具的使用功能。 玻璃材料既可产生视觉的穿透感, 也可产生隔离效果; 既有晶莹剔透的明亮, 也有若隐若现的朦胧; 既可营造温馨的气氛, 也可产生活泼的创意。 作为家具材料, 玻璃常被镶嵌在各种柜门或台面上, 玻璃表面加工工艺丰富多样, 例如研磨、 抛光、 刻蚀、 着色、镀层、 彩绘、 喷花、 印花、 贴膜等, 使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南洋风格家具中常出现藤编与玻璃相结合的元素, 将海南黎族特色的藤编元素与玻璃巧妙地结合(图4), 融合贯通, 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又能展现传统黎族藤编特色。

图4 源氏木语旗下产品: 藤材与玻璃结合的茶几Fig.4 Products of YESWOOD:coffee table of rattan combining with glass

3.3 优化结构工艺

3.3.1 可拆装连接结构

家具可拆装化是实现家具模块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前提[11], 有利于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 传统黎族藤编家具可拆装化设计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现在: 产品结构模块化、 标准化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大大提高组装效率, 有效避免误装; 产品可拆装化, 有利于包装运输, 有效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拆卸简单, 降低维护难度, 有利于后期产品维护; 可实现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安装过程, 增强体验感; 有利于材料回收, 简化废弃物分类、 处理。

3.3.2 结构部件标准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结构部件标准化是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必经之路。 标准化部件能够有效简化生产过程, 减少人力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零部件的标准化、 通用化也有利于产品回收、维修, 降低重复劳动率。

3.4 强化产品文化属性

藤编家具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基本延续原生态的工艺, 确保了藤材的天然性、 整体过程的无害性和环境友好性。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 这种生态性家具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 藤编家具的制作工艺和使用体现着消费者对返璞归真、 热爱自然、 生态和谐的精神追求,在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和精神需求日益强烈的当下,藤编家具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传统手工藤编家具有着其他材料或工业化家具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何平衡材料与工艺、 科技与人工、 产量与环保的关系, 是藤编家具设计创新的重点[9]。

藤材及传统藤编家具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在设计中可深入挖掘藤材的材料特性及传统藤编家具的结构特征。 例如, 传统藤编家具的节点缠扎形式极富文化特色, 可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图5 是传统藤编家具中常见的节点缠接方式, 这些缠接方式不但能够连接节点, 具有功能特性,而且其多样的缠接形式也极具美感, 是传统藤编家具的重要特征, 设计师可以将这些极具特色的缠接形式运用到其他风格的家具节点连接中, 既能满足结构需要又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图5 传统藤编家具节点缠扎方式Fig.5 Node wrapping method of traditional rattan furniture

3.5 造型及功能创新

传统黎族藤编家具造型创新既要把握现代审美特征, 又要与传统藤编家具结构、 造型、 文化特色相结合, 可以从3 个方面进行创新: 1) 简化传统黎族藤编家具造型元素, 减少大面积藤元素的使用, 在局部添加藤编元素; 2) 运用藤材的“线” 造型要素, 这些“线” 性材质可以丰富表现藤编家具视觉形态[12]; 3) 充分利用藤材的韧性进行创新设计。 图6 是谢垚女士的作品《陋室——藤编作品》, 该作品将天然藤材的“线” 性元素发挥到极致, 利用藤材的韧性实现极具特色的造型, 藤材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也让整个作品在精神层面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 坚守自我, 不随波逐流, 安贫乐道, 洁身自好, 寻求自己的“陋室”。

图6 藤编作品《陋室——藤编作品》Fig.6 Rattan woven work: The Humble Room-Rattan Woven Works

传统黎族藤编家具的功能创新可从以下2 个方面考虑: 1) 功能扩展, 传统黎族藤编家具功能较为单一, 可在现有功能上进行创新, 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对于功能性的需求; 2) 特定功能开发, 藤编家具所具有的自然气息是现今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所缺少的, 藤编家具可以在某些特定主题、 特定空间中大放异彩, 所以藤编家具的设计可以在某些特定空间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 开发。

4 结束语

海南黎族藤编家具的创新发展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考虑藤材特性及藤编家具文化特质的基础上, 从造型、 结构、 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使其符合当下审美及功能要求, 提高藤材利用率及藤编家具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让更多人认识藤编家具、 了解藤编家具、 喜欢藤编家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家具的外观、 风格及内涵都在不断变化[13], 海南藤编家具的创新需要持续尝试和积极探索, 随着更多人投入到海南黎族藤编家具的研究中, 海南黎族藤编家具必将焕发新活力。

猜你喜欢
藤编藤条黎族
芊芊藤条串起幸福生活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现代室内空间对藤编陈设艺术的应用
藤条迷宫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来编一个收纳篮
藤条去了哪里?
RATTAN WEAVING IN NANHAI
藤条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