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英语课程优化设计

2024-03-01 06:34凌玲
江西教育C 2024年2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双减小学英语

凌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高效有趣的英语课堂及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目的。笔者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的不足,结合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点,从目标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环节及作业任务拓展等方面进行思考,力求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成“提质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英语   “提质增效”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尽管新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教师仍然占据更多的话语权,学生口语输出的机会不多。教师采用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尤其在新授课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知识点进行,学生在操练重点单词和句型的时候脱离了语境,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机械记忆知识,学习压力较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语境的重要性,而目前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过于生硬,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另外,教师忽视了任务巩固及评价环节,没有关注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的情况,作业设计主要为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形式比较单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优化教学模式,注重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

(二)教学内容枯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然而,小学英语教师容易忽视英语的实用性,在授课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缺乏针对性,效果并不理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总是要求学生记住单词及句型,练习题也多为补全单词、连词成句等类型。这样的小学英语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应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科会产生抵触心理。另外,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教师拘泥于教材本身,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进行调整。

二、小学英语课堂的优化措施分析

(一)精准把握目标,导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要导向,如何有效设计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首先,教师要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重要方向,教师要想更好地掌握“新课标”的导向,就需要不断学习,夯实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师在拿到文本之后,首先要关注文本的主题意义。主题意义是教与学的核心,新课程标准中设置了三大主题范畴,并以“我”“社会”“自然”为视角,设置了不同的主题群。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语言知识和策略、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对优秀文化的鉴赏以及思维品质等方面的不同目标。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拓展学习,对新课程标准中的变化和理论进行细致、新颖的剖析。在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之后,教师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钻研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感知、体验,促使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最终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Weather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范畴,在确定了文章的主题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备课。

其次,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的时候,要根据文本内容确定语篇的主题内容。一般来说,教材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教材内容与新课程标准的对应点。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文本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学重点。另外,由于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并非完全契合,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增删,挖掘文本的主题意义,从而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文本。

二是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根据学情来分析教材。如果教材文本与学生的认知差距较大,教师就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来弥补学生所欠缺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例如,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At the farm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农场,其中涉及了一些与动物有关的单词。教师在研读教材之后会发现,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动物的单词。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将之前学过的单词作为课堂的铺垫。

另外,教师要重视学情分析。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环节总是比较马虎,常常用“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比较高涨”“本课主题为学生所熟知的话题”等搪塞过去,导致学情分析成了简单的“套模板”。其实,学情分析非常重要。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重视学情分析。做好学情分析的工作之后,教师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析学情的方式比较多,在上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或学习单,通过学生的“前测”情况来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属于他们自己的英语课堂。

(二)单元整体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单元整体教學是当前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教学以主题为中心,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途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相关主题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小学英语教材主题比较明确,教师可以将琐碎、分散的知识点通过主题进行连接,帮助学生在思考上层层递进。为了更好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思考。

第一,思考主题内容,整合教材重点。教师在细读教材文本之后,需要对本册教材中与本课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应整合教材内容,在主题的引领下,梳理单元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前的知识储备,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拓展其他单元的内容。对教材内容的整合非常考验教师对于教材的掌握与理解。对此,教师需要提前梳理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 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在研读教材之后,要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引入合适的课堂实践活动。

第二,围绕主题进行课堂活动。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需要基于学习活动观,因此课堂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结合当前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活动情境。首先,活动情境要真实。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体验感,活动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接近,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就越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就越准确。其次,情境要有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多多创新,善于运用相关的道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发展,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如希沃白板等来辅助设计趣味游戏环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如此一来,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显著的提高。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微课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内容。同时,教师可以拓展与文化有关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复习。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My day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在确定了“生活与学习”的主题后,可以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从而锻炼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拓展任务驱动,促进迁移创新

以任务为引领设计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任务,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对于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而言,布置给他们的任务应该有所不同。适当难度、适当数量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不可以停留在机械重复的知识练习上,还应该从听、说、读、写的不同角度出发,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作业设计应该符合“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完成作业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设计基础类作业、应用类作业和拓展类作业。

基础类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这种作业的难度相对较小。教师一般会选用图文结合的作业形式,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基础类作业一定要秉持“少而精”的原则,让大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基础类作业,为之后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做好铺垫。传统的抄写类作业会严重降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基础类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发挥创新精神,让作业跳出机械化抄写的桎梏。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My clothe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季节,将与衣服有关的单词进行分类归纳。这个作业在抄写单词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类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一般来说,教师会围绕课堂教学主题进行情境创设,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应用类作业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对话练习,让学生利用重点单词和句子进行对话。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并将这些材料作为拓展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这一单元中,在教学了文本故事中的学校活动安排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校园活动安排表。这个作业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拓展类作业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動手或自主思考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例如,设计思维导图、英语小报等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写作创编任务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拓展类作业难度比较大,且一般来说比较费时间,在任务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做好相关的语言或背景知识的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拓展类任务。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喜欢的季节的典型景象,并在空白处用英语说明原因。这个作业将美术学科与英语学科进行了融合,能够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关注问题所在,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构建有趣、高效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夯实专业基础,切实做好课堂设计工作,让每一个学生在“乐学”的同时,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蔷.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J].基础教育课程,2016,(5):45-50.

[2]龚文.多元化设计小学英作业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J].现代教学,2022,(Z1):142-143.

[3]燕睿.浅谈小学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J].校园英语,2020,(8):216.

[4]林小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单元复习教学的研究:以2021年江苏省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1,(33):7-11.◆(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大通路小学)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双减小学英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