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中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

2024-03-07 17:01
语文建设·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校本课题语文

课后服务是学校在正常教学时间之外,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延时教育服务,旨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后服务中,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需求,结合地方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等资源,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育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题以河南省南阳市第十八小学为研究对象,旨在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帮助其在课后服务中开发一系列语文校本课程,以期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题系统探究了课后服务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与实施效果,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教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的理论文献和实践案例,对课后服务、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等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其次,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收集该校教师和学生对课后服务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看法和建议,了解课程的现状和问题。再其次,通过对该校校长、教研组长、语文教師、学生代表等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课后服务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获取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最后,基于以上环节,设计开发适用于该校师生的语文课后服务校本课程,并对该校在课后服务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观察,直观感受课程的开展过程和效果,客观评价课程的质量和水平;继而选择优秀案例,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反馈、改进等进行分析总结,揭示课程的规律和原则,形成有利于推而广之的经验。

总体而言,本课题为课后服务中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第一,界定了课后服务、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为课题的研究定位和范围提供了基础。第二,分析了课后服务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特点和优势,指出了它们是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实践,为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提供了依据。第三,探讨了课后服务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规律和原则,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思想,为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提供了指导。第四,综合了课后服务、地方文化推广、语文校本课程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框架,为课题的落地和推广提供了可能。

此外,本课题为课后服务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了一系列可行的方法,例如,采用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学校支持为保障的课程开发模式,充分发挥了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区和本校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方式、以合作为手段的课程实施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采用一种以过程为重点、以结果为补充、以多元为原则、以发展为目标的课程评价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采用传统的考试和作业,也采用现代的观察和反馈,不仅由教师评价,也由学生自评和互评,形成了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课程评价体系。

由此,本课题为学校提供了一种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为教师带来了一种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机会,也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学习拓展和素养提升的有效课程。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八小学褚卫军)

猜你喜欢
校本课题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