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中
(广东财经大学,广州 510320)
培养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特色人才,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地方高校从社会获取办学资源和发展支持,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泉。当前,不少地方高校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发展资源有限,发展空间较狭窄,竞争优势不足,究其根源是因为是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特色,与区域发展契合度不高,服务发展能力不强。区域特色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小循环、内循环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外循环耦合共生、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结果和条件。尽管三螺旋理论也概括了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但其侧重点在科技创新领域,较少涉及人才培养问题。文章将以校地双循环耦合共生为基础,剖析区域特色人才的内涵和特点,并诠释它们对地方高校的重要价值意蕴,揭示双循环下区域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现实境遇和优化路径,为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互动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许多学者都认同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特点和发展要求的应然理念、原则和导向,但都没有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类型和方式上提出区域特色人才的概念。因此,区域特色人才的概念内涵只能从相近概念中探寻和综合归纳。
潘懋元较早就从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关系视角提出了“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概念。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发展,服务地方;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以地方财政资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1]。邱毅指出,区域化是地方高校要适应区域发展,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其首要前提是高校要为区域发展培养各类人才[2]。王惠芳认为,学校是否具有区域特色的衡量标准是服务重点是否面向区域,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3]。这些近似概念揭示了区域特色人才具有两个鲜明特性:一是地方适应性,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度契合、有效对接;二是独特性,即其他类型的人才不能完全替代,需要投入一定的学习成本才能有效适应区域发展,同时特定区域的特色人才对于其他区域而言,也不能完全有效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区域特色人才是充分掌握、适应特定区域所具有的特殊条件、状态和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某种知识素质能力的特质,能够在区域内有效就业创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1.2.1 区域精神文化
区域精神文化是区域特有的价值信念、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的有机总和。它是特定区域的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环境相统一的产物。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物质环境中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人们既改变了客观环境,同时也改变了自身。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人们在特定区域的长期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交往关系、社会关系。这种交往关系、社会关系在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的同时,也因区域差异而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区域特点。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这些特殊的交往关系、社会关系中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部分逐渐演变为潜隐性、稳定性、基础性和一定系统性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文化观念,也即区域精神文化。区域精神文化是区域特色人才的内在根基和精神底蕴,它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塑造特定区域居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形成特定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并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5]。具有悠久历史并对当代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正是区域精神文化的生动体现。
1.2.2 区域经济发展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特色均存在一定差异,对人才需求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区域特色人才特色的重要来源。首先,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动态调整趋向决定人才培养的专业类别。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现代服务业占比较大,区域高校就应当着力培养金融、会计、贸易等服务业人才;工业城市工业比重较高,必然要求属地高校加强相关理工科人才培养力度。高校要围绕服务面向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状况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课程,使人才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其次,产业生产经营状况对人才培养内涵具有重要影响。即使是相同的产业,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重点和所处的产业链、价值链位置也可能有所不同,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内涵构成也应当相应调整。如果一个区域的特定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偏重生产加工,则当前人才规格需求的重点将集中于生产技能操作上,而处于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区域,则更加需要具有较强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状况差异成为区域特色人才的特色来源的重要途径。
1.2.3 区域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决定国家和区域法律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的根本基础和元制度。政治制度不同,社会运行和公共管理方式会有明显差异。但是,一般而言,同一国别内部政治体制基本相同,异质性较小,难以构成不同区域人才的特色来源。但现实中,也存在区域间政治制度存在充足的异质性,以至具备通晓特定区域政治、法律制度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人才的区域特色来源的特殊情形。如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香港、澳门地区实行“一国两制”,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原因,港澳地区政治、法律、社会管理制度与大湾区的广东省内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培养熟悉三地制度和规则差异的特色人才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重要课题。粤港澳三地政治、法律和社会管理制度成为大湾区人才特色的重要来源。
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有效衔接是区域特色人才的本质要求。换言之,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循环、小循环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循环、大循环在质态、性质、特点、规模、方向等方面互相适应、支撑和耦合,区域特色人才培养要嵌入校地双循环体系中,既要在双循环的支撑下完成,也要成为推动双循环高质高效运转的积极力量。校地双循环涉及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关系,三螺旋理论也就三方关系进行了分析;但是它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创新实践的抽象概括[6],诠释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新使命和新方向[7],不能有效揭示以应用型高校占大多数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关系。因此,借鉴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和教育生态学理论,以双循环互动关系为视阈,才能有效诠释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双循环由两个子循环、两条要素流动通道、一个中介枢纽和一个耦合基础共同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使校地双循环正常运转,如图1所示。
图1 校地双循环运行图
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两个子循环的自我运动是双循环的动力源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由招生—培养—区域特色人才三个环节组成,代表的是高校将新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区域特色人才,获取发展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投入区域特色人才再生产的周而复始循环过程。地方经济循环由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产出三个环节组成,代表的是区域内企业将人财物资源投入生产过程,生产出产品和提供服务,实现价值增值,并将新产品投入再生产的循环过程。它们的运动具有自组织性,均以自身扩大再生产为目标,在各自系统的目标引领、激励下有序运动。对地方经济发展而言,追求的是物质产品、服务的增长及价值增值,而对高校而言则是以再生产出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区域特色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双向要素流动是双循环连接的纽带。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两个子循环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需要从外部环境输入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知识流、资源流、人才流作为地方经济循环的结果从企业向高校流动,成为人才培养循环的投入要素;知识流、人才流作为人才培养循环的结果从高校向企业流动,成为企业生产的投入要素。要素双向流动是连接两个循环的纽带。每个循环都分别以另一循环的输出结果作为输入要素,互为自我循环有效运转的外部促进力量。
区域特色是校地双循环耦合的根本基础。它产生于地方经济循环过程,深度融入、深刻影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过程,并通过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强化区域特色,推动地方经济循环,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耦合,双向赋能,互融互促。两个子循环依靠区域特色的再生产,在质态、属性、特点上互相衔接耦合,确保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
政府是调节双循环的中介枢纽,能有效保障循环方向正确和良性发展。由于目标、制度、信息等差异,两个子循环可能存在失序、脱耦,最终导致系统功能失调和紊乱,使循环无法有效运转。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可通过调控战略方向、要素流动、资源供给,改变循环方向、疏通循环堵点,增强循环动力,使双循环重新有序耦合,实现共赢发展。
培养高质量区域特色人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高校人才培养循环与地方经济发展循环耦合,以地方经济循环引导、带动、支撑区域特色人才培养,以高水平区域特色人才培养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循环的功能和质量,使人才适应和满足地方经济循环要求。
2.2.1 本质要求:区域特色元素全程全域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高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重点方向、产业结构、精神文化特质、制度等情况,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定位,确定作为重点教育内容的具体区域特色元素,并将它融入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的全过程,以及办学思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第二课堂、实习实践、校园文化等各种学校管理和育人活动中。区域特色元素成为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对学生考核评价的重要原则,使学生能够结合学科内容掌握、理解区域特色元素,并形成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能力。
2.2.2 目标指向:对接促进地方经济循环
区域特色形成于地方经济循环,同时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于适应、推动地方经济循环。因此,地方经济循环是决定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的基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循环既要遵循学科逻辑,也要坚持需求导向,根据经济循环状态和要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标准和内涵,科学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2.2.3 支撑保障:社会资源集聚植入
作为地方经济循环结果的知识流、资源流、人才流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的外部支撑和保障,也是区域特色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依赖。首先,区域特色元素以企业生产技术、文化、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资金等为物质载体、精神载体和人格化代表,它们通过知识流、资源流和人才流注入高校人才培养循环,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成为人才培养的要素。其次,多样化社会资源投入有助于拓展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资源空间。目前,公办高校主要依赖财政投入,民办高校则依靠学费收入,投入来源单一,社会资源尤其是产业行业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社会资源广泛集聚,可有效解决地方高校生存瓶颈,使人才培养循环可持续运行。再次,社会资源集聚也是人才培养循环效果反馈和自我调节的途径。作为人才培养循环效果——毕业生适应社会需要,则可进一步吸收社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良性发展。高校可以根据社会资源获取的丰裕程度,判断人才培养与经济循环的契合度,并自动优化培养循环。
2.2.4 主体力量:产学研用多元协同
区域特色元素相关知识存在主体分散性、默会性特点。区域特色知识产生于地方经济循环,高校不是知识创造、储存、传播的唯一主体,处于地方经济循环系统中的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等主体成为更加具有优势和重要性的知识创造、储存和传播主体。这种分散性特点使他们应当积极、深度参与和融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成为区域特色人才的培养主体,弥补高校区域特色知识传授的不足。默会性特点是指不少区域特色知识需要学习者亲身实践才能提升学习效果。这种默会性特点要求为学生创造充足的实践机会到校外单位学习。校外单位融入人才培养循环是双向的:一方面,他们通过人才流、知识流、资源流从地方经济循环向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流动,参与区域特色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学生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循环,以挂职、交流、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形式到用人单位的真实工作场景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掌握区域特色知识。
2.2.5 外部驱动:政府调控和监督
尽管地方经济循环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均具有自组织功能,且可通过资源流动自我调节,但是由于两个循环涉及主体、环节、要素众多,且各主体间都是平等独立关系,行为动机主要受自我利益驱动,相互间只能通过利益调节引导、影响对方行为。因此,在循环功能受阻、区域特色人才培养效果不彰的状态下,单纯依靠循环的自发力量无法快速高效实现校地双循环的正常运转。作为社会共同利益代表的政府,是调控双循环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外部力量。政府通过项目、奖励、资金投入等政策手段引导、激励高校提升区域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以税费优惠、行政指令等方式推动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区域特色人才培养,强化校企双方互动合作。同时,政府搭建信息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供需信息在两个循环中有效流动,使高校按照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社会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
由于受传统办学体制和模式影响,当前一些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因循研究型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开放办学、将区域特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接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仍未完全确立。在教学过程中机械灌输理论知识,理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能有机融合的问题依然比较明显。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足,学生缺乏系统化的实践机会、就业创业和社会适应性比较薄弱。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区域特色不足,不能有效适应和支撑地方经济循环。从制度层面而言,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和教师的评价与发展机制与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贡献相关性不高。高校发展主要依赖财政投入和学费的局面尚未扭转,从行业企业汇聚发展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主要依赖科研论文和项目数量,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考查缺乏刚性约束。
区域特色人才培养需要经济循环提供的知识流、人才流、资源流作为支撑条件。但目前企业参与地方高校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的动力和意愿不足,校企合作呈现“校热企冷”现象。部分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主要依靠双方领导之间的私人关系,且容易随领导变更而受影响甚至终止,缺乏稳定有效的制度保障。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足,同社会对高校人才支撑度不足互为不利的因果循环。
政府部门作为外部调控者,本应发挥积极调节作用,推动区域特色人才培养和校地双循环有效耦合。但是,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文件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但是效果仍有待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贡献能力和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支撑能力均不能满足要求。校企双方合作的具体可操作制度不健全,利益、权责等问题缺乏清晰的法律规定。同时,双方缺乏有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不能使合作需求有效匹配。
发展利益驱动是校地双循环耦合共促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的先导。从系统整体的宏观层面而言,地方经济循环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的根本利益是内在一致的。但对作为系统构成部分的微观个体而言,高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共育区域特色人才方面利益分布是不对称的。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提升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性,充分享有合作红利。然而,由于企业对作为培养对象的大学生缺乏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学生在获得学习成果后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企业的合作收益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高校和企业之间可以构建定向培养机制,面向特定企业输送专门人才。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完成培养过程,学生优先在特定企业就业。但是,这种模式只适合人力资本专用性较强的企业。对人力资本专用性较低的企业而言,还需要政府发挥校地双循环调控者功能,利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调节利益分配关系,使校地双循环有机耦合。一是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措施,对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补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调动企业积极性。二是建设社会性、公共性实习实训中心和教学工厂,由政府、高校和企业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运营管理,有规模、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实习,政府对参与企业在学生指导和管理、原材料等方面的投入按照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偿。
区域特色产生于地方经济循环过程,通过人才培养循环过程传承、强化和创新发展,形成螺旋上升的不竭循环。校地双循环的结构、功能、特性耦合是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的基础。一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循环的结构与经济循环的结构要紧密衔接。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课程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动态调整相适应,不同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要和产业的规模比重及其转型升级趋势相吻合。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战略发展要求,动态调整学科方向、专业和专业方向。二是要将经济社会发展特色转变为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通过专门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案例分析、专题作业、调研实习主题、学科竞赛和毕业论文选题、第二课堂活动主题、校园文化培育等多样化形式,将区域特色元素全面融入培养过程,使区域特色元素成为人才培养的特质和优势。三是校企双方全方位、多层次开放融合。企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生产服务知识、社会精神文化要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主体和内容,高校教师、学生要深入生产服务第一线,在社会运行和生产经营真实场景中锤炼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双循环时空场域对接。
高校教师在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优势,校外人员则拥有丰富的社会和产业前沿知识、实践经验与技能,两者优势叠加和耦合才能构成区域特色知识的完整链条,共同作为育人主体,完成人才培养循环。校外人员以兼职教师、指导教师、实践导师等身份在高校或所在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活动,打破教学空间限制。高校教师也要走出校门,在生产服务单位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挂职,增强区域特色知识的教学能力。政府部门也要通过政策手段畅通校内外人员流动渠道,促进双方交流合作。
两个循环的微观主体在价值观念、利益追求、制度规则和行为方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合作关系缺乏稳定持续的制度保障。高校主要追求社会效益,刚性制度约束较多,注重规范性、合法性和育人性。企业则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行为方式灵活,追求效率。政府部门应当构建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制度,协调各方关系,减少分歧,巩固合作基础。一是完善产学研合作的产权制度。明确各方育人合作的成本分担、风险责任和收益分配机制,清晰界定高校国有资产、财政资金在办学合作中的使用规则。二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明确高校教师社会实践的待遇、考核要求及其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的作用,明晰校外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活动的薪酬、聘任条件和管理方式。三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适应不同期限、形式多样、空间各异的合作育人活动,构建具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在校内外人才培养合作中的责权利关系。
区域特色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好完成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提升育人能力的必然选择,获取发展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地方高校要扎根区域,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循环,深化利益、过程、人才、制度耦合,提升区域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相促、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