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学融入工业设计的路径研究

2024-03-21 06:42尹艺臻
大众文艺 2024年2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美学中华

尹艺臻

(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由美国艺术家约瑟夫·西奈尔提出[2],以满足多数人群的需求为目的,使科学、技术、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3],并最终转化形成商品[4]。工业设计的本质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美感,在使产品获得更大销量、为生产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使美学文化得以宣传发扬。因此,工业设计必须注重融合了科学、技术与美学的技术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5]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美学。在现代工业设计中,把中华传统美学融入产品设计,真正使产品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之美,实现产品实用功能与审美的有机统一。

一、中华传统美学对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

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璀璨绚丽的中华传统美学,中华传统美学积淀了丰富的美学思想、美学精神、美学理论,保留了宝贵的美学成果、实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美学在工业产品外观、功能价值、文化底蕴等若干方面,对产品设计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和艺术借鉴作用。

1.完善产品外观

当下社会,“颜值即正义”的价值观比较流行,没有好的颜值就难以获得好的起点。一件产品的“颜值”对于其市场寿命的长短和更新换代的周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优秀的工业设计产品,都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吸引消费者的视角感受出发,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同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几千年最优秀中华文化的结晶,符合广大民众的共同审美认知,是一种可以引起大众共鸣、普遍欣赏的元素与文化。把中华传统美学运用到产品设计中,能够极大丰富产品外观的展示形式,有效提升产品的外观表现效果,给人以很强的亲和力和购买欲。

2.提升产品价值

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品质、样式等所产生的价值。审美是人的超理性精神活动[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层次越来越高,对很多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实用”向“享受”转变。产品价值中,品质占比不断提高,而在工业产品中融入艺术文化元素,则是提高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一件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能够给人带来文化熏陶,从而产生极强的精神愉悦感,从而让工业产品给人以高贵、精致、舒适等品质感受。“葡萄美酒夜光杯”,离开了夜光杯,葡萄美酒仍然是美酒,但如换成一般的酒具,“葡萄美酒”可能就失去了品鉴的美感,其品质自然也就无形中下降了许多。中华传统美学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思想精粹中的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7],构成了广大中华儿女赖以发展的精神谱系。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如果将这些传统美学元素巧妙融入,必将极大提升产品的品质,从而整体提升产品价值。比如邮票,其主要价值是作为邮资来邮寄,但融入中华传统美学元素的各种纪念邮票诸如猴票,则能极大提升邮票的品质,赋予其极大的收藏价值。

3.增强文化底蕴

工业设计是一门创造性学科,而工业产品的文化底蕴则是产品生命力的灵魂。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件工业设计产品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充其量是一件日常用品,不但难以引起用户的关注和思考,更经不住市场的检验。我们设计工业产品,不能单纯进行表面形式的表达,还必须赋予产品更深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美学元素天生具有东方的典雅与神韵,是中华儿女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主动借鉴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思想,融入传统美学的精华元素,进行充分的融合加工,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就可以让用户在使用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家宫殿,每一处建筑、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展品都融入了丰富的优秀中华传统美学元素。故宫系列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引起广泛关注和大量消费,正是将历史文化和现代创意相结合,把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故宫文化与日用品、艺术品、食品等相结合,使产品既古色古香,又充满深刻的文化内涵,让人爱不释手。

4.传播中华文化

文化的魅力在于启发人的思考。一件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工业设计产品,必将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在设计时,通过有意识将传统美学中的精华进行加工运用,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来,就可以让消费者在运用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随着嵌入的产品,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进行广泛流通传播,让产品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继承、有效转化与创新发展,助力中华文化体系建设[8]。

二、中华传统美学融入工业设计的实现路径

中华传统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别具一格的风范和丰富多样的姿态。在现代设计中,设计人员从产品的形态、象征、意蕴、材质与配色等多角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色彩、形式等美学元素,均设计出了高水平作品[9][10]。纵观成功案例,“培塑整体理念”“贯彻天人合一”“挖掘独特元素”“保持时代精神”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融合路径。

1.培塑“和合”的整体设计理念

“和合”是中华传统美学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蕴含着中华儿女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伟大智慧。“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有和谐共生、和睦同心、顺当吉利等寓意,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11]。在进行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必须秉持“和合”理念,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注重色彩和比例的协调,注重视觉与感官的一致,给用户以良好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一些成功的设计品,虽然各具特色,但其相同之处在于都符合“和合”理念原则,用美妙的元素、完美的构图、精美的比例给用户以美的感官享受和愉悦的心理感受。对设计人员来说,设计产品就是要强化“和合”这一核心理念,巧妙处理艺术元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统一而不对立,和谐而不分裂,切实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让产品呈现“和合”之美。比如,北京冬奥会采用的“飞扬”火炬火炬以祥云图案打底,自下而上过渡为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外观采取红银相间色彩,形成醒目的视觉效果,既隐喻冰火相约,又象征给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而火炬手在交接圣火时需要将两个火炬的“丝带”相连,象征着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所有这些,实际上都是“和合”思想在设计中的巧妙运用,火炬一亮相,就让世人惊艳。可以说,培塑“和合”整体设计理念,将中国思维、中国审美融入产品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可依之路。

2.贯彻“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世间万物因各自得到阴阳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风雨滋养而成就。中华传统美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理念,也是中华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天人合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原则,核心理念是要求人们依赖自然界生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贯彻“天人合一”价值理念,要求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崇尚自然,既要注重“人”的因素,也要注重“自然”的因素,在设计中不能仅仅考虑造型的美观,还要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内在关系,用原生态的设计使产品回归自然、尊崇人性,推进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达到一种大美、真美。比如在保护森林等公益宣传设计中,可以采取以物拟人的手法,展现人与树木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展示林地受到破坏后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极大负面影响,引导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品设计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避免选用不可再生、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材质,尽可能选用健康、环保的材质,尽可能节约材料。例如,中国新零售企业“名创优品”,一直坚持“优质、创意、低价、环保”产品特色,打造“极致性价比”产品标签,主张“回归自然,还原产品本质”品牌文化,最终成了深受华人喜爱的国际连锁百货品牌。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设计价值理念,将绿色、环保、协调、可持续融入产品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必由之路。

3.挖掘“独特”的传统美学元素

中国传统美学博大精深,丰富的美学元素给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了活力源泉。工业设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创造活动,承担着延续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责任。一个没有灵魂的设计,是没有生命的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元素,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是一致的,最根本的主要有“天人合一”的中华哲学观念、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公而忘私的家国情怀和“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等。一名优秀的设计大师,都是在以传统文化为活水源头的基础上实现设计的跨越。在具体设计中,要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传统美学元素的表现形式,分析设计产品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把这些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美学元素融入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提升产品的文化底蕴,拉近用户的心理距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度挖掘:一是从中华特有的语言文字挖掘。汉字是中华民族最厚重的文化基石,不管是古文字,还是简化字,都具有丰富的字形之美、结构之美、含义之美,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丰富的设计创作元素。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徽设计,就是用篆书的“交通大学”作为大学标识,整个设计简洁大方又主题鲜明,积极向上。二是从中华特有的吉禽瑞兽挖掘。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创造了许多吉禽瑞兽,并赋予它们许多美好的祝福含义。我们在设计中,巧妙运用这些吉祥物,能够让消费者带来强烈的心理认同。三是从中华特有的图腾标志挖掘。图腾标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浓缩。比如“荣威”汽车标志,以两只站立的东方雄狮构成,中间则是双狮护卫着的华表,雄狮代表着吉祥、威严、庄重,华表则象征着民族的威仪,也有祈福社稷繁荣、人民和谐的寓意。四是从中华特有的经典文化挖掘。中华经典文化包罗万象,其中包含许多宗教文化、戏曲文艺、诗词歌赋、人物经典、山河花鸟,将这些独特元素融入产品中,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带给人愉悦精神享受。五是从中华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着丰富的可视形象,也有着独特的精神蕴含。以物咏志、寄物抒情是最常见的手法,“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一直是气节高尚的代名;中国结结法多变,但都有着美好寓意,融入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认知、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的向往。设计中采用这些元素,可以通过作品传递祝福和希望,让用户从内心喜爱和认同。六是从中华特有的风景文化挖掘。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山河秀丽,产生了许多富有中国物色、世界闻名的景物,如万里长城自构筑起,就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在中国人心目中也是意志和力量的标志,并升华为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迎客松是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化身,是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设计中运用好这些元素,能够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拓展产品内涵品质。坚持把“独特”传统美学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的精品之路。

4.保持“创新”的中华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创新的历史,从“观象于地”到“结绳为网”,从“斫木为耜”到“四大发明”,无不凝聚着强烈的创新意识,也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创新文化。《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变化,通过变化来实现通达,通达才能长久。创新就是最好的变化。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要坚持“创新思维”,突破陈旧观念和惯性思维,开动脑筋、开拓视野,博采众长,既吸收借鉴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又不拘泥于现有框框条条束缚自己,勇于创新突破,不断提高产品设计层次水平。要坚持“温故知新”,加强学习研究,系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学习现代工业设计知识,多方涉猎世界先进设计方法,在学习基础上深入思考,全面掌握工业产品设计的客观规律,找到创新点。要坚持“举一反三”,避免因循守旧和生搬硬套,把成功经验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取得新推广、新转化、新应用、新成效,实现与时俱进、由此及彼。要坚持“有无相生”,创造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要善于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加强最先进的设计软件使用,创造性地把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段、新工具运用到工业产品设计中,提高产品设计新层次、新境界。保持“创新”的中华时代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与开放融合,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长久之路。

三、结语

中华传统美学给现代工业设计带来了源泉活水,让工业产品有了活的灵魂,对提高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水平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入研究,增强理解认同和文化积淀,深刻理解中华传统美学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要把握当前时代特征和市场需求,挖掘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着力提升产品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中国工业设计要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宣传和发展中华文化内涵,持续推动中国成果的世界共享。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美学中华
仝仺美学馆
智能产品设计
盘中的意式美学
《冷·暖》
《教堂之夜》
纯白美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