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纯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高校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之材的重要场所,课程设计与构建在育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逐渐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中华经典诵读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华经典名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文化财富,高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可以发挥大学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构建出实施中华经典诵读的课程体系。因此,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构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如何建构经典诵读课程成为各大高校关注并探究的问题。
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深入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的使命。这种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作为新一代的中华儿女,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这种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
中华经典诵读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古代文化,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历程。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学生在诵读中华经典时,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同时,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如诚信、友善、家国情怀等,会在学生心中得以强化。这些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还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中华经典诵读课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哲学和道德智慧,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经典,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拓展与完善,文学鉴赏能力、哲学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也会随之提高。这些素养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用,在日常生活和职业中也有重要价值。人文素养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进一步增进人际关系。
中华经典著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诵读这些经典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阅读兴趣不仅仅局限于经典著作,还会扩展到其他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此外,参与诵读活动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为学生提供了积极的精神出口,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由此可见,高校中华经典诵读课程不仅仅是学术教育的一部分,更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平台,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学生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华经典著作中融入了很多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思考和赞美,充分体现了对家国情怀的表达。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课程,高校可以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和责任感,这正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之一。学生在阅读经典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感,激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积极参与愿望。这种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使他们更加关心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并且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优秀品德,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中华经典著作强调诚信和友善的重要性,这些经典中的人物形象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通过学习和诵读经典,学生可以深刻理解诚信的价值,形成诚信道德观念。同时,经典中的友善互助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促进他们建立友善的人际交往。这些都与课程思政的要求高度契合,通过诚信友善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3]。
一些经典著作中包含对工作和职责的理解内容,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展现出对工作和责任的高度敬业精神。通过学习和诵读这些经典,学生可以汲取爱岗敬业的精神力量,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不仅有助于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还能使他们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和职责。爱岗敬业的精神与课程思政的目标相契合,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表现,同时促使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经典文学作品中融入了深刻的审美情感,通过欣赏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审美不仅仅是对美的欣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体验。经典著作中的文学语言、意象和情感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这也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使他们更具艺术鉴赏力。
构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时,高校应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明确该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教师、教育管理者等都需要转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并且达成统一认识。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构建这一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度综合素质和坚定价值观的学生,使他们能够积极融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发展贡献积极力量[4]。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引导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除了可以获取知识之外,还能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需要各部门相互合作。相关教学部门应明确中华经典诵读在各个专业教学的安排,结合教学目标制订出与高校思政教育相契合的教学计划,在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诵读的思政教育资源基础上,将隐性教育资源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质量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要想实现对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的科学设计,高校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特点,精心策划课程内容,并且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复杂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通过课程科学设计,不仅使课程更具吸引力,还为学生提供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成长机会。具体而言,高校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确定适宜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内容应精心策划,选择适合的经典著作,并设计与学生互动密切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诵读欣赏、作品分析等。通过将教学课堂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以《红楼梦》为例设计课程,课程设计既要吸引学生,又能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首先,课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红楼梦》虽然是一部经典之作,但其中的情节和人物较为复杂,对于大一新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设计课程时,教师可以分阶段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理解。初始阶段高校可以选取其中的精彩片段或角色,通过简单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逐渐熟悉作品。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课程内容可以逐渐扩展,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并展开深刻的哲学思考。其次,精细策划课程内容。高校选择《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文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课程内容,重点关注作品中的主题、人物性格、情感表达等方面,通过文学分析、文本解读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除了传统的讲课方式外,教师可以引入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如诵读欣赏会、学生自主选读和分享、小组合作项目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程参与度。通过与经典文学互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将其中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行为中。
新时代背景下,云学习、微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日常模式。高校建构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应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平台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吸引力,保证经典著作的永恒价值在当代教育中继续发挥作用。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富有深度和广度的教育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符合课程思政的目标,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5]。
一方面,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该课程可以引入与科技、国际事务等相关的经典著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同时,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应紧密关注学科进展,不断更新教学材料和方法。例如,在经典著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最新的文献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另外,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工具,如借助超星、尔雅等教育平台观看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并且不断拓宽学生的眼界,推动教师教学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中,在线教育是一种具有广泛潜力的创新教学模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学习,对那些有兼职工作或其他时间限制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中华经典诵读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提供课程材料、视频讲座、在线讨论和测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扩大课程的覆盖范围,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学生参与其中。跨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创新。中华经典融合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探讨经典著作。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讨经典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可以将文学分析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
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建构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应要求学生将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高质量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同时,高校需要积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和不断地改进,将该课程在塑造学生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建构中,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并且坚持动态考量原则,客观评估学生在知识、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只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才能促使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6]。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综合考查学生在知识、思维能力、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的成长。课程思政视角下,中华经典诵读课程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文化自信心和价值观培养。因此,教学评价方式既要包括传统的考试和论文评价,也应该涵盖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文学作品分析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其次,教学评价应注重学与用的有机结合,确保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的育人效果。该课程中的知识和思想应该能够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生学习到的中华经典文化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难题。通过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内化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将其融入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中。高校在教学评价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在中华经典诵读学习中的所思所得,以及其在日常行为规范、道德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进而实现知行合一。
最后,合理运用评价结果,促进课程不断改进。在课程教学评价中,高校和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意见,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确保课程不断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综上所述,文学经典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课程思政的教育本质相契合。中华经典诵读如同与智者对话,在阐释文学经典的过程中传承文化价值。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建构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文化自信,促进他们知识结构的丰富和完善,有助于塑造更具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和推广这一课程建构,通过转变思想认知,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课程,教学课堂与活动开展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学用有机结合,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