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飞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设计学院,广西南宁 530100)
高校实践育人的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高校实践育人品牌IP创建要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创建项目化和特色化实践育人品牌IP过程中不断提升项目的吸引力、亲和力,提高其在师生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大学生深度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断通过实践检视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塑造实践品德,在此过程中真正实现育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暖阳行动”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机制和路径,开展项目化和特色化的实践探索,营造了实践育人的良好生态,形成了校园实践育人项目的品牌IP。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他指出“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1],多次讲话鼓励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将青春之花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院是广西高校第一批“三全育人”示范院系,也是全国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注重引领大学生通过实践服务社会和在实践过程中育人,“暖阳行动”是学院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党建带团建引领下,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为主体的团队作为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构建了党建带团建引领下的社会实践模式,搭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1+6”项目体系,不断探索和丰富实践育人的形式和路径,在有效的组织实施和系统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参与学生进一步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了实践能力,增长干事创业本领。2022年至今,“暖阳行动”团队志愿服务时长共计11135.8小时,服务人次近三万人次。2022年,“暖阳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区级“三下乡”重点团队;“暖阳行动”获得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立项 (A类);团队学生4人次获评2022年广西优秀共青团员、广西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多人获得志愿服务属地团委和社区的认可和表彰。
学院制定了《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规范指导实践育人项目实施,注重以党建带团建引领,构建了党建带团建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实行学院党委领导下的团委负责制,强化党团协同引领,将团支部设立在项目上,成立了“暖阳行动”项目团支部,充分激发团支部活力,形成了从学生党支部到团委再到暖阳项目团支部贯通的实践育人工作引领机制。项目配有专门稳定的指导老师,其中“与您同行”项目由学院党委书记负责,打造了从学院党委书记、团委负责老师到辅导员的指导团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青马班学员、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在项目实施中很好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形成了稳定的、传承有序的学生骨干队伍,学生参与的热度不断提升。
项目体系紧扣学院专业特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学生成长和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设计,注重通过实践育人项目引领青年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培养学生敢于实践,乐于实践,营造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项目共设置了艺点心灯、伴您成长、与您同行、夕阳天使、心连心、暖阳志愿先锋等六个子项目。艺点心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开展了美育实践、美术支教、美术调研等活动;伴您成长,开展了儿童陪伴、课外服务等内容,陪伴儿童游戏、学习、成长,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与您同行,开展反校园暴力法律宣传教育,呵护儿童远离校园欺凌、杜绝校园欺凌;夕阳天使,引导学生关爱关心留守老人,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看护和帮助;暖阳志愿先锋,引导学生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如在抗击新冠疫情中,青年大学生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担当等。
党建带团建实践育人主题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青马班学员培养等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的实践性课程,紧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设计主题教育,开展了党建带团建“暖阳行动”引领下的具有美术设计专业特色的系列实践育人活动,如2022年,开展了党建带团建主题教育画展暨暖阳校园微展,构建校园美育微空间,独具特色地呈现了实践育人活动;寒暑假党建带团建“暖阳行动”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平果市吉林村小学开展美育支教活动;在校期间常态化开展了“暖阳行动”志愿服务沙龙、“绘就多彩画卷、装点美丽乡村”之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学校定点扶贫村赠送美术作品活动、为劳动者画像“最美劳动者”、为乡村中小学捐赠图书2000册等系列学生参与度高,育人成效好的活动。
“暖阳行动”设立之初就对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和志愿服务大赛等要求,建立起项目师生管理团队并注重日常的组织实施及经验总结和传承,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的“暖阳行动”沙龙,通过实践育人主题教育展、“暖阳行动”微展览的形式展示项目的成果和进度等;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激励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并提升实践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水平和质量,将项目委托团学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青马班等骨干学生队伍运营管理,激发学生队伍成长的内生动力。目前,已经培育了两个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得2022和2023年广西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带团建为引领,紧密结合学院专业优势和特色,突出育人导向,努力打造“暖阳行动”特色实践育人品牌。在实施中凝练形成了“暖阳行动”志愿服务的工作理念:“暖阳行动”,就是要把大学生个体变成一个个会发光发热的小太阳,为身边的人传递能量,送去温暖;变成一束束闪烁的小火苗,点燃学生青春梦想,激发青春奋斗之光;变成一个个追梦者,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民族复兴建设需求的“大我”之中。2022年,党建带团建“暖阳行动”暨暑期三下乡活动得到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宣传报道,其中在新华网阅读量超过8万次;2022年5月“与您同行”项目在学校内举办反校园欺凌的宣讲活动得到新华网客户端报道,阅读量超过8万次;2023年暑期“暖阳行动”社会实践获得广西日报报道等。
项目着手处虽小,但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坚持实践导向,实践活动突出两“小”即小太阳、小火苗,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从小处着手,从微观入手,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去传播正能量,去帮助他人,不限于在宿舍、在班级、在社区、在乡村等;此外注重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作用,以此加强学生骨干的培养,如在校期间采用“一带三的”模式,一位同学帮助三位需要帮助的同学,通过“两小”的实施,实践育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大”,即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我”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在实践中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拼搏奋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综上,“暖阳行动”设计和理念定位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规律,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度不断提升。
社会实践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社情国情的窗户,学生认为“暖阳行动”很有意义,表示在实践中发挥了专业特长,服务了师生群众,自身也在活动中深受教育启发。在2022年初疫情防控期间,暖阳志愿服务先锋队成员2021级黄梓瑞表示“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家乡需要我们时我们应该积极响应,贡献青春力量”,在家乡百色市发生疫情时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当地社区的防控志愿服务队伍,累计服务时长达120个小时。2022年暖阳志愿服务先锋队员共计64人响应号召,参加了属地疫情防控工作,在家乡需要青年大学生的时候她们毫不犹豫站了出来,24人得到了属地团委和社区的表彰。在“暖阳行动”带动下学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逐渐形成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优良风气,2022年全年学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比例达到了在校总人数的61%。
定期召开党建带团建“暖阳行动”志愿服务沙龙,师生间交流社会实践经验,总结分享好的做法等。经过调研和座谈了解到,社会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动力,提升了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愿意去帮助身边的同学;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同学们更为主动地工作学习;同时在思想和认识上更加能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逐渐成长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学干部等,在学院和班级中起到模范和带头者作用,较好的促进学院班风学风的进一步优化。同学们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中成长成才,其中团队主要负责学生2人次获评广西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项目成员积极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员负责和参与的“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获得了2022和2023年年区赛金奖等。
2022年至今,“暖阳行动”团队志愿服务时长共计9795.8小时,服务人次达28441人次,较好地发挥了志愿服务作用。2022年,“暖阳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区级“三下乡”重点团队;“暖阳行动”获得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立项(A类);团队学生2人获评2022年广西优秀共青团员称号。项目得到官方媒体宣传,学院党建带团建“暖阳行动”暨暑期三下乡活动得到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宣传报道,其中在新华网阅读量超过8万次;“与您同行”项目2022年5月在学校内举办反校园欺凌的宣讲活动得到新华网客户端报道,阅读量超过8万次等。
一是以党建带团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支部、团委、团支部协同引领作用,构建师生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成长的社会实践共同体,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品牌IP打造成汇聚社会资源,注重思想价值引领,以实践能力提升为主导的师生共同成长综合体。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也为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提供动力支持。”师生共创的社会实践品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价值引领,成为社会实践品牌IP的鲜明底色,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创新性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三是构建师生社会实践共同体的自行车模型,转变传统师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角色。基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教师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动性,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被动参与者为社会实践的主动推动和实施者。
社会实践品牌IP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社会实践的质量,即是育人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关键在于社会实践回应社会需求的速度和力度,解决社会痛点的能力。一是建议不深入开展项目式管理,加强社会实践项目的过程管理。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内部质量标准;注重成员的体验和反馈,不断优化管理流程等。二是加强社会实践项目品牌特色的打造。优化社会实践品牌项目的理念,将核心理念提炼和转化,形成团结和凝聚成员的强大精神力量,注重理念和新形势新要求的精准契合。形成项目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既要保障项目的持久性稳定性,也要实时结合新需求开发新项目,不断激发项目体系的活力,增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三是推动社会实践项目的成果的物化。运用目标导向,激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认知,再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
一是在网络新媒体加持下,借助新媒体的流量引导作用传播主流价值和正能量,创新实践项目品牌的规划设计,塑造社会实践品牌IP的社会、文化等角色。二是社会实践项目紧扣社会需求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着力推动社会实践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切实在社会实践中塑造自身的影响。三是强化社会实践项目和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关联,强化社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就业创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