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红色短视频互动仪式链分析及其对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的启示

2024-03-25 10:22雷子怡唐义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参与者仪式红色

雷子怡 唐义

收稿日期:2023-10-12

摘  要:

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B站红色互动短视频实践案例《抉择》的仪式进程进行了剖析,提出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的推广路径:优化宣传策略,激活仪式前提;策划推广内容,满足仪式要素;活用仪式产出,巩固情感能量,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相关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短视频;红色文化;哔哩哔哩;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36(2024)02-0049-08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of Red Short Videos on Bilibili and Its Inspir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Red Culture in Libraries

LEI Ziyi,TANG Yi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tual process of The Choice,a practical case of red interactive short video on Bilibili,and puts forward the promotion path of red culture in public librar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optimizing the publicity strategy to activate the ritual prerequisites;planning the promotional content to satisfy the ritual elements;and making use of the output of the ritual to consolidate the emotional energy,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s to the relevant service work of public libraries.

Keywords: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short video;red culture;Bilibili;public library

0  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曾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的先进文化之一价值宝贵。建设和推广红色文化,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增强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凝聚中华民族力量。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组成了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建设和推广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是其应有之义。

目前,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仍存在推广活动主体协作不足[2]、推广策划忽视用户个性化和互动需求[3]、推广内容缺乏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4]、推广形式传统静态且单一单向[5]、推广传播宣传力度不足[6]等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和提升推广效果,学界提出红色文旅融合[7]、科技赋能红色文化资源[8-9]、开发桌游互动文创[10]、出版红色文化主题连环画[11]、加强短视频平台布局[3,12]等推广策略,体现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服务对用户个性化体验的重视[13],但鲜有将“互动”与“视听”融合的红色文化推广研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意在促进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近年来,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完善,一种以沉浸性、参与性、游戏性为特征的视频形式——互动视频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互动视频最早出现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第67届世博会上,近几年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定义为一种具有分支剧情选择、视角切换、画面交互等交互能力,能为用户带来互动观看体验的视频类型[14]。继2018年Netflix(中文译名网飞)推出互动式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后,国内各大视频平台相继尝试互动视频创作。其中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率先探索互动视频在短视频领域的可行性,于2019年7月推出互动视频功能和栏目,上线首月共发布千余个互动短视频作品[15]。互动视频不仅符合用户重视自主选择、追求个性的需求[16],还充分发挥了数字媒体的交互性特点,用户在与视频互动的过程中能获得动态的知识与经验再造。

在B站众多互动短视频中,人民日报联合B站制作的融媒体红色互动短视频《

【互动视频3A大作】剧情高能!如果生在那个年代,你会怎么抉择?》(以下简称:《抉择》)推广效果较好,而目前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较少讨论该类视频传播实践。因此,笔者选择《抉择》作为红色文化推广互动短视频实践样板,并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剖析红色文化推广的内在机理,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相关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  互动视频及互动仪式链概述

1.1  互动视频

互动视频是以视频为媒介形态的数字互动叙事形式,利用非线性的分岔剧本和及时反馈的人机交互技术,赋予用户参与叙事的自主权,为用户提供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沉浸式体验,使之从中获得一定的自主感和掌控感[17]。

与传统视频相比,互动视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沉浸性。“沉浸”指个体完全投入到某种活动中而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18]。互动视频将角色面临的困境和考验转移到用户上,使之代理角色影响剧情发展,这种转移有助于加深用户的沉浸感[19],从而加强探索故事世界、了解事态发展的欲望,加深对故事和人物的情感共鸣。②参与性。参与性也称卷入度,与沉浸相对,是批判性思考基础上的理性参与方式[20]。互动视频使用户获得了干预剧情走向的权力,用户在视频中会调动思维、接收信息、作出判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好结局”[21]。③游戏性。游戏性指可玩性。互动视频从发展渊源上看,受互动视觉小说、互动影像游戏等的影响深远。通过游戏化设计,在互动视频中加入交互、奖励等游戏元素,能使用户通过互动获得类似游戏的体验。

用户通过互动视频获得的叙事权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互动视频的叙事属于“预设叙事—生成叙事”之间的叙事[17],用户对视频的释义仍由视频本身决定。视频创作者也因此可通过互动视频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利用互动视频内嵌的行动项外显观众的内在思维,将用户精神层面的抽象思考转化成实际可见的具体行动,从而对观众的选择进行伦理评价,以达到传递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目的[22]。

1.2  互动仪式链

互动仪式链揭示了互动仪式中情感转化的微观流程。该理论的提出者柯林斯认为,共同的行动和短暂的情感刺激是仪式开始的前提,互动仪式顺利进行需要满足以下四个组成要素:①身体在场,两人或两人以上聚集于同一场所,参与者彼此即使未有意识地关注对方,也能通过身体在场相互影响;②局外人设限,保證参与者知晓谁在参与或谁不在参与互动仪式;③相互关注焦点,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且通过相互传达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该关注焦点;④共享的情感状态,参与者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同“相互关注焦点”相互强化和连带,产生共享的情感或认知体验[23]100。

互动仪式链四个组成要素有效组合可使参与者获得:①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②个体情感能量,一种采取行动时的自信、积极的感觉;③代表群体的符号,成员通过符号感到自己与集体有关;④维护群体的道德感等体验[23]101。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可以总结互动短视频互动仪式链模型,见图1。

柯林斯还强调,互动仪式产出的符号存在三个层序的循环:互动仪式产生的符号是符号的第一层序循环,产生该符号的互动仪式之外的仪式是符号的第二层序循环,用户的内在思维是符号的第三层序循环[23]265。从认知叙事学角度,小说的观众通过将虚构人物塑造成其他人来理解虚构人物,该部分为用户体验到与互动视频内虚构人物建立联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2  “互动”+“视听”在红色文化推广中的适用性分析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明显,手机移动阅读是其主要阅读形式,“听书”和“视频讲书”方式成为新的阅读选择[24]。同时,阅读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带科技色彩的新型个性化体验阅读活动大放异彩,中华书局创新互动体验区、中国移动咪咕“全民阅读元宇宙”粲然可观[25]。这些结果表明,现代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和富媒体形态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倾向明显,阅读方式趋于互动性、沉浸性、泛在化。而红色文化推广经常存在叙事性弱、生硬说教等问题[26],以红色文献为红色文化主要载体的公共图书馆开发具有互动性和用户个性化体验的推广活动迫在眉睫。谢黎萍指出,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开发和利用需要探索多元深度开发,红色文化传播创新需要注重网络传播、艺术创作和体验参与[13]。互动视频重视用户参与,强调非线性叙事创作,正好契合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导向。与直接开发红色文化游戏相比,互动视频的开发门槛更低,只需要剪辑素材并进行排列组合,就能实现具有超链接功能的交互视频。这为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3  B站红色互动短视频中的互动仪式:以《抉择》为例

笔者调查发现,《抉择》 在建党百年红色文化推广上明效大验。该视频设计了“红色起点”“归国巨轮”“圆梦茶乡”三个不同时代背景的故事分支,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情节。

为便于剖析红色文化推广的内在机理,笔者将红色互动短视频的互动仪式分为两个子互动仪式场:一是参与者与互动短视频之间模拟对话的虚拟互动仪式;二是参与者彼此围绕互动短视频内容,通过社交平台开展的人际互动仪式,互动短视频在该仪式中成为参与者们的共同关注焦点。

3.1  沉浸与暂停——参与者与互动短视频的互动

红色互动短视频利用人类的想象力,允许用户在规则内进行想象和发挥,通过与视频互动创作自己的个性化叙事。柯林斯指出,“大众生活在拥有成员意义和具有建立在以前互动基础上的一定水平的个体情感能量符号世界”[23]311。互动视频在故事情境中开启了观众和作品之间的双向交流:观众通过交互选项“告诉”视频自己的选择,视频“回复”观众该选择产生的结果。在这里,互动视频通过选项激发用户想象的欲望[27],用户和视频的互动内化为用户的丰富情感。用户与虚构人物发生了“想象参与”,与之产生联系[28],这种联系在现代认知叙事学中得到了肯定[29]。想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符号的第三层序循环,是内化的会话,属于发生在大脑内部的互动仪式链[26]。借助想象,用户得到打破“次元壁”的观看体验,在观众和角色之间来回切换,历史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情节变得更加个性化,用户参与感也得到增强,沉浸式感受建党、建国、投身科研与建设祖国的艰辛和取得胜利的喜悦。

3.2  观影与对话——参与者之间的互动

3.2.1  互动仪式链的启动条件

(1)共同的行动或事件

多渠道传播推广,能有效扩大潜在参与者。《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平台等媒体进行推送,视频推出后半个月内在《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的观看互动量达1000万余次[30],截至目前,B站内播放量高达20.5万次,弹幕多达3834条,评论多达1048条。用户了解并共同选定《抉择》,聚集在互动短视频播放页面形成际遇群,营造观看《抉择》的情境。

(2)短暂的情感刺激

迎合年轻一代兴趣和个性需求的创新产品往往更容易刺激用户的情感。《抉择》通过“互动”+“视听”融合对红色文化进行新颖的挖掘。用户出于对形式创新的新奇感,对游戏化机制的喜爱,唤醒自有文化符号的储备,启动亚文化元素的被认同感等各种各样的短暂情感刺激仪式。

3.2.2  互动仪式链的构成要素

(1)身体在场

临场感与互动仪式链强度成正相关,场景营造得越逼真、越动之以情,越能强化互动仪式。现代技术为虚拟在场提供了可能,新媒体技术延展用户的感官,使用户即使未亲身在场也能产生类似亲身在场的连带作用。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用户以虚拟ID的身份聚集在《抉择》互动短视频播放页面成为互动仪式的参与者。随着视频剧情的推进,参与者变得逐渐投入,心理位置位移到视频的互动叙事世界,并感受到他人在场,场内参与者开始彼此影响。

(2)局外人设限

局外人的屏障使用户感知到谁在场与谁不在场,从而将仪式内化成自身经历去感知。互动视频的特性构成了两种隔绝局外人的屏障:首先视频播放页面形成了排除局外人的屏障;其次分支叙事又形成了次一层屏障。参与者只有点击对应选项才能获得观看和在对应分支视频中发送弹幕的资格,获得志同道合的趣缘体验,强化彼此的情感纽带和视频圈层传播能力。

局外人界限的设置,体现柯林斯对参与者如何利用自身文化资本储备解码信息的关注[31]。红色文化推广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经典红色符号更利于举办成功的互动仪式。《抉择》在历史背景中引入钱学森、开国大典、五四运动等经典红色文化元素,在互动环节渗透以国家利益为重等伟大的红色精神,在角色扮演上设计海归青年、爱国青年、选调青年进行红色文化的内嵌,同时设置呼应“抉择”的家国利益冲突,逃亡、解密等情节波折,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

(3)相互关注焦点

设置并引导用户关注共同焦点能够维持互动仪式的顺利展演,同步、同时的互动有助于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强化。在《抉择》互动仪式中,视频本身是参与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弹幕和评论是感知他人和传播关注焦点的互动方式。与传统视频相比,视频的互动功能进一步增强聚焦力,强化参与者对其他用户的所作所感的感知。参与者能够更明显注意到选择相同分支的其他用户。

(4)共享的情感状态

设置情感抒发的渠道有助于用户感知并共享彼此的情感状态。弹幕机制为参与者提供共享情感状态的渠道,弹幕文本承载参与者的情感并传递参与者的关注焦点。随着仪式的进行和节奏的连带,参与者的关注焦点逐渐集中、协调,内容认知渐趋深化,共享的情感体验增强,情感体现出其支配性。当内容和情感状态发生共鸣,参与者会纷纷发送弹幕,此时参与者独自使用移动设备观看视频的场景交叠为沸沸扬扬的社交场所,获得短暂但高度的情感共振[32]。红色文化符号作为该仪式中最为重要的变量之一植入视频各处。互动视频不仅实现了从被动视听到亲身参与的转换,还提供了现实用户彼此社交的功能。在个人经验的解读下用户的认知兴趣出现上升,并开始主动检索、了解相关内容,从而达到红色文化深度浸润的目的,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

3.2.3  互动仪式的产出

当上述组合要素得到有效的综合叠加,情感连带积累到较高程度的时候,参与者会获得群体团结、个人情感能量、代表群体的符号、道德感等体验[23]101。

(1)群体团结

群体团结可以衍生出身份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参与者在《抉择》高潮会唤醒和强化自身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共同体意识,發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祖国万岁”“为了祖国,就要勇于献身”等弹幕,抒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蓄积红色情感能量。

(2)个体情感能量

个体情感能量可以促进参与者采取重新体验红色文化推广活动和了解红色文化的行动。

情感能量是一个连续统,存在从自信、热情等积极感觉的高点到消沉、缺乏主动性等消极感觉的低谷的变化范围。

柯林斯认为成功的仪式会使情感能量远离连续统的低端,并促使参与者寻找和加入下一场互动仪式,不断的仪式进一步填充情感能量储备。当一个分支叙事探索完毕,参与者会回到视频开头,反复观看视频,继续探索《抉择》其余分支叙事线,致力达成一气呵成、全部通关的成就。此外,参与者还会以弹幕和评论提供的补充信息为线索体验《隐形守护者》互动影像游戏,了解钱学森、赵世炎等红色经典人物故事,观看《觉醒年代》主旋律影视剧等。

(3)代表群体的符号

符号能有效调动用户过往仪式积累的情感连带。在新的互动仪式中产生的代表群体的符号会成为参与者的符号储备之一。当参与者通过互动仪式产生团结感时,还会倾向采取尊重和维护符号的行动[23]101。

(4)道德感

道德感能够引导参与者做有利于红色文化传承的行动,使仪式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道德感是指维护群体的正义感。参与者会尊重和维护代表群体的符号,对违背群体团结或符号的行为产生正当的愤怒。相对的,破坏群体团结的参与者则会产生不得体之感,这种背德感可能使其反思并重新参与到群体团结的维护中。

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观看《抉择》互动短视频的互动仪式解析,可以得到参与者彼此互动的红色互动短视频的互动仪式链模型,见图2。

4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路径

红色互动短视频《抉择》为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仪式实践样板。对此,笔者尝试探讨红色互动短视频对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的启示,并构建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路径。

4.1  优化宣传策略,激活仪式前提

用户采取相同行动形成际遇群是互动仪式的启动前提之一,每个人将与谁、以何种仪式强度进行互动,取决于用户所有的际遇机会,双方彼此能提供什么,来吸引对方加入互动仪式[23]214。对此,公共图书馆应当优化红色文化推广的宣传策略,促成互动仪式启动。

第一,公共图书馆要多平台、多媒介、线上线下联合推广红色文化,提高推广活动的曝光度。首先,要积极入驻社交平台。目前,公共图书馆短视频平台账号开通率总体不足,如入驻B站的公共图书馆仅有44家。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开拓传播阵地,增加曝光机会,吸引不同平台的用户群体。其次,要综合利用图文视听等媒介形态。公共图书馆可以围绕某一具体的红色文化主题,制作图文并茂、可视化、生动有趣的复合媒体推广内容,将平台用户引流到产品发布平台。每个平台发布的内容要有细微差异,避免单纯复制搬用的同质化现象。 最后,还可以在场馆放置可交互的视听设备和内嵌二维码的宣传展板,方便用户接触推广内容。

第二,公共图书馆要利用好“第一印象”,刺激用户的情感。首先,封面标题是用户第一眼接收的信息,能显著影响视频的传播效果。有研究表明,不多于10字的疑问句式标题和非视频截图的封面配图能显著提升传播认同度、参与度和传播广度 [33]。公共图书馆要精心设置能激发用户好奇心和准确传达视频新意的标题和封面,同时要注重自身作为官方公共文化机构的性质,避免“标题党”等有损形象的行为。其次,要选择并强调和用户联系紧密的红色文化符号,唤醒用户的文化符号储备,贴近用户的兴趣点。

4.2  策划推广内容,满足仪式要素

4.2.1  打造沉浸式场景,增强用户临场感

数字技术拓展了用户的互动场景,《抉择》的临场感是通过视频构建生动的互动叙事世界和恰当的游戏化交互设计实现的,而线下互动仍是实现“亲身在场”的不二选择。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增强用户临场感亟须线上线下并行不悖。

线上推广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临场感提升红色文化主题推广的互动仪式链强度,只要用户远程产生的连带作用越接近“亲身在场”,互动仪式链的强度也就越接近亲身在场的效果[23]120。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将红色文化线上推广设计为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出可互动的数字互动桌游,如红色剧本杀、狼人杀、阿瓦隆等。

线下推广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沉浸技术,增强用户的空间临场感,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征程。如通过构建三维立体的沉浸式场景,设置逼真的环境音效,利用数字虚拟人塑造丰富生动的可互动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同时拓展多元交互方式,如表情识别、手势识别、重力感应、语音输入等,使参与者获得立体、多维、逼真的感官体验,仿佛置身于虚拟空间。公共图书馆也可以在线下场馆设置数字互动装置、交互大屏,打造沉浸式实体体验空间。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增加红色文化推广的互动元素,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社会临场感,让用户更深地融入红色故事中。

總而言之,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增强现有红色文化线上推广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增加用户黏性。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在线下尝试ARG

(alternate reality game,另类实境游戏),它是发布谜题并邀请用户参与的游戏类型,在国外已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实践探索[34],通过以现实世界为平台开展游戏化互动,实现用户对红色故事更加深入的探索。

4.2.2  聚焦用户注意力,引导用户关注共同焦点

共同关注焦点是互动仪式的关键要素之一。《抉择》通过明确的故事主题和波折的情节吸引用户注意。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红色文化推广时,需要聚焦用户的注意力,引导用户将注意力协调到图书馆想要传达的文化主题上。

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在红色文化推广中“讲好红色故事”,吸引用户投入推广内容中。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红色故事,公共图书馆可以围绕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以起承转合的叙事节奏设计游戏化互动内容,活动内加入集章、答题、解密等富有挑战的内容激发用户的胜负欲,有效让用户聚焦到活动主题上,全神贯注地参与推广活动。

其次,公共图书馆还要设置有效的关注焦点。在推广内容上,应在策划阶段明确红色文化推广主题,并保证用户对内容的解读方向和图书馆想要传达的红色精神和价值观一致。公共图书馆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红色革命和建设历史,在有效设置内容焦点的同时体现公共图书馆的自身特色,避免同质化。

4.2.3  有效设计推广内容,激发用户情感共鸣

共享的情感体验需要使用户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并对文化主题产生情感共鸣。《抉择》的数据表现证实叙事型和成就动机导向的互动短视频更受用户喜爱,这是因为此类视频通过设定明确的任务目标,赋予了用户自主性,设立了能使用户体验把控感的中等难度挑战,并通过NPC满足用户和他人进行联系的需求,满足自决理论的“自主性”“能力”“联系性”三要素,充分满足了用户的情感需求,从而成功调动用户的行为动机[35]。图书馆要重视用户的情感体验,了解用户特点,与用户积极互动,让用户和公共图书馆产生联系感,以带动用户分享各自的体验,这一点可以通过联动图书馆文创的抽奖等激励政策来实现。此外,红色文化推广内容还应该亲民化,避免说教式灌输,且与用户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公共图书馆需要深挖红色文化内涵,通过情节矛盾引发更深的情感和思考,从而深化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认知。互动短视频《抉择》就是通过诠释感人的红色故事,激发用户深切的情感共鸣。

4.3  活用仪式产出,巩固情感能量

4.3.1  推广活动常态化,积累个体情感能量

用户通过单次互动仪式获得并存储的个体情感能量会因一段时间内重复举行的互动仪式重新唤醒并长期贮存[36],因此,推广活动应常态化,以避免个体情感能量随时间衰退而削弱互动仪式的情感吸引力[23]235。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围绕红色文化主题,以交互性、游戏化、故事化为底层逻辑定期推出各种活动变体,将短暂情感刺激转化为长期稳定的情感能量,使红色精神深深根植于用户心中。其次,公共图书馆还可以线上线下联合开展推广,通过互动仪式场域的转移巩固用户的情感能量。再次,公共图书馆还要及时补充科普信息,开展营销,推介视频内容设计的故事背景、人物,引导用户在情感能量的驱动下主动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增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公共图书馆要带动用户对红色文化主题的推广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利用抽奖、集赞等活动鼓励用户利用社交媒体的分享机制实现圈层推广[37]。

4.3.2  注重文化符号的唤醒和创造

《抉择》内嵌的红色文化元素都是大众熟知的红色经典,激发出用户在其他互动仪式中积累的红色文化符号,更容易唤醒用户的共情基础。公共图书馆应调查不同用户的需求,开展分众化推广,使活动适配不同用户群体的文化符号储备,激活用户以往获得的情感能量并提高到参加该互动仪式要求的情感水平。

在推广活动中创造独特的符号,也有利于红色文化推广渗透进其他互动仪式。《抉择》弹幕中多次出现“前排推荐隐形守护者”“容斋六笔只有五笔”“肖途”等代表红色互动影像游戏《隐形守护者》的符号。这就证明了优质内容能在互动仪式情境外出现。公共图书馆要系统规划红色文化线上推广内容的文化符号,可以设计图书馆红色文化专题推广LOGO和拟人化的视觉形象,撰写简短的宣传标语等。在推广中植入以上文化符号,通过有效的互动仪式将其纳入用户的文化符号储备,使用户的个体情感能量得到有效存储。

5  结语

互动视频作为近几年国内新兴的视频形式,是以视频为主要叙事媒介的交互叙事形态,因其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游戏性,在红色文化主题推广实践上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图书馆在红色文化推广时,不仅可以直接运用互动视频的形式,还可以利用其成功举办互动仪式的经验,促进传播的积极要素融入红色文化推广中,使推广具有更强的参与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EB/OL].[2023-09-12].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5/15/c_1127446859.htm.

[2]卜淼.公共图书馆红色主题阅读推广路径探索:以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2):120-128.

[3]赵发珍.面向红色文化资源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价值、模式与路径[J].图书馆学研究,2021(14):87-94.

[4]徐媛苹.提升地方红色文献馆藏及利用的思考和建议[J].浙江档案,2021(10):63-65.

[5]刘郑.区域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承工作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增刊):146-149,167.

[6]劉丽华,朱丹,魏小贞.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21(10):96-102.

[7]胡娟,袁珍珍.我国公共图书馆与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20):30-40,44.

[8]陈姣凤,徐浪.建党初期湖南地区红色文献的传播及其启示:基于文化书社运营模式分析[J].图书馆,2021(9):85-91.

[9]黎少玲.基层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收藏与服务创新:以大岭山图书馆东纵文献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1,40(11):84-89.

[10]毕红,杨光.基于TRA理论的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创产品运营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7):97-103.

[11]张胜峰.基层公共图书馆地方革命文献开发与推广:以《翔安红色记忆》系列连环画编辑出版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0,39(10):32-37.

[12]王春迎,朱坤豪,周知.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2(2):38-47,67.

[13]谢黎萍,程焕文,苏智良,等.继承百年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专家笔谈[J].图书馆杂志,2021,40(7):4-17.

[14]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互联网互动视频数据格式规范:GY/T 332-2020[S/OL].[2023-09-20].http://www.nrta.gov.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spm=chekydwncf.0.0.1.pGQpsv&classid=0&filename=ddc05567 edaa4fd3838f 003b2da8e076.pdf.

[15]各大视频网站纷纷试水互动视频,B站互动视频总播放量近亿[EB/OL].[2023-09-20].https://finance.sina.cn/2019-08-22/detail-ihytcitn1170944.d.html?cre=wappage&mod=r&loc=2&r=9&rfunc=87&tj=none &cref=cj.

[16]郑琪,方爱华.互动视频发展瓶颈和路径优化探析[J].当代电视,2020(5):87-90.

[17]施畅.作为迷宫的互动叙事:冒险故事、分岔情节及多重未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2):99-104.

[18]CSIKSZENTMIHALYI M,ABUHAMDEH S,NAKAMURA J.Flow[M]//ELLIOT A J,DWECK C S.Handbook of competence and motivation.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5:598-608.

[19]张梦雨,黄心渊.互动剧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中国电视,2021(7):57-62.

[20]陈家洋,陈艳冰.看剧/玩剧:论网络互动剧的互动机制[J].电影文学,2022(21):18-22.

[21]丁忠伟,高静.5G技术下互动剧叙事特征及发展[J].电视研究,2021(6):86-88.

[22]谢周浦.互动电影的“互动幻觉”批判[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11):44-50.

[23]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4]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EB/OL].(2023-04-23)[2023-09-20].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wzzt/dejqmyddhzq/cgfb/202304/t20230423_713063.html.

[25]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8% 大江南北 书香浓浓[EB/OL].(2023-04-24)[2023-09-20].https://www.gstv.com.cn/yw/593668.jhtml.

[26]陈实,王颖.数字化时代红色文化传播新载体:以“剧本杀”为例[J].学习与探索,2023(3):174-181.

[27]陈钢,李昌显.互动电影的缝合机制研究[J].艺术探索,2022,36(6):117-122.

[28]SMITH M.Altered states: character and emotional response in the cinema[J].Cinema journal,1994,33(4):34-56.

[29]SCHNEIDER R.Toward a cognitive theory of literary character:the dynamics of mental-model construction[J].Style,2001,35(4):607-639.

[30]文创学院.活动回顾|2021“云端文创谈”七校联合上海交大专场讲座顺利举行[EB/OL].(2021-11-27)[2023-09-20].https://icci.sjtu.edu.cn/news/view/1000.

[31]诸葛达维.政治社会化与互动仪式链:主流媒体新闻游戏的价值传播研究[J].中国出版,2021(11):59-62.

[32]邓昕.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弹幕视频解析:以Bilibili网为例[J].新闻界,2015(13):14-19.

[33]王妍.科普互动视频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B站为例[J].科普研究,2022,17(3):26-37,106.

[34]Celebrating 100 years: the Centennial Exhibition[EB/OL].[2023-09-20].https://www.nypl.org/press/celebrating-100-years-centennial-exhibition.

[35]劉研.电子游戏的情感传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36]费芩芳,王寿铭.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青年红色网络教育研究:基于网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3):55-62.

[37]李力.新闻如何更好地实现二次传播[J].新闻爱好者,2021(7):43-46.

作者简介:

雷子怡(1999— ),女,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

唐义(1986— ),男,博士,副教授,任职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

猜你喜欢
参与者仪式红色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红色是什么
十岁成长仪式
红色在哪里?
仪式感重要吗?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追忆红色浪漫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Talking strategies
常数轮理性秘密分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