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教育中推动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

2024-03-28 12:06郝琳娜孙青李宗建董健
党政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主题教育长效机制

郝琳娜?孙青?李宗建?董健

[摘 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六次集中教育,都将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注重用制度的形式把经验成果巩固下来、坚持下去。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就是要以协调统一的组织领导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有组织、有保障;以入脑入心的宣传教育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有动力、有氛围;以系统高效的理论传导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有内容、有方法;以有效运作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有目标、有标准;以务实为民的成果转化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接地气、有效果,从而将主题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拓展延伸,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关键词]主题教育;理论武装;长效机制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六次集中教育,都将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注重用制度的形式把经验成果巩固下来、坚持下去。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要抓好繼续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把主题教育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 ①认真总结好主题教育经验,探索建立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对推动主题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拓展延伸,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有着深远现实意义。

一、以协调统一的组织领导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有组织、有保障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②的总要求,实打实学习,心贴心解忧,手牵手共进,硬碰硬检视,点对点剖析,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让主题教育成果更好地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各级党委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与相关要求,做好相关工作,致力于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一是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坚持学研结合。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是领导干部进行理论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的“排头兵”,必须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示范、当好表率。要坚持示范引领,把理论学习中心组打造成善于学习的“示范班” ③。要坚持学研结合、注重研讨、以研促学。紧扣学习重点,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主体班次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渠道,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专题研讨交流,促进深学细悟、融会贯通,以研讨促领悟,在研讨中激荡思想“灵感”,以交流求深化,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立足实践谈体会,把体会转化为工作思路,把思路转化为具体措施,把措施转化为促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员干部开拓进取的“金钥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是抓住“关键少数”,凸显示范引领效应。延安时期理论武装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于整个运动期间始终抓住高级干部的学习与思想教育,自上而下广泛发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研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搞清思想,矫正认识,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凸显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④领导干部的学风有示范效应、放大效应,各级领导干部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仔细研读、认真领悟和准确把握党的理论所蕴含和所要传达的发展策略,并把这些思想具体应用于实践和管理的各个层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主题教育中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信仰和理念,从而真正养成党史学习的生活理念和精神诉求,并积极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交流分享会,定期对所在单位和部门的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以入脑入心的宣传教育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有动力、有氛围

坚持经常性教育与党内集中性教育相结合,是我们党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经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在深入实践的过程时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认识变革” ⑤,这说明理论教育受历史或现实的客观条件制约,还受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以及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这决定了理论教育既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教育者本身理论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决定了理论教育过程的长期性,因此在主题教育中推进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还要完善学习机制,建强教培队伍。

一是构建“五学联动”,完善学习机制。要坚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点融入日常,以举办专题读书班、网络专栏和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等形式,强化锤炼党性的政治自觉,发挥“风向标”和“排头兵”效应。通过党委以上率下“领学”,带动党委办公室检查“督学”、党支部结合职能“深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促学”和党员个人主动“自学”相辅相成,形成“五学联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二是组建教育队伍,建强教培体系。加强理论宣传,是促进理论学习的重要手段。理论武装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方向性,光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难以保证效果。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专业性强、思维活跃并能够与群众进行良好沟通和互动的理论宣传和舆论传播队伍。这支队伍要能把握捕捉时机,在党面临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和挑战的时候,在党的组织规模、党员成分和人员素质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促成民众正确理论思维的形成。

三是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选树先进典型。“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⑥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时代,全方位、多层次地培育、发现、挖掘选树主题教育中出现的先进典型。推荐的典型代表要政治过硬、对党忠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甘于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在急难险重时刻挺身而出,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充分彰显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受到人民群众广泛赞誉。通过持续深入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先进典型宣传声势,形成学习典型、尊重典型、争做典型的浓厚氛围,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志奋勇争先、再创佳绩,营造百花齐放、典型辈出的生动局面。

三、以系统高效的理论传导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有内容、有方法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理论武装必须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主动转型,积极适应,明确学习重点,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坚持用创新思维把理论学习与互联网紧密、高效地结合起来,让“互联网+理论武装”成为新时代思想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使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以创新丰富的理论学习形式推进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科学设置理论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重点。理论武装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知识来武装自身,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作为基础来学,聚焦主题、紧扣主线,突出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章、党规、党纪、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常修课,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党性锻炼,一体推进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级单位“桥头堡”“主战壕”等重要阵地。

二是构建“新媒体+理论武装”模式,创新学习矩阵。理论武装依托“互联网+”这一入口,选择生活化、年轻化的方式解读经典原著,比如积极开发红色网站、微博党课、手机党课等新兴课堂,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武装体系,充分发挥新媒体交互性的优势,增强理论武装吸引力、鲜活力,既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党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又使得原著原理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打通了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着主题教育向纵深发展,扩大理论学习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巧用以“学習强国”为主体的新媒体,发挥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平台特点,以理论性、专业性、应用性知识为主体,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生态、科技、法律、健康、军事、管理、技能、国际等方面内容的知识体系” ⑦等平台储量优势,激发党员学习了解党的百年历史、英烈人物、全党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以及党在百年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和重要事件;创新打造“云端课堂”,推出“理论有声”“党史童声”“法治微课堂”专栏,以音频、视频方式,传颂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百年党史,讲好创新攻坚、担当奉献的人物故事,解读高瞻远瞩、关切人民的最新政策。以生动的讲述、走心的话语,让党员干部回顾百年奋斗历程,了解最新时事脉动,扩大党的历史文化辐射,让“树正气、聚人气、鼓士气”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整合、利用“碎片式”学习时间,提升基层党员教育的覆盖率。

四、以有效运作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有目标、有标准

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有制度不落实,有计划不考核,干部评先创优晋职晋级挂钩不紧,学习既无压力,也无动力等原因相关。鉴于这种情况,必须推动建立理论武装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干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一是将学习教育与党员干部管理监督相结合。既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又注重其行为规范的管理。日常教育方面,需要完善“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日”等党员活动制度,细化基层支部活动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上级党组织要加强监督巡视和指导,最大限度减少走过场等现象。

二是将日常教育与党员集中轮训学习相结合。完善以班次体系为基础,课程体系为核心,师资体系为驱动,教材体系为支撑,教学方法体系为依托的制度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党校姓党,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聚焦时代要求,紧扣中心工作,持续推进班次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五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政本领和治理能力,增强理论武装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推动党校主体班全体学员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引向深入,让学员在深学细悟中感悟思想伟力,帮助学员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三是将培训考核与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把理论武装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提高权重,明确导向,并作为考核任用相关领域干部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要“述学”,民主评议要 “评学”,考核干部要“考学”等措施,按照时间、人员、方法、内容等要素对学习情况进行细化,逐一加以定性和量化,通过“明确建立严格的选拔任用标准,拓宽选拔任用渠道,多措并举,建立健全科学透明的选拔任用机制” ⑧。力争把无形的学习变为有形的评价,强化干部理论学习情况在干部考察中的分量,真正使理论学习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挂钩、与年度考核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

五、以务实为民的成果转化机制,使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接地气、有效果

理论的威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出来;学习的成果,要靠实践成效来检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

一是以实践为立足点,着力党性锻炼。在主题教育中推动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是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武装,也是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的党性锻炼。在实践中锤炼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意识,在实践中有效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实践中,提升捍卫“两个确立”的坚定性,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把“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到工作中,增强使命担当、干劲闯劲,把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敢于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踔厉奋发、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是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切实办好实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⑨。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实不实,群众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在主题教育中推动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必须让先进理论走出书斋、面向实践、联系实际并得到实践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理解和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理论指导的作用。只有在满足群众正当利益要求中加强理论武装,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保障及多渠道利益表达机制、信息网络平台沟通机制、评价监督机制,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充分反映人民心声,才能发挥和保障理论武装工作的持续进行。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需要持续深化、不断提升的过程,在主题教育中推动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既刻不容缓,又任重道远,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一种政治追求、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习惯,持之以恒深学细悟、真信笃行,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凝聚思想共识,用真理之光点亮奋进之路,以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努力创造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基金项目: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重点调研课题“新时代国有企业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机制研究”

注释:

①《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23年9月9日,第1版。

②《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8页。

③李龙、舒家鑫:《“五个突出”机制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成效》,《党建》2022年第4期。

④《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314页。

⑤艾子、柳海民:《问题导向与思维变革:新时代教育基本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

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36页。

⑦刘汉俊:《“學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实践与探索》,《传媒》2020年第2期。

⑧周欣:《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重要论述研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6期。

⑨《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页。

郝琳娜系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党校副总经济师、党建教研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孙青系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党校党建教研中心教师;李宗建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健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主题教育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增进大学生党员主题教育实效性之应然选择研究
“中国梦”哲学逻辑视域下高校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幼儿园主题教育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