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2024-03-30 15:10张友斌
关键词:吊装装配式图纸

张友斌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近年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安全环保等优势[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是将混凝土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技术突破了传统现场浇筑的限制,通过工业化生产,可以实现构件的标准化、模块化和高度自动化,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优势

1.1 提高生产效率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于传统施工方法,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首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批量化生产,可以与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同步进行[2]。这种同时施工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工程周期,相比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生产效率更高。其次,预制构件的生产采用工厂化生产线,工人在标准化环境中进行操作,不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因此,生产速度更快且更可控。在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组装和连接工作,而不需要现场浇筑和养护,因此能够大幅度减少施工的时间。这种高度工业化的生产和施工方式,使得建筑项目能够更快地完成,有效的提升了生产的效率[3]。

1.2 提高质量

首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采用工厂化生产和标准化构件设计,能够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质量管理。在工厂中,预制构件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确保了构件尺寸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工厂生产还能够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构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这种预制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缺陷,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质量稳定性。其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工程计算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构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构件的连接方式和细节设计也经过精心考虑,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结构的缺陷和安全隐患,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水平。

1.3 提升环保效益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首先,由于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生产,能够更好地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减少噪音和粉尘的排放。其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使用的混凝土材料通常是经过精确配比和控制的,能够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4]。此外,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构件可以重复使用和再利用,减少了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减轻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还能够提升建筑物的能效和可持续性。在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在构件内部设置保温和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此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通常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能够降低建筑物的维护成本,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 构件运输和存放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中,构件的运输和存放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针对构件运输,首先应当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包括路线选择、运输车辆选择和行车时间等,考虑到构件的尺寸、形状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有助于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伤。其次,针对大型和重型的构件,需要进行配重和固定,从而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采用专业的工具和固定装置,防止运输过程中构件的晃动和损坏。另外,还应当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比如覆盖防雨布、防尘布等,以保护构件免受恶劣天气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针对构件存放,首先应当选择平整且坚固的存放场地,保证场地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根据构件的尺寸和形状,采取适当的支撑和垫脚措施,防止构件倾斜或变形[4]。其次,建立构件管理系统,对每个构件进行编号和记录,记录构件的数量、规格和质量等信息,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追踪和管理构件的使用情况。另外,在构件的运输和存放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还应当定期检查运输工具和存放场所的安全状况,并进行维护和修复。

2.2 构件安装要点

2.2.1 外挂板吊装

外挂板是用于墙体外立面的装饰构件,其安装通常采用吊装方式。在吊装前,需要先结合图纸确定吊装顺序和安装方向,为吊装和安装工作做好准备。通过合适的起重机、吊具和绳索,将外挂板吊装到预定位置,并确保对齐和固定,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外观效果[5]。

2.2.2 叠合板吊装

叠合板是用于楼板或屋面的构件,通常采用吊装方式进行安装。在吊装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吊装点的位置,并确保吊装设备的安全和稳定,在试吊的基础上,利用工具将叠合板吊装到预定位置,并与相邻构件进行对接和固定。在过程中要注意叠合板的平整度和水平度,以确保楼板或屋面的质量和平整度。

2.2.3 预制柱吊装

预制柱是用于支撑结构的重要构件,其质量会对于建筑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吊装前,需要预留柱筋位置并固定。通过合适的吊具和绳索,将预制柱吊装到预定位置,并与底部结构进行对齐和固定。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预制柱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垂直度。

2.2.4 楼梯板吊装

楼梯板是用于楼梯结构的构件,其吊装和安装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在吊装前,需要先确定吊装点和吊装方式,并确保吊装设备的性能良好。通过合适的吊具和绳索,将楼梯板吊装到预定位置,并与楼梯结构进行对接和固定。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证速度平缓,以确保楼梯的安全性。

2.2.5 构件连接要点

构件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针对预制构件的连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在进行连接之前,需要确保连接部位的平整度和清洁度。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连接。比如螺栓连接需要确保螺栓的预紧力和紧固扭矩符合规范要求,焊接连接要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强度。粘接连接要选择合适的胶粘剂,并确保粘接面的清洁和粘接质量。其次,钢筋的连接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机械连接等方式进行,需要确保连接部位的钢筋完整、清洁和符合规范要求。比如螺纹连接要确保螺纹的质量和预紧力,焊接连接要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强度,机械连接,要选择合适的连接器件,并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最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混凝土浇筑连接、预留连接孔、钢筋穿插等方式进行,并确保连接部位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浇筑质量符合要求。预留连接孔要确保孔洞的位置和尺寸准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孔洞内的杂质进入,钢筋穿插要确保钢筋的长度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采取适当的固定和保护措施。

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的质量审核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和审核,工作,保障后续施工的的顺利开展。其中施设计图纸作为施工的基础,一旦施工图纸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施工技术应用应用不合理,出现结构稳定性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装配式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因此在正式开展施工之前,需要施工单位结合施工现场以及自身施工能力等去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工作,避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图纸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在设计图纸审核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对设计图纸中的施工结构进行审核,装配式混凝土工程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整体结构中的刚度可以均匀分布,主要是为了避免施工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额负载不均衡的情况,为了方便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通常要求设计图纸中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要做到简单、规范,便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运用有效的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第二,对图纸中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审核,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存在共同施工的情况,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受到彼此影响,就需要确保施工技术选择和应用的合理性,同时在技术审核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也要考虑到自身的施工技术能力,为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第三,结合施工现场勘测数据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水文、气候、人文等进行详细的勘测,在对施工现场环境情况掌握的基础上,审核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是否相符,并对施工细节进行分析,确保设计图纸符合施工现场环境要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图纸变更等。

3.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第一,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中在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6]。首先,需要确保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这就需要在施工材料采购、入场以及存放中做好原材料的控制工作,采购时要确保施工原材料的性能、质量等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材料入场前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三证齐全,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允许入场。而对于合格入场后的材料则要做好储存工作,避免原材料受到损伤或者出现变质的,造成其质量出现问题。其次,做好构件的保护工作,制作构建、运输构件、装吊构件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出现变形等问题。最后,要做好养护工作,避免构件在施工后周围的环境对其产生影响,导致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第二,接头施工的质量控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中接头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尤为重要,需要施工单位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对接头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施工技术应用的合规性。例如,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到灌浆工作,确保灌浆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做好振捣工作,并开展有效的质量检验工作,保障接头的施工质量,才可以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整体性不受到影响[7]。

第三,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对各部位安装的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监督和管理,并做好测量工作,从而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的质量控制目标。以预制构件的安装为例,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预制构件的设计图纸、安装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需要结合图纸数据进行测量工作,将预制构件放在相应的位置,然后在进行固定工作,保障构件的稳定性。部分构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选需要应用到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灌浆的材料、配比进行确定和质量检测工作,从而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可以符合标准。

3.3 施工后的质量评价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完成后,需要专业的人员对项目进行整体评估,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设计标准。施工单位要结合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政策法规等制定施工项目中各环节施工评价参数和标准,为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支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不同部位施工部位的施工质量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去对结构的承载力、刚度、挠度、裂缝情况、抗裂参数等进行检测,将各项参数进行量化,从而低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全面的了解。另外,也有一些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样检测,以混凝土施工为例,在施工的过程中无法对施工材料进行一一检测,混凝土的配比,甚至施工环境也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这时就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保障混凝土结构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去对样本的数量、方式进行选择,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施工质量评价和检测工作需要在各环节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开展,并关注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中的隐蔽工程检测,通过有效的质量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并及时运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补救或者返工,从而避免在施工的过程出现质量隐患,导致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以及整体施工质量受到影响[8]。

4 结束语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多,有效提升了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筑企业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对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和应用,从而保障整体建设的合理性,为要如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吊装装配式图纸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再谈液压吊装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
争分夺秒的吊装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
酒店室内装修图纸深化设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