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4-03-30 15:10宋海超
关键词:路桥施工人员道路

宋海超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1 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的结构裂缝是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现象。由于材料质量的限制,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已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1]。它主要的危害表现为以下几种:首先,路桥的结构大多是用钢和混凝土浇筑而成,维护工作不到位会引起混凝土裂缝,严重的会影响内部钢筋的断裂,从而给路桥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其次,工程基础的裂缝,自然导致路桥的基础承托部分受到影响,结构裂缝将影响整体施工和使用的稳定性能。最后,路桥混凝土裂缝问题会影响道路平整度和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不平整的路面会在行驶过程中产生严重的障碍,也会影响道路桥梁的整体使用质量,养护过程的成本也相对增大,使用时间也会受到制约。

2 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 混凝土自身原因导致裂缝

混凝土由外加剂、主料、水泥、股料、掺合料等等组成,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混合物。如果组成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不达标,那么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例如主料质量不达标,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影响,搅拌的时候水量难以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将会出现问题。

2.2 材料问题

对于道路桥梁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原材料,其质量会对道路桥梁项目实用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道路桥梁工程一旦完成,如果有质量问题就会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也会对车辆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提高企业的利润。为了减少对项目执行的财政投资,因此在道路桥梁建设阶段会选择市场上较为便宜的施工材料,虽然这些材料费用相对比较低,但是质量根本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在后期就可能造成很多结构缺陷等问题,也会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2]。

2.3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不够严格

在我国路桥工程建设中,企业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人素质得不到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松散的管理体制和缺乏专业技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还有部分项目部人员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够严谨,对混凝土坍落度、配合比、混凝土养护缺乏重视和责任意识,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韧性强度、流动性和粘结性得不到保证,造成混凝土裂缝。不断完善和完善路桥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才能有效促进我国路桥工程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可能部分项目部人员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施工未能按照国家施工标准正确进行,也是路桥施工裂缝频发的主要原因。

2.4 温度问题

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对混凝土裂缝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中混凝土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或者由于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或者变形。在开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对周边环境的视察工作,要了解周围环境和温度的变化。如果在施工中会突然遇到温差,混凝土就容易发生形变,并且这种形变无法进行改变,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就会产生应力,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使混凝土对这部分应力做出一定的抵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温度导致的裂缝就会产生[3]。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对温度的控制力度不足,在产生原来裂缝的基础上,就会促使裂缝问题逐渐加大,影响总体施工效用。当然施工人员也会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5 收缩问题

混凝土的收缩性非常强,因此,必须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重视混凝土收缩裂缝问题的产生。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最为常见,对于工程整体施工会产生较大的质量危害,也会影响到其他的结构施工。混凝土形变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及塑性收缩所引起的。这是裂缝问题产生的根本。施工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通常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开展后续工作。混凝土会产生强烈的水泥水化热反应,在浇筑之后的4~5h,因为的水分蒸发速度较快,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失水收缩。但是这时混凝土还没有完全硬化,容易产生塑性收缩。在混凝土充分硬化之后,结构表层的水分会持续蒸发,就会导致表面的湿度降低,对于施工要求难以满足。从而产生龟裂现象,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

3 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应对措施

3.1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关

材料质量是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想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就要严格把控材料关卡。要根据工程的特点,以及对混凝土强度、韧性的要求来进行选择,避免水泥等级过低而导致的裂缝和质量问题。在采购环节,一是要以低的成本购入,在保证材料整体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材料采购具有极强的经济性与合理性。例如,使用较低成本采购质量达标的道路桥梁施工材料,不会因材料质量给工程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将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扩大。二是要选择口碑好、信誉高、质量有保障的原材料供应商,并确保各材料具备出厂合格证明。在所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工任何员对各类材料进行检查,例如,查看出厂合格证,还要通过抽样检查方式掌握材料质量。如果遇到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必须及时退回,使得不合格材料无法进入道路桥梁施工现场。除此之外,要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材料运输的时间和距离,以避免长时间运输对其强度造成影响;在运送到达现场后,对其进行抽样检查,核对其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3.2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温度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想要避免裂缝的产生,保证施工时混凝土温度在合适范围内,是重要手段,确保其内部和外部温差不要过大,科学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施工时,尽量避开午后以及炎热的夏天,避免天气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为其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气候环境较为恶劣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暂停施工。另外,在室外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设置遮阳棚,避免阳光对混凝土材料直接照射,以防其温度过高。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搅拌阶段,都要安排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保证各流程中混凝土温度都能够在合理范围之内。施工单位还要考虑到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工作开展需要,对气候总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一定要注意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优先选择放热较少的混凝土,结合气候情况、施工要求与相关标准制定针对性的温度控制措施,还应考虑到后期养护需要,从而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裂缝问题做到极大程度减少。

3.3 加强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最重要环节之一,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混凝土浇筑技术,很多的问题都是由于混凝土浇筑工艺而产生的。所以在进行混凝土建筑过程中,要考虑到每一层初凝混凝土覆盖的时间和产生的问题,同时也要重点考虑混凝土的结构受力、混凝土钢筋疏密供应问题。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浇筑环节的控制尤为重要,还应注意混凝土材料的堆放,为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带来便捷。为了保障浇筑质量并且解决过程中具体问题,这几种技术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问题,可以有效应用全面分层、斜面分层以及分段分层的相关技术,但是在选择最合适的分层技术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进行分析[4]。因此,要从温度影响因素出发,有效减少裂缝现象,降低混凝土在建筑前后的温度差,为了防止裂缝出现,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可以在混凝土的最外面洒上适量的水,同时,在混凝土的表面可以将薄膜盖住,可以在薄膜之上再覆盖一些保温材料,进一步减少温度影响,并且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降低混凝土体内外的温度,可在混凝土内部预留降温管道,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并且通过管道通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3.4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力度

施工质量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保证路桥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监督。在具体施工环节,要注意过程中控制,做好自检、互检与质检,通过专业人员参与做好质量监察,为各环节施工质量带来基本保障,确保质量体系得以正常运营。首先,应以施工质量目标进行科学明确。其次,完成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对工程质量做到全面与有效控制。最后,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特别是落实到实体混凝土施工环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配合比标准拌制混凝土,合理分配用水比例。施工人员应充分了解原材料按比例投入后混凝土含水量对收缩过程的重要影响,并按施工工艺操作,确保施工的可靠性。同时,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质量裂缝的发生。 对进场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进行质量控制,并有合格标志和试验报告,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试块必须在有效监督下取样制作,进入现场的大型设备,除应具有资质证书、准入证和使用许可证外,还应在其工作条件稳定后进行认真调试并投入使用。

3.5 做好施工养护工作

在路桥建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很高。所以,路桥施工完成后,必须立即做好养护工作。养护工作需要保证混凝土芯部位置与表层之间形成的温差不会超过20℃,同时表层与环境的温差也应做好科学控制。如果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单位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与有效的养护方案,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差与设计要求相符合。专业人员对路桥施工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养护流程,有效保证路桥施工中裂缝概率的降低。工程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更加重视养护工作,严格监控路桥工程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温湿度,特别是温差较大的季节,做好工程保温工作,温度过高时喷水,温度过低时用保温材料覆盖表面温度。如果在路桥工程中发现混凝土出现裂缝,工作人员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手段处理裂缝,及时对产生裂缝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调查与整合,从而尽快找到裂缝产生的真正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实现裂缝的修补,并做相应的加固措施,避免事态应因处理不当而扩大化,将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出现几率降低到最低,为人们出行安全带来有力保障[5]。

3.6 完善施工工艺

在路桥混凝土的施工中,经常需要在每个施工过程中体现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注意每个施工技术操作的规范,避免施工操作问题的偏离影响施工质量。为了规范施工技术操作,必须表现在施工全过程,特别是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及后续维护等容易出现裂纹的环节,需要严格的规范,才能形成较强的质量,保证效果。对于技术操作人员的素质也需要严格控制,要求每个岗位的人员都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环节,技术人员必须带着技术品牌理念,借助工程实践机会对工艺技术进行大力创新,根据建设需要改善传统工艺流程,从而让操作更加专业与规范,推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进一步发展。

3.7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道路工程的最终落实者是施工人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想要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建设单位要强化技术培训。在每一阶段的工程开展之前,都要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组织起来,让其在了解工程重难点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施工工艺。第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在路桥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人员要掌握不同技术的操作方法,为混凝土工程施工提供保障。第二,施工人员要了解不同水泥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并根据工程特点合理进行选择,以免出现材料质量部满足整体施工和技术设计要求的情况。第三,施工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加强对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做好事前准备和规划、事中质量控制以及事后的养护工作,严格把控细节,这是提升道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第四,为了提升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制定奖惩制度和绩效考核措施,将裂缝问题作为考核重点内容,当出现裂缝或其他质量问题时,对相关负责小组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起到警示作用。

4 结语

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应分析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通过控制温度和荷载,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保证正确的施工工艺,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提高路桥质量,保证路桥质量和安全,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我国桥梁施工的数量不断增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只有深入研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原因,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合理应对混凝土裂缝问题才能够提高我国桥梁的建设施工质量,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添加助动力。

猜你喜欢
路桥施工人员道路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
级别分明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醉”美路桥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