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勇担当 砥砺奋进再出发

2024-04-02 15:19原诗萌
国资报告 2024年2期
关键词:国资国资委国有企业

原诗萌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各地国资国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顶压前行、克难奋进,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作出重要贡献。《国资报告》记者从2024年1月11—12日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1—11月,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6万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润总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長6.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关于做好新一年的地方国资国企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 功能性改革与体制性改革齐头并进

通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但一些长期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需进一步破除。

2023年,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启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印发后,各地国资委普遍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进改革,目前均已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各地国资委按照可衡量、可考核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特点鲜明、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功能性改革方面,北京市国资委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领市管企业践行首都国企使命担当,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产业结构优化、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改善、“两翼”和示范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效,助力区域协同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新疆处于古亚洲与特提斯两大成矿域接合部,地质构造复杂独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种类全、储量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围绕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不断强化对能源化工、矿产资源等重点领域的保障。

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天津市国资委按企业功能定位分批对35家监管企业“1+3”权责表、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的制定和执行情况逐一过筛子,聚焦10个典型问题,明确20条标准,推动各单位逐级开展排查整顿,全面提升权责清单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河南省国资委印发《省管企业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聚焦董事会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建立“企业内部评价+出资人评价+日常评价”多维度测评体系,从董事(董事长)的行为操守和履职贡献,以及董事会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等维度,分别明确15条、20条评价内容和要点,建立外部董事业务评价和董事会运行评价机制,形成与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评结果相互印证的评价意见、评价等次,评价结果作为董事组织调整的重要依据。

四川省国资委出台《四川省省属监管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大胆尝试超额利润分享机制、跟投机制、虚拟股权激励等三种激励方式,切实把员工切身利益同企业将供应目标、项目成败进行深度绑定,推动目标一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促进公司业绩提升和稳定核心骨干队伍。

“双百行动”“科改行动”两项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实施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加强政策支持和分类指导,落实动态调整机制,相关企业在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经营效益等方面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现场推进会、更新企业名单,持续推动“双百行动”“科改行动”扩围调整、做深做精。

各地国资国企扎实推进改革专项工程,涌现出一大批改革样板。

上海市监管企业中“科改企业”“双百企业”主持或参加制修订国家、行业等技术标准95个,实现国内首创技术突破22项。浙江省国资委围绕区域性综改试验发布第二批10个标志性成果,支持“科改企业”在创新业务领域开展跟投试点工作。

国有企业改革要先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条不做好,国有企业其他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成效。2023年,各地国资委出台多项举措,进一步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

各地国资委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湖南省国资委出台《湖南省市州国资监管工作评估评价办法》。《办法》由总则、评估评价内容、组织与实施、评估评价结果与运用、附则等5个部分组成共24条,《办法》的出台对于进一步激发市州国资监管机构活力动力,提升市州国资监管工作成效,推动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省国资委推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国有资产条例》,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在考核激励、选人用人、竞争中性、信息公开、集中监管、容错纠错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各地国资委监管方式进一步优化。四川省国资委“一企一策”对省属企业精准“画像”,从5个维度建立52项评价指标体系,对标行业和先进企业,绘制综合经营能力雷达图,直观呈现企业经营综合状况“仪表盘”,形成领导班子胜任力指数,为省委调整优化企业领导人员提供重要依据,有效弥补了以往经营业绩考核、董事会评价、党建考核等单项考核评价系统性不强、穿透力不足的问题。

广东省国资委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与省财政厅联合出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脱钩划转、维持现行管理体制、市场化处置三种改革方式。制定接收工作指引,按照主业匹配、分类接收等原则,提前介入,做好对接,确保相关工作依法合规和有序衔接。

此外,各地国资委注重发挥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成效。

四川省国资委与审计厅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问题整改等审计监督协作机制,推动国家审计、出资人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三级有效联动,近三年共同推进监管企业完成国家审计问题整改213项,建章立制228项,挽回风险资金19.2亿元。

吉林省国资委印发关于印发《关于深化监管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加强与企业纪检监察、巡察以及法律、财务、违规责任追究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将各方面集中反映的问题领域作为重点关注事项。

合力攻坚科技创新 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3年,各地国资国企坚持巩固优势,补上短板,加快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研发投入大幅提升是明显指征。2023年1—11月,地方监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4866.9亿元,同比增长16.7%;研发投入强度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

创新需要合力。各地国资委在推动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促进国有企业之间特别是央地之间高质量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广东省国资委出台全省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实施意见,强化产学研用协同,通过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全省国有企业拥有研发平台数1478个,专精特新企业318家,在LED超高清显示、新型光电子及应用、智能座驾和智能驾驶系统、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芯片封装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甘肃省国资委与省科技厅建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推动省属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兰州“一院三所”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政产学研用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企业出课题、院所搞攻关,院所研发成果、企业承接转化”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创新要素汇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2023年11月,辽宁启动“星火”创新创意大赛,推动省市属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协同攻关。辽宁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于天荣表示,通过举办大赛,可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整合中央企业驻辽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各创新主体优势资源,协调各创新主体统一行动,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需要政策支持。2023年,各地方国资委印发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方案,从出资人政策、考核激励、容错纠错等方面提出多项支持政策。

北京市国资委强化创新政策供给,坚持“应给尽给、能给尽给”的原则,先后出台“五加、一减、一保障”一揽子创新支持政策(考核加分、利润加回、投入加大、激励加码、改革加力、容錯减压、保障高端引进人才工资总额单列),形成创新政策“组合拳”。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充分发挥经营考核“指挥棒”作用,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全额视同利润加回、核心技术攻关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倍加回、科技创新成果予以加分奖励以及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开启高质量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在上述举措之下,地方国资国企一批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2023年4月20日,由中联重科生产的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R20000-720在湖南常德下线交付,其额定起重力矩为20000吨米,最大起重量达到720吨,最大起升高度400米,相当于一次能将500辆小轿车起吊至130层楼的高度。

2023年6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在陕西西安正式发布。该装备由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议委员会评议,认为装备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样机运行平稳可靠,可满足10米超大采高工作面开采需求,同意通过出厂评议,进行井下工业性试验。

此外,安徽宽幅液晶显示器用PVA光学膜填补国内空白,重庆国内压力最高尾矿输送用矿浆泵打破国外垄断,新疆全球首创复分解提锂技术,南南铝加工全国首台套气垫炉等关键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些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充分展现了地方国资国企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主动担当。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各地国资委加快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多个地方国资委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件,出台加强监管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力度。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背景下,根据江苏省政府的安排,江苏省国资委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牵头起草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群组建方案》。基金集群总规模3000亿元,其中省级母基金500亿元,省属企业出资300亿元,省财政出资200亿元。省级母基金定位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通过与各设区市、各省属企业出资组建各类产业专项母基金,重点投向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前瞻性的未来产业,加快培育一批能有效掌控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业领军企业、单打冠军企业。

甘肃省国资国企发挥甘肃省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比较优势,加大国有资本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绿色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新材料产业为例,甘肃省国资国企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动力电池材料、做专做精有色金属新材料、做优做细先进钢铁材料、做尖做新前沿新材料,2023年省属企业新材料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与此同时,各地国资委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安徽省国资委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施省属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数字化转型五年行动,着力培育海螺型材、皖能工业园区、合力飞科思(FICS)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截至2023年底,建成智能工厂14座,数字化车间25个,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17个,设备和系统商运61.8万台套,形成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天津市国资委一厂一案盘活老旧厂区厂房,培育新兴产业、新兴业态。通广科技园建造于20世纪50至80年代,天津市国资委按照“产业导入+企业孵化”模式,形成了技术创意、检验检测、产品中试等一站式服务。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蓝天牙膏厂、金鸡鞋油厂两处老厂房,分别改造提升为“蓝天医疗器械产业园”“金鸡鸣园”民生服务综合体,有效赓续历史文脉,焕发出新的活力。

各地国资委还持续增强在能源资源等关键领域支撑托底能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江西、四川、广东、福建等地国资国企加强与中国稀土集团资源合作,开展优质矿山、冶炼资产整合,有效增强稀土资源保障能力。甘肃省国资委加快推进刚果(金)穆松尼铜钴矿项目建设,加大海外收购力度,扩增镍铁产量、提高行业话语权。山西省国资委着力做好能源保供工作,稳定煤炭生产供应和价格、提高长协兑现率,2023年1—11月完成煤炭产量7.1亿吨、中长协电煤保供2.6亿吨。

重组整合是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各地国资委积极围绕地方重点产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加快专业化整合力度。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贸易大省,历史上曾有十多家省属外贸企业,2010年重组为5户,但仍存在主业高度重叠、体量小经营散、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等突出问题。2023年7月,江苏省国资委推动将苏豪控股集团与海企集团、汇鸿集团、惠隆公司及舜天集团等省属贸易企业进行整合重组,组建新的苏豪控股集团。在外贸下行严峻形势下,重组整合效应初步显现,2023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9%,经营质效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23年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自治区国资委副主任吴大鹏介绍,内蒙古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和16条产业链,加快实施“四个一批”,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有序进退、提质增效,国有资本配置整体功能持续增强。

2023年11月17日,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新组建的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全资公司和公共服务类企业。陕西省副省长王海鹏表示,组建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陕西省着眼提升全省水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优化省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有力盘活水利资源、持续提升水资源统一配置能力、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为推动陕西省水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加可靠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强化功能导向 在新征程上更好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我们要切实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对看准了的事抓紧干、大胆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张玉卓说。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比较丰厚的积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在加快集聚。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更大力度破解改革深层次矛盾。

面向2024年,各地国资国企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4年是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此次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要求,力争今年底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为明年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各地国资委在巩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成效的基础上,乘势而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江西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议提出,要深化治理机制改革,切实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全面落实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强化全员绩效管理,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甘肃省国资委提出,要加力打造一流企业,深化现代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有效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面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各地国资委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力和全球竞争力。

辽宁省国资委提出,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升级,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国资委提出,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促进产学研有效贯通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應用,推动国企成为更加可靠的战略科技力量。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国有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理应坚守实体经济根基,布局产业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提出,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促进国有企业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服务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山西省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发挥省属“链主”企业作用,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张玉卓表示,做好今年国资国企工作意义重大,国资国企系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使命、开拓奋进,全力完成好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国资国资委国有企业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陕西国资委出台措施指导企业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