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仓”的储粮之道

2024-04-02 06:25曹婷
国资报告 2024年2期
关键词:技防粮仓储粮

曹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自古以来,我国都有储备、调节粮食的思想。2023年年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1亿吨。收好粮也要守好粮,如何储存优质粮成为粮食安全的关键。

近年来高科技赋能“大国粮仓”,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智能仓储设施、绿色科技储粮、耕好“无形粮田”……作为国内最大农产品储备集团的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集团”),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建立收、储、运体系,推动仓储管理迈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为粮食储备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持续高标准储好优质粮,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让大国粮仓根基更牢。

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邓亦武表示,中储粮集团公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建设高质量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撑力量和世界一流农产品储备集团为目标,加快打造一流的应急响应能力、一流的仓储基础设施配置、一流的科技储粮水平、一流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粮食收储管理体系等核心竞争力。

智慧粮仓保障“吃得饱”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形成“常平仓”制度,到唐朝时成熟定型的“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储备吞吐调控,奠定了粮食储备“备荒、稳市、恤农”的基本功能。古代粮食储备调节的思想对今天的粮食安全依然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从地头到粮仓,我国建立了完整的收储运体系。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中储粮信息技术应用到粮食储藏领域,推动“智慧粮仓”建设,守护“大国粮仓”。

记者从中储粮集团获悉,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智慧粮仓,可以实现在线全流程管理。即从粮食入库登记开始,到检斤、验质、入仓、结算,储藏、出仓等,物联网设备都可以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全流程清晰可控。

素有“嘉兴熟,江淮足”的嘉兴,有“浙北粮仓”的美誉,至今仍是浙江省第一产粮大市。位于浙江的中储粮嘉兴直属库,仓库内常年保持恒温,粮堆里均匀放置了电子测温点,通过和计算机链接,保管员可以根据温度变化实时掌握情况。每一批粮食的入库时间、等级,粮食的杂质、水分和不完善颗粒均有精准的数据显示。“照看”粮食的高清摄像头可放大到23倍,北京中储粮总部和杭州分公司都可以实时查看每一个直属库任意仓房的粮食存储情况,成为名副其实的粮库管理“千里眼”。

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目前,我国的标准仓房完好仓容约7亿吨。现代化粮仓建设得整齐干净,有浅圆仓、平房仓等储粮仓型,配备有仓储智能集中控制平台、机械通风、高清摄像头、空调和谷物冷却机等设备,仓库功能完善,设施先进。

新一代仓型“气膜仓”——每个仓体高达36.1米,粮仓的设计和施工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气密性可提升9倍以上,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在氮气气调、低温储粮技术使用方面有独特优势,成功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中储粮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国资报告》记者介绍,中储粮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持续推进仓储基础建设和管理升级,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在行业内保持领先,通过储粮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储粮全覆盖,努力打造让党和国家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現代化粮仓。

同时,该集团持续推动智能化粮库建设,当前智能化粮库覆盖全部直属库和分库,实现对中央储备粮动态出入库和静态储存全过程在线监测,构建了国内粮食行业最大的一张“物联网”。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科技赋能“大国粮仓”,可以精准管理粮食数量、质量,为社会提供安全、放心、优质的粮食,显著提升应急调控能力,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根基愈发稳固。

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据介绍,中储粮集团成立以来,深度融入国家粮食安全事业发展,已逐步发展成国内最大农产品储备企业集团,发挥着粮食安全“压舱石”、服务调控“主力军”、市场调节“稳定器”的作用。

绿色优储迈向“吃得好”

位于安徽芜湖直属库的无为分库,粮食入仓时需先经过仪器的质量检验,入仓后采用氮气保鲜。分库的工作人员介绍,现代化、科技化的“大国粮仓”粮食入库有标准流程,要严把质量关,才能收好粮储好粮。

由于无为分库地处南方,空气湿度大、多阴雨天气、年平均温度偏高,储粮运用控温和氮气气调储粮结合。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清洁、无味,是绿色储粮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运用高浓度氮气在粮仓内形成不利于害虫及霉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抑制粮食呼吸,从而有效保鲜,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单产、播种面积“三增”,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优质粮食的需求日益迫切,已经从“吃得饱”迈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历史巨变,采取绿色储粮至关重要。

中储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公司致力于以科技创新助力节粮减损、保证粮食品质优良,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加大绿色科技储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绿色储粮方面,中储粮集团探索出一条藏粮于技的科技创新路。

据了解,该集团持续完善创新管理。着力强化创新发展顶层设计,积极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全面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统筹谋划“十四五”仓储科技发展规划,持续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和中长期激励计划,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夯实基础。

目前,中储粮集团已成立科技工作委员会,负责研究决策重大科技项目,聘请科技专家顾问团队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形成总部统筹规划、成都储藏院为龙头、广西科技公司协同带头、分(子)公司和32家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库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结硕果。中储粮集团积极推广粮仓智能通风技术、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空调控温技术、智能气调储粮技术等绿色储粮技术,实现常储常新,已基本形成北方以低温(准低温)储粮为主、南方以控温和气调储粮为主的储粮技术体系。

中储粮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国资报告》记者,集团公司全面推广应用低温、控温和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为粮食打造一个绿色、生态、高效的“智能仓”,确保常储常新,为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粮。

此外,该集团按照市场化方式搞好轮换经营,稳定实现常储常新,中央储备粮品质宜存率在98%以上。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稳定发挥储备保障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深耕“无形粮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将节粮减损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通过加强粮食生产,收储运和加工等全链条管理,将增产与减损并行,可以有效增加粮食供给的“无形良田”。

为此,中储粮集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全系统已基本实现科技储粮全覆盖,中央储备粮稳定实现常储常新。储存损耗率连年控制在1%以内,节粮减损效果显著。

記者从中储粮集团了解到,2022年该集团启动“技防技控”储粮监管项目建设。“技防技控”引入多项物联网新技术、智能化新设备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完成粮食入库环节自动扦样、质检、检斤和全流程可视监测、系统自动分析判断,强化智能储粮、智能数字监控、智能安防三大功能,有效避免“擅自动用”“转圈粮”和安全生产问题,实现粮食收购入库和保管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信息化监管。

目前,中储粮集团已在储备轮换收购中创新应用“技防技控”信息化系统,对粮食入库、检斤、检验和仓储等业务环节实施全流程数字化升级,收储过程更高效、更智能、更透明。

据介绍,从人防到技防,2023年400家直属粮库建设完成并推广应用。按照集团公司“技防技控”储粮监管项目“示范先行,中试提升、全面推广”计划,2024年集团将进一步提升500余家分库“技防技控”能力,升级优化智能扦检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保障粮食安全能力。

2023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指出,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对于未来的部署,中储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将不断完善收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收购流程管控和监督检查等,确保国家政策执行到位,助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始终不忘发挥好储备保障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助力牢牢守住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的底线。发挥好服务调控“主力军”作用,助力牢牢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发挥好保供稳链“顶梁柱”作用,助力牢牢稳住粮食市场不断供的底线。

猜你喜欢
技防粮仓储粮
江苏利田科技人防技防 双轮驱动安全发展46年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人防技防共筑安全“防火墙”——记雅克科技安全发展之道
粮仓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粮仓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小品)人防VS技防
树懒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