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兵,陈云霞,张毅强,王佳,张雄鹰,原 丽,王金胜
(1长治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长治 046000;2长治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3长治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4长治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5长治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通讯作者)
201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四新建设”[1]。同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调整优化高校专业,以提升内涵建设[2]。其中,新医科的建设旨在提高医学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能力,并成为培养卓越医生和医学创新人才的重要构成。新医科的建设是高校进行医学教育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医学高等教育迈向内涵式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基础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基础医学的课程改革成为当务之急,从新医科视域探讨基础医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从而更好地推动医学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4]。
国内外的医学教育工作者们对基础医学教育开展了许多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以克服的掣肘因素,即科室的设置与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不一致,使得课程推进较为困难。如何从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上真正实现科室设置与教学改革课程的一致性,是目前亟待探索解决的瓶颈问题。
新医科将传统医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和理念融合起来。如何将人工智能、先进科技等融入基础医学授课中,利用资源共享优势培养新医科下的医学人才,提高对新医科的认知、深化其内涵建设,成为摆在医学院校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该问题的解决将为新医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医学教育迈向新的阶段。
我们从现行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瓶颈问题出发,紧密围绕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专业职业需求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最终形成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在深入调研国内外课程整合设计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反复研讨和论证,根据各专业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课程系统改革的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确定教学内容,明确哪些教学内容适合整合以及整合的程度,哪些内容更适合单独讲授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并建立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如临床医学专业(何穆班)将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整合为人体分子与细胞,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整合为人体功能学,医学免疫学融入免疫系统与疾病,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融入病原与感染性疾病,实现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基础课程全面整合。对于非医学专业,根据专业学科特点,我们遴选不同的基础医学内容,将基础医学类多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基础医学概论,比如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概论(160学时)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学、遗传学等课程;传播学(健康传播方向)专业的基础医学概论(128学时)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通过重组基础医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实现了形态与机能、微观与宏观、正常与患病等多种整合,为相关专业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本的医学知识基础。
整合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关键之一是依靠不同学科群体来实现,因此打破常规教研室的形式壁垒,探索基层教研组织的新形态、新形式,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虚拟教研室以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为目标,为教师交流、研究、提升教学能力提供支持机制[5]。
学校组织并全面推进基础医学核心课程建设和整合,组建了基础医学概论虚拟教研室、人体形态学虚拟教研室、人体分子与细胞虚拟教研室、人体功能学虚拟教研室等。每个虚拟教研室从承担模块课程的教研室选择教师。教师参与整合课程教学工作,负责虚拟教研室团队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和内容建设。通过课程建设与交流、协同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等内容建设,实现虚拟教研室的顺畅运行。虚拟教研室是对传统教学组织的拓展和创新,提升各系统课程知识融合度,精准诊断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共性问题,通过实践、示范和推广,为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保驾护航。
在新医科背景下,我们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遴选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6]。目前,基础医学各门课程均已建立思政素材库,并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思政元素和知识,渗透人文教育,促进医、文交融,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5.1 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 我们落实学校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学习通网络平台,建立内容丰富、方法多元的浸入式教学体系。通过在课堂内外灵活应用新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互动。这种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7,8]。
2.5.2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 理论课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PBL、CBL等多元模式开展教学。如PBL案例“紫色的豹子”,我们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最终战胜病魔的故事为案例,将正常胸部呼吸道解剖结构、呼吸运动调节、循环性缺氧、紫绀成因机制、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医患沟通学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分析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巧妙地将基础医学知识融入分析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并结合学习通等移动微课堂的运用,增加师生互动,倡导反思性学习、批判式学习、创造性学习[9]。
2.5.3 构建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式,是一种语义图,可以捕捉和表示知识的本质和关联,在智能问答、智慧教育、思维训练等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10]。基础医学各门课程基于超星教学平台,构建了基础医学知识图谱。学生基于基础医学知识图谱的丰富教学资源,结合全流程学习行为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技术,可实现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了综合能力。
我们对基础医学各学科实验教学体系进行重组,针对不同专业,对实验内容精心筛选和设计。如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以疾病模型为载体,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病例进行整合,实现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完成从正常、异常、治疗到康复的整体认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医学实验技术专业针对专业特点开设了神经生物学技术、蛋白质化学技术,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同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生自行选题、设计实验方案、组建团队。学生课题设计汇报后在实验平台内完成相应实验内容,提升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11,12]。
新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要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适应,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我们可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如PBL表现、阶段性测试、线上学习、实验综合成绩等考核,强调考核视角的多维、试题答案的多元、贯穿教学全过程,更全面公平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发挥考核对教学的导向作用[13]。同时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测和指导,深化对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通过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减少了重复的教学内容,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以增强。这有助于学生更系统、整体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然而,由于授课学时的减少,整合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需要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教授学科知识内容。然而,在整合课程中,教师面临更高的挑战,在教学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具备更广泛和深入的知识体系。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内部的交流沟通,充分落实教学例会制度,实行集体备课和试讲制度,以确保课程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提高课程的水平和质量。建立互听互评制度,让教师之间互相观摩教学,互相评价,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建立示范教学制度,让优秀的教师进行示范授课,帮助其他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
我们依托督导评价、教学反馈、教师自评和学生评课等形式,建立总结反思-及时反馈-效果追踪的闭环教学质量体系。如图1,学期初,邀请任课教师与学生召开教学效果反馈会,就教学得失进行沟通;召开课程研讨总结会,对课程目标、内容、学习目标达成度、改进意见等进行全面回顾和自我反思,总结不足并确定下一阶段的改进方向。学期中,通过建立学生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员制度,举行师生交流座谈会,充分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建立集中督导和随机听课制度,帮助任课教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学期末,通过成绩分析及反馈、学生课程评教等,深入剖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图1 多维闭环教学质量控制机制
基础医学涉及的课程内容广泛,知识复杂。因此,教师在进行改革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借鉴。改革需要从理念到实践的层面进行不断学习和探索。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需要不断调整各个层面的运行政策,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与之匹配的管理机制,以确保教学改革能够持续高效的推进及运转。
总而言之,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艰巨的工程,未来在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及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探索和实践。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更要具备时代性和前瞻性,积极分析基础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基础医学教学中未来可能需要深入结合的方向,尽快将基础医学教育融入新医科建设中,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