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磊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历来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玉米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近年来玉米种植规模虽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却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探讨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以期为玉米种植业提供绿色、高效、可持续的防控策略,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并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玉米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们的日常食物需求,更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我国玉米种植规模庞大,如何在确保玉米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传统方法依赖化学农药,虽有效但有环境问题。为可持续发展,需找寻既有效又环保的方法。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它以环保为出发点,采用生物、物理等手段综合治理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效益。其核心理念是利用自然资源,调整生态系统,增强玉米抗病性。不仅环保,还提高生产效率。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符合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它既保证产量和质量,又实现环保,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应推广和优化此技术,为玉米产业注入新活力。
一、绿色防控技术概述
1、绿色防控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绿色防控技术起源于20世纪末,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这使得传统化学防治方法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农药过量使用带来了土壤、水源污染,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绿色防控技术应时而生,被视为一种关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2、绿色防控技术的核心理念
绿色防控技术立足于农业生产,秉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关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该技术以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为核心理念,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相较于传统化学防治方法,绿色防控技术具备低毒、低残留、高效、可持续等优势。
3、绿色防控技术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既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确保粮食安全,又能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多途径相结合,降低农药使用量,从而减轻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的影响。
② 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绿色防控技术重视生态保护,促进农田生态系统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
③ 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④ 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农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玉米病虫害现状及危害
玉米作为我国关键的粮食作物,在五道河乡的种植区域内,病虫害种类丰富,对玉米生长周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玉米病害及危害
① 丝黑穗病
丝黑穗病是我国玉米产区面临的一种严重病害,其主要危害玉米穗部,导致玉米产量大幅度减少。病害初期,玉米穗部的籽粒会出现黑褐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这些斑点逐渐扩大,最终整个穗部遭受病菌侵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选用健康種子和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该病害的关键措施。
② 瘤黑粉病
瘤黑粉病为玉米生长中期常见病害,病菌主要侵袭玉米茎秆及叶片,导致植株生长受限。病发时,玉米茎秆与叶片上呈现瘤状突起,内部富含病菌孢子,通过风力传播,进而引发病害蔓延。严重时,瘤黑粉病将显著降低玉米产量。为确保有效防治,应在玉米生长中期强化田间监测,及时识别并清除病株,以减少病菌传播途径。
③ 叶斑病
叶斑病为玉米叶片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光合作用及产量具有严重影响。病菌侵袭玉米叶片后,叶片表面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病斑初发时较小,但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整片叶片枯死。为实现叶斑病的有效防治,应选取抗病品种,强化田间管理,降低病菌传播风险。
④ 锈病
玉米锈病乃一种气传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与叶鞘。病害初发时,叶片表面呈现黄色斑点,随后斑点蔓延,导致叶片枯死。锈病严重时,将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为确保有效防治玉米锈病,应对病害发生规律有所掌握,并及时采取喷施农药、田间管理等措施,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2、玉米虫害及危害
① 玉米螟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产区的重要害虫,其危害程度不可小觑。玉米螟的幼虫阶段主要通过蛀食玉米茎秆,对玉米植株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幼虫会在茎秆内蛀食,导致植株内部的输导组织遭受破坏,进而妨碍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运输。在严重的情况下,玉米螟的危害会导致玉米产量显著下降。为了有效控制玉米螟,有必要深入研究其生活习性和繁殖特征,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② 棉铃虫
棉铃虫在玉米果实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啃食果实,导致果穗结实不佳。从而,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均受到严重影响。为确保玉米产量的稳定,需密切监测其在生长过程中的受害状况,并迅速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进行防治。
③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如金针虫、地老虎等,主要对玉米根部造成损害。这些害虫在玉米根部产卵,孵化出的幼虫汲取根部养分,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阻,乃至枯死,对玉米产量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为应对地下害虫问题,应采取深翻土地、轮作种植、生物防治等策略,以降低地下害虫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三、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玉米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此类技术的核心目标在于确保玉米产量的稳定,降低病虫害对玉米植株的侵害程度,提升玉米品质,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根据防治措施的差异,玉米绿色防控技术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作为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手段,其主要目标是营造一个对病虫害发生和发展不利的环境,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这一防治技术主要通过调整农业生产措施来实现,包括选用抗病品种、优化种植布局、强化田间管理等措施。经过特殊选育的抗病品种具备较高的抗病能力,种植此类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风险,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抗病品种的应用还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合理布局种植有助于提高通风透光效果,降低病虫害的繁殖。通过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和行距,可以实现玉米植株间的空气流通,减少病菌和虫卵的传播途径。另外,合理布局种植还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及时灌溉、适度施肥和除草等措施对玉米植株生长有利,可提高其抗病能力。适时灌溉能确保玉米植株的水分需求,促进养分吸收和传输。合理施肥不仅能提供充足养分,还有助于植株生长,减轻病虫害的危害。除草则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宿主,进一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在现代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能够有效抵御对玉米生长产生危害的病虫害,确保玉米健康成长,鉴于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负面影响,我国对化学防治技术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农民需依据病虫害实况及农药说明书合理调整施用量,遵循“适量、适时、科学”的使用原则。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在活跃期开展防治工作,并选用恰当的施用方法,有助于提升农药使用效果,减少农药流失和环境污染。此外,化学防治技术应与其他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相结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渐受欢迎,其运用物理手段应对病虫害,规避化学农药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有助于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此类技术涵盖利用病虫生物特性,如趋光性、趋色性等,诱杀害虫,以及运用害虫天敌实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兼具环保、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可提升农产品品质,满足绿色食品市场需求。在我国,物理防治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并得以应用。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物理防治技术亦在持续更新与完善。例如,新型物理防治技术如光电诱杀器、昆虫性信息素、超声波防治设备等,可提升防治成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此外,将物理防治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相结合,实现病虫害全方位、多层次防治,降低发生概率,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此类技术运用害虫天敌进行防治,如昆虫病原菌、昆虫病毒、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具有选择性强、专一性高、防治效果佳等优势。
4、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间相互关系,实现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抑制,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 虫治虫
借助天敌昆虫或其他有益昆虫,对农业害虫进行控制。例如,采用捕食性昆虫如蜻蜓、螳螂等,对蚜虫、叶螨等害虫进行防治。
② 鸟治虫
通过引入捕食性鸟类,以降低害虫数量。如利用喜鹊、燕子等捕食性鸟类,对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进行防治。
③ 菌治虫
运用害虫病原菌或其他有益微生物,实现对害虫的防治。如应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具有不污染环境、降低害虫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等优势。在绿色防控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起着关键作用,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四、玉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策略
1、重视前期防治
为确保玉米健康成长,农技人员需重视前期防治工作。首先,要紧密关注作物生长状况,并对潜在的病虫害进行预测与监测。为此,需构建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通过定期调查、观察和分析,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及发展趋势。其次,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物理防治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如手动除虫、黄板诱杀、蓝板诱杀等,消除病虫害。生物防治则运用天敌、病原菌、昆虫生态调控剂等生物手段,控制病虫害。化学防治方面,须在遵循环保和安全原则基础上,合理施用农药,减轻病虫害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利用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在玉米绿色防控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五道河乡已成功构建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搜集并分析玉米田的病虫害信息,从而为农民提供精准的防治策略。此外,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设备,将防治技术有效地传授给农民,提升他们的防治能力。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农民的防治技巧,推动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玉米绿色防控中的应用还可延伸至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等领域,进一步优化防治手段,确保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
3、强化技术推广
为了使五道河乡的农民能够更为有效地运用玉米绿色防控技术,提升玉米产量,同时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强化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以下几点措施可供采纳:
第一,组织培训班和研讨会,普及绿色防控知识,提升农民的防治技能。第二,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协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防治成效。第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册、广播、电视等途径让更多农民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第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对购买绿色防控产品的农民提供补贴,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
4、加强技术培训
为了确保玉米绿色防控技术得到有效实施,五道河乡农技指导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实地操作等形式,使農民深入理解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同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农民授课,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在推进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农技指导部门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① 培训内容的丰富性与针对性
确保培训内容全面覆盖绿色防控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病虫害识别、农药使用规范、施肥技巧等。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培训课程,满足各类农户需求。
② 培训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在组织培训班和实地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手机APP等手段开展线上培训,使农民能根据自身时间和地点,随时随地学习绿色防控技术。
③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通过评估农民培训成果,了解培训效果,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有益反馈。可通过考试、实地考察等方式,检验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掌握程度,不断优化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
④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农技指导部门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确保培训工作持续推进。
在玉米种植业中,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应用,为农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该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确保了食品的安全。同时,绿色防控技术还提升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摒弃了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展望未来,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优化技术体系,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