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水稻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及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应用研究

2024-04-24 12:02董浩孙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2期
关键词:全椒县秧田绿色生态

董浩 孙军

水稻一直是全椒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推动全椒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水稻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类型的优良水稻品种为推进全椒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现阶段,全椒县的水稻新品种主要为两优系列,新品种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水稻自身特性的提升,同时也提升了水稻种植户的整体经济效益。水稻新品种高效高产栽培技术和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的应用,是全椒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广大农户不仅要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积极应用水稻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绿色生态防控技术,还要做好技术的推广,从而为全椒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全椒县水稻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现状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东南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椒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水稻作为全椒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产量在全椒县整体粮食供应中的占主导地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粮食的基本需求。但是一些种植多年的水稻品种的质量、产量以及抗病虫害的特性,都已无法适应目前的粮食需求以及社会现状,选用水稻新品种成为解决粮食供应数量和质量问题的正确思路,能够充分发挥出优质稻米在高产、高效方面的优势。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对水稻新品种进行栽培的过程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已获得了较普遍的应用,其重点主要是通过机械设备将秧苗进行高规格栽插,在后期水稻田间管理的过程中科学使用水肥管理。现阶段,水稻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全椒县水稻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水稻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也更为显著。

二、全椒县水稻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1、科学选种

保证水稻的品质与产量,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基本需求、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农民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水稻进行栽培之前,做好水稻品种的选择尤为重要,在选择水稻新品种时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同时根据区域气候、土地墒情、雨量、湿度、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区域试验结果等方面因素合理化选择,以确保所选用的水稻新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耐病虫害特性和优质高产的优点。以全椒县为例,优选两优9919、C两优0861等高产优质品种。两优9919是一种生育期较长、抗性强、大穗且具备一定高产潜力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宜在全椒县作为一季优质水稻进行种植;C两优0861是一种抗倒伏、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在栽种及时的条件下生长周期相对适中、长势良好,平均产量可以达到620kg/667m2。

2、种植地选择

選空气清新无污染、自然环境优越,避开了高速公路、工矿区、铁路干线等,且地形较为平缓、病虫害发作次数较低的土地;土壤深厚,土质洁净没有受到破坏,土壤理化性质较好,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含量;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宜选择在已经过高标准农田已改造的、硬件配套设施较齐全的田块。产区的环境、水体和土地等环境的品质,必须符合与绿色食品生产相关的基本条件。

3、秧田准备

采取传统湿润育秧方式宜选用排灌便利、肥力上等的水田作秧田,并按1 ∶ 80或1 ∶ 100的配比留足秧田的面积。对秧田整地操作2-3遍后,在对秧田进行翻耕前,将施用1.5t/667m2的腐熟有机肥做为基肥,并间隔5-7周的时间进行二次翻耕作业,配合施用土地处理剂来抑制秧田杂草的生长。在播种前及对秧田进行翻耕的过程中,需要施入3.5-5kg/667m2的尿素、40-50kg/667m2含量为45%复合肥,一般为耕后耙前施用,整地耕匀。

4、种子处理

生产所需的种子需要在播种之前对其进行浸种处理,在浸种之前需要将其晾晒1-2d,但是绝对不能暴晒在光滑的板面上或混凝土模板上,而如果在气温较高、阳光充足的状况下,则必须增加翻动水稻种子的频次。在浸种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清水,或者是在清水中加20%的盐水,在盐水浸泡后的种子也必须冲洗干净,把种子上附着的盐分也冲刷干净,以防止水稻种子中残留过多的食用盐量,而对后期出苗速度形成影响;最后将种子放置于配有一定浓度的咪鲜胺的清水中消毒浸种,一般使用25%咪鲜胺2mL兑水4kg浸种1.5kg,水温保持在11-12℃,注意浸种时,水应高出稻种10cm以上,积温要达到100℃。待水稻种子露白即可结束种子处理工作。选种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不饱满的种子剔除,选出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以此来提升水稻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促进生产用种质量的提升,降低后期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培育壮苗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近两年全椒县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和细菌条斑病发生面积日趋增加的趋势,在水稻种子处理时可用碧生(20%噻唑锌悬浮剂)200-250倍液浸种8-12h,捞出洗净后,再用清水浸种12h。

5、播种

适宜播期需要根据具体水稻品种的抽穗期来确定,可以将水稻的灌浆期、抽穗期安排在当地水、光、热条件最佳的阶段,并根据品种的实际生育期来确定最为适宜的播种期。根据全椒县的实际情况来看,水稻最佳播种时间应确定在5月中上旬左右,用种量为1.5-2kg/667m2,在播种的过程中应做到匀播、稀播。在播种之后需要对秧田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高温煮芽的情况;当水稻植株生长至一叶期时,在晴天的情况下需要每日在上畦放水1次;当水稻植株生长至二叶期时,在晴天的情况下需要再上畦放水,在雨天时将水放干;当水稻植株生长至二叶一心期时,视苗情喷施0.5%肥液50kg(100kg水加入45%复混肥0.25kg、尿素0.25kg),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当水稻植株生长至3叶期之后,需要开展间密作业,以帮助秧苗的均衡发育,并按照实际状况及时拔除杂草,但不允许在秧田中应用抗除草剂。

6、移栽准备

在移栽前4-5d施好“送嫁肥”。根据苗情,用尿素2-4kg/667m2配成0.6%的肥液在傍晚时喷施,施后要淋清水,防止叶片灼伤。在移栽之前大田应根据田间肥力状况、栽培品种以及目标产量施入充足的肥料,肥力中等的地块施入19-21kg/667m2的纯氮肥、12-14kg/667m2的五氧化二磷、15-17kg/667m2的氧化钾;常规肥力的田块施入22-24kg/667m2的纯氮肥、13-15kg/667m2的五氧化二磷、15-17kg/667m2的氧化钾,耕后耙前施用。当叶龄在4-5叶、秧龄在30d左右时可以开始栽插,并保证在6月20日之前完成移栽工作。移栽密度控制在20cm×26cm的范围内,每穴插入1-2蘖,密度1.3-1.5万穴/667m2,以保证有6-8万株/667m2的基本苗。若使用机械插秧技术,要求达到漏插率不高于5%;傷秧率不高于4%;均匀度合格率高于85%;作业覆盖面达98%。确保直行、足苗、浅栽,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机插后秧苗要求达到不漂不倒。

7、田间管理

在施肥方面应严格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基本原则,让有机态氧和无机态氧各占50%即可。合理施入足量的有机肥,不但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还可以提升水稻的品质,增强水稻植株的抗逆性。在肥料的选择方面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要求,严禁使用氯基肥料、硝态氮肥以及工业废渣肥料等。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35%,穗肥占总施肥量的15%。早施分蘖肥,栽后活棵即可施用7.5kg/667m2的尿素,间隔7d再施一次;根据天气和田间长势情况巧施穗肥。在水浆管理上,大田移栽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浅水插秧,避免出现晒枯苗的现象。大田苗数量稳定在80%左右时,需要适时晒田、露田,控制无效分蘖,断水的次数,在2-3次之间,一直要延续到第3-4叶期。孕穗期注意田间建立水层。在出穗25天以后,采用间歇灌“跑马水”,干干湿湿到老熟,收割前7天断水。全椒县空茬田籼稻大多在7月底8月上旬进入抽穗扬花期,此时常会遇到高温热害。若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最高气温超过35℃,并且连续超过3d以上,此时田间应灌8-10cm深水,降低穗层温度,防御高温热害。

三、全椒县水稻绿色生态防控新技术要点

1、提高水稻品种质量

水稻是全椒县的优势农作物之一,要想保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不但需要做好水稻新品种的栽培以及管理工作,还需要在种植后期提升水稻绿色生态调控技术水平,所以在选择品种时需要综合考虑水稻新品种的抗病能力以及抗逆性,以此来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在水稻全生育期生长环境维系上,需及时清理田间的草类和其他杂物,是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虫卵数量和繁衍的重要手段。此外,通过改良土壤质地和实施科学的深层耕作,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消除其与水稻间的营养竞争,同时确保水田排水系统畅通无阻,降低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白叶枯病等病害的发生概率。此外,采用农业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害虫的存在,至少能够减少55%的害虫卵数。

2、科学栽培

在水稻被正式移栽到田地之前,必须考虑土壤和气候的特殊性,喷施相关生物叶面肥料及药剂,做到“带药下田”,有助于水稻增强疾病防御能力和逆境抵抗力,从而实现其性能的提升和完善。采纳科学的种植策略和田间管理方法将显著提高水稻的产出,进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通过整合水肥技术,也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出现,实现水稻病虫害管理的环保、科学和生态化目标。

3、科学施药技术

针对已经出现病虫害的种植区域而言,必须针对性的选择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并需要控制好施药的次数与剂量。首先,尽可能地选择低残留、低毒的化学农药,喷施的药剂必须保证商标上存在微毒、低毒的标记,且不同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施入量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确保用药处于绿色生态调控的范围内;严格控制施药用具的管理,在施药的过程中应确保喷施位置准确,以此来提升药剂防控的效率。现阶段,全椒县水稻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水稻病害为稻瘟病、稻曲病等。针对稻瘟病的防治而言,在水稻破口前7-10天可用40%稻瘟灵乳油80mL/667m2加43%戊唑醇悬浮剂12g/667m2加40%氯虫·噻虫噻水分散粒剂8g/667m2兑水30kg喷雾,兼治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针对稻曲病的防治而言,要严格掌在水稻“叶枕平”期(即全田30%以上倒1叶和倒2叶处于同一水平期)第一次用药防治,5-7d后再用药防治一次。防治药剂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g/667m2兑水40-60kg,或43%戊唑醇悬浮剂10-15g/667m2兑水30-40kg喷雾。

4、生物防控技术

选择保护天敌的方式来保护稻田中的生物多样性,通过保护并释放寄生蝇、寄生蜂、瓢虫等水稻害虫的天敌,不仅能够实现对稻田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可以实现对稻田害虫的有效防治与捕食。例如,在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的羽化初期至成虫始盛期,选择阴天人工释放其天敌赤眼蜂,可以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的种群数,遏制其造成的损害。在水稻田周围放养天敌如螳螂和青蛙,同样能够有效减轻土壤中害虫对水稻造成的威胁;施放生物农药也能有效地控制稻田中病菌的数量,不仅保障了防病治虫的效果,还能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从而降低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例如,春雷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稻瘟病,井冈霉素可有效防治稻纹枯病,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可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三化螟等。

四、全椒县水稻绿色生态防控新技术推广措施

1、加强政策与资金的扶持

为了在政策层面更好地支持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出台各种激励措施,还必须针对全椒县具体情况,对既定的政策措施进行持续修订和完善,为更多的水稻种植户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并倡导其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积极采纳绿色生态防控新技术,从而推动水稻种植行业向着绿色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拉动整个县域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在资金来源上除了政府的财政补助和农户个人的投入之外,还应探索新的途径以吸引外部资金,通过引进其他外部资金可以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推广策略,同时也应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加入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推广活动中,营造出一个优质的外部环境,将有助于不断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种植户带来更丰厚的经济回报,并推动全椒县水稻种植产业向着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加大推广与宣传的力度

推广与宣传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对水稻产量和农民收益提升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提升农民群众对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的了解与接受度,鼓励其在种植水稻时积极应用绿色生态防控技术,从而增强绿色防控技术在全椒县推广中的实际成效;拓宽推广和宣传的途径,比如利用传统媒介如电视、报纸、农村广播等可以作为宣传的焦点,并将之应用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借助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等现代方式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地增强农民对水稻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的意识,推动全椒县水稻产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3、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首先,动员农技人员、水稻种植大户参与到现场的教育活动中来,借助于专业农业技术专家的知识,以分类讲解水稻的病虫害及其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防控方案。其次,要求涉农龙头企业的骨干人员对广大农户进行培训,通过指导、咨询等各种形式来使农户了解并掌握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农户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与绿色防控技术,切实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实现全椒县水稻产业的绿色发展。最后,提升基层干部的职业技能和全面素养,通过多种培训方式让其深刻理解绿色防控技术的精髓,使其掌握更丰富的农业技术知识及其理论基础,参与到水稻绿色生态防控新技术的推广活动中,无论是初期、中期还是后期,都能进行深入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以确保水稻绿色生态调控新技术的推广活动顺利开展,为水稻绿色生态防控新技术奠定坚实可靠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全椒县秧田绿色生态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感怀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全椒县“浙油50”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全椒县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效果分析及建议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